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人的春天是脱口秀:坚持创造优质的内容逐渐形成自己品牌

新媒体时代,缺的不是媒介,而是人才和好内容。脱口秀的核心不是电视台而生人,所以脱口秀可以快速的在新媒体行业里面走后,短时间内便造成强大的影响力并且变现。自媒体时代,脱口秀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主流形式。

自媒体人的春天是脱口秀

2012年的10月18日,当罗振宇和申音两人“夜观天象”并发现世道已变之时,他们决定推出视频自媒体脱口秀《罗辑思维》,尽管当时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但也绝想不到不到一年后他们推出的会员募集活动便在短短6小时内收到5000多名粉丝汇来的160万会费,他们同样没想到的是,在同一个月,多位自媒体同行在各平台推出了自己的自媒体脱口秀。

8月24日,前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凯联合申音推出《凯子曰》;8月26日,著名体育写手三表在搜狐新闻客户端推出《三表龙门阵》;8月30日电商研究人鲁振旺在优酷推出《把事儿说旺》。这三位自媒体人的研究侧重各有不同,但却不约而同地在这个8月推出了网络视频脱口秀,显示了他们对未来自媒体走向的相似判断,当然这三位推出脱口秀的自媒体人一定不会是最后三位,这仅仅预示着网络视频脱口秀时代的来临。

从电视脱口秀到网络自媒体脱口秀

“脱口秀”一词由英语“Talk Show”翻译而来,20世纪80年代起脱口秀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对社会事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节目,著名脱口秀节目《奥普拉脱口秀》便诞生于这个时期。在中国,一般认为脱口秀节目始于1996年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随后诸如《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天天向上》、《锵锵三人行》、《壹周立波秀》等脱口秀类节目层出不群,并有不少获得巨大成功。

尽管在传统媒体时代,一期脱口秀栏目的制作与播出需要电视台、制作方、主持人等相互配合、协调完成,但脱口秀栏目的核心无疑只有一个,那就是主持人,从脱口秀栏目的名称上如《小崔说事》、《壹周立波秀》上就可以看出主持人在脱口秀栏目中的作用,优秀的脱口秀主持人换一个电视台依然可以活的很好,但一个优秀的脱口秀栏目若换了一个主持人,那结果很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实话实话》的兴起与衰落正证明了这点。

传统媒体时代的脱口秀主持人尽管在依附电视台展现自己的魅力,但一个栏目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电视台而是人。在脱口秀栏目中,优秀的主持人实际上已经成为自媒体,只不过他们还不是独立的自媒体。

罗振宇说:“每个自媒体都是一头狮子,离开动物园才能成为真正的动物之王。”在互联网时代,缺的不是媒介,而是人才和好内容(《天下无贼》中说了:“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当高晓松携《晓说》在优酷播出时,它引起的热捧与热议并不比电视脱口秀《壹周立波秀》小;当曾为电视节目制作人的的罗振宇走出电视媒体时,他制作的《罗辑思维》在不到一年后轻松入账160万会费;当曾经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黄健翔联合乐视网推出《黄•段子》时,无数体育迷蜂拥而至。

他们的脱口秀表演脱离了传统媒体,但他们影响力没有因此下降反而大增。

网络自媒体脱口秀拥有更好的机会

在互联网时代,相对于传统电视脱口秀,网络自媒体脱口秀拥有许多不一样的特点。

首先,网络自媒体脱口秀突出一个“自”字。在电视脱口秀栏目中,栏目的策划、制作等环节通常要由电视台来运作,一般主持人决定权不大(当然有些影响力较大的主持人会有更大的决定权),而网络自媒体脱口秀的这些环节则一切由自媒体个人或其自己的团队来完成,《罗辑思维》团队共5人,罗胖在台前做主持人,一个负责内容的主编,一个视频导演,两个运营推广,申音说:“我们是自己的出品人、营销人、经纪人。”相对于电视脱口秀,网络自媒体脱口秀更像一个独立电影制作人或团队。

其次,视频网站为每一个自媒体脱口秀人提供平台。在电视媒体时代,只有全中国最优秀的主持人才有可能成为电视脱口秀栏目的主持人,而在互联网时代,视频网站为每一个想说脱口秀的人提供平台,从理论上讲一个草根也有成为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的机会。这就是并不像高晓松、黄健翔那样出名的三表、曹保印也能够创办并播出自己的脱口秀栏目的原因。

第三,网络自媒体脱口秀栏目内容自由、开放。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内容往往要通过审核,无下限的内容要砍掉,毁三观的内容要砍掉,不和谐的内容同样要砍掉,但网络自媒体脱口秀的内容则相对自由,开放。比如三表在搜狐新闻客户端播出的《三表龙门阵》,内容格调低下,船震、车震等淫言浪语不断,虽然许多高清大图加了码,但即使如此,这样的节目也绝对不可能在电视台播出。而在搜狐新闻客户端,这个节目却很受欢迎,每期节目都有不少网友互动求种子(呵呵)。

