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谈贾平凹:他是作家里最富有的人之一

我和贾平凹交往已30年。前年春,我计划编著一本报告文学特写集,请他为此书写序并题写书名。回家后,我翻看他的新著《带灯》,被这篇长篇小说反映的当前农村的实情、乡镇干部的甘苦以及生动朴实的情节和语言所打动。这本书的后记中所透露的他的身世、他的姓名中关于“凹”字的破解引起了我的兴趣。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凹”是他后改的。实际上平凹走了一条不平坦的成功之路。他从小生长在陕南商州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父亲10多岁在西安考学,候榜时流落西安街头,八路军办事处曾介绍他父亲到延安当兵,父亲没有去。平凹写道:“我埋怨父亲,你要去了,你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了,我也成了高干子弟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西安“城里响起了枪声,他又跑回老家丹凤。我又埋怨:哎,你要不跑,我不就是城里人吗,又何苦让我挣扎了19年后才成了城里人!”后来,因父亲历史“问题”,母亲又有病,平凹报名参军,没当成;招地质工人,招养路工,招民办教师,平凹虽然报了名,但不是没被选上,就是被人“调了包”……

1972年,一个偶然的机遇,他上了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1993年,他的小说《废都》出版发行,一天我与雷抒雁、陈忠实等人在钟楼饭店与贾平凹相见,平凹向我送新著《废都》一书。不久,这本书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批评者多,肯定者少,特别对书中过多的性描写提出批评。后来贾平凹一段时间情绪不好。

平凹出生在陕南农村,青少年是在农村长大的。当了作家之后,虽住在西安古城,但他热爱家乡,每年一半时间到农村体验生活和采风,晒农村太阳,吸农村地气,察农村民情。因此,他写的小说《秦腔》、《高兴》、《古炉》以及早年写的《浮躁》、《高老庄》、《怀念狼》等,都是他汲取民间营养写成的。他告诉我,现已出版文集23部,各种版本的书400多种,还不包括小说《古炉》、《带灯》和散文《天气》。

平凹不仅在创作中善于吸收群众语言,生活中也喜欢收藏。他家中堆满了瓷器、陶罐、木雕、石雕、古木家具等等,有的是朋友送的,有的是他