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政:谈谈共享经济,一切脱离应用场景的概念都是耍流氓

在未上市的所谓互联网牛角兽企业里,估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大概就是uber和airbnb了,而这几年,基于此的共享经济概念也越发成为投资圈的新宠。

曹政:谈谈共享经济,一切脱离应用场景的概念都是耍流氓

那么,共享经济,到底是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美好的未来?

回到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一切脱离应用场景的概念都是耍流氓。我们从具体应用场景来看这个事情。

以uber为代表的共享租车模式,极大挑战传统出租车市场,这个背后的逻辑是,传统出租市场,不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大多涉及一些与牌照和特许经营有关的垄断资源,所以整体来说,通常,就存在较高的利润率和较差的服务水平。uber之所以能崛起,就在于这个领域,存在太大的利益空间,而利用互联网裹挟民意,倒逼主管机构被迫承认其合法性,将原属于出租公司和寡头的垄断利益挤出来。所以这个模式,危险而又性感。

而airbnb则又不同,虽然宾馆行业也多存在政府监管许可制度,但竞争强度远超出租车行业,所以平均来说,服务水平并不低,利润率也并不是特别的高,但这里的需求在于,旅行者多样化的选择,以及想象空间。

对很多旅行者而言,出行住宿并不仅仅是需要一个睡觉的地方,他们还会有更多的期盼和诉求。千篇一律的连锁酒店缺乏新鲜感和想象力,而背包客文化在西方的旅行者中也早已成为流行。

当然,即便如此,airbnb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开始启动的时候,有相当长时间是没有什么成交和用户的。

我在以往的文章里提过创业项目冷启动的一些概念,单点启动,单边启动,双边启动,多边启动,共享经济属于典型的双边启动,既需要大量的分享提供者,也需要大量的用户,任何一边的规模达不到,这个模式都无法持续,所以对运营能力和用户导入的诉求是非常高的。 这也就是最近几年大量以共享经济为名义的创业项目,但却难得有成功案例的原因。

今天要分享的观点,关于共享经济,可行性的要素。

第一条,是诉求的应用场景
说出来有点老生常谈,不要空想需求,不要无中生有的创造需求,我们在寻找一个共享经济的应用目标时,要看现有应用场景,现有的服务商和服务环境,对现有用户的诉求满足度,以及竞争充分度,这一条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第二条,是运营能力和启动的条件
双边启动,需要大量的服务提供者,和大量的用户,缺任何一边,这个模式都无法持续,因此在用户导入,流量运营上有很高的需求。

几点建议是,首先,摊子不要铺的太大,集中在一个地区,一个领域,确保在预算内实现足够的覆盖度。如果一下子铺开区域和范围,可能每个领域或每个地区都只有很少的服务商,或很少的用户覆盖,这样就没法持续下去。

其次,启动期最好能掌握一定的启动资源,比如说,在这个领域和这个地区,已经掌握了一些靠谱的服务商或者服务人才,可以随时接单提供服务。这样启动时只需要考虑另一边的覆盖度就可以了,启动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第三条,是信用成本

这可以说是共享经济最大的难题,作为用户,如何相信这些来自业余的,没有经过监管机构授权的服务者?而作为服务者,如果遇到流氓用户,又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乃至安全?

airbnb在保护房东权益上还是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巨额的损失保险,以及简单的索赔手续,这一点也是很多同行容易忽视的竞争门槛。

前段时间神州租车主打安全的系列广告,虽说很没品,但是确实是打到了对手的痛点上,这也是共享经济所遇到的一个尴尬,当共享经济的创业者成功的倒逼监管部门放开权限出让利益的时候,新的专业服务商过来收割利益了。

我们最初说,共享经济是利用闲置资源,利用互助的精神,来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经济模式,但是发展起来一看,新的专业服务商借助共享经济的名义发展起来了。

专车司机取代了兼差司机,而越来越多专业的房东也逐渐占据了airbnb的位置。 我们还记得淘宝么,最开始都是业余小卖家的平台,到后来,对不起,全部给专业卖家让路。

我没有数据,但是我真的很好奇,在airbnb里,专业靠此谋生的房东比例和所占交易的比例是怎样的,以及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我相信,至少从趋势看,应该是非常快的增长的。

非专业的服务者会带来什么问题呢?也许你会得到超出预期的体验,但也许你会有非常糟糕的经历,你既不知道上限在哪里,也不知道下限在哪里。风险偏好性的用户,年轻人,喜欢尝试新事物的人,愿意去尝试不同的服务体验;但对于本能拒绝风险的人群来说,选择传统品牌的服务商,标准化的服务平台,虽然大家都知道惊喜不到哪里去,但至少会有一些基本的保障。

