阿里巴巴校友会:被称为阿里“外援部队”的他们从未离开

阿里校友:阿里巴巴有着独特的校园文化。在这里,员工们互称“同学”,离职员工则是“校友”,他们是阿里强大的外援部队。无论离开多久,这些校友们也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阿里人的理想,实现阿里人的使命。


☝ 校友你好,今天回学校感觉咋样?

2016年11月24日感恩节那天,在杭州、北京、香港三地,1028位阿里校友们再次返校,参加第二届校友大会。大家聊了聊当初一起战斗过的时光,唠了唠各自正在忙活的梦想。

阿里巴巴校友会:被称为阿里“外援部队”的他们从未离开

杭州:你好,阿里人!

连续下了很多天雨,昨天杭州的天一下子晴了~~校友们,欢迎回学校!

面孔多年没见,那些花名还是脱口喊出来:老同学,好久不见!

同学们邀请了校友俞头(俞朝翎)和MM(阿里巴巴集团CCO戴珊)共同主持西溪园区的校友大会。俞头感慨说,再牛逼的日子,也比不上和兄弟们一起傻逼的日子。

马云老师给现场的同学发来了视频祝福,他说,感谢大家默默为阿里巴巴的发展,为阿里巴巴的生态,为阿里巴巴所作的贡献,留在公司的人会全力以赴去实现我们当年的承诺和思想。

马老师校友会致辞全文

大家好,各位阿里以往的同事和今天的同事,特别是离开阿里的人,很遗憾,由于我在日本工作,所以我没有办法赶回来,其实我特别想今天晚上赶回来跟大家交流一下,感谢大家以往对阿里巴巴作出的所有贡献。

今天是阿里巴巴很重要的日子,今天也是感恩节,其实我们大家聚在一起,感恩共同为阿里巴巴作出的贡献,感恩阿里巴巴可以为世界作出的贡献,特别是感恩所有今天在公司的,和离开公司的人,所作出巨大的贡献,使得阿里巴巴有今天。

阿里巴巴今天的发展,超越了大家的想象,今天它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公司,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正在诞生的经济体,它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在作出巨大的贡献。它今天(的交易额)已经相当于全中国第六大省的GDP,相当于世界上第二十一个经济体,我们希望通过二十年的努力,把它能够变成为一个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它希望为全世界的中小企业,为全世界的年轻人和消费者创造了不起的业绩,永远践行我们最早实现的和承诺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阿里巴巴另外一个理想,我那时候说过,我们希望中国的五百强中,其中两百强的CEO来自于阿里巴巴,感谢所有阿里巴巴出去的人,衡量一家公司的好坏不仅仅看这个公司里有多少现有的人才,还看离开这个公司的人,是否带着公司的使命、公司的价值观、公司的理想,去实现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我看到我们很多公司的同事,离开公司以后不仅仅是实现了为自己赚钱,实现自己的价值,大家很多的精力是在解决社会的问题。

所以一直希望有个机会跟大家好好交流,其实最感动的莫过于“阿里橙”,最感动的是莫过于在座所有的离开阿里,依旧围绕着阿里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围绕着阿里价值观,围绕着阿里的发展在作贡献。感谢大家默默为阿里巴巴的发展,为阿里巴巴的生态,为阿里巴巴所作的贡献。我们留在公司的人会全力以赴去实现我们当年的承诺和思想,这家公司我们希望不仅仅是为我们自己,更为中国、为世界的未来、为我们的孩子作出巨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希望大家有空多聚聚,保重自己。Take care,谢谢大家。

看到现场的这么多老同学,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花名逍遥子)和集团CPO蒋芳(同学们称她姐姐)说,同学们,欢迎返校!

