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讲座卖不掉,产品经理吴晓波及格吗?

作为财经作家界当之无愧的第一网红,吴晓波老师最近很委屈。

这位擅长卖卖卖的文化商人,推出了一个产品“大头思想食堂”,就是请一批文化大家开讲座,教“高净值人群”学文化,提高思想素质。

不过,销量不好,就卖出了两张门票。

这个“沉重打击”让在企业家群体中受宠的吴老师很受伤,哀叹财富阶层没有“精神支柱”,还用金斯堡的话注解自己的苦闷、沮丧、失望——“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

讲座门票卖不掉,没文化的到底是吴晓波还是群众(主要指高净值人群)?

听讲座=有文化?

让我们先来八八这个讲座到底是啥。

根据吴晓波的描述,这个提议来自于投资人徐小平,包凡等等。这些精英们认为,有很多80后创业者获得成功,还成了“独角兽”(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但是他们在人文素养上的缺失很严重,“我真的不希望他们的脑子里除了商业模式和KPI,而没有其他的知识。”包凡说。

包凡等人提议由吴晓波牵头开一个人文班,定期给年轻的创业者们补补脑。

整体而言,这个讲座的出发点就是讲座内的“脑白金”,帮助吴晓波心目中的客户(成功的创业者,也包括已经完成物质积累的企业家及高净值人群)补脑。

对于产品的价值,吴晓波非常有自信,“每课五小时,提供绝对干货,是史无前例的深度授课。”

看到这里,我深深震惊了,五小时授课就是“史无前例”的深度,那我大学学了四年新闻学,是深度的10068次平方吗?再看看这些讲座是否真的有文化。

坦率来说,当我翻看名单,发现没有郎咸平,还是颇感欣慰的。而且,讲座大家确实都不错。

但是看看课表,我又哑然了,内容相当庞杂,六天共30个小时的讲座,包含了财经(吴晓波)、历史、外交、国际政治、哲学、政治学等等,简直是各大学科大联欢。

看来,吴老师心太急了,把思想盛宴当快餐卖了,而且,讲座内容之间毫无关联和体系。其中有些内容就是炒炒热点,比如“希拉里真会躺着进白宫吗?川普先生从哪里来?”

这些话题,cctv国际频道天天播,所谓的有产阶级哪里有空,耗费一整天时间,花钱再去听一场?!

作为穷人的我,当然更不会花钱买门票,我宁愿去上网学习公开课,比如哈佛教授兼作家迈克尔桑德尔12个课时的《公正》,随时随地,在线学习,还不花钱。而且,桑德尔这样的教授,难道比不上吴晓波请来的诸位大家吗?

要是嫌桑德尔太枯燥,看cctv接地气的《百家讲坛》也可以啊,只要每月18块的有线电视费!

不过,要说这个讲座完全没价值,那也未必。

本质上来说,这个产品类似于长江商学院、中欧商学院,学员们缴着价值不菲的学费,学知识学文化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积累人脉,多了一层同学关系,更有利于强强联合。

坦率来说,我并不觉得那些商学院老师,真的比学员企业家更懂得怎么做生意,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哪一个是靠求学商学院发家致富的?!

因此,所谓的卖思想、卖文化都是噱头,吴晓波老师其实卖的是一款阳春白雪的产品而已。

不合格的产品经理

其实,作为财经界第一网红,吴晓波毫无疑问,是位特别优秀的产品经理,但是这次的表现不及格。

先来看看这款产品。既然是针对有产阶级的授课,学费自然不菲,每场5小时的但人次听课费高达4800元,当然,对于有产阶级来说,这个钱也不是付不起。

按照吴晓波的最初设想,这可能是个大生意。用户基数大,“中产以及高净值资产阶层的人数突破一亿,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中国富豪的人数仅次于美国。”

因此,这个讲座从北京上海起步,然后陆续开办到深圳、成都等城市。

结果,手握158万粉丝的吴晓波频道,最终只卖出了2张票,转化率实在太低了!

第一,产品和频道粉丝交集小。

吴晓波频道其实和传统商业媒体差不多,主流读者和被报道者分属分别为金字塔的塔基和塔尖,被报道者都是成功企业家,他们是吴晓波的好朋友,但是主流读者大学生、白领等群体,4800元的讲座门票有些太贵了,下面这个留言可见一斑。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讲座的替代产品很多,比如上述大家的著作、演讲、论文、网上公开课,甚至到大学蹭课等等,因此,这个讲座的内容并不稀缺。比如我很尊敬的雷颐老师,他的讲座是《保护私产的觉醒——以晚清商人为例》,尽管我并不知道讲座的具体内容,但是在雷颐老师过去的著作中,还是有相关论述的,因此,我要向了解这段历史,买书就够了。

因此,158万粉丝,卖出去两张票就不奇怪了。

第二,产品定位不清晰。

上文说了,共五天的讲座内容庞杂,这个课表乍一看适合所有人,但是大众化的商品,由于缺乏精准的针对性,通常谁都不讨好,get不了任何人的G点,每个人都觉得,“还不错,但不是我的菜。”

而且,这些高净值人群相对大众群体,更为挑剔精明难伺候,因此,要把门票卖给他们,需要进一步精细化产品。

比如,根据用户需要来反向定制产品,可以针对不同的细分人群推出阶梯化差异化的讲座产品等等。还可以根据某个问题,单独设置讲座,比如,创业群体普遍焦虑和抑郁,那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推出针对性的讲座等等。

第三,缺乏商学院的精英社交功能。

既然内容本身没有稀缺性,也许可以学习商学院,加入社交属性,就是把有利益需要的人聚拢在一起。比如,某个讲座只针对创投群体等等。这个商学院最有经验了,吴老师的企业家好友也可以出意见,不再多说。