所以,认为共享式经济会彻底颠覆现有的服务平台和现有的服务标准的观点,我认为是不现实的。后者对风险拒绝人群来说,依然有极大的信任感优势;但必须承认,这种竞争也会带来后者的进步和调整,毕竟用户拥有了新的选择,总不是坏事。

第四条,是社会成本

简单说就是,如果你真的利用了闲置资源,提升了在该领域的社会运营效率,降低该领域的社会运营成本,这个事情就是成立的。

有些创业想法,所谓的需求满足,是以增加社会整体开销,降低社会运营效率为代价的,我个人认为,非常不足取,也很难持续有效发展。

这是我对共享经济的项目的看法和观点,当然,很多人会问一个更具体的问题,怎么看uber和airbnb的发展。

这两家公司的估值都高的吓人,我的理解是,如果按照他们所处领域的市场地位,估值已经遇到了天花板,很难继续提高,uber将面临各种专车服务和本地类似服务商的挑战,比如中国的滴滴专车,神州租车,东南亚的grabtaxi等,而airbnb是无法完全颠覆传统酒店集团市场地位的,所以投资人对未来增长的信心和冲动,来自于他们是否可以拓展新的领域,带来新的市场容量梦想,比如uber介入餐饮和包裹速递,比如airbnb开始试水旅游。

但我认为,新的领域拓展,其实相当难,在现有估值上冒险投资,至少我是没有这个胆量的,当然,就投资决策而言,我看走眼的频率相当高。


最后发个关于自己的广告

很多人都好奇我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经常写公众号。

其实我有个自己的小公司,做游戏的海外发行,以前我写过东南亚的游戏市场,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到过,这个公司目前我操心的事情不多,当然,赚的钱也不多,不过好歹不赔钱,总算是可以吃饭养家。但真的很有限,整个公司的年利润比不上airbnb女神angela zhu的年薪,所以看到她那篇硅谷薪酬的文章特别的伤感。

那么现在的问题呢,纯粹做游戏发行,我们虽然有了一些经验,对一些海外市场有了认识,也在一些小地区市场做到过畅销榜第一第二的位置,但是受制于国内开发商的一些思维习惯和开发架构,我们有一些本地化的想法也很难落实;此外,作为小发行商,而且是小区域的发行商,我们也很难拿到一线的产品,所以基于此,我做如下广告征集。

1、如果您是自由游戏开发者,或者是小的游戏开发室,有产品想发海外,烦请跟我联系。

2、如果您是游戏前端程序员或者游戏策划,或者游戏设计师,想要找新的机会,也请跟我联系,我们团队在厦门,工资水平不能说有多高,不过从我的角度来说,只要能做出赚钱的产品,利益分享的机制一定是给承诺的,股权,分红,这些都可以书面保证。

3、如果您拥有游戏发行的独特资源或者独特的能力,希望与我们合作,也请联系。但这点要额外说明一下,我们只做正规的流量运营,类似刷榜,刷粉,黑卡自充,黑产带量的事情,抱歉,概不合作。

4、联系方式,caozheng#gmail.com ,另外,我自己真的,特别不敬业,所以基本上我都会转相关负责同事处理,请恕我不能一一亲自回复接待,提前抱歉。

【文/曹政  “caoz 的梦呓”(微信号:caozsay)】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从C端到B端,共享经济在中国“惊险的一跃”
曾响铃:共享经济改变生活,但需要提防三大黑洞
魏武挥:共享经济,“业余化”如何冲垮“专业机构”?
亿律董事长陈云峰:让共享经济之光,照亮法律服务市场
李书航:共享经济时代,正在消失的“职业生涯”
从轻松融到1亿美元的BlaBlaCar,看那些“共享经济”产品的成与败
亚马逊也会抗不住体验经济和共享经济崛起 ?
Kentzhu:关于共享经济的杂谈
“共享经济”与“普惠金融”:互联网理财启蒙

您可能还喜欢…

12 Responses

  1. 甲子说道:

    我理解的共享经济是淡化所有权,强调收益权,让低频的社会资源能更高频的使用。ps 租赁私人飞机,公共的资源不都是共享的吗?至于能不能做大,即使uber模式能替代司机这个变量,也不好说。他们现在做的餐饮和旅游完全就是障眼法。为了说故事,糊弄竞争对手。

  2. 謝小總说道:

    每次我都是坚持认真看完再认真评论,之前想过一个共享经济的项目,吃穿住行,行有uber滴滴,住有Airbnb(话说前几天我还帮Air写了一篇软文),但是吃的话,各种外卖平台本质上并没有配置剩余的厨房资源,市场上也有一些做类似厨房共享的团队,比如妈妈外卖,但真说不出一家做得比较好的,更别说出现寡头了。但是同任何共享经济模式一样,确实信用、双边规模效应是个非常大的难题,但是如果这个很重的东西能做起来,应该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事。

  3. James_Hw说道:

    共享经济只是实现的方法论层面,战略定位层面上两者天差地别。 Uber/滴滴定位在「便利出行」需求,用户群广且需求成本高,未来围绕这个需求定位可以做很多拓展,不仅仅只局限于共享经济的方式,天花板很高,只要运营上不要把「便利出行」做成「便宜出行」希望就很大。 Airbnb 的定位则差了很多,用户群较窄且愿意付出的需求成本有限,这点在G点高的国内用户身上表现的很明显,不是很看好。

  4. 益举说道:

    信任与安全会是最关键的问题,我所在小城市的超市都开发有自己的支付系统,步步高也有,好像就彩贝,但这怎么与巨头竞争? 淘宝虽然专业的越来越多,但网红的店也越来越多,他们的共同点是占据了信誉的高点。

  5. 韩松说道:

    微信里订阅号不多,里面推送的文章也不是每篇都看,但从订阅你的订阅号后,你发的每篇文章我都是必看的,微信里没钱了

  6. yizhi说道:

    这篇共享经济谈的没有上一篇“以知识分享为幌子”好太多。上次字数虽不多一语中的!期待您更深度剖析的干货!我单纯的围观,加油博主。很有实战意义,曹老师为啥不做国内市场,国内创业空间仍然大我记得女神在知乎上说过:uber疯狂砸钱,airbnb求稳。我个人比较喜欢airbnb的风格坐等朱女神的评论 咳咳m共享经济C2C的模式会倒逼B2C的模式,让各种优质的大B越来越牛B

  7. 压抑吃鱼说道:

    政策的麻绳还来不及绑到的地方就是蓝海,乘着互联网的小船冲啊~~~这是一个按闹分配的时代,难怪曹大说经常刷appannie呢,好羡慕angela啊,被曹大点名了,共享经济将改变人们的衣食住行~广泛利用剩余,让资源最大化产生价值,共享经济魅力无穷~期待那些公司会更好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8. bat说道:

    曹老师 在行这种知识共享平台你怎么看?对共享经济分析的很好啊,我这种门外汗看了三遍呢,老师的分析和彻底。共享经济的意义巨大,就是国内公司在做的时候五花八门,大家买不买账另说。

  9. liuqingyun说道:

    觉得曹大关于共享经济的分析,大部分基于已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关于其未来的发展和可能遇到的瓶颈,竞争对手等,言之又少和keso的关于共享经济边界的观点高度一致。。不共享不会有什么损失 但是共享了双方都会受益的东西才叫做闲置资源 那种大规模攫取房源然后再出租的只是在抱共享经济的大腿。

  10. uterine说道:

    Uber和Airbnb都是所谓共享经济,Airbnb能带动的量应该会远远小于Uber吧,在陌生人家住一晚所需要的信用成本远远大于让陌生司机送你一程,另外airbnb房主要做好服务比Uber司机做好服务的难度也要大得多,所以看到国内民宿共享一直没有大起色…感觉挺靠谱.自冲也不好使了 二级市场不允许并购重组游戏公司,倒是给真正做游戏的人留出了生存空间。

  11. 佘艺说道:

    难怪曹大说经常刷appannie呢。。挣得多不多不重要啦,过得开心就好啦!才知道曹大离我这么近。。我在福州啊老乡!觉得曹大关于共享经济的分析,大部分基于已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关于其未来的发展和可能遇到的瓶颈,竞争对手等,言之又少,想看曹大大写付费内容!

