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我有一点像曾国藩

曾国藩酷爱写挽联,死人不够写就写活人(生挽),还得罪了好朋友。我有一点像曾国藩,总爱幻想写一封离职告别信——若真写估计下场不会比曾国藩好。

其实离职告别信是常见文体,尤其是企业大佬发生职业变动的标配,一般先感谢一大圈人,然后交代自己去创业或者陪伴家人。当然更多的告别信发生在企业内部的邮件系统,一般先感谢一大圈人,然后交代自己寻求新的发展。陪伴家人、投身慈善都是高级词,普通员工一般没资格讲。但不论大佬还是员工,告别信必须充满正能量,这跟多数情况下的离婚声明很不一样。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离婚声明也非常正能量了。

少数不太正能量的告别信一般发生在媒体圈。当事人首先痛陈跟东家的恩怨情仇,然后阐述自己的信仰和信念,通常都能引起小范围的争相传阅。很多年前我也写过这么一封告别信,然后在一次面试中,面试官小心翼翼地问我,你会不会将来也给我们公司来这么一封啊?懂了吧,为什么告别信必须正能量,因为实际上它是写给你下家看的。

好了,讲讲我为什么总爱幻想写一封告别信。我很想感谢一些人,而平常无论如何不好意思直接讲出来,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我在行业里边没什么名气,大概只有告别信这种大招才能搏一次行业新闻的版面,但这也不是最重要的。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我想要一种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语境下说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话的感觉。不是么,哪怕你只是想对一些人表示感谢,也只能在一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情况下才讲得出口,比如在台上发言,比如给自己的书写个序,比如告别信。总之你得把自己跟别人隔开,甚至跟自己隔开,然后讲一些讲完拉倒的话。

如果上升到哲学高度,人生需要一点疏离感,假装有些人有些事跟自己没有关系了,甚至假装自己暂时跟自己没有关系了,假装灯光从高处斜着打下来,假装掌声从远处响起来,然后你开始表演。我承认,我幻想写一封告别信,很大程度上是迷恋于猜测别人会怎么说怎么想。我也经常回复这种告别信,我会说几句溢美之词,我相信别人也会这样对我。换句话说,我也渴望得到一些超过实际高度的评价。其实所有人都有获得溢美之词的机会,那就是在他的追悼会上,遗憾的是没有人能够亲身受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野心家搞个人崇拜,提前透支本来应该在追悼会上得到的评价。我不是野心家我只能幻想一个写封告别信的机会。

而且我很想讲一些情真意切甚至夸夸其谈的话,这种话随着年龄增长已经越来越讲不出口了。我猜,曾国藩偷偷给活人写挽联应该也是这么一种心理。找一种形式找一个理由,说些情真意切甚至夸夸其谈的话。我们喜欢这种话,也需要说些这种话,当我不再年轻不再写情书,不再给报纸写社论,离职告别信大概是惟一的机会了吧,去夸张地表达一点爱意和感激。

其实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暗示:你不太失败——岂止不太失败。你等于自己给自己写一段历史,你的《高卢战记》,你的《我的奋斗》,而且你的听众居然知趣地配合。像我们这样普通人的一生,这种机会着实稀少,绝对值得珍惜。如果这种机会摆在眼前而你居然不能善加享受,只能说是暴殄天物不解风情。

也就是说,我幻想写一封告别信,跟新娘期待披上婚纱没什么两样。我已经在枯燥乏味的散步中在心里打过无数次腹稿。

我说我有一点像曾国藩,是说我们都有虚拟一个机会情真意切夸夸其谈一番的想法,无非他不能让他的朋友看见,我不能让我的老板看见。

作者:李方,腾讯微博总编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