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蓝鲸:潜在水下的战略性新媒体平台

媒体的属性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继报馆电视台或者门户之后,媒体属性已经强烈的向依托于社交化和平台化的新媒体方向转变。

今天我深度解读一家超有战略性的新媒体平台,以给更多从事新闻传播的同行提供参考,由于解读对象不对外注册,外界难以窥其全貌,所以我将用详细的语言描述。

当前中国财经记者们都在使用一个叫蓝鲸的财经记者工作平台,诸位财经记者对它的依赖超出了外界的想像。

清早上班,他们打开蓝鲸网站,浏览当天的全国重要的新闻发布会,查看有无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线索,如果确定要采访,会用系统的通讯录数据库查找受访对象。

蓝鲸的通讯录数据库有近40万个专家的联系方式。这些专家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从国家宏观经济到动植物胚胎学,数万个行业的专家详细在列。记者们采访完之后,会将对此专家的点评记录在案,以供更多的记者在采访时做参考之用。

如果将某位行业专家的位置排前,这位专家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财经记者们的采访,他将很快在国内拥有名气。

蓝鲸网站还具备SNS功能,类似新浪微博。在上面中国的财经记者们可以相互交流。

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蓝鲸对财经记者有如此的吸引力。因为他们工作所依赖的新闻线索,新闻发布会,同行记者交流,采访通讯录,全都具备。

不仅如此,蓝鲸新闻团队将蓝鲸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发布了APP产品,这款产品不仅能实现上述所有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实现了24小时滚动播报。

蓝鲸新闻团队的作用,是从无数信息中监控当前最重要的新闻,在第一时间推送到APP终端。如此,财经记者从监控新闻中完全解脱出来,不用怕漏掉新闻而提心吊胆自己进行监控。

APP的滚动播报,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功能,就是向记者弹出重要的新闻线索。

如此就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流循环:

蓝鲸推送新闻线索——到达记者手机终端——记者根据自己的渠道了解进一步信息——评论——更多评论汇总——可能在不到五分钟时间,一条线索的信息就得到了丰富完善,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可靠的新闻。

蓝鲸的注册记者目前是2000多名。这一数字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优秀的财经记者。网站采用推荐邀请和审核认证机制,十分严格。

蓝鲸新闻团队认为,针对窄众人群的蓝鲸没必要做流量,也没必要对外做新闻,蓝鲸的定位仅仅是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团队的任务也仅是为财经记者服务。所以他们不打算将财经记者用户扩大,目前计划只是将目标用户控制在3000名以内。

到目前为止,蓝鲸就形成了三个重要的定位:中国最大的财经记者社区财经记者工作平台重要新闻发源地。

蓝鲸本身不做新闻,但由于平台的影响力,无数的公众开始向蓝鲸投递新闻线索。鲸团队的功能就是将新闻线索判断筛选,推给记者。

这一举动看似简单,但是它改变了中国新闻百年来的传播链条。在过往的历史中,都是自家报馆的各个部门定期于会议室中,讨论下步要做的选题。蓝鲸平台进一步压缩了这个周期,他们从公众中吸取大量的新闻线索,投递到条线记者面前。——从整个传播链条来看,扁平化了整整一步!

蓝鲸团队的基因是财经调查记者和门户记者,综合了财经调查记者控制风险的特点和门户记者对快新闻的处理能力,整体而言,在平台运营上趋向于低调保守,鲸团队现在的主要驱动因素还是新闻兴趣。

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最难做社区的是新闻媒体记者群体。因记者们普遍具有特立独行的特点,各家报馆之间互相争独家,记者们之间存在共享资源的线索的可能性趋于零,所以蓝鲸平台如此成功,让人非常惊讶。

这样的粘性一旦形成,其它人想复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你有更多更加优秀的数据,你也难以吸引这些记者到另外的地方。因为他们在这儿沉淀了大量的个人数据。这和搜狐很难复制新浪微博是一个道理。

蓝鲸网站内部的主要循环机制蓝鲸币,发布一条新闻发布会可以获得3个蓝鲸币,查看一条扣取一个。对新闻线索和通讯录也是采用如此的交易机制。网站现在不需要管理就可以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

由于蓝鲸社区的封闭性,外人对其难有了解。受多位从事传播朋友的委托,以及获得鲸团队的允许,特做上述整理。

我个人的观点:与一般的新媒体不同,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具有相当的战略价值,堪称潜在水下的战略性媒体平台。假以时日一旦浮出水面,能量不可小觑。

作者:一辉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