  12. 信息社会50人论坛组织召开“专车新政与共享经济发展”研讨会说道:

    2015年10月10日,交通部对外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为及时反映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意见,2015年10月14日上午,信息社会50人论坛组织召开“专车新政与共享经济发展”研讨会。与会嘉宾围绕《办法》引发争议的深层次原因、《办法》有关规定对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和产业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如何推动我国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等新兴业态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会议由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主持。

      关于《办法》引发争议的深层次原因,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杨培芳,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禹、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做了分析。

      杨培芳认为,此次交通部就网络约车新规广泛征求意见是个进步,承认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合法地位。专车引发广泛争议这一事件的性质实质上是新旧经济的冲突,是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关系的矛盾。当前我们处在一个生产力突变的时代,生产力变化引发生产关系变革是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方面努力,尽量推动和缩短这个过程。

      梁春晓提出,政府如何引导专车的发展实际上涉及到整个信息经济、共享经济的未来走向,甚至会影响到信息社会的构建。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选择实际上反映了转型期政府的态度。他提出,在整个社会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面对新业态的发展,政府政策规定可以采用 “战略性模糊”的处理办法,比如我国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有关政策规定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方法。同时,经济范式的转型要求政府必须转变旧的思维方式,政府应当有开放性态度,坚持共同治理的思路。

      陈禹认为,“战略性模糊”的观点实际上也是一种历史观,转型时期政府监管思路要克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他还从社会财富资源的角度阐述了共享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效应。

      舒华英认为,当前争议反映出的不仅是专车本身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变革时期思想观念的变化问题。现在中国社会处在经济大变革时期,但很多思想观念并未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未来的社会重在“治理”,而不是“管制”,政策制定重在如何促进发展。

      关于《办法》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促网络预约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等问题,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薛兆丰,财讯传媒首席战略官段永朝,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鲁春丛、副总工程师何霞;特邀嘉宾、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朱巍,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李强治等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薛兆丰提出,《办法》中六个方面的做法,几乎可以被看作是针对专车的“杀手锏”。一是企业经营者“转身分”,二是变更接入平台车辆的性质,三是沿用老的出租车数量管制办法,四是沿用老的价格管制办法,五是经营者与驾驶员之间签订劳动合同,六是任何一个平台在任何一个经营地都不得占有市场支配地位。

      段永朝认为,《办法》实质性的缺陷是忽略了未来交通出行市场里面非常重要的主体——平台,所以这个《办法》是在主体缺位的状态下出现的畸形的管理办法。交通出行行业需要开拓视野,这已然超越了打车问题,有很强战略意义。政府的监管思路需要向治理思路转变,共同参与,多方治理。

      阿拉木斯提出,用“安全机制”绑架社会是个伪命题,当前形势下政府治理需要根本性的转变,应该将权力下放给平台,并重视网络自发秩序的完善和修复能力。

      鲁春丛认为,政府需顺应行业发展模式的需求,顺应国家执政思想和大政方针,一手简政放权,一手促进“双创”,专车的发展是典型的“双创”,应该支持。同时在监管上,应该强化企业的内生治理模式,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转变监管方式。

      何霞则提出,在实践层面,可以考虑借鉴上海模式,并采用试点的方法,探索新模式是否对市场产生恶劣影响。

      朱巍指出,从专车市场实践来看,不少的专车司机是兼职,而《办法》中要求所有接入平台的司机必须与平台签订劳动合同,强制性“一刀切”,不仅不会保护司机权益,反倒是以劳动合同为名剥夺了他们《宪法》所规定的劳动权。其次,对市场份额的限制与服务型政府的改革初衷则大相径庭。再次,专车属于市场可调控的范围内,不宜再设立额外的行政许可。

      张国华提出,《办法》中有了审批制这样的制度性障碍,加上其他条款中实质上对数量管制的默许,决定了所谓“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无法完全实行市场调节。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已经证明,市场不是政府计划出来、规定出来的,政府没有能力、也不应该规定“什么车”“什么人”有资格参与市场,而其他的不行。如今城市交通的服务创新进入新阶段,很多专车平台都做了很有开创性的工作,应该支持。在执行层面应该鼓励地方试点,不能在地方的头上悬挂一把尚方宝剑。

      赵占领认为,《办法》中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存在诸多弊端,其所提出的“四方协议”的方法是否合法仍然模糊。

      李强治提出,传统出租车行业垄断的特性首先表现在数量管控方面,这一条在《办法》中还存在,整个传统出租车行业垄断体制没有被打破。第二,政府对于市场的过度干预表现为对价格和服务质量服务的管控。第三,对平台的责任要求过多。他认为《办法》的背后是各方利益调整的问题。

      参会专家一致认为,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大趋势面前,政府应当顺应国家层面全面推进的“双创”和“四众”等战略取向,尊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内生性治理的作用,加快转变改变监管模式,加快推进制度创新,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引导和推动网络预约出租车行业等诸多新业态的发展。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特邀嘉宾及论坛理事单位代表等30余人参加了研讨。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