阿里巴巴集团CEO 逍遥子张勇

阿里巴巴集团CEO 逍遥子张勇

阿里今天无论多强大,无论发展得多好,都要不忘过去,不忘寻根,不忘感谢所有付出过青春岁月的所有阿里校友们,感谢大家。

所有阿里校友都是我们的亲人,都是我们的伙伴,都是我们生态体系共同的一分子,都是我们共同梦想的连接。我想再次感谢所有阿里校友们,你们对阿里曾经作出的贡献,也希望在今天、在未来,我们在探索五个新的路上,在实践整个为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样的梦想,不断前行的道路上,我们再携手前行,也非常希望大家有空多回来看看。因为阿里,我们走到了一起,因为阿里,我们共同在往前走。

阿里巴巴集团CPO 蒋芳

阿里巴巴集团CPO 蒋芳

坐在这里的每一位,包括还在这个团队中工作的同事和各位校友,谢谢你们在那一段时间内加入这个团队,给阿里巴巴成长添砖加瓦,如果没有大家在当时当刻的付出,我们今天所铺展出来的一切想象力都还是缺乏基础,甚至都无法实现。

谢谢大家给我们继续工作的人,铺了这么好的基础,我们站在上面,也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我们一定会让阿里的团队,能够在未来这么强的竞争中间,保持这样的斗志、保持这样的善意,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正的东西。

阿里巴巴集团CCO 戴珊

阿里巴巴集团CCO 戴珊

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讲的都是阿里。我知道虽然今天大家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城市,做着不同的事情,但是你们内心依然像以前那样关心着阿里。

有的校友说,曾经以为离开了和阿里就没有了关系,却总能在茫茫人海中和另一个阿里人凭着身上的“阿里味儿”相认;

有的校友说,当年和小伙伴们一起从挫折中爬起来继续奔跑,想起来总是觉得温暖;
有的校友说,10年中供铁军,“客户第一”烙入心底,还收获了一帮有情有义的兄弟;

有的校友说,八年在阿里练就了心力脑力体力。创业时他曾经被骗,血本无归,是在阿里学到的坚持,让他绝地反击;

追梦路上有很多挫折,是阿里人永不言弃的劲儿,让他们一直坚持。


这首《你好吗阿里人》MV,词曲作者是郭松,原阿里巴巴市场部。

北京:刺骨寒风也抵挡不住返校的热情

北京的温度零下6度,但是会场里面一片热闹。

离开不代表结束,校友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相伴。

阿里巴巴大文娱集团(筹)董事长俞永福和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孙利军(花名大圣)给校友们介绍,现在阿里又多了很多新的业务,新的小伙伴。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筹)董事长兼CEO 俞永福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筹)董事长兼CEO 俞永福

阿里是一家制造快乐的公司,大文娱是北京未来关键的板块。我们从传统电商一步步买进全新的生态领域,为社会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当人快乐了之后,会多一些正能量,减少负能量,我们能够给用户提供快乐,实际上就是对这个社会负责任。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孙利军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孙利军

中供情是一生的情义,现在我正在将阿里的使命传递到农村,农村淘宝需要更多有着同样梦想和使命的阿里人加入进来。未来一定是不一样的农村,世界将因为农村的改变而改变。

感恩节正好是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花名大脚)的生日,校友们热热闹闹地给他唱起了生日歌,他感慨,从来没想到当初的阿里会有今天的规模。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 金建杭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 金建杭

这么多前阿里人,以前一起战斗过,但是今天仍然在为自己,为这个社会做出奋斗。我们真正能对得起阿里人这三个字,还是在于我们仍然是一群有情有义的人,是一群理想主义者。

从未想过阿里北京有今天的规模,从未想过阿里从默默无闻无人问津到今天全球前十的互联网公司,离不开阿里人不懈的努力和对于梦想的执着。

香港:路过全世界,又见熟悉的你

江湖儿女江湖见——人还是那些人,江湖可是越来越大啦~~在香港,校友们见面,还是一样的默契。

看,定制蓝色工牌!以后咱们江湖上凭工牌相认!

阿里巴巴集团CFO武卫说,大家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

阿里巴巴集团CFO 武卫

阿里巴巴集团CFO 武卫

回顾一起走过的日子,我认为有三个关键词:快乐、亲情、向上。

我希望,我们这股快乐要继续,校友会成立后我们能一起干很多事,一起聚会也好,做公益也好,让我们的亲情一直在。任何时候有困难的时候,向往前冲的时候,都能想到有这股向上的力量带着你。

从杭州到北京,从香港到纽约,阿里的业务开花散叶,校友们也都去到了世界各地。从今天开始,阿里校友会又多了一个叫做“海外校友会”的“分舵”。

每个人都是这棵树上的一片叶子,阿里生态的这棵树会越长越大!