第四,态度不端正。

身为一个产品经理,最重要的就是用户导向。

吴晓波老师讲座门票卖的少,不反思产品是否能改进,却迁怒于用户不好学不买账,实在是产品经济大忌。这一点上,同样声称贩卖思想的罗振宇就要好一点,老罗从不掩饰自己的商业企图。

最后,祝大头食堂越办越成功!而买不起门票的我,要去网上看公开课了。

【来源:文/陈纪英(财经故事会 微信号:caijinggushi)】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您可能还喜欢…

10 Responses

  1. 高昌健说道:

    判断竞品新版本改动,是否参考,其实目的还是找到自己想要什么
    – 首先,不要盲目去看竞品,你产品核心定位是什么?比如你是个社交软件,那是熟人关系,还是陌生人关系?得想清楚了再去找竞品。陌陌要跟着微信跑,那早跑死了。
    – 其次,找到一个真正的对手(产品诉求跟你一致的时候)。然后要关注的不是特别小的细节,而是产品大思路,小细节改来改去其实意义不大。更重要的是是否坚持自己产品定义的核心诉求。比如当初米聊摇一摇,摇了一次性出来多个对象,微信坚持只出来一个对象,那如何说明是对还是错呢?- 不能只看数据,数据很多时候真的就只是一个数据。米聊摇一摇从一个结果变成多个展现,乍一看用户点击率绝对上涨。那么你要看的是这个功能解决的需求是否是你产品想表达的?你希望用户在这里快餐消费,那你做的就是对的;你希望用户在这里温水煮青蛙,那微信坚持少结果、多频次的思路就应该坚持下去。所以,产品功能迭代,很多时候无所谓对与错,更重要的是是否在你产品核心诉求的那条主线上,
    在,就做;不在,就果断做减法。1. appstore影响因素太多,且时效性不够。
    2. 竞品改动是否正确的判定思路,包括产品设计和运营类的:
    确定改动的功能点,并进行优先级排序
    两个版本比较。这里需要保存主要竞品的历史版本文件。
    设想如果是你的产品,对这些功能点如何进行优先级排序。
    这里可以用运营的AAARR模型分析,预测改动后的用户量变化趋势。
    回归核心需求点
    对核心需求的满足有没有本质提高,如何提高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问题:用户当前无法快速有效的完整解决;问题不可避免;用户抓狂的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是感到质量低下
    根据自身产品进化路线,确认改动点对自身产品的价值
    分为两个部分,数据验证和假想验证
    确实数据可信,但是难以总结。因为本身每个产品的改动应该都是”基于数据的“,基于这些数据,为了改变这些数据而做的版本改动(论坛SNS等)。
    往往这些数据的获得是滞后的,难以进行总结性的分析。
    这些数据是片面的,不能代表标准用户群。
    这些数据是零散的,不能综合分析。
    假想+快速实验验证,单变量分析。
    关注前3个核心改动点,假设放置在你的产品上,你的产品将会变成什么样?假设竞品没有做这几个改动,会对它的数据影响如何?
    快速实验验证。即,利用自己的产品,用快速验证这些改动点。
    以当当读书举例:竞品做了买其他商品送电子书活动,以扩大电子书客户端的数据。
    为了验证这个改动,我们为一批购买了其他商品的,但未使用当当读书客户端的用户每人赠送了一本电子书,并推送了一条短信,统计客户端的下载激活量。

  2. 刘旭波说道:

    以我所在的支付行业为例,产品经理我认为理想的知识结构是:
    50%支付结算业务基础知识(例如各类银行渠道异同,会员体系、账务的处理模式等)
    20%金融业务知识(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银行、证券业务等)
    20%所针对行业信息(机旅,游戏,电商,教育,对外贸易等)
    5%同行最新动态和产品知识
    5%丰富的其余各类知识
    10%项目管理知识
    10%基础技术知识(最好甚至能自己写写SQL)具体表现上:
    对与自己相关的行业认知度达到与任何业内从业者聊天可以保证侃侃而谈一小时并让对方保持兴趣的程度。
    对与自己无关的行业认知度达到与任何从业者聊天可以应得上话并且可以反问问题的程度,尤其是金融、科技这两个行当。
    对任何新兴事物保持关注度,并且坚持每天看半小时以上科技新闻的习惯(这不是知识结构,但是更新知识的好习惯)。
    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对数据敏感,深刻认识“数据会骗人”这句话,不跟风不盲从,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和数据。
    熟悉行业相关的技术知识,对于互联网产品经理来说,你不一定要搞清楚Java和.net在线程管理机制上有什么异同,但好歹技术问你这个业务逻辑咱们是同步还是异步时,你要明白他的问题含义。是不是说想说我不会算数?
    产品经理这个坑爹职位哪里由得你用70%的知识储备量混日子,不比别人更“懂行”怎么忽悠客户,怎么协调资源,怎么说服老板?局限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说几句:
    暂且不说合格,说优秀。对于一个优秀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来说:
    一:战略级:
    对行业的了解和趋势的把握,能把控产品的方向,制定产品策略。
    二:战术级:
    1、对产品需求的挖掘;
    2、数据分析能力;
    3、产品用户体验;
    4、市场运营能力;
    5、沟通能力;
    6、学习能力;
    7、总结能力;
    围绕战略和战术要求所需要的知识点组合而成,便能构成一个优秀产品产品经理的知识结构。
    理想状态下是这样,但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里对于产品经理,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定义:战略规划型、需求型、产品设计型、市场运营型。有自己一方面的特长,其他不是“盲”,应该算合格吧。

  3. 红茶魔术猫说道:

    仅说下 QQ:
    产品反馈论坛(http://support.qq.com)。一般 QQ 在推出新的试用版之后,会在 QQ 主面板上弹出一个指向反馈论坛的链接(俗称「小黄条」)用以收集用户反馈,发现当前版本新功能的问题,也能了解一些用户需求。腾讯体验中心(http://exp.qq.com)。QQ 除了试用版,还有一种专门针对某项功能发布的体验版,在「腾讯体验中心」申请就可以了,产品经理可以通过「腾讯体验中心」的后台查看收集到的用户反馈。微博。腾讯微博尤甚,现在的用户没事就 @ 一些内部管理人员,然后老大就会来推动解决(关键要找对人)。某些著名科技新闻站点用户的评论。内部同事反馈(包括内部论坛、CE平台 等)。这个比例可能不算太大,但偶尔一些重量级的老大提的需求份量还是很重的。
    先区域性提供版本更新,对比新老版本的用户反馈,修正新版本中一些不足。在修正过程中增加提供版本更新的区域。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能够有效的降低开发成本、修正错误,同时避免新版本表现不佳带来的用户流失;二、能让用户更好的接受新版本。主要体现:一是数据,下载量,KPI等等……综合考虑。二是用户的反馈,如果显然出现差评,说明新版本并没有达到你们产品团队的预期,即新版本的更新必要性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高。
    通常竞品的用户群跟自己产品的用户群有一定的重叠,我们要分清它是为哪类用户去优化的,一个产品通常会有几个核心的用户角色。顺着这个思路,除了分析以外,还可以低成本的按照用户角色找几个核心用户访谈论证。在其他方面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些狡猾的竞品喜欢围绕核心用户的痛点进行单点突破,要引起重视,看看围绕的这个点,对自己是否也适应,要及时跟进并演绎一下。appstore拍名不靠谱,这受宣传推广等营销影响较大。
    我个人习惯于自身体验+网络意见去看一个产品的改动版本是否有它的合理性。手机里的每个产品每次的版本说明我会仔细去看,并针对这些优化点去使用,对比它和旧版本的不同。网络上我有时候会在微博搜索该产品该版本升级这些关键字去搜索其他用户的意见,并且在应用商店该产品的评论里去看。这些都是能提高自身看法的信息来源。
    事实上有些产品的升级,较之前版本并无实质的进步,而只是为了提高新鲜度,或者没从产品使用体验上出发,只做了一些有利于营销推广方面的优化是判断竞品的改动时候符合商业目标,商业目标是什么。与其判断竞品,还不如来判断自己的产品改进是否正确靠谱。1.激荡三十年、跌宕一百年、大败局等,吴晓波这些著作,从来不是学术性著作,更不是经济学方面的学术性作品。所以,是@姚菲菲 自己对于这本书的定位和理解出现了偏差。
    2.吴晓波的书,所写的,是中国企业、商业的发展历程,所记录的内容,很多都是来自于书中所录事件在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文字记录、史料。
    3.吴晓波的书的意义是什么?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人,系统的整理过中国企业、商业的发展历史,他是第一个做到把中国近代企业、商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情况真实的还原、重现在读者面前。诚然,在每个时代,都会有报纸、杂志、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料记录当时发生的情形。而吴晓波,是第一个把这些事件系统整理出来,从无序中建立起有序。对后续中国企业的发展、中国商业的发展,意义无疑更大一些。
    4.吴晓波不是经济学专家,所写的内容并不是为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是在做还原、复盘,把当时发生的情形记录整理下来,仅此而已。
    5.吴晓波的书中,充满了文人情怀,这也是他为什么做这个事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4. 王怜花说道:

    任何行业,任何职业,最害怕的就是自我标榜。很多人有一种身处某个行业或者干上了某个职业,就有了一种内心膨胀。题主的这句话是吴晓波说的,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幸存者偏差,在某个圈子里呆久了,就不能旁观者清了。
    我国作为一党民主专政体制,一直对媒体的言论自由进行打压,但就是这种打压之下,居然还能时不时的出现吹捧媒体行业的话来。我很恶心任何吹捧媒体的话,一是以前因为工作关系,接触过记者行业,当时干的都是给钱发帖的活。 二是每天打开各大门户,看到的各种脑残标题,脑残新闻。看到过很多记者断章取义来发表文章的。我国记者开两会的时候,委员桌子上面换了一瓶水,都能干出一篇宣传新气象的文章出来。采访人物,恨不得把听的字给拆开重组,弄出一个大新闻。
    每年听说的记者收红包的事情数不胜数,但就是这样的行业也能够自我吹捧,但这也没办法,因为话语权在他们自己手上。
    去年还是前年,新快报爆出的记者收黑钱写中联黑文的事情,在水落石出之前,该报居然在封面上宣称自己穷骨头还是有两根的,但最后收了黑钱的消息还是被曝光出来了。这件事情把我恶心了好久,看来不管什么年代,文人都是不值钱的,因为只要是个码字的就能自我标榜是文人。
    当然,我更愿意相信我以上所说都是极端个例,但我更相信大部分的媒体从业者,都只是干着一份平凡的,赖以谋生的工作而已,每天写点鸡毛蒜皮的社会新闻,写给脑残看的娱乐记者,由着上级或是自己喜好在文章里面参点意见,发表一些行业意见,这些事情说到底都是谋生而已。
    我国因为传统,总爱给一些职业打上一些道德标签,将教师神圣化,将媒体光辉化,这些都是不应该的,任何职业的第一要义都是为了谋生,它首先是工作,即使干好这份工作需要一定的道德责任,但所谓的道德责任,很多时候更只是一种虚荣,无论是从硅谷到中关村的年轻创业家,还是写东西的文人,或者是电影从业者,他们之中肯定有些人是怀着某种理想干着一项工作的,但这种理想本身就是自私的产物,即使它相比常人的自私是升华过了,但本质仍是自私的。
    吹嘘这种自私而来的道德责任感,其实就是一种愚蠢,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真以为自己干的事情有多么重要,人最贵有自知之明,这一点,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皆准的。
    而另外话又说回来,青年知识良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知识,知道良心,知道青年,甚至还能理解什么是知识良心,但是把这三个名词合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既然有青年知识良心,难道还有中年知识良心,又或者还有老年知识良心?
    我发现我们一直有个毛病,或者说是惯性,就是在事实程度上拔高了青年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或者说我们往往对于青年人的能力与所作所为抱有不正确的期待。
    年轻后生固然是社会的未来,但那也要等很多年,直到在位者死掉以后,大多数的青年都不够聪明,直接说就是愚蠢,或者说是涉世未深,但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青年容易被人号召起来,而且喜欢发表意见,而这种意见通常是狭隘的,这些固然是力量,但它通常是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展现出来,要我说,这种方式更多的是对于个体具有成长性的意义,但是于社会发展来说,它作用有限。为什么说今天的青年知识良心,一半存在于律师界,一半存在于传媒界?
    据我观察,“青年知识良心”这样风格的措辞,只会产生于两类人中,其一曰律师界,其二曰传媒界。
    如果机械、金融、IT、物流、医药、生物、考古、基础科学…等等其他领域内也喜欢用这样的东东,敬请在评论中指出。
    想到这里,再回头看看这句话,我也就释然了:这大约等同于机械行业说自己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石,IT界说自己是当下最高大上的行业,基础学科说没有我楼上统统药丸。
    大概就是自娱自乐+自卖自夸。
    至于“青年知识良心”这六字箴言该怎么区分主体和前缀,我也就没有去追究。
    至于这两个界内部执业者之间的水准是普遍较高还是良莠不齐,我也就没有去追究。
    至于除了这两个界之外其他所有界里是不是既没青年又没知识更没良心,我也就没有去追究。

