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挥:自媒体人,也不过是网红

对于一个网红来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ta必须和前赴后继的网红争夺注意力。这是和一个兵员源源不断的军团作战,必败无疑。没有人可以一直撑下去。唯一的方法是:有作品,厚重的作品。以文字内容纯媒体,要么你能拿出来足以颠覆一个领域的文章,要么,乖乖地承认,这玩意儿,不值钱。

写下这篇东西,我也很痛苦。

基本上是自我交战了很久,然后得出一个很残酷的事实。

几乎是血淋淋地直面自己。

当然,也会血淋淋地指向其它,不然我心理严重不平衡,是吧?

所以,就不是自己看看就够了,就写给大家也看看了。

 

航旅纵横为证,我去年飞了近二十万公里——要知道,我的职业是一个本来该安安静静躲象牙塔里的大学老师,不是什么公司的CXO。

有个朋友在知乎上回答“魏武挥是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说:他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往开会的路上。

这个回答,还有其他内容,从这些其它内容来推断,这位朋友是善意的,是褒义的。

我自己也蛮得意这件事的,一方面,我的航旅纵横打败了99%的用户,另外一方面,我自诩为“新传界的最红小讲师”。

小字表示职级低微(不是说自己年龄小)。在新闻传播这个圈内,教授博导比我红的,多了去了,但讲师像我这么红的,应该没有。

所以叫最红小讲师。

 

去年年底,照例疯狂跑会,年底公司会多。

去了一个论坛。

论坛参与者里有一个多年的朋友,他因为某个系列的文章,在网上很有些名声,我姑且称他为H。

论坛主办者照例会介绍来宾,在介绍到这位H先生的时候,用的头衔是:网络红人。

H很不爽,晚上我在他房间和他聊天时,他对这四个字的厌恶,我完全能感受到。

当年,他也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公司的职业经理人。

他的生活很富足,完全不差钱。现在自己还搞点什么投资,称自己是天使投资人也没什么不可以。

但居然被定义成“网络红人”,几乎和芙蓉姐姐、天仙妹妹一个格调了。

我能理解他的不爽。

正如我相当讨厌别人称我为“知名自媒体人”一样。

在我的语境里,知名博客都比知名自媒体人好。

由于要参加各种会议,需要写一个自我介绍,我从来不会写:魏武挥,知名自媒体人。

这六个字的真实意思就是:网红。

 

我混互联网十余年了,在我的视野里,网红红到发紫的,颇有一些。但红到发紫而后死的,同样不少。

网红是一个只有几年的职业——甚至几年都没有。

网红唯一不死的可能是:拿得出足够有分量的作品。

作品,这两个字很重要。对于网红来说,电影、电视剧,可以算。但得够分量。而出席什么商品发布会,唱首别人唱过的歌,跳一段自己创作的舞蹈,真心不算。

对于一个自媒体人来说,文章,算不算作品?

 

和一位科技媒体的创始人在微信上聊了很久。

聊到最近某媒体宣称要做一个什么什么对接创业者、投资者的产品。

我说,这是一种转型。

因为,光是发布文章,实在是太轻飘飘了。

过去,有些媒体,曾经做过很厚重的文章,这些文章甚至足以引起某个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当然是作品,已经能够到让行业发生变化了,厚重到这个份上,不是作品就没什么东西可以称为作品了。

但今天,这样的文章越来越少了。

互联网的快速和即时,已经很难允许媒体做这样的文章。

还是当年那帮人,近年来,很少再能推出他们当年那种颠覆行业的文章了。

几乎可以这么说,靠文章堆起来的媒体,就是没有作品的媒体。

就是“机构化的网红”。

 

有两个蛮有名的所谓自媒体,一个我称之为W,一个我称之为L。

L最近经常有人控诉它盗版,在我的视野里,已经发生三起了。

控诉成立与否,不是我想讨论的。

我琢磨的事情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是不是被掏干了以至于会用到别人的内容还有些吃相难看了?

W是一个做了时间并不太长的自媒体,甚至可以说是微信公号红利快要结束的时候才进来的。

但W这个人本人是非常有名的财经作者,“看着你的书长大的”,对很多人来说真的成立,比如对我就成立。

W的人脉极广,因为写财经这么多年了,他一方面公开批评互联网巨头们都不读书,一方面还可以拿到公号里强悍的特权,比如说,他的那个可以做图文链接的服务号是可以天天推文章的。

W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出版公司,旗下出过的有影响的财经书,不知几许。

W往这个圈子里一冲,

老实讲,一开始,很多人不知道他。真的,我在我的课堂里问过,这帮95后的大学生们,几乎没人听说过他的名字。

但很快,横扫八方了。

我私下里感叹了一句,这么多年的积累沉淀,真的不是白给的。

 

芙蓉姐姐想成为…唔,姑且用个赵薇吧,难。

赵薇想做芙蓉姐姐,那是….高维打低维,简直手到擒来。

其实,赵薇就是有作品的红人。

单纯的网红,是没有积累的,没有沉淀的。

靠不长不短的文章,靠耸人听闻的标题,这样的纯内容媒体,和网红没啥差别。

能做到的,无非就是一时里朋友圈刷刷人屏。

然后,

然后,就没有了。

 

我和这位科技媒体的创始人聊到,什么才叫一个媒体的积累?

我的看法是:可结构化的内容数据库,以及,某种供需的关系链。

这两样东西,是不怕盗版的。

所以我从来对媒体对自己的纯文章那么珍惜版权,不是很以为然的。

内容数据库和关系链,不仅难以盗版,还可以重复利用。

一篇文章?

呵呵,在互联网上的寿命,夸张点说,只有几分钟而已。

反正不会超过三天。

在这个市场上,有太多的机构媒体,已露“网红”之像。

自媒体,就越发了。

别人我不方便说,说自己总可以:比如我。

 

这个世界,永远都有网红。

所以,对于一个网红来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ta必须和前赴后继的网红争夺注意力。

这是和一个兵员源源不断的军团作战,必败无疑。

没有人可以一直撑下去。也没有任何机构,可以一直撑下去——有行政包养的,例外。

唯一的方法是:有作品,厚重的作品。

以文字为生的人,大概也只有去搞书了。

而文字内容纯媒体,要么你能拿出来足以颠覆一个领域的文章,要么,乖乖地承认,这玩意儿,不值钱。

 

不要做网红。

在得意洋洋于十万加的时候,其实,网红的命运,是那么凄然。

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

【作者:魏武挥,新媒体的观察者、实践者和批判者,目前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微信公众帐号:itTalks.】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