其实今天为了能和老同学们多聊两句,有的校友们在上午就早早到啦~~

叙叙旧,聊聊现在的我们,将来的我们。也许在阿里的时候没有机会结识,今天也能有缘重新认识。

肉山同学是一枚“明骚”的技术男,既在老口碑干过,也在支付宝干过,现在在咱们蚂蚁的合作伙伴二维火担任CTO——阿里缘真是怎么都绕不开~~

当初共同奋斗如今还在阿里的一些战友虽然不能来到聚会现场,也在本子上为校友们写下了祝福。

当年的那些老话,现在还能脱口而出:

所有人一起,喊出当年的口号:阿里铁军,牛!牛!牛!

初衷是最重要的。在哪里不重要,大家能够在一起,心还在一起,是最重要的。

蚂蚁金服人力资源副总裁 蔺相如

蚂蚁金服人力资源副总裁 蔺相如

每年新人很多,但我们一直在努力,保持组织的纯真,一种纯真的心,校友们放心,这个家还是那个家,那个情感还是那个情感,欢迎大家常回来坐坐聊聊,在外面呆腻了也欢迎大家回来。

阿里巴巴B2B事业群总裁 吴敏芝

阿里巴巴B2B事业群总裁 吴敏芝

今天不是来跟大家分享什么的,而是来和一群老战友的聚会,跟大家唠唠家常。希望多听听校友们聊聊自己的近况,知道大家一切都好,我就很开心!希望大家在外面一切顺利,照顾好家里,保重好自己。

阿里合伙人 方永新

阿里合伙人 方永新

我们曾经一起牛逼过,留下了那些特别难忘的经历。因为阿里,我们有了一辈子的兄弟情。

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 王坚

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 王坚

今天在这里跟大家重聚,非常难得。我一直认为,用创业公司的心态去做大公司的事情才是正确的方法,因为任何时候,创业的心态和热情都是最重要的。也许一些事情的重要程度我们当下看不出来,但看看这些曾经的阿里云人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你就明白了。认真付出的情感是非常珍贵的,当你觉得一件事非常重要,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

所有曾经在阿里云贡献过的同学们,你们也曾经在这里留下过很多,我要对大家说的就是“感谢”,感谢大家曾经付出的热情和努力,感谢曾经帮助过我们,为这里做过贡献的每个人,我们会梳理历史,很多事情会一直放在心里,阿里云历史上应该要留下很多人的姓名。

战场不同,但是校友们的梦想依旧。

校友们从来没有离开,只是换一种方式坚持梦想!

阿里巴巴校友会:被称为阿里“外援部队”的他们从未离开

创业被骗5000万之后。。。


校友现场分享,创业辛酸史,全场落泪

现在很多创业的人都在讲估值,讲财富,我在对我自己讲,你还能活多久?

我是何俊,我01年加入阿里,09年离开。现在在二次创业。

现在很多创业的人都在讲估值,讲财富,我在对我自己讲,你还能活多久?你能为你的客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如果失去眼前的一切你还会有勇气重新开始吗?

2014年年底公司被骗了5000多万,这对于当时还是一个创业团队来说是致命的,但没有人放弃,反而越挫越勇。做人要有情有义,挺过去就能成长,我挺过来了,2015年还完了这5000多万的债务,营收做了一个多亿。

你说这是因为阿里信仰吗,我不确定,但我感谢过去8年在阿里的历练,练就了强大的心力和脑力,让我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敢于抬头迎接挑战!更多阿里巴巴揭秘:www.yangfenzi.com/tag/alibaba

生命中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缘分,我想我和阿里巴巴也是这样。

我叫傅晓凤,2003年入职,11年时间,我想会是我这辈子最精彩也最难忘的时光。在这里曾痛过、哭过、笑过、较真过、努力过……我以为我离开之后我与阿里就不再有关系,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记得刚到上家公司的时候,跟SSC部门的HR对接工作,聊着聊着对方就突然问我,“你身上怎么有一股阿里的味道”,我们都愣住了…原来我们都曾是阿里人,原来我们身上都一股熟悉的味道, 感谢曾经在阿里经历的这11年难忘的时光,也让我明白曾经的努力付出,都会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们一直在默默的铺路,让我成为更好的人。