  5. 林西楼说道:

    作为律师没听过这句话。
    我相信前排诸位的答案大多是吐槽,就是这样。
    身边的同事很有良心也很可爱,周日为了一只流浪猫,我们还集体凑钱去宠物医院为它做手术来着。
    律师这一行业,大富大贵,开着玛莎拉蒂者有(比如我们房地产小组的组长)。如我一般入行两年,虽然吃穿不愁,但是给女朋友买个包还是要省吃俭用一个月的也不在少数。
    见过黑心而不专业的律师,收了钱就在庭上装死狗;也见过热血方钢,指责法官的判决不符合某司法解释,然后和法官吵起来的。
    万幸我身边的人都是很敬业而有职业道德的,一个合同我们能让一个小组反复改了十几遍才发出去,一个案件可能代理律师就一个,却有三四个律师不停地开会讨论确定诉讼方案。
    最后总结,律师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每一个行业的从业者素质都是良莠不齐的,不要随意的给某个行业扣帽子,这样很不好哒。律师这一行是不能太追求名声的,否则风险太大,迟早引火烧身。那些出名的律师,往往都不是真正的精英。当然,像我这种既没实力又没名气的肯定不能和知名律师比了。依法治国在1999年写进了宪法,我国也一直是法治国家。
    只是目前的法律环境,并没有那么乐观。我无力评说立法的种种了。只一句,律师不应该一个良心职业。,律师应是一个以法律为职业操守的行业。业内人士,我认为民有更多的发言权。。我国的法治环境的确不太乐观,做律师也经常有束手束脚,无能为力的感觉。但是总体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行政诉讼法的司法解释提出抽象行政行为(即政府机关的红头文件)可以作为诉讼对象,新一轮司法改革的立案登记制,都是很出乎我意料的进步。自1215年大宪章订立,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才发展到今日的法治社会,我国算上民国时期的法治建设,也不过不到一百年而已(建国前期的社会主义法系也不能说没有价值)。您可以想象一下九十年代与今天的对比,今天的法治已经进步很大了。司法不公正并不是律师造成的。当法不是良法,法治只是一句空谈,律师对此无能为力。律师并不属于国家司法系统,只是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者。所谓司法,司,即掌控,裁判,享有这一权力的在于法院,在检察院,在国家司法机关,而非律师。律师事务所的性质只是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机构,律师行业从本质上来说只是服务行业。说的难听一些,和饭店之类并不本质区别,饭店提供餐饮服务,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律师能做的只是代表当事人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即便是很有可能被判死刑的犯罪嫌疑人,他也有自己的权利,律师所能做的只是维护法律赋予他的权利,这是法律所赋予的,不是律师决定的,仅此而已。律师手里没有任何特权,不掌握国家公权力,法院判决对你不利你可以怪律师能力有限,但往往判决结果律师左右不了。正义作为一种人为的美德是社会法治原则的基础之一,这个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律师作为司法程序的参与者,确实无法真接与正义挂抅。但是!无法与正义直接挂钩不等于没有良心!职业是个中性词,正义与良知同等作为美德的一种,都不能与其直接联系!(对不起,虽然我对中国现今的司法环境也很失望,但您的逻辑实在让我不吐不快。)在法官判决前,谁也不知道谁无辜。谁给钱多帮谁打官司难道就等于没良知?!这么说富人被穷人抢劫,律师帮富人辩护就是没良心?!真是令人啼笑皆非!非法治国家,所以做事基本靠良心,良心这事靠谱吗,不靠谱,而且是一点都不靠谱,都没有钱靠谱,所以千万别指望良心。,律师是靠出名赚钱的吗?律师是靠业务能力才赚钱的啊!一个没能力只会在微博上侃大山的“律师”,谁会把案子交给他?有的人只是空挂着一个律师的头衔而已,早就不靠做律师赚钱了。因为一小部分人的言论而让整个律师行业来为其背锅,这种想法我无法理解……律师并不是说出名不好,而是不必通过夸夸其谈和哗众取宠博取公众知名度,应该靠他的业务能力来赢得声誉和案源。只不过网上那些大V所做的事情,只不过是打着律师的幌子做着公众人物的事情。然则司法公正与律师有没有良心有什么关系?法律是否完善与律师有木有良心又有什么关系?如果律师有这么大的作用,那法学狗们才真的是好开心好快乐好幸福哟说实在的这两个行业,真的太重要了,如果这么重要的行业要靠良心来坚守,那不是扯犊子吗? 所以健全法治 完善体制才是正事,良心不良心的都是扯犊子。