网络自媒体脱口秀人应形成品牌效应

在互联网时代,媒体越来越多,微博、微信、轻博客、新闻客户端、视频网站各种媒体层出不群,对于自媒体人来说,愁的不是无处选择,而是无从选择。那么对于自媒体脱口秀人来说,如何选择才能使自己的影响扩散到最大范围呢?笔者认为、文字、语音、视频三种脱口秀方式三箭齐发,形成三位一体效应是较好的选择。

微博是一个媒体平台,它更适合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脱口秀,其实段子手和大号写的段子便是缩减版的文字脱口秀,我曾多次在《壹周立波秀》中听过周立波借用这些段子。像留几手、琢磨先生还会定期写长微博脱口秀,这些段子往往很受粉丝欢迎。

微信公众平台的语音功能其实为所有的自媒体脱口秀人都提供了1分钟脱口秀的机会,比如王志安就会每天都说一段时长差不多1分钟的语音,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同样罗辑思维不只在优酷播出脱口秀,每天还会通过1分钟的语音同粉丝分享历史、社会、读书等心得。现在微信限制语音时长最多为1分钟,如果它将时间延长,那么郭德纲和于谦就可以录一段相声发出来,罗辑思维可以在微信发送语音版,这样微信公众平台就会成为一个语音脱口秀平台。

视频是所有媒介方式中最具有冲击力的,它具有前两者无法替代的地方,一个脱口秀主持人最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拥有亲和力,且能将复杂高深的理论说的浅显易懂,将故事讲得滴水不漏。相对前两种媒体,视频是最能全方位表现一个人魅力的媒介,这也是为什么自媒体脱口秀人比纯文字自媒体人更容易吸引粉丝的原因。基于视频的这些特点,因此前两种媒介的最终力量,应该汇集到这里,逐渐形成一个自媒体视频脱口秀品牌。

在自媒体脱口秀界能够充分利用以上三种媒介的人并不多,罗振宇是一个,这也与他背后拥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分不开。

自媒体人涉入脱口秀界总的来说是一件值得鼓舞的事,这显示一些文化人也开始逐渐涉足万众瞩目的娱乐圈(不知道我这个词用的对不对),显示小众的文化通过一种大众的展现方式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趋势。

对于自媒体脱口秀人来说,坚持创造优质的内容,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这才是自媒体脱口秀的永续经营之道,至于商业模式,正像凯文凯利说的:“目光聚集的地方,金钱必尾随而至。”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由优酷和天猫出品、创客星球联合打造的超级网综《这就是铁甲》在开播当日,上线仅4小时播放量就破亿,微博话题讨论度也达到了100万,开创了科技类综艺节目新的纪元。近期,《铁甲雄心》《机智过人》《少年爱迪生》等主打科技元素的节目大热,是否意味着“科技+综艺”,成为综艺节目的又一蓝海?

    一、从“文化热”到“科技热”,科技类节目让科学不再“冷冰冰”

    2017年初,《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市场中引起强烈反响;下半年,科技类节目开始崭露头角,在数量和类型上都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央视推出的《加油!向未来2》《机智过人》《未来架构师》强势来袭,也有地方卫视《我是未来》《极客智造》等节目引发热议。2018年,超级网综《这就是铁甲》更是以豆瓣评分8.1,猫眼评分8.7,单平台播放量超17亿,相关32个话题词登陆微博热搜,主话题#这就是铁甲#的阅读量超过20亿等傲人数据证明了科技与综艺融合的极大魅力。

    《这就是铁甲》机甲大战

    极速代码:全身旋转型铁甲

    1.跨界混搭,机器人当道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有十余档科技类节目登陆荧屏,播出平台从电视开始转向了视频网站,节目形式也更加多元。随着国内“人工智能”的热潮兴起,机器人题材成为了各大平台追捧的对象。2018年,以机器人竞技为内容的科技类节目成为市场主导,包括浙江卫视《铁甲雄心》,深圳卫视《战斗吧,老铁》、安徽卫视《战斗吧机器人》、爱奇艺《机器人争霸》、优酷出品《这就是铁甲》等在内的一场“不见血但却让人血脉喷张”的“机器人大战”悄然打响。

    2018年部分科技类节目

    2.“实验”和“对抗”成为核心词

    “实验”和“对抗”是科技类节目最常运用的两种元素,通过惊心动魄的实验引出科学原理,是不少科技类节目的标配。但也有新闻报道称,“实验的时候收视率噌噌涨,一旦进入原理解释环节,收视率掉得非常快”。观众喜欢实验部分而忽视理论解释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也为科技类节目的设计和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抗”元素成为了从收视效果来看比较有效的元素,在不同的节目里有着不一样的呈现方式,有《最强大脑4》等节目选手之间、战队之间的对抗,也有《我是未来》《机智过人》里人机之间、机器之间的对抗,还有《加油向未来2》里30位未成年学霸PK30位的成年学霸对抗,成为了成功的科技类节目惯常的模式点。

    《加油向未来2》

    另外,“游戏”和“喜剧”等其他元素也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科技类节目中。例如优酷《火星研究院》的实验项目设置就颇具娱乐感,笑点密集,画外音夸张;而《极客智造》则在尊重历史事实及人物的前提下,加入脑洞大开的情节,以喜剧的形式传递科学知识。

    二、制作难,收视低,我们为什么还是需要科技类节目?