用户体验不好,用户口碑很差,那年我和我的团队被打了3.25,很多兄弟都哭了,我也哭了。

我叫肖劲青。在阿里,我是一名运维自动化系统小二,2012年双十一的大屏,用的就是我们的技术。

但当时很崩溃,第一个版本,因为种种原因,用户体验不好,用户口碑很差,那年我和我的团队被打了3.25,很多兄弟都哭了,我也哭了。第二年,为了解决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的体验,我们天天泡在客户的团队里,我们连着跟了3、4个月,后来这套系统成功了,甚至在整个业界都小有知名度。现在每每想起那段时光,都觉得很温暖。

阿里十年,最难得的收获是有了一帮有情有义的兄弟和深深印在心底里的文化烙印。

我是叶程坤,2002年入职,2012年离开。

04年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千里马,这一年四处拜访客户,开了5万公里,比出租车开的还要多。记得那一次大雪封路后,坚持去拜访一个山区的客户,客户非常感动并当场签约,后来这个客户也成了我们的明星客户。这么多年过去了,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已经深入骨髓。

10年中供铁军,征战6省,横跨千里,开疆拓土,每个第一次都刻骨铭心,阿里十年,最难得的收获是有了一帮有情有义的兄弟和深深印在心底里的文化烙印。这些对我来说,都是财富。

阿里对我来说,像是初恋,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是寿远,初橙创始人。阿里对我来说,像是初恋,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和财叔在湖畔花园创始淘宝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加入前橙会让我满血复活,为阿里校友服务让我快乐也让我骄傲,虽然处在不同的战场,但我们依旧拥有同样的梦想,虽然不在阿里,但那抹橙色依旧在我们心里。

离开并不代表着结束,我们只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相伴,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承我们曾信仰过的阿里的文化、价值观,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阿里人,永远在一起!

阿里走出去的这群兄弟姐妹,现在虽然身在各地,身份与个性不一样,却有着共同的身份“阿里校友”,一句“再牛逼的日子,都不如兄弟们在一起傻逼的日子”瞬间刷爆了朋友圈。

阿里巴巴校友会:被称为阿里“外援部队”的他们从未离开

阿里的这些校友们,有的曾在阿里铁军打天下,有的曾是诚信通、蚂蚁、口碑等耳熟能详的产品操刀人。如今这一群叱咤风云的人物,可谓撑起了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

看看大家庭有谁,挖财、滴滴打车、铜板街、美丽说、音悦Tai、珍爱网、贝贝网、同程旅游、易到用车、唱吧、依图科技、空格、快乐沃克、回家吃饭、南瓜车。。。

还有更多的校友,他们带着自己的梦,在路上奔跑。。。

王礼,对白茶舍,创始人,CEO

行茶如人生,哪有什么志在必得,唯有千万次地将茶具拿起,才得以成全一次放下。

刘辛鑫,去造最牛B的摩托车

人生若是一场类似机车狂飙的经历,那就应该是用荷尔蒙做油料,青春期以后荷尔蒙用完了,油箱里还可以加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自负的幻觉,甚至在最后把自己榨成油料全部点燃。

王孟秋,零零无限CEO

我只是想留住生命里美丽的瞬间。

更智能、更便携的、更美的留下这些瞬间。

是家庭聚会老同学儿子撞倒了蛋糕,还是捕捉篮球场上的一次完美扣篮,亦或是记录婚礼红毯上滴在戒指上的那颗热泪。

雷峥蒙,希望做VR届的皮克斯

我相信这些在路上的美好,相信本就是件很美的事儿,只是很多人忘了还有这么个东西。

唐永波,空格,创始人、CEO

人生的长度是有限的,我想延长这个长度!

个人时间、技能以及服务,这些“闲置资源”能够给贡献和得到的双方带来价值,那不就是延长了人生。我就想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撮合用户交易这些资源,让身怀技能的人来发挥自己的才华。

横戈 ,环球自由摄影师

只有一个人在路上时,才听得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遇到未知的美好,这些统统都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辽阔太多。

阿里巴巴校友会:被称为阿里“外援部队”的他们从未离开

心越大,世界就有多大,

如果你不能飞,那就跑;

如果跑不动,那就走;

实在走不动了,那就爬。

无论做什么,你都要勇往直前;

无论有多难,你都要多坚持一下。

终有一天,你会被自己感动。

献给所有在路上,在燃烧的梦!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一年香三年醇五年陈:12年前,马云亲手给阿里人戴上一枚戒指

➤ 阿里巴巴16周年庆生:客户第一,公益是最好的庆生礼物

➤ 马云:公司魅力是因为它的文化,而非制度

➤ 马云内部讲话:什么是组织?

