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更生:我爱我的祖国——《杜甫的五城》书评

我曾听说过,让那些去国离家的移民最伤感的是他们的儿孙再也不会背唐诗宋词了。可遗憾的是今日留在国内的人,即使能背诵的诗词,也对其中的地名、风俗与典故不甚了解。

《杜甫的五城》是台湾学者赖瑞和先生所著。他研究唐史,负笈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这本书并非学术著作,而是本轻松的游记。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是沿盛唐遗迹旅行。“五城”出自杜甫诗“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所指的是唐朝在河套地区的五座主要军城:奉安、定远和三座受降城。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赖瑞和沿着盛唐史,杜甫诗以台胞的身份来到大陆。当时他必须拿着外汇券购买火车票、投宿外宾宾馆,身上的衣服在香港不算入流,在大陆却觉“太好”。

中国地大貌繁,几百万平方公里上有平原、丘陵、沙漠、盆地和丘陵,从南到北,地貌多样,从东到西,气候多变。全国四布历史遗迹,它们不止伫立于大地,也留存在诗歌之中。从杜甫的“五城”始,在李白的“敬亭山”中结束,赖瑞和九次来大陆旅行。

赖瑞和搭乘火车一路寻碑访墓,到过西安、洛阳等名城,也到过不知名的县市。在他看来,绿皮火车不止是交通工具,也是进入历史的通道。他所乘火车与普通人坐虽是同列,但只能坐软卧。外宾不能和普通人挤在一起,与他同乘的都是“领导”,列车专程留座,老百姓即使拿钱也买不到。

在普林斯顿念博士时,导师曾说:“你是念唐史的,应该到西安去看看。西安南部被整个终南山包围着。你去看了,就知道为什么唐朝要选在长安建都,因为那里可守啊!”可真当赖瑞和来到来到西安时,却发现城里怎么也看不见山,终南山远在三四十公里之外,所谓“可守”不过是史家的陈词滥调。

他登上大雁塔,想起杜牧曾在登上此瞭望昭陵,写下《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当时杜牧即将离开长安,出任湖州刺史,登高与唐太宗墓道别。赖瑞和发现,站在大雁塔上不可能看到昭陵,甚至连所在山脉都看不见。诗中写“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只怕是胡扯。为此赖瑞和驱车到七十多公里外的山郊谒昭陵。

唐太宗墓至今成迷。昭陵屡次出现在史书中,却不知具体在何处。山脚陪葬坟林遍地可见,但主墓不知所踪。赖瑞和听说昭陵在九嵕山,便又去找。无奈公路不通,只能徒脚往上爬,结果什么也找不到。昭陵在唐代十分神圣,无人敢爬,杜甫曾两次路经昭陵,都未曾攀登,只能远远从山脚下眺望,写下“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而那刻赖瑞和登山远眺,就站在了杜甫所写之处,他不能不感叹此处就是祖国。

赖瑞和祖籍祖籍广东梅县,出生马来西亚,年幼随父母到台湾岛。虽研究唐史,却在35岁时才第一次来到中国。这些发现让他惊奇不已,继而走遍中国:在内蒙古买过羊绒衫,在潮汕尝过烧仙草,一旦到了好酒产地便要买酒背在身上,泸州老窑、山西大曲、西凤酒、五粮液和汾酒通通喝过,更对美食不能自已,一下车就要找好吃的。

他是如此喜欢中国,以至于不想显得“太奇特”。

赖瑞和第一次来大陆后,赶紧买了蓝布衫和布鞋,再来便换上。他设法在管理不严格的火车站买硬座,跟普通人挤在一起,还设法入住非外宾接待宾馆。即便如此,他也知道当时旅行花销远超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无法不惊奇地看着西北候车站竟有妇女出售洗脸水,旅客一个接一个地洗,连水都不换,更不能理解中国地域如此之大竟然通用北京时间。

有次他探访武梁祠,搭车到小村子里去。一路上土路颠簸,颇不好走,却突然出现宽阔的柏油路。同车的村民兴奋地告诉他,这条路是几年前为国务院某位副总理参观而抢修的,“当时动员了整村的人,在二十四小时内修成的,”司机自豪地说。还补充了当时修路的命令在下午几点钟达到,村民几点开工,砂石从何处运来,这条公路时如何在一天内修建完毕。赖瑞和不禁感到魔幻,这个偏僻的乡村,竟如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再现。

赖瑞和将这些旅行经历写成《杜甫五城》,他不仅写山川大地、历史遗迹,也写当时市井风貌,人情百态。书中文字亲切,带着初来者的惊讶,又没有外来者的批判,甚至带有奇异的“崇拜”。他爱的这一切都在中国大地上,来到这里就是触摸历史,感受唐朝。有天晚上他睡在蒙古包里,紧紧贴着大地。那天晚上,外面下起了大雨,赖瑞和被雨打帐包的声音吵醒。他听着风声和雨声,知道自己睡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不知道他有没有默念过杜甫最著名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图书信息】

书名:杜甫的五城

作者:赖瑞和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3-5

页数:367

定价:35.00元

作者:苏更生,书评人,媒体人,业余也写专栏。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