  6. 林小然说道:

    首先,吴晓波说对中小股民来说,中国股市是赌博。全文连“投机”二字都没出现过,不知各位从哪儿得出结论说吴认为中国股市是投机的。
    你认为自己在投机,没问题;你认为投机好,也没问题。只是吴并不认为买A股是投机,他认为普通人——甚至他这级别的人也只能算普通人——买A股是在赌博。
    喜爱赌博也是种人生,无所谓高下,但是吴——我自己也是——不愿参与赌博,你们这些喜欢参与的人就在这里冷嘲热讽表达自己观点的人,还说“不赌是因为没钱”,也真是社会奇观了。其次,吴晓波说——我认为这才是他写本文的重点——股市应该为中小股民利益服务,但中国股市并非如此。
    不知其他回答者中有几个是所谓庄家(我认为庄家是没时间到知乎上反驳吴的这种文章的,如果我认为错了,请指出),如果不是,你表达自己愿意赌、或是从赌中挣了钱,有什么意义呢?你们比其他被中国股市坑了的百姓高明吗?
    按照吴描述的情景,如果中国股市真的成了投资/投机的场所,普通百姓拿出存银行的钱,在这里承受高一点的风险、获得高一点的回报,不是对大家都好的事吗?股市继续呈现一片赌场的景象,对经济、对社会没什么好处。
    激荡三十年很好,不过对于股市,我想说吴大记者不懂就别瞎说… 看看美国战后的牛熊,跟基本面正相关的是小概率,跟利率的关联度倒还算高… 感觉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洗脑洗狠了,直觉上容易接受的东西,经验上不一定成立他不炒股,动动嘴皮子,你们能封他为神。他吵了股,赔了,咋办?你们不骂他除了会动嘴皮子,啥也不会?
    我见过他真人讲话,自己讲一套套的,一会儿总理坐旁边说这,一会儿马云坐旁边说那,但真被问起实操来,他自己说自己不会不懂不精通。吴老师还说过绝不在中国买房产呢,可你信么!不过还得承认,吴老师的书还是很有我看头的,政治和经济总是紧密相连的,历史中总是充满规律…1 环境无法改变就去适应环境。此人不敢买,害怕,没事还羡慕暴富的人,吃不到葡萄才说葡萄酸。没事念叨下做做心理安慰。任何行业都有大师。所有的大师都有真才实学。
    2 算是提醒下裸身上阵的散户,说实在的,绝大多数散户真是待宰的羔羊啊。很多人认为A股不能做的原因就是价值投资在A股里不适用,但是价值投资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空虚的概念,何为价值投资?信奉者认为,一个企业的基本面好,前景好,管理好,财报好,那么它就是一个值得去做“价值投资”的目标。但是实际上,价值投资目标回报往往存在着一个很长的时间限制,所以使得价值投资其实也是一种投机,而且是长期投机,变量非常多的一种投机。企业的财报好,那么未来几年内真的也会一直好下去吗,科技的快速进步和市场变化往往是一个人难以预测的,商业帝国轰然倒下的例子在金融危机中比比皆是,哪怕在经济形势较好的前提下也不缺乏这类企业,例如诺基亚,索尼,李宁,前几年突如其来的禁酒令。需要耗费长时间换取回报的价值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的是企业管理层变更,市场波动,政策调整这类常人根本无法预测的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价值投资其实比“投机”更投机,把收益压在无法预测的东西上,这不是最标准的投机吗?
    反过来看所谓的“投机”,投机者用得到最多的就是技术分析,其实技术分析并不是一种经验之谈,它是对市场波动的一种最为,简单暴力的解释,而当你深究其背后的原理时,是可以用经济学理论和心理学去解释的(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技术分析大师利弗莫尔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市场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将来还会发生,不论交易机制如何改变,人心是不变的。这句话很好的解释了技术分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就如我上述所说,是对市场和人性最简单暴力的解释。
    我们对比一下价值投资和投机,价值投资者用基本面和前景为自己打基础,将不稳因素分摊在时间,政策,市场,科技,企业管理者身上。而投机者通过近期市场反应,交易者近期心理反应,对未来短期内走势进行预测,将不稳定因素分摊在长期基本面上。
    再说A股,为什么都说A股不适合价值投资,就是因为国内市场的特性对于价值投资来说变量太多,不可控,想要去参透这样一个存在巨大外部性的市场,太难。
    写这些并不是要分出价值投资和投机孰好孰坏,因为两者的本质都是预测,只是下注的变量不同,风险把控的方向不同而已。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无论什么事物,短期预测容易,长期预测难,变量少预测容易,变量多预测难。因此所谓的“价值投资”在某个市场上是否真的比投机更好用,所谓的投机是不是跟赌就完全没有区别,望各位看官自行选择。

  7. 伍资瓷说道:

