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亡羊的自媒体已沦为一个伪命题?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继微信封杀一批草根大号,腾讯官方微博再次传出消息:微信团队正考虑调整微信群的邀请机制。群主必须征得被邀者的同意,方能将其拖入群中。

这对转战微信群,通过建几百个群搞营销的草根号而言不啻为晴天霹雳。

事实上,为求商业变现,不断向垂直和细分领域靠拢的自媒体,同营销大号之间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罗振宇的神话无法复制,便是程苓峰的蝇头微利与蜗角虚名也愈发遥不可及。

表面上看,流量大户百度通过“百家”替自媒体人找到了一套相对稳定的盈利模式——广告分成,但据已实现团队化运作、产量非常人能及的自媒体“信海光微天下”透露,情况并不乐观:“在百家推出的第一天,微天下确实分了不菲的广告收入,但这绝对是个例,随着作者越来越多,狼多肉少,此后再也没有奇迹发生,一切回归平常。”

再看微信公众账号。

目前官方内测的“广点通”在公众号底部投放广告链接,分成模式是与百家类似的CPC(点击付费)。内测期间,点击单价0.5元,收入100%分给公众号,广点通不参与分成。

五毛一个C,相当值钱了。根据自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实验,假设你的公号文章每天有10万的浏览量,其中百分之一的用户点击广告,那每天的收入就是500元,一个月就是一万五。

每天10万浏览量意味着账号至少要有30万粉丝,这个级别的自媒体(非营销号)凤毛麟角,排得上号的只有“鬼脚七”、“青龙老贼”等寥寥数人,投入的精力却可用呕心沥血来形容……

而至于搜狐、网易和今日头条的自媒体矩阵,就更等而下之了。

令人捧腹的是,这边自媒体人正披星戴月地刷副本,那边百度的老对头360跳将出来,通过360浏览器开启广告拦截模式,导致入驻百家的自媒体人收入锐减,一石激起千层浪。

俗话说“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群情激昂的自媒体人挥动如椽大笔,从法律、道德和情理等各个角度对360发起了声泪俱下的控诉。

可惜,鞭挞无法撼动360的股价,却暴露了自媒体人的孱弱,就像多看副总裁胡晓东所说:“我相信个人的灵感与创造力的浮光掠影如果没有机构的支撑,持续性与稳定性都无法保障。”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广告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了以虎嗅、36氪和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上的说法其实是混淆视听。真相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在同一条沉没的船上,只不过前者那头翘得稍高而已。

技术革命从来就不是媒体的掘墓人,而是助其飞得更高的翅膀。事实上,媒体面临的真正危机是商业的“脱媒化”,互联网抹平了一个又一个“信息差”,用户不再需要通过媒体了解产品,他们关注企业的微博、微信,零距离互动,呼朋引伴,直接下单,连渠道都省了,广告还有什么边际效应?

一切产业皆媒体。小米、乐视乃至旗下拥有《华夏时报》的万达,概莫能外。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甚嚣尘上的自媒体还是渐进改良的传统媒体,做的都是数字化转场而非数字化转型。

开个公号,弄个APP,把报纸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上去,这是转场。而真正的转型是指从受众需求、内容理念、组织架构到发行体系的基因重组。

任何形式上的创新和局部的零敲碎打都不足以挽狂澜于既倒,这是一场浩荡的革命,三五杆枪的自媒体在演好冲锋陷阵的角色后,真正操盘的大佬们相继从幕后走到台前。

《壹读》出品人林楚方认为:“我理解的媒体,不是杂志,不是报纸,不是PC,不是手机,而是一群人。这群人的素质、表情、智商、品味,决定了他们能做什么。”

把林楚方的话引申一下,其实就是对新媒体比较准确的定义:一群素质、表情、智商和品味都很到位的人,利用杂志、利用报纸、利用PC、利用手机做出来的媒体。

从这一点出发,对新媒体而言,内容彻底为王。

当你想看《甄嬛传》,你会打开乐视网;想看《来自星星的你》,打开《爱奇艺》;想看《行尸走肉》,打开优酷。

假如有一天,搜狐视频买下了上述片子的网络独播权,可以想见,其用户数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于是你会发现,视频网站只是渠道,什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根本不在用户的考虑范围之内,他完全跟着内容在跑。

因此,不管Netflix怎么炒作其用大数据制作出了《纸牌屋》,大家心知肚明的是,此剧的价值在于导演大卫·芬奇和主演凯文·史派西的超高人气,在于牛逼的编剧和专业的拍摄团队,这些才是稀缺的资源和极高的门槛。

正如Netflix首席内容官泰德·沙兰多所说:“我们要在HBO变成Netflix前,将Netflix发展成为HBO”,视频网站不再满足于搭建服务器,纷纷做起了自制剧。因为它们意识到,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建立连接,让万事万物都回归到其最真实的价值。而社交网络越发达,内容就越能撇开渠道直达观众,原创力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

故《华夏时报》总编水皮说:“内容是永恒的。即便是互联网,即便是各位埋下头来看的手机上的内容,那也是内容。来自哪里?来自于报纸原创。成规模的、持久的提供的就是报纸原创。自媒体行不行?不是不行,但自媒体对自己有多少约束?有谁没事吃饱了撑的,在手机上给你做原创,免费给你看?即使被人‘包养’,那也得有人付钱,所以我觉得都不是出路。”

曾经何时,自媒体人希望凭借一支生花妙笔单枪匹马地攻下城池,树立丰碑,只可惜梦想丰满现实骨感,微信公众号在步入同质化的窠臼中图文转化率每况愈下,365天的消耗式生产即使满腹经纶也不免油尽灯枯。

于是,积累不足的自媒体人如坐针毡,要么变现自己的渠道,要么变现自己的内容,要么抱团寻找商业合作。

其实,自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魅力本在于回归初心,率性而为,行文能保持独立性、客观性和思想性,而一旦无法超脱于利益之外,在寻求变现的过程中栖栖遑遑,进退失据,则彻底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由此可见,自媒体的“自”并非单干的模式,而应表现为为自我品牌增值的特性。这是一种无形的价值,是超越了传播载体无视其兴衰罔替的口碑,是基于热爱的我手写我心,是四极八荒独此一家的观察宇宙的视角。

除此之外,一切都是虚无。

自媒体的本质是人,你是谁,就能吸引谁。

作者:吕峥,作家,代表作《明朝一哥王阳明》《中国病人袁世凯》。现任《互联网周刊》主笔兼硅谷动力首席企业文化师。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