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新利器”为何继续执迷不悟?

微软“新利器” 微的公有云平台Microsoft Azure和Office 365云服务。这两款产品一直以来处于免费公测当中,但是微软在2014年3月及4月分别宣布,Microsoft Azure及Office 365结束公测进行正式商用,微软的“放水养鱼再捕鱼”的手段又出来了。执迷不悟地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行走。

 

微软越来越不讨人喜欢了,甚至让人感觉越来越唯利是图,最近微软的一段解释更让人感觉这家公司为了推广收费的操作系统煞费苦心。

微软日前再次警告XP用户,并解释:“我们最近了解到,出现了一种打着为Windows XP用户提供安全更新幌子的黑客。这个安全更新主要是针对微软嵌入式系统和Windows Server 2003用户,并没有覆盖全部的XP用户。Windows XP用户如果安装了这个安全更新会产生极大的运行风险,因为该更新并没有得到微软的认证。Windows XP用户要想安全运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升级到新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7或Windows 8.1 。”

微软的这段解释,否认国内很多知名安全公司对Windows XP的保护行为,之所以如此恐吓XP用户,最终的目的就是推广Windows 7或Windows 8.1,因为这两款是收费的。可谓用心良苦,可是让微软失望的是,没有多少用户去鸟它们,颇有把XP进行到底的架势。

常言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微软如此煞费苦心的推广付费的Windows 7或Windows 8.1的模式,早就和现在的“免费的互联网时代模式”相去甚远,Windows XP免费了这么多年,突然以“停止更新”让用户去用收费的产品,多少有一点“威胁”和“逼迫”的意思,用户心理是十分不舒服的。微软在这个免费互联网时代里渐失人心。

今天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讨论Windows XP问题,而是想讲微软“新利器” 微的公有云平台Microsoft Azure和Office 365云服务。这两款产品一直以来处于免费公测当中,但是微软在2014年3月及4月分别宣布,Microsoft Azure及Office 365结束公测进行正式商用,微软的“放水养鱼再捕鱼”的手段又出来了。

作为微软的新利器之一:Microsoft Azure,微软自称其为目前市场上唯一一个能够同时提供Microsoft Azure公有云、企业自建私有云,以及二者无缝连接的供应商。从实际的公测效果来看,云计算能力十分霸气,也很好的切入到移动互联网。

据悉,落地中国的Windows Azure自开放公测以来,已经有2000多个客户在使用Windows Azure平台,其中,还包括70多家企业级客户,其中有上海西班牙中心、CNTV、蓝港在线、可口可乐、蓝汛ChinaCache、嘀嘀打车、PPTV、观致汽车、人人网经纬名片通、北京渲染平台、金蝶、云角信息、光明网、云和软件、华胜天成及文思海辉等。在70多家企业客户中,可口可乐在线上推出数字营销市场推广活动,一天就吸引几百万用户登录应用。此外,在双十一活动中,乐蜂网、走秀网等电商企业也通过微软Windows Azure公有云的系统资源和存储资源,应对了双十一流量激增、爆发式交易等需求。因为Windows Azure灵活的可扩展能力,很多时候平均成本节约达75%。

另一个利器是:Office 365。它的厉害之处在于:不仅包括了过去的办公自动化组件,它还包括了即时通讯、企业社交、商业智能、电话和视频会议以及协同协作等服务,企业可以实现整体快速部署,这两样可以节省成本,满足范围更广泛的办公需求。如果都使用微软的服务,则可能用过去6%的投入完成过去60%的功能。

笔者之所冠之以“利器”,因为它的确有其它同类软件不可比拟的优势。可是都让人高兴不起来了。理由只有一个就是这种“一刀切式”收费模式。免费是趋势,特别是针对那些普通用户,对要求不高的用户,免费是最好的宣传和营销策略。从最近几年很多大公司崛起来看,免费+收费共存模式才会得滚雪球式的认可。比如QQ免费申请,对高级会员收费,比如163免费邮箱,对高级用户收费,再比如360免费杀毒,对高级用户收费。微软即使针对那些复杂的高级用户按需付费,也应当提供定制选择,而不是将一切功能打包在一起给用户。即使定价也不能定一个价格,在现在这个时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需要软件生产商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微软虽然有新利器在手,但是公众真正知道它的人不多,这与微软的营销思路有很大关系,过于唯利是图,而看不清当今天下大势,再好的利器,也不会发挥它应当有的威力。微软何时才能觉醒?

作者:周正红,网络知名评论作家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