    吴晓波是谁?新闻系出生,财经作家。曾新华社商业记者,多本经济财经畅销读物作者。虽然他是畅销作者,学者、财经评论者,他对自己的定位则一直是:记者。
    他这个记者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自我标榜是一个崇尚自由精神,一定要讲爱讲的话,虽然热爱财富但不落入财富的人。外界评价也都是:谦逊但独特,改变中国财经评论风向。看着十分感动,然而这些话需要翻译:
    “我是一个不会为钱心动的人,但我觉得有钱才能写作,所以我要很多很多钱。”
    “我写的东西没有人看也可以,因为我要讲真话,讲我想将的话,但是为了给大家看到我要针对时事,出版著作。”这个人是个很矛盾的人啊?其实并不是,这明显是一个虽然有权欲财欲心,却看不起权欲财欲,于是一面找到最合理的理由一面喧嚣的人。
    不只是他,这是行业里拔尖人士的共性,或者说是人类共性,不过掩盖力度大小而已。力度大的,韩寒就是一个典型,力度小的,郭敬明。
    好了,我们现在要回到这句话来。青年知识良心,一半存在于记者界,一半存在于律师界。
    有了上面的他的个人介绍和分析,我们不难得知他觉得良心放在了记者界是什么原因。这里我要补充一下另一面的外界对他的评价,四个字,哗众取宠。
    这个评价从何而来呢?
    不只是这句话,他每次写作每次演讲,都有一些特别的,会引起争议的言论,比如说“股市是一个怪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又比如他评价郎咸平,甚至评价郭美美。
    按他的话说,这是自由言论。那我们可以猜测,或许是他的确思想比较别致,与常人有别。或许就是他需要特别的出格的观点来奠定他特别的出格的地位,满足他一颗特别的出格的心。如果是前者,那么此句,便是他特别的思想。
    如果是后者,那就是在又一次标榜自己是良心记者的时候谦虚着扩展到整个行业,不过这句话这样写会不别致:“青年的全部良心都在记者界了”,作为一个公正的别致的写的东西看着似乎都有点道理的人,那另一半良心就写给同样会有争议的律师界好了。想起来曾参加了某个涉及公益的案件的研讨会。有一位前辈比较激动,说媒体根本指望不上,起不到啥实质作用,只有法律途径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以为他是律师,结果他是记者另一位前辈也很激动,说司法机关没有独立性,不敢违背政府,只有用舆论钳制政府,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以为他是记者,结果他是律师。诸多80后非常喜欢的一款游戏《魔兽世界》里的英雄“弗丁”有这样一句话;“种族并不代表荣耀,我见过最高尚的兽人,也见过最卑劣的人类”。隐含了一个浅显的道理“身上的标签并不代表内外的想法”。“革命不论分工,职业无有贵贱”这个浅显的道理我们的“大记者”吴晓波能不懂?
    任何一个群体里都有高尚的,易于接近的人。我,一个小交警,见过乐天派的“厕所管理员”,每天与肮脏为舞,和每个人都打招呼,遇到内急的还免收卫生纸费。与人有益,就有高尚之处。任何一个群里里都有私利的,让人感觉下贱卑劣的人。也就是前几天,一个大学教授开车撞伤行人,下车观察伤者伤势后驾车逃逸,致伤者死亡。堂堂大学教授何等高贵,自己酿成的悲剧却见死不救又是何等卑贱?去年南都记者的两根穷骨头价值50万,折一根25万的事件还历历在目,这两年微博上造谣律师此起彼伏,他们所有人,都一心一意为了揭漏事件的真相,为公平正义奋斗终生?我看未必。只是因为记者和律师在我们当下的社会中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而一个自恋的人又恰巧掌握着话语权,自吹自擂几句也是情理所在么~。与“一个逃兵跟村里的小孩子讲述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一个政客对一个城市的市民吹嘘自己在另一个城市的政绩”相类似。良心一半在记者身上,另一半让律师拿去,那么其他职业的人都是没有良心的人么?农民一心种植有毒蔬菜,工人制造的都是残次商品,计算机工程师就回制造木马,教师整日欺负学生,医生都是黑心的药贩子!!!这是我们的生活的社会么?这怕是记者和律师在他们的报道中描述的社会吧???“谁都不必谁高尚多少”,惶论职业。

  8. 九歌说道:

    网红经济,谁又说吴晓波不是网红呢,都来分一杯羹而已。
    不过,听有料的人扯淡,也是比挺无聊的人高谈来得到,人家用自己的时间充盈了你的时间,付费也是合情合理,至于值不值得,就在乎你个人了。
    我妈跟我说吃饭了,我在迷韩剧的时候,觉得简直烦死了。等我离家在外打拼的时候,却犹如天籁。所以值不值得这件事,得看听的人是个什么造化等级。
    至于他人的推荐,就像最终是不是购买的决定权在于你一样。吴晓波要做这件事了,兄弟们要不要帮忙也在个人,当然有可能也会因为钱,谁又说有钱人不在乎钱呢。具体内容不评价,不过吴晓波的立场很明确,就是站在民营资本的立场上,批判国营资本和政府力量对民营资本的压迫。在吴晓波之前没有任何一个文人这么立场鲜明的、始终如一为民营资本摇旗呐喊,为何?因为在这之前的中国历史上还没有民营资本获得如此巨大的发展和市场,另外,民营资本也未能充分意识到任何资本力量或阶层都需要有笔杆子来解释其本身的合法性,宣扬其本身的正义性。
    产生一个阶级,就必然会产生代言此阶级的言论。也许是吴晓波看到了新生的民营资本自我解释的需求,也许是民营资本本身找到了吴晓波为其摇旗呐喊,无论如何,这都意味着中国言论思想的多元化。作为一个历史和经济学业余爱好者,我很喜欢这套书。现在对历史感兴趣的人不多,跟我们最初接触到的历史教材关系很大。我开始对历史感兴趣源于中学时读的一本书 –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突然觉得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有趣,那时候的感觉就是有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一段段荒诞不羁的故事。
    当然好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究竟《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意义在哪?
    “这本书的撰写,确实拓新了我们看待历史、观察社会的眼光。”不同于《国史通论》、《草原帝国》、《罗马帝国兴衰史》这类大气磅礴的作品,黄仁宇的表述方式以及他所持的“大历史观”: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
    再回到《吴晓波中国企业史三部曲》,这套书的意义不在于他是否客观实际的记录了中国济发展的史实,这似乎不是我们要去深究的问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更多时候我们只是一个旁观者,除了当事人,谁能说的清楚。
    这本书也许没有拨开层层迷雾,让我们窥见历史的真相。我们只是会去思考,一个企业,一个经济体是如何兴衰更替,制度、政府在我们经济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芸芸众生的我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多么微不足道。还有本书对经济人物的心理揣测,对企业兴衰的分析,也可以说是很到位的,在娓娓道来的数十万言背后,夹杂在历史长河的奔流之中滚滚而下的,是作者难以自抑的悲哀和同情。了解中国历史,我们为我们的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而自豪。而读完《激荡三十年》,我们为中国企业家的不屈和挣扎感动震撼。我们会了解,这样星云璀璨的历史,是一个个普通人造就的,他们中有:李东生、史玉柱、鲁冠球、任正非、牟其中、牛根生、南存辉、王石、荣智健、吴仁宝、张瑞敏、柳传志、倪光南、李经纬、赵新先、潘宁、何阳、陈东升、郭凡生、冯仑、潘石屹、黄鸿年、吕新建、禹作敏、沈太福、黄光裕、何伯权、倪润峰、田溯宁、吴鹰、张朝阳、王志东、丁磊、马云、张树新、刘永好、宗庆后….他们创造的企业有:TCL、万向、华为、蒙牛、正太、中信、华西村、海尔、联想、健力宝、三九、科龙/容声、慧聪网、万科、红石、大邱庄、国美、长虹、乐百氏、飞龙药业、亚信、网通、UT、新浪、搜狐、网易、瀛海威、希望集团、娃哈哈、秦池、三株、德隆、成诚文化、吉利、阿里巴巴、淘宝网、榕树下、春兰、伊利…..

