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vs韩寒的身份经济学

《经济人》点评: 7月韩寒与郭敬明的两部电影分别上市,这又被视为一场对决,无论是文化对决商业,还是自由主义对决物质主义……这背后都是身份经济学的选择,你所选择的,取决于你是谁或者你希望成为谁。

《经济人》主打原创独家,经济与人文的路口。可以直接点击文章标题下的“经济人”关注,也可在“查找公众号”页面检索“经济人”关注,还可以保存文末二维码图片关注。

《经济人》点评: 暑期档一向属于年轻人,7月韩寒与郭敬明的两部电影分别上市,这又被视为一场对决,无论是文化对决商业,还是自由主义对决物质主义……抛来个人偏好以及道德批判,看不看韩寒和看不看郭敬明是一回事情,背后都是身份经济学的选择,你所选择的,取决于你是谁活着希望成为谁。至于偶像或者价值观这回事,都是情感与主义的暗示,甚至幻觉。

—————————————

用身份经济学看《小时代》

徐瑾 From 微信公号《经济人》

当文化大V尚为吐槽《小时代》抖机灵秀聪明得意之际,《小时代2》重新席卷而来,首日票房即达5000万元。到底谁在为《小时代》买单,谁是郭敬明苦心经营的用户群?大数据时代,无需情绪宣泄以及价值观站队,数据自会说话。

根据《影视圈》杂志联合数托邦工作室的报告揭示,《小时代》观影人群平均年龄20.3岁,这和大家预计差别不大;但其揭示的地区分布则更为有趣:“湖北、四川、浙江、江苏、江西、湖南、辽宁、广西、重庆、河南、贵州等地区的观众舆情参与度指数排在前10位,这些地区的观众讨论《小时代》更加活跃。而北京、上海、广东的参与度指数则垫底了。”

这显然和惯例有所违背,以往微博数据往往都显示一线城市用户更为活跃,但《小时代》则几乎颠覆了这一预期。由此可见,二三线城市的90后构成了《小时代》的主力人群。抛开对于影片的评价以及宏大的叙事,经济学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其实,身份经济学可以成为《小时代》热映的解释之一。

诺贝尔经济学得主阿克洛夫将身份作为新的变量引入经济学,而以往这类非经济动机往往被忽略。他认为身份决定了人们的社会类型,也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因为不同的行为规范与不同的社会类型紧密联。

简而言之,人们对自身身份存在不同认知,也通过这些自我认知来决定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推而广之,人们也根据身份,将他人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类型,进而决定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

更进一步,某些外部认知也会内化成为人的自我认知的一部分。人作为社会生物,其身份认知往往源自社会角色,以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形象出现,因此符合社会规范时,其获得正的身份效用,反之则可能是身份效用的损失。学校、军队甚至公司等机构,往往是身份经济学发挥微妙作用的场所,因为这些场所往往强调纪律与服从,而对于纪律这种规范的不同态度则往往造就了隐形的对抗,造成身份认同的紧张与竞争。

《身份经济学》中展示了两种典型的高中学生类型:一种接受学校的权威(乔克派),另一种则拒绝接受(颓废派)。从日常到学习,两种学生的表现往往大相径庭:“乔克派身着粉色衣服,颓废派则着深色系列;颓废派抽烟,乔克派禁烟;乔克派把物品挂在储物柜边上,而不在挂在院子里;颓废派则不用储物柜,而是把物品挂在院子里。乔克派控制了学校主要走廊上的储物柜区域,颓废派则迂回占领学校的庭院。”

老师们或者权威们,往往不理解颓废派的做法,事实上这只是对于“乔克派”代表的社会规范的不认同,通过传达这种不同,颓废派自己重新创造了新的身份规范,重新确立了自身的认同。

回到《小时代》,其观影主力人群显然和主流人群有所不同,其身份认同或从他们的微博关键词可见一斑:“脑残粉”、“林萧”、“非诚勿扰”、“杨幂”、“谢霆锋”、“至上励合”……甚至“脑残粉”也成为他们微博关键词,这不无自嘲的意味。观看《小时代》不仅符合他们的偏好,也是其身份认同的表现,在观看中与传播中他们也获得正的身份效用,在这样的群体中,吐槽《小时代》并不带来更多认同以及激励。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当主流人群或意见领袖集体吐槽《小时代》时,事实上或许恰好是对于自身精英身份的一种认同,通过吐槽无意间也获得正的身份效用——试想,如果一个文化精英力挺小时代,其遭遇的品味质疑将如何惨烈,这就是负身份效用的体现。《小时代》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审美的红线,而是一种身份的堡垒。

不过,如何才算适应规范的表现有时并不确定,这些规则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又是社会集体意识的一部分。身份和规范的确立关系,往往需要互动才能成立。

《身份经济学》中引用了社会学家尔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个经典案例。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玩旋转木马时候反应不一,其背后也是对于规范的不同反应,“幼儿在父母的陪伴下骑乘,四五岁大的孩子独自骑乘,他们对自己的成就深感自豪,不断地向等候在一旁的父母挥手示意。更大一点的儿童骑着有趣的动物形状的旋转木马,如青蛙或者老虎,他们很兴奋,但极力表现得若无其事。”

原因何在呢?大龄儿童并非不喜欢旋转木马,他们一方面和低龄儿童一样喜欢这项游戏,另一方面内心却又充满矛盾:这个游戏只是给小朋友玩耍的,而自己已经长大了。

这也与人们对于《小时代》爱憎不同的表现类似,或许某些谈论《小时代》的精英们,也处于这样的尴尬之中,而他们的谈论也为《小时代》的热映进一步推波助澜。郭敬明能够挠到这个时代的痒,无论是大是小,与他对身份与规范的游戏规则掌握无不关系,这从他对自己的认知到对影迷的了解不难窥见,至少他知道自己不是贾樟柯。

原刊于腾讯大家 图片来自网络

附,《身份经济学》相关信息:

作者:(美)乔治·阿克洛夫 ,(美)瑞秋·克莱顿

———————

更多事宜在新浪微博 @徐瑾微博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