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为什么学术写作如此学术?

为什么学术写作如此学术?

Joshua Rothman

 

这周,尼古拉斯·克里斯朵夫在《泰晤士报》上刊登了一篇名叫“教授,我们需要你!”的专栏,发起一场吐槽学术写作的大讨论。克里斯朵夫认为,学术界已经臣服于“崇尚晦涩难懂,罔顾影响与观众”的一种“排它性文化”。其结果是,如今美国高校的公共知识分子比30年前更少了。

我觉得他是把前因后果弄反了。学术界的问题并不是他写的那样“教授们把自己边缘化了”,而是这个产出及消费学术知识的系统正在发生变化,正是这一变化过程导致了科研工作的边缘化。

可能是克里斯朵夫的记者身份使他难以看清学术界的发生发展吧。毕竟,新闻报导作为新闻传播过程的中间体,正朝着迎合大众口味的方向发展。

学术界则恰恰相反,学术工作被不遗余力地推向另一个方向,一个孤立保守的方向。学术界与新闻界相同的是,都没有容易饭吃——但学术界又与新闻界不同的是,至少教授们可以充当自己的观众。这意味着,自70年代中期文化市场达到空前繁盛之后,学术工作的观众群也在日益萎缩。更有甚者,作为一名学者要想事业成功,你必须给那一小撮人(部门同事、期刊编辑、常务委员)挨个留下深刻印象。通常而言,学术作家都想在学术圈争得一席之地。现在看来,虚席渐少。学者们可以在个人博客上为更多读者写作,或者像记者一样写作。但只要一涉及科研论文及相关实验——换言之,涉及到科研生活的主要事务—他们就别无选择,只得为一小撮观众而写。出第一本书时,你得牢牢记住常任委员会的那几个教授;万一忘了提及他们的大名,得得,你就别想找工作了。学者们很清楚哪些观众——有时是哪几个观众——很重要。

简言之,要求教授们以更大众化的方式写作,有害无利。诚然,学术写作和科学实验可能真是棘手又怪异,无用又保守,枯燥又精细,孤傲又排他——但那是因为学术界本身已然如此。如今的科研工作尽管出色,但仍然是一个不断萎缩的系统的产物。那儿俨然一片紧邻密居又充满竞争的危险丛林。我隐隐觉得,克里斯朵夫的观点中最重要的部分尚且隐藏在他为了佐证那篇专栏而写的博客文章之中。“我还小的时候”,他写道,“肯尼迪政府把哈佛老师当作‘智囊团’,大学教授们也被看作德高望重的公共知识分子。”但是,60年代的婴儿潮带来的不仅是大学的疯狂扩招,更是降低了的教授门槛。学术论文的观众若想恢复往日之多,学术界自身必先破土开疆。

sistertee译自《纽约客》

译文节选自译言网

 

罗胖曰:

所谓的学术,其实也是一场面朝观众的“表演”。

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

同理,学术也只对资源的来源负责。

表演给掏钱的读者看,自然就诞生“当年明月”式的生动可爱。

表演给国家课题的审批负责人看,自然就会有另外一幅可憎的面目。

来源:罗辑思维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