➤ 大揭密,阿里大佬们背后那群温婉的女汉子

➤ 这个颜值逆天的清宵姑娘,居然是一枚阿里云程序猿~

➤ 以马云为首的“阿里”创业帮:盘点19位离职创业者

➤ 马云老师让我告诉你,在阿里巴巴待5年是种怎样的体验

➤ “阿里组织部”开年终大会:不忘初心,不畏将来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跟阿里巴巴学开会,我们拉着5位CEO聊如何“捅刀子”说道:

    “创业团队里大家都是在讨论,可最后连最小的问题都没解决,散会的时候说 ‘还是先照原来的做吧’,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开会就是 “捅刀子”?但愿你开完了本周最后一个会

    关于开会效率,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创业团队里大家都是在讨论,可最后连最小的问题都没解决,散会的时候说 ‘还是先照原来的做吧’,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如何提高开会效率是门学问。马云曾说,自从阿里 CEO 张勇加入了之后,阿里连开会的感觉都不一样了。张勇的开会风格是这样的:

    跟我开会前,所有人的 PPT 全都发过来。我始终相信,获取信息可以很高效,而开会是其中最差劲的办法。我可以在会议前获得足够的信息输入,而开会时间主要用来讨论、争论、做决定,我管它叫作 “捅刀子”。

    一般我会先随机问个问题,“随便捅一刀”,看看这个人有没有想法。一刀进去不见血,那很好,说明他准备好了;换个人,一刀进去就见血,说明到处都是洞,问完一个问题我会继续问第二个第三个,捅到体无完肤为止。

    (本段来源 / 每日人物 ID:meirirenwu,已获授权引用)

    张勇的开会风格看上去直接粗暴,我们很想了解其他创业者们关于开会的小想法。于是,我们分别问了 5 位创业者 5 个问题:

    每周大约花多长时间开会?怎么评估开会效果?

    你认为开会最应该解决哪类问题?

    最不应该为哪类事情开会?

    现在有哪些提高开会效率的办法?

    之前工作过的公司开会风格是怎样的?

    / 01 不为表现,不为辩论,只为达成共识

    陈诚

    DataPipeline 创始人,前 Yelp 数据工程师。

    开会的投入其实非常大,一个小时的会花掉的其实不是一个小时。如果 10 个人参会,消耗掉的是公司的 10 小时。一名全职员工一周的工作时长也不过 40 小时。

    从思维方式上讲,会议分两种:

    一类是收敛思维的,为了得到明确的结论和行动方案。

    另一类是刻意发散的,根据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者方向,进行开放式的讨论。

    开会一定是为了达成共识,而不是为了表现某个人。开会也不是为了辩论,与会者都要本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心态,且对事不对人。抱着对抗的心态开会,特别容易跑题。

    为了加快讨论进展,最基本的准则是区分事实和观点。要明确哪些是客户反馈回来的事实,哪些是自己的观点。只在观点层面上讨论,是拎不清的,最终要看谁能拿出更多的事实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如何安排发言次序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会议技巧:权威形象的人适合在会议后期发言,用次序机制去鼓励初级员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开放的氛围容易激发领导之前想不到的盲点,也能鼓励初级员工积极贡献新鲜的想法与解决对策。

    有些会议会比较失败:当公司大了,权责容易模糊,如果会议发起人没有认真思考,就邀请了一堆与会议无关的人;参会人各不让步,不去试图理解他人的动机,没有达成统一的目标和心态。

    / 02 “不该往上爬的猴子不要让它爬上来”

    冯歆鹏

    NextVPU 创始人,曾任 AMD (超威半导体公司)研发总监。最近 NextVPU 出品了视障人士辅助眼镜 “天使眼”(AngelEye),被称为 “最暖的黑科技”。

    不用开会就能解决的事情,就不要开会。会议是为了做出决断,恰当的层级做恰当的决断。与会人员是否应该出席会议,是必须提前安排好的。 “不该往上爬的猴子不要让它爬上来”。

    两种典型的无效会议:

    该参会的人没来,

    不该参会的来了。

    为了提高效率,现在我们都站着开会。会议是否高效,思想交流是否充分是衡量标准。高效的会议需要调动大家参与交流,互相多提问题。比如 CEO 在台上讲了半天,到了 QA 环节,底下一个问题都没有,这时 CEO 就要向台下提问题。

    / 03 “我每周花一天与员工开一对一会议”

    石扬

    玉符联合创始人兼 CEO。玉符致力于打造基于 IDaaS 模式的新一代身份管理系统。创业前,石扬曾任职于美国微软,负责微软 Lync 开发,后加入Salesforce,负责 Authentication 和 Identity 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我现在平均一天至少 2-3 个会,开会占据我工作时间的 1/4 – 1/3 。

    对比明确目的型和头脑风暴型两种会议,我更倾向于有明确目的的会议。我是工程师出身,对我而言开会是最浪费时间的事,它会把我的生产力(productivity)切分得特别散。开会与做事之间切换任务的时间成本很高,很可能开完会后,需要花很多时间再回到之前做的事上。

    目前,我们公司规模比较小,我鼓励员工点对点地对话,在打水或者休息的时候,有事在办公室直接聊,这样效率更高。

    我也很重视与团队里的每一位同事单独开会,周六基本用来与同事一对一开会。这时员工是主角,我只是一个聆听者。我们可以充分地讨论包括公司、个人发展等任何问题,我也乐于分享关于公司的情况。这是我在 Facebook 工作时养成的习惯。 Facebook 很开放地与员工分享信息,让员工感到自己很重要,这种做法既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也可以很及时地感知员工的变化。

    / 04 会前准备不充分,宁可不要开会

    Jeff Zhang

    LUX 创始人,曾任美国广播理事会(Broadcasting Board of Governors)的电视制作人。

    我们每次开会尽量控制在 3-5人,以小团队为单位开会,不占用其他团队的工作时间。我们基本没有整个公司在一起的大会。

    我发起的会,会前准备基本由我来做。会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因为特别忙没准备好,我宁可先不开会,避免自己思路不清晰,浪费其他成员的时间。

    最不应该开的会,是发起人和与会人开会前没有想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没有主题、没有范围,导致在讨论中问题越来越多,从而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得让每一次开会都有意义。

    我们公司每天早上都开 Standup Meeting,上班前所有员工站在一起,讨论一些轻松有趣的话题,讲讲员工的趣事或者上周末有没有谁去了好玩的地方。一方面可以拉近员工间的感情,另一方面这样的早会可以吸引(jian du)员工们准时来上班。站着讨论也可以更好地控制时长,不至于拖太久,我们一般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

    / 05 迟到 1 分钟瞟你一眼,迟到 3 分钟就别来了!

    林虹

    海峰科技创始人,曾任高盛资产管理(中国)运营部的负责人。

    作为 CEO ,我每天上班基本就是和不同部门的同事开会。在海峰科技,3-5 人的小会和 8-10 人的中型会居多。开会前,我们会要求各部门将会议需要的文件提前发给会议组织部门,避免浪费会上的时间。

    追踪各地区业绩情况的周会,我们是每周必开的。我们选择在客户下班的时间开这个会,时间控制在 90 分钟左右,市场部和人力部会对时间进行严格把控。

    我之前在高盛工作。高盛是典型的会议驱动型公司,会议并不被视为一个耽误时间的事,而是驱动项目进展的重要环节,目的是确保员工间信息对称(ensure everybody on the same page)。

    高盛会议的典型特点是:基本没有超过 1 个小时的。大多数会在 30 分钟左右,能说清楚就说清楚,说不清楚回去再准备,会议上不谈过于细节的内容,不拖延。

    高盛的老板很多都是军队出身,他们非常严于律己,痛恨迟到。我在高盛的同事都极其准时,如果你迟到 1 分钟老板可能瞪你一眼,如果迟到 3 分钟,基本就别进来了。

    最后,奉送能让开会更高效的《罗伯特议事规则》

    Raymond Wang

    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如何高效率的开会是门大学问,非常建议创业的朋友们花一点时间学习一下《罗伯特议事规则》。

    下面列一下《罗伯特议事规则》基本原则供参考:

    同时只能有一个议题

    一旦一个提议被提出来以后,它就是当前唯一可以讨论的议题,必须先把它解决了,或者经表决同意把它先搁置了,然后才能提下一个提议。

    意见相左的双方应轮流得到发言权

    辩论的时候有人请求发言,主持人应该先问他持的是哪一方的观点,如果其观点与上一位发言人相反,那么他有优先权(比如有若干人同时要求发言)。

    主持人必须请反方表决

    必须进行正、反两方分别的表决,缺一不可。不可以正方表决后,发现已经达到表决额度的要求,就认为没有必要再请反对方表决。

    反对人身攻击

    必须制止脱离议题本身的人身攻击。禁止辱骂或讥讽的语言。

    辩论必须围绕当前待决议题

    如果发言人的言论显得与议题无关,而且其他与会成员已表现出了对此的反感(如嘘声),发言人的发言应该得到制止。

    拆分议题

    如果一个待决议题可以被分成若干小的议题,而且与会成员倾向于就其中小的问题分别讨论,可以提议将议题拆分。例如,将一个选举两个骑士的议题拆分成两个议题分别表决。

    改变一个既成决议

    比通过一个新决议需要更大的努力。这是为了避免由于类似出席人数的变化这样的因素所可能导致的组织决策的不稳定。

    避免多次讨论

    在一届会议期间,一旦会议对某一议题做出了决定,同一个议题,或者本质上的同一个议题,不能再次讨论,除非发生了特殊情况。

    谨慎对待新议题

    如果对某个议题做了暂时性的处理,并没有形成最终决定,那么不可以引入任何一旦通过就会干扰到会议对原议题讨论时的立场的提议,无论新提议对原提议有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

  2. 这个大会刷爆深圳CEO圈! 腾讯和阿里系创业者火爆对抗!说道:

    在大家的印象中,腾讯和阿里这两家公司互为竞争对手,可谓针尖对麦芒。钉钉VS微信、支付宝VS微信支付、阿里云VS腾讯云等等,两家公司在支付、社交、云计算服务等领域都存在激烈的竞争, 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两家企业的创始人马化腾和马云保持良好的关系,两人曾多次共同出现在同一个公开场合,互动频频,场面火爆。

    10月25日于深圳举行的阿里巴巴DING峰会上,腾讯离职员工组织南极圈合伙人马双阳带领腾讯离职员工和为阿里离职员工服务的组织初橙负责人寿远带领的阿里离职员工也首次坐在一起激情碰撞,据悉现场还差点出了意外!

    会议议程显示,会有南极圈和初橙的各三位创业代表上台,加上主持人,现场一共摆放了七个椅子,不知道为什么上场后南极圈只有马双阳一人上台,另外两位南极圈的来宾并未上台,据说是临时退场了。这不禁让人臆想,是不是无招前面的演讲中,过多涉及微信、鹅厂的产品,让南极圈的朋友感觉不适?

    这个大会刷爆深圳CEO圈! 腾讯和阿里系创业者火爆对抗!

    关于钉钉,腾讯离职员工代表:钉钉颠覆了我的三观

    前橙会和南极圈,这两个与阿里腾讯渊源极深的组织聚在一起,免不了被问阿里腾讯的关系问题。在被问到怎么看钉钉以及钉钉之前刷爆深圳腾讯总部的广告,作为腾讯离职员工代表的马双阳直言自己被钉钉颠覆了三观!

    “钉钉确实是做得非常细致,满足了非常多的用户的需求。通过它们的产品,帮助效率题僧你。但他们没有通过销售的模式,这一直也是我很困惑的问题,这种方式获客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因为我是受腾讯文化影响非常深的,我们一直处于生活场景里的,这对我三观的颠覆还是非常深刻的。” 马双阳表示。

    这个大会刷爆深圳CEO圈! 腾讯和阿里系创业者火爆对抗!

    关于创业,阿里离职员工代笔:只有有钱的干爹才能创业成功

    都说BAT员工离职后创业容易,VC圈甚至流传这样一个潜规则,他们认为的黄金的创业组合:一个百度搞技术的人,加上一个腾讯搞产品的人,再加上一个阿里搞运营的人。这样的创业组合最容易拿到创业资本。 真实情况又如何呢?