  9. 李晋原说道:

    黄霑 – 沧海一声笑

    沧海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知多少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小弟藏在心中多年的话,也是万历十五年,一口气搜罗黄仁宇的书,传记很赞,然后一口气搜罗吴晓波的书书中的观点不符合实际。但是实际上,有哪本书会完全符合实际的呢?况且书中的资料很多来自新闻,新闻本来就是一种选择性的事实,有哪家企业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一切公之于众呢?我读过吴晓波的《大败局》和《激荡三十年》,也看过同名纪录片,看完之后让我震撼的不是企业,而是媒体的力量。能把你捧上天,也能把你送进地狱。放心大胆的看就行,绝对对你有益处。看书要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如果你觉得对某个事件特别有疑问,多去搜集资料,顺藤摸瓜,你这本书读得更值了。包含深情和气势恢宏的文笔就像是一首歌起调很高,一出场很震撼,但你听一场音乐会从头至尾都在飚高音不累么?读者的情感带入也是有限度的。
    2、作者吴晓波是新闻专业背景而非经济学学术背景,虽然在财经新闻行业颇有名气,但和经济学家解剖经济现象的刀法相比还是略有隔靴搔痒的遗憾。这一点和看《南风窗》多了觉得索然无味类似,提出问题很多,但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也未能提出一些实质建议。
    也许这就是新闻和学术的不同,新闻只负责告诉你问题的表象,学术能带你钻研问题的实质。可能是我自己对这本书期待过高了吧,才得出这样失望的评价。
    3、我觉得这本书从任何一个特定角度看都不专业,它是文人写经济,文人写历史,文人式的记录抒情,新闻人写的非新闻。本书的现有地位是被赋予了过高的评价。(12月17日增加,回应@宋之路 的反对。)
    4、几天忙碌,原来大家对这个话题讨论得这么热烈,而我无意间写下的答案收到了这么多反驳,深感以外。在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题主只是问如何评价这本书,还没有提出书中的企业案例是否属实的描述,所以我想,这只是个人观点的问题。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它既没有激发我的创业热情如楼上匿名的辩论教练,也没有让我觉得某方面特别专业给我特别多的启发如我3点所言,甚至它的文风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在1里面说明了。目前我没有时间精力以辩论赛的架势去翻出此书作严谨的考究论证,所以我提出的观点居多而缺乏实质的论证,在这方面我非常谦虚地听取各位的指正和反对。但是。但是。大家实在没有必要以教育我的姿态在这本书的评价方面试图“纠正”我什么。正如鸡汤文在有些人看来是好的,有存在意义的,但是另一些人觉得没必要把鸡汤当参汤,仅此而已。再说了,一套书籍,洋洋洒洒几十上百万字,销量还那么好,说它没有一点价值和意义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它是否真的有大价值,就要看对谁而言,从哪个角度来看了,大家可以继续讨论。(12月19日增加)知道在很多历史背景下,并不是只要努力就可以了,而是眼光和把控能力更重要,适当的努力当然是必要的,但只有在对每个阶段宏观环境正确把控的条件下,勇敢的去迈出那一步才是最靠谱的,只是盲目的坚持有时会成为炮灰。高二时看的激荡三十年,之后看了跌宕浩荡等等系列。在大学里又看了吴晓波的大败局、吴敬琏转等,以及最近出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首先,吴晓波作为一个财经作家,并不是严谨的经济学家,因此我们不能把这本书当做一本经济史专著来读。
    有了这个前提,那么这本书是我见过的几乎最好的反映中国商业社会面貌的著作。
    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到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再到中华两千年文化。太多的人写政治,写文化,写哲学。然而却很少有人去重视商业,然而也正是商业,这个历来不受国人重视的领域,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塑造着中华民族,乃至于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
    这个系列的书几乎塑造了我的商业价值观和历史观,受益匪浅。同时对于大至民族的历史,现状,乃至于国家未来的变革,小至今后职业发展和人生抱负的选择,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10. 西风独自凉说道:

