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朝新]与官员打交道的尺度(四):看车识官

看车识官

这十年,走了不少地方。许多颇有游历经验的人,都各有爱好,有的人喜欢每到一地都要逛逛当地名胜古迹,有的喜欢尝遍当地各色美食,有的人喜欢拍摄各地的美景奇观。

认识的一些同行,他们的爱好则多少有些与众不同。比如有的喜欢体验各地的澡堂子,有的喜欢体验各地的洗脚城,有的喜欢去看各地的古墓,有的喜欢去看各地的寺庙。

我是个俗人,常怀有强烈的窥私欲与发现欲,故每到一地都会去当地政府的车库或停车场看看,了解一下当地官员们的座驾都是些什么车,总以为从当地官员们的座驾大抵能看出当地官场的一些端倪来。

2009年8月,去黑龙江大庆市出差。有一天,我晃晃悠悠进了大庆市机关事务局的直属机关车队。东晃西晃,晃进了一间办公室,在一张桌子玻璃下,看到了一张表,记录着该市副秘书长以上官员的座驾类型和车牌号。

当时的记录如下:该市副秘书长以上官员有46人,配车46辆,分别为7辆丰田4700、20辆丰田4500、17辆奥迪A6、1辆奥迪A5、1辆帕萨特。

看了,好奇心大发,又跟该办公室一个司机聊。这哥们告诉我,“每个新领导来,都不愿意坐旧车,都得买新车,而且都得是好车。”

大庆,以油田著名,当地富裕得很。所住的宾馆外,都有摇头机在24小时不断摆动,据说也是采油的。人家富裕,权力又TM不受监督,多买了几辆好车咱也只能写点酸腐文章嘀咕几句,奈何不得。可有些穷地方,地方官们也坐着高档的越野车,丝毫不照顾贫穷老百姓的感受招摇过市。

2012年,去江西某老区出差,三次看到该县县长坐着高档越野车。各位,什么叫老区?就是过去穷、现在依然穷、靠着各种救助政策和拨款过活的地方。离开当地,我在机场又遇到了当地市委书记,多辆军牌车直接送到飞机底下。(请认得下图这车的朋友留言告诉我)

拇指阅读_褚朝新_与官员打交道的尺度四:看车识官

还有穷的,比如河南郑州下辖的中牟县。前几天,有人拍到当地一妇女驾驶一辆三轮车载着31个孩子去上学。拍照者问她:你知不知道这样很危险?该妇女说,没有校车,没办法,她自己的女儿也在这个车上。从这个事看,说中牟县穷,不过分吧?

可是,2012年7月下旬,我在中牟县县领导公务用车专用车库看到,县委书记和县长的豪华越野车面对面停放着。该县一名基层官员告诉我:县委书记和县长还各另有一辆小轿车。这种领导有两辆座驾的现象,当地人称“双保险”。事后,该县解释说,越野车是防汛指挥车,县委书记和县长分别是该县防汛正副指挥长,故有防汛指挥车可用。

此类情况,不止中牟县。陕西国家级贫困县白河县,县委书记郭德林配车大众途锐V6tsi款,其他县领导也配有丰田霸道等多辆越野车。当地官方回应说,当地有关领导的车向企业借的。

他娘的。按理说,骂人家娘不礼貌,真的不好,谁都有娘。可是,我常忍不住想要骂有些官员的娘,因为并非每个娘养的儿子都像她养的儿子这么没心没肺。

官员里,也有良知尚存的人。认识一个县委书记,第一次去见他,也是高档越野车。第二次去,他换了一辆价值20万左右的车。问他为什么把车换了。他说:原来的车超标,被人议论,不好,所以拍卖了。我倒不觉得这位县委书记有多高尚,但他有很多官员没有的一样东西,那就是廉耻心,知道被老百姓骂不好,对老百姓还心存一些敬畏心。

2012年8月下旬,在山东临邑县,在街头看到一份公开告示,内容是该县包括县委书记在内的11个县委常委公车使用的情况,有车型、车号、购买时间、价格、排量等信息。根据这个公布的车牌号,我成功在县委院子里找到了县委书记景文新。

拇指阅读_褚朝新_与官员打交道的尺度四:看车识官

过去,年轻性急,总希望这个当权的政府马上好起来。十年一路走来,不再那么急了,开始会为某些地方政府一个很小的进步感到高兴,正如临邑县公开的公车信息。虽然,我也苛责过他们变相承认县处级官员违反规定享有专车。可是,中国3000多个县,有几个县不是每个常委一辆专车?

通过官员们屁股下的座驾,大致可以判断一个地方的官场生态。当然,并非绝对,也有不少大贪官穿得简单坐得朴素。但是,车坐得越好的地方,官员一般越腐败,这大抵不会错。

中国官员对车,有着举世无双的特殊癖好。这种癖好,有其历史渊源。数千年,中国官员们都按照各自官阶享受着官轿。官轿与官车,遂根深蒂固地成为权力身份的象征。这种象征魅惑力之大,以至于那些离退休的官员们,也都希望自己不在位之后仍能享受出门则有车的待遇。

今天的“与官员打交道的尺度”,要说的就是:每到一个地方,不妨多注意注意官员们坐的什么车,弄清楚一个官有几辆官车,从中你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作者:褚朝新(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写在后面的话】这十年,四处游走,身在媒体又被贴上“时政记者”的标签,难免会见闻一些基层官场与官员的故事,见过一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也经历了一些官场风波。偶尔,信笔写一两则小故事,后有朋友鼓励说何不写个系列,《与官员打交道的尺度》由此萌生。

不过,题目虽叫《与官员打交道的尺度》,但未必每篇都与尺度有关,有时会参杂一些官场的故事。归置在一个题目下,便于这些故事形成体系,也迫使自己写作注意“尺度”。所写所述的故事,很少惊天动地,但希望能让您看了或莞尔一笑或多多少少生出些感叹来。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