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雄:加一条斜杠是改一次人生:“在行”的认知盈余文化观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

其实狄更斯说出这句话之后,每个时代都有人在套用。我也不知道咱们现在所处的年代是最好还是最坏,抑或两者都是。但我知道的是,任何一种答案,原因都是互联网。

王冠雄:加一条斜杠是改一次人生:“在行”的认知盈余文化观

互联网的连接,正在彻底把那些伟大灵魂所做的预言变成现实。无论好坏,我们至少每天都能发现我们的生活在变成书里的“未来”。

这些预言里,认知盈余是极其精彩的一个。

人类的知识和时间,本来就是最贵重的东西。但如今这些无价之宝正在被估价甚至变现,这就是互联网打开的潘多拉之盒。

认知盈余把一种“定价”的力量和文明释放了出来。而所有观众都在猜测它背后能引发的能量潮到底有多大。今天咱们来八另一个有机会大火的认知盈余平台“在行”。顺便预测一下很可能从欧美流行到中国的“斜杠文化”。

【两个美国概念打开的窗口:在行之路】

要想明白网络大V、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亲自督战的“在行”是种怎样的玩法,就必须明白两个概念:认知盈余和斜杠青年。

王冠雄:加一条斜杠是改一次人生:“在行”的认知盈余文化观

坦白说,当克莱·舍基和他的硅谷同仁们提出认知盈余概念的时候,我身边很多人都将其判断为“噱头”和“扯淡”。

但结果如何?从罗辑思维、知乎、果壳网的大火中应该已经有答案了。但我要马后炮地指出一下,认知盈余之所以不是扯淡,核心是因为他指出了一个看似简陋却蕴含高级判断的真理:知识在越来越值钱,而人在越来越无聊。

这样一个真理带来的其实是一个伟大的窗口,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和赋能,这个窗口正在快速从理论判断中走下来,变成可变现的商业力量。在行的付费行家交流模式,就是一种基于认知盈余模式新的商业探索。

王冠雄:加一条斜杠是改一次人生:“在行”的认知盈余文化观

在行还玩转了另一个源自美国的概念:斜杠青年。斜杠青年最早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比如产品经理/资深球迷/摇滚爱好者/诗人,这个身份标识用三个斜杠勾勒出了四个身份,而每个身份又代表着一个可以用来创造价值的机会。但往往我们在职业中只会用到其中一个,现在“在行”就是在唤醒剩下的。

网络时代,人在越来越无聊,但同时为了解决无聊,人也越来越自由。人生、知识、职业都在快速多元化。在行主打斜杠青年的策略也是暗合了这个趋势。

其实想想,我自己不也是个斜杠青年?十大自媒体/入口级产品提出者/天使投资人。其实我还有更多斜杠,也许哪天应该在“在行”上把他们露出来。

【人-场景-互联网:认知盈余产品的连接价值】

认知盈余想要从社会判断变成商业模式,最主要的一点是要把知识这个虚拟资产和货币的现实资产之间进行流通。

而两者之间进行流通的枢纽,就是人。

王冠雄:加一条斜杠是改一次人生:“在行”的认知盈余文化观

我一直说,认知盈余时代人是最大的场景也是最主要的入口。想做认知盈余,就必须把握好人的需求和人的能量。

在行兴起的关键就是使用人之间的知识交互作为转换器,把认知盈余的能量用互联网手段进行了变现,让“行家指路”这个传统观念里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变成现实。

通过在行,用户可以明码标价的去预约他所需要的行家来为自己提供专业指导和知识分享,这里面的付费行为达成了两方面的信任。一是知识分享者获得了金钱满足,为自己的行为提供了信任依据,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因付费达成了仪式感,对自己获取的知识和机会,以及获取知识背后蕴藏的人生目的产生信任感。

付费约谈的场景让双方都相信:没错,我的人生本来就不是免费的。

其实找行家指路是一种自古有之的习惯,历来找个明白人问问也是中国人解决问题的核心方式之一。而找明白人的过程也向来不是简单而免费的。

但在行提供的是把高人指路这个过程给简单化和透明化了,通过第三方平台的信息和用户评论,在行可以最快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人,并且明码标价,为整个变现行为提供最大的简约化处理。反过来,在行也可以帮行家选择用户,使认知盈余的变现适合双方。

这一切都由互联网的连接功能提供可能性。

从人到场景,从场景到连接,在行的“芯片”是这条核心走廊。

【给新商业文明奠基:姬十三的野心】

近十年以来,包括马云在内的众多商业大佬和思想家都在提新商业文明。关于它有多重阐释,也有很复杂的概念梳理,但有一条是所有阐释的核心,那就是新商业文明必须是人的文明。

也有说法认为,新商业文明是种C2C的文明。卖家也是买家,是规则制定者也是遵守者。

不管怎么说,新商业文明必然建立在对人的最大限度尊重上。这种尊重包括人的选择、人的价值,和人的人性。

在行所做的事,看来很小,甚至有点“细碎需求”的意思。但实际上它提供了关于广泛的,关于“人值”的想象空间。

王冠雄:加一条斜杠是改一次人生:“在行”的认知盈余文化观

在在行文化里,人的经历、修养、知识、选择,乃至人的挫败和伤痕,都是可以获得价值认可的“商品”之一部分。

事实上,根据目前的数据统计,在行拥有超过8000名各领域的行家。他们中很大部分可以通过在行获得万元以上的月收入。但却很少有人真的以在行为生。

对于这些行家而言,付费约谈所获得的报酬其实并不重要,甚至只算是收入中微末的一部分。但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地使用在行,所表明的是他们对在行所代表文化的认可:他们在在行的领域里获得了尊重,并且相信应该给所有人以尊重。

在行为代表的认知盈余产品及文化,冲击的实际上是以资本关系笼罩的利益秩序,首次在商业上抒发人的价值。虽然目前认知盈余体系还不够完善,也没有产生成规模的红利窗口,但它的可贵在于,给某些令人不齿的龌龊价值链挖了个坑,给某栋崭新的大厦填了把土。

【结束语】

欣慰的是,在行在商业上的答卷基本令人满意。1年多的时间超百万注册用户,并且开始把注意力从科技投创领域向生活领域扩展,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进发。

同时,很多跟在行采用同样创业思路,各有资源优势或者做行业垂直的App也在快速兴起。这股潮流后边可能引发的对分享经济的升级更加令人期待。

我相信趋势,我相信连接,所以我相信,互联网圈子里在行的人是会相信在行的。

【文/王冠雄(微信号:wang-guanxiong)】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