    “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吴晓波
    冥冥中感觉有一个面带倦容的壮年男子正向我缓缓的呢喃着什么,我仿佛听到了街头巷尾人们高声的呐喊,又似乎是火车轰隆隆轧过铁轨的咆哮,就如同一滴水,注入小溪、汇成河流、冲散碎石却重重的撞击在坚挺、高耸的大坝上,霎时间,万马齐喑,激起千堆雪……
    这本书虽然是以写实的方式在叙述1978~2008年间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我更觉得是在叙述以民营企业家为主人公的奋斗史。
    1978年前的中国是没有商人这个职业的,但有些人生来便有敏感的商业嗅觉,在僵化的计经济体制日渐瓦解的过程中,一个个草根民营企业家慢慢觉醒,参与了中国绝无仅有的大变革。他们既是时代变革的先驱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又是三十年间国家巨大经济体制变化下的小白鼠;你可以颂扬他们在黑暗中探索的勇气,也可以批判他们无视法律游走在阴暗的灰色地带;你为他们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而惊叹不已,也因其对国有资产的肆意侵占而唏嘘。他们是一群小人物,却以国家为试验场在历史的大舞台上绽放出巨大的光芒。
    作者将全书分成了五个部分:第一部(1978~1983),没有规则的骚动;第二部(1984~1992),被释放的精灵;第三部(1993~1997),民族品牌进行曲;第四部(1998~2002),在暴风雨中转折;第五部(2003~2008),大国梦想成真。我以个人的观点概括就是:一、民营资本在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夹缝中的萌芽,没有规则,同时没有人知晓。二、原罪的花朵依托国有、集体资产迅猛成长,宏观调控初显威力。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巨大的灰色利益链条。四、资本的盛宴与看不见的玻璃墙。五、垄断的威力,大型国有企业入世。首先,对于其填补了现代中国三十年企业史的空缺表示敬意。从文笔上来说我是比较喜欢这种冷静沉着却不是激情的笔风,跟这本书的名字一样《激荡三十年》,两天读下来心情一直澎湃不已,让人暗暗生疑这样带感情的来叙述历史真的好吗?从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上来说,文化、经济、政治、法律都有涉及,每一年且以典型的企业家为代表详细论述当年复杂、未知的情况下,企业家的选择与心态。重要事件的因果大概试论述清楚了,可是作者描写场面过大,当具体小到每个人物的心路过程时总有一些让人莫名其妙的地方,可能是限于篇幅的原因,关于企业的成长史和各种经济现象的剖解不够。当然,以上都是个人的一点愚见,我本身还是非常推荐你看这本书的,它的好处远远大于你所消耗的时间成本和弊处。
    PS:2013年4月,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从读书活动5年来所推荐的103种图书中,评选确定了“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以得票多少排序):
    1 《苦难辉煌》 金一南著
    2 《激荡三十年》 吴晓波著1.时至今日,作为一个正走在路上的创业者,我想说:我对于企业经营的兴趣,对于创业的初心,有很大程度上发源于这本《激荡三十年》。我永远忘不了在四川成都阴冷的冬天,裹着棉袄在图书馆里看这本书的场景。
    那份内心的悸动和激动。
    2.吴晓波的每一本书我都看过,不止一遍。
    3.历史本就没有绝对的真相与对错,每一个事情在特定的时点来看,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激荡三十年》里面那些鲜活的企业,那些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才是真实的历史。
    这不是一本经济学著作,更应该看做一本对中国特定时期企业分析的历史书。为什么中国企业都有原罪?因为制度设计的问题。为什么第一批企业家都没文化?因为无路可走的人才经商。了解这些,才能更好的了解当下中国。
    吴晓波对这本书的定位,是一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企业史。这一点就决定这是一本偏纪录,偏历史,而不是偏经济的著作。从纪录这一点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成功的著作,纪录片允许导演参杂着自己的强烈情感;吴晓波新闻专业的背景,写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了。但是从历史这一点来看,这本书就显得很不专业了,但是这本书会为以后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如果没耐心看这本书,可以看央视拍的《激荡三十年》这部同名纪录片,比书里的内容有意思多了。 另外,他在腾讯微讲堂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视频,总结了中国历史从管仲到朱镕基的所有改革,个人以为他基于此提出的历史观点非常有意思;从这点来讲,他至少是个三流的历史经济学家。 这是最坏的时代 —《激荡三十年》是一本很工整的书。写得工整的书是对读者比较友好的书,只看书名“中国企业1978-2008”就能管中窥豹,对书中的内容有所设想了。
    作者在前言里这样写道:“这过去的30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几乎是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可能关于这段记忆很多人尚能如数家珍,但中国的近现代企业史却并不是一个很容易讨论的命题。很多话题和过往都过于敏感无法言说,而很多疑惑到现在也没有真相大白。
    而我把这本书理解为一本科普“为什么当下是当下这样子”的书:
    — 为什么官员和政府的腐败行为屡禁不止?
    — 为什么关于国企改革的话题一直在被讨论,一直见诸报端?
    — 为什么中国股市被称为畸形的、灰色的、无价值的股票市场?
    — 为什么我们对中国所谓的企业家和漫天的广告充满了天生的防备和不信任感?
    — 为什么我们都有一颗脆弱而矛盾的爱国心?一方面不停地骂政府骂雾霾想移民一方面却容不得国际上有歧视和否定中国的声音动不动就会鸡血上头?
    作者并没有全面直接地回答上述问题,但所有关于当下的疑惑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蛛丝马迹——过往铸就了未来。之所以说这是一本诚意满满的书,因为对于这段历史中的黑色时期,作者并没有避我看到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意识形态的反复带来的腥风血雨,也看到了深陷在泥潭中的国企改革在30年的时间里不断挣扎却始终无法新生,更看到了无数人在历史的深渊上空走钢丝般得战战兢兢,每每以为柳暗花明,却一失足跌入了虚空。有些人说这本书是鸡汤,但我读书的时候并没有感觉被浇灌,反而有时候会恍惚地想,是否改革开放这条道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悲剧?而在一半谎言一半真实的交错中,我们是否真的就比30年幸福了吗?作者并没有直言评说,我更没有资格进行判定,但至少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有别于政治洗脑的看问题方式。我们在一个黑暗的法制并不健全而道德却已经丧失的时代,被贫困和绝望驱赶着步履蹒跚地走上了一条毫无经验可以借鉴的曲折的路。在这条路到达终点之前,没有人可以对这个决定盖棺定论。但人人都知道,这是一条荆棘和鲜花并存的血腥之路。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