    主持人张鹰(创新工场合伙人):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说法,说中国最大的BAT企业出来创业的各有所长,搞技术的最好是百度出来的,尤其涉及到搜索和大数据,第二选择是淘宝出来做平台的,如果要搞产品的,首席产品官第一选择就是腾讯出来的,第二选择可以考虑像阿里这样出来的人,你认同不认同外部的评价?你的客观看法怎么样?

    阿里离职员工代表表示:“其实这个说法也听了很多年,但实际上不太愿意去评价哪些技术强或者运营强,其实从这几家出来创业有一个好处是什么?可能他们在BAT的时候,可能在原本的过程当中就吃过很多苦头,他有很多机会让你尝试,无论是BAT,我相信在企业文化里头鼓励你不断去尝试,给你授权这样的环境,所以你出来之后会带着这样的力量,但是至于说技术谁强、运营谁强、产品谁强不大好评估,因为我在阿里做过产品,我在支付宝做过产品,我的搭档在腾讯,他原来也做过市场,腾讯的财付通还是他一手创立的,至于哪个角色更强,我没有特别的感受,只不过我们双方把各自在原本的环境里面学到的东西融合在一起,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也会经常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没关系,我觉得有的时候可能大家在会议室里面关起门来吵一架。”

    关于价值观基因,腾讯离职员工代表:没有火星撞地球这么剧烈

    主持人张鹰:会不会因为原来的企业训练了人的做事风格,使他按照一定的路径去想事?
    南极圈合伙人马双阳说:”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我们听过可能马总(马化腾)给过我们的建议,这个对于我们今天很大帮助。因为我在腾讯圈子里其实也获得挺多的,我身边腾讯的朋友也特别多,然后我觉得大家其实都有很多的默契点,没有说像火星撞地球这么剧烈。“
    为阿里离职员工提供创业服务的组织初橙负责人寿远说: “ 肯定是各有所长,但是产品以使命为驱动还是以用户为驱动,也会有非常大的区别,阿里系我觉得有非常大的触动,包括阿里校友一定要实现那个使命眼睛一定是发光的。阿里校友有时候会有一些极端的例子,我们首用的浏览器是UC,支付宝任何场景下我只用支付宝,但是基于钉钉这个在工作场景下几乎是排他,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掉。”

    这个大会刷爆深圳CEO圈! 腾讯和阿里系创业者火爆对抗!

    据了解,阿里巴巴DING峰会深圳站前期,共有2000多家企业老板报名,刷爆了深圳CEO圈,最终经过筛选之后有300多名CEO出席。南极圈和初橙两大组织的创始人首次同台激情碰撞,分享了当下创业现状。

    分析指出,马化腾和马云“在一起”的情况不多,腾讯离职员工和阿里离职员工“在一起”则从未出现过。这次钉钉做到了,让两家公司离职员工组织的创始人坐到了一起,原因何在?一方面是互联网行业对To B市场看好。另一方面则和钉钉的影响力有关。

    钉钉是阿里巴巴旗下近两年来崛起的一个工作商务沟通协同平台。简单来看,钉钉就是工作领域的微信,但所实现的功能和商业模式空间则更有想象力。

    在To C消费级互联网领域,该占的坑位都被占了。人口红利带来的盈利模式也消失殆尽。而To B企业级互联网领域必将成为巨头们争食的新战场。

    钉钉用了不到两年时间积累了240万家企业用户,体量已是企业社交的第一名,这是投资圈和互联网巨头们不得不关注的原因所在。如果钉钉企业用户达到1000万,每家企业平均按照20到30个人来计算,钉钉的个人用户数就会达到2亿到3亿。这对于企业级产品来说,这一数字将是史无前例的。而由此衍生出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也将是不可估量的。钉钉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届时或许会有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涌入到钉钉平台,而现在就卡位加入抢占先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此外,钉钉把阿里巴巴DING峰会的第三站选在深圳也值得玩味。当年的阿里的来往便是微信的竞争对手,可惜来往错过时间窗口没能撼动微信在社交领域的霸主地位。想必阿里巴巴也并不甘心,马云的社交梦从入股微博和陌陌等公司便略知一二。而脱胎于来往的钉钉换了一个方式切入社交,从企业市场入手卷土重来。

    分析指出,速途同归,钉钉虽然是主打企业领域社交,但最终侵蚀的还是个人用户的社交时间,迟早和微信必有一战。这或许是南极圈和初橙巅峰对话之外的另一层含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