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只是为了赚钱

于正最大的特点,是对观众心理的精确揣摩,对人们需求的了解。他对演员的选择,对故事的编排,对服装道具的重视,都是扣着这种了解来的。随之而来的选择就是,是看穿他们并且指出,还是赚他们的钱?现实告诉我们,大多数时候,还是后者更有效,大多数看穿世界的人,最后都加入了赚钱的队伍。

是拆穿他们,还是赚他们的钱?

韩松落

琼瑶发布写给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的公开信,举报于正的《宫锁连城》抄袭自己的《梅花烙》,令自己“一气之下,已经病倒”,手边的工作,也已停止。于正的回应,更激起网友愤怒,他表示自己是“学习和仰望”,还要送碟到台湾供琼瑶鉴定,并迅速发布了《宫锁连城》的番外,和主题曲彩铃。

于正有是否抄袭,需要专家鉴定和判别,暂且按下不表,但这件事的结果,却已经可以预见到,因为有无数前例可供参考:不论抄袭指控是否坐实,于正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这固然是因为内地对版权的漠视,以及版权状况的混乱,也因为,于正的电视剧,精准地对准了一部分观众的需求,他是应他们的需求而生的。

对于正的评价,一直是两极状态。一方面,他担任主创(他通常是编剧、策划、制片人,偶然也是出品人)的电视剧,多半获得高收视率,并能引发激烈的讨论;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和他的行事为人,却都处在争议的中心,人们认为,他的剧狗血雷人,他行事过于夸张,这种评价形成了惯性,以至于他的新剧一出,“雷人”标签立刻贴上来,他接受采访,采访的题眼往往是“自信”、“怒斥”。他甚至成为一种形象,一个典故,一个调侃的意象,“《红楼梦》28回手稿回到祖国”的假新闻露面,那28回的回目流传开后,网友笑说:“后28回是于正写的吧”。

得到这种评价的人,是优点和缺点都同样明显的。于正的优点一直被人忽视:他凭借一种创作风格,掌控了自己的作品,通过对这种风格的反复复写、强化,让自己的作品成了一个品牌。他也掌控了自己作品的制作,善于和传媒打交道,他的个人形象、处世发言方式,也渐渐成为一种风格。

于正之所以被认为更受年轻人喜欢,和这种个人形象密不可分。不过,根据湖南卫视的收视调查,即便是“快乐男声”这样的节目,年轻人也并非绝对的收视主体。于正之所以反复强调争取年轻人,是为了让这种强调成为一种符号,要知道,任何时代,都是把青年人的价值观捧在手上,一个人只要被年轻人接受,也会顺势得到全社会的接受,一个人努力表现得像是被年轻人接受,为的也是被更多的人接受。

做到这些,非常难。如果我们肯抛弃先入为主的道德判断,只从效果上来进行判断,不得不说,作为商人,于正在把自己作为品牌进行经营上,是有能力的。因为,我们已经看到过太多有天赋有才华,却面目模糊的创作者,有资本有经验,却不能凸显自己形象特质的企业。在这个面目模糊的世界中,使自己清晰起来,是一种能力。

但于正最大的特点,是对观众心理的精确揣摩,对人们需求的了解。他对演员的选择,对故事的编排,对服装道具的重视,都是扣着这种了解来的。贫富分化的时代,大部分普通人,已经看到了富裕的生活是怎样的,但却无力追求,尤其是年轻人中,这种分化,这种无力感,更加强烈。他于是在电视剧里去满足他们,给出玛丽苏的故事,让女主人公在机缘巧合中,进入一个华美富足的世界,让所有男人都爱上她,让她逢凶化吉,最终成为胜者。他也知道他们的审美趣味,给出能够刺激到他们的颜色、服装和道具。

他更知道,他们会怎么看待一个人生活中的道德瑕疵,抄袭指控、动辄和演员反目,都是他们不在意的,他们愿意无条件跟随强者。显然,他的了解是有效的,收视率证明了这种效果。

是看穿他们并且指出,还是赚他们的钱?有人选择前者,他们看穿时代病,对人们的精神畸变,对人们的愚昧、软弱和无力,严词厉色地进行批评,痛斥他们的玛丽苏幻想,扔掉他们津津乐道的鸡汤,给他们看人生残酷的真相,指出一种刚健结实的生活,有人选择后者,用他们的缺陷去赚钱,来者不拒随波逐流,闷声发大财。当然,现实告诉我们,大多数时候,还是后者更有效,大多数看穿世界的人,最后都加入了赚钱的队伍。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韩松落 作家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