    对于国内的科技类节目来说,由于受时代所限,早起基本停留在严肃的科学知识输出,以新闻报道或纪录片为主,配以简单的实验和解说。其实早在1998年央视就以科普为目的推出了《走近科学》栏目。当时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走近科学》作为我国第一档科普类栏目本着“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的宗旨,对积极发展科学技术的国家战略做出了回应。后来,央视又陆续出现了《科技博览》(现名《原来如此》)《是真的吗》等科普类节目,地方卫视也开始涉足科技类题材,如《快乐大本营》的子栏目“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

    《走近科学》

    凭借着新奇的冷知识,这类节目也曾一度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但一方面由于科技类节目需要严谨实验的支持、科学原理的解释,面临着开发投入高、制作难度大等问题;另一方面,在粉丝经济时代,与明星真人秀等综艺相比,科技类节目的收视率始终比较低迷。尽管如此,最近一年科技类节目却频繁入场,大有抢占市场之势,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科技领域飞速发展

    一方面,可展现的科技类成果丰富,不断颠覆人们对新技术的感官认知。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国综艺行业报告》显示,人工智能、VR、AR等最新技术在综艺节目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比如AI技术加持的《机智过人》,人类最高水平与人工智能上演巅峰对决,赚足看客眼球。另一方面,节目制作应用尖端高科技技术,视听呈现效果充满刺激感和科技感,满足当下观众的感官体验。这一点更集中地体现在科技类节目炫酷的舞美效果上,例如,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就出现在《我是未来》中。为了能更直观地展示“基因技术对于人类的意义”,《我是未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冰屏”代替传统led屏,让已经灭绝的猛犸象走上舞台。

    《我是未来》中的AR猛犸象

    2.国家政策鼓励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几年的综艺市场呈现出过度娱乐化的趋势,制作水平不佳、煽情低俗内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陆续发出规范通知,鼓励节目制作团队制作出展现时代正能量的优质节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7年7月发出的《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中提到,“总局鼓励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经济类节目的播出数量和频次”。《通知》对于“科技类节目”的倡导,也给节目组在选题策划上带来了直接影响。

    3.内容不断细分

    与选秀、音乐题材节目相比,科技类节目作为综艺市场中较为年轻的品类,尚未被大规模开拓,节目创新方面也有着更大的空间,且专业化纵深领域的科技类节目已经开始具有一定粉丝基础。例如,曾有民间爱好者自发组织“中国格斗机器人联盟”,短时间内就吸引近千名成员参与,这对机器人竞技类节目而言就是潜在的粉丝群体。此外,湖南卫视《我要上太空》联手中国航空,完成4.3万米太空跳伞的壮举,北京卫视《中国AI创业者大会》聚焦AI行业的创业者,都展现出了科技类节目在内容方面的新开拓。

    三、未来,科技类综艺还能走多远?

    1.严肃VS有趣,科学与娱乐能否“双剑合璧”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曾把科技类节目比为“砸石头”节目。也正因此,如今热播的科技类节目都试图借综艺的娱乐化表达方式让“科学”这一高冷的词汇变得更“接地气”。然而,明星嘉宾的加入也可能导致在引来流量的同时抹杀节目本身看点。例如,微博“这就是铁甲”相关话题中,“郑爽发飙”成为热门搜索,而不是对机甲格斗的讨论。部分郑爽粉丝还被发现充当了另一档机甲类节目《机器人争霸》的黑粉,存在恶意给低分的情况。

    无论是科技还是文化,本来就应该是提升原有节目品质、增加节目看点、避免过度娱乐的重要元素。而所有节目的创新,是多种元素的不同组合,而不是对某一特质的放大。因此,科技类节目还需要在科学性、人文性、综艺感、大众普及性方面寻找平衡切入点。只有平衡了节目的娱乐性和专业性,才不至于给观众呈现一场换了个形式的喧闹的综艺快餐,没有科学精神作为底色的科学益智类节目,是背离科普初衷的。

    2.不可“唯收视论”,未来仍值得期待

    科技类节目本就并非泛娱乐的大众化综艺,而是垂直门类,不可一味去抵抗强收视的娱乐性综艺娱乐。而且目前社会上关注科学的人原本就比热爱娱乐的人少,科技仍处在启蒙的阶段。央视《加油!向未来》的制作人王宁就曾表示,“当科技综艺不断涌现的时候,观众的信心、播出平台的信心、广告商的信心都会被建立,一种流行的新趋势也逐渐被建立。例如当一些观众都在关注科学节目的时候,另一些观众会认为这么时髦的节目我也要看一看,这对科普事业来讲必然是好事。”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类节目的创新,不仅仅要从形式和内容上深耕,更要传达出对科学风尚的引领以及对科学精神的坚守。

    参考来源:

    人民网,《科技类节目叫好不叫座 “高冷”科学是综艺富矿》

    光明网,《科技类综艺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公众号“首席娱乐官”,《四小时破亿!开创科技类综艺节目全新玩法》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