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华:郭德纲周立波算什么?

“做人一定要有梦想,如果无!就会被有梦想的人玩死!”

西闪/文

前些天微博上有人贴出一张图,对比了一些港台明星与大陆艺人的形象,还附上了他们的真实年龄。不看不知道,一看震惊了:林志颖和郭德纲,一个生于1974,一个生于1973,相差一岁,感觉像差了一个世纪;刘德华跟范伟,一个61年,一个62年,虽说再叫人家华仔有些不好意思,可是,谁会认为范伟曾被人叫过“伟仔”呢?再看看那一对,任达华与赵本山,看年纪前者比后者整整大两岁,然而除了这个,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可比性?

有人评价说,这根本就是南北差异。北方人嘛,环境、饮食都与南方不同,造成以上结果。乍听有理,其实大错——你怎么解释达叔(吴孟达)跟四哥(谢贤)的差距?后者比前者可是大了整整11岁。又或者怎么解释赵雅芝与朱咪咪的差距?难以想象,她俩竟是同龄人。

更大的可能是因为市场需求的不同。总的来说,艺人对自我形象的定位取决于观众。是大众决定了艺人的老少美丑。按理说娱乐圈是一个最喜新厌旧的行业,你想想,要不是大陆观众的口味低下,谁会允许一个中年谢顶男盘踞贺岁档长达十多年之久,谁会愿意一堆像碱水泡过的浮肿脸庞天天出现在荧屏之中,还对你翘起兰花指,说:“我只信任某某牌西裤。”

当然,任何作用必是相互的。艺人们对自我的要求低下,又反过来限制了观众的需求。故而没人要求汪明荃出演周星驰的搞笑老妈,同样,恐怕也没人请王志文秀一秀自己的身材。是演员们没有这种可能吗?未必。实在是因为他们已经在岁月积淀的习惯和思维中浸淫太久了。直接地说,他们定型了,走到尽头了。毕竟,像周星驰那样梦想突破自我(往往费力不讨好)的演员太少了——观众们只需回忆一下,在《少林足球》之前,谁想到过星爷要一展腹肌。反之,你能想象那些一脸虚浮的艺人还有梦想?

这让我想起香港艺人黄子华。他向观众们展现了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艺人形象。当年他主演的连续剧《男亲女爱》取得香港开埠以来最高收视率,《栋笃神探》超过《金枝欲孽》,雄踞年度第一,《绝代商骄》同样好评如潮,至今仍有人津津乐道。令人吃惊的是,这么多年来,与他演对手戏的包括梅艳芳、郑裕玲、蔡少芬、佘诗曼等等,女艺人如浪似潮,换了一代又一代,黄子华偏偏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有型,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要知道他可是60年生人,岁月几何,诸位算一算吧。假如把他和那几位死赖在台上的所谓一线明星相比,更是让人佩服——没有肉毒素,没有玻尿酸,那几人的脸上还会有黄子华的光彩?

当然,与黄子华的才华相比,年轻的容貌算不了什么。我倒是希望,和他颇有几分神似的韩寒,能够在20年后与今日的黄子华相提并论。韩寒到然是才子,不过他的短板太明显了,那就是口才。

1990年,黄子华将一门全新的表演艺术“stand-up comedy”引入了华文社会,并给它取了一个古怪的名字,叫“栋笃笑”。20年来,黄子华凭借自己的学养和智慧,还有独树一帜的冷幽默,一直引领栋笃笑的潮流。在他的带领下,张达明、吴镇宇、吴君如、许冠文都加入了栋笃笑的行列,甚至周星驰吴孟达等人也曾参与和尝试。他早期作品《娱乐圈血肉史》、《跟住去边度》尚嫌青涩,2000年后的作品《冇炭用》、《儿童不宜》相当成熟,晚近的《越大镬越快乐》、《哗众取宠》已入化境。2003年,正是香港非典闹得全城惊恐之时,黄子华的《冇炭用》出来,大家戴着口罩前往,照样满场。

周立波自诩他的表演为“海派清口”,但凡看过黄子华表演的人都会明白,周不过是栋笃笑中一个不入流的后辈。周立波曾讥讽郭德纲的相声是大蒜。以此而论,黄子华乃是上好的红酒,至于周立波,顶多算得上速溶咖啡。再说,他还那么一付让人不予置评的面相。

今年端午,我准备了大把时间来看黄子华的表演。我很喜欢他的一句话,放在结尾送给大家:

“做人一定要有梦想,如果无!就会被有梦想的人玩死!”

各位,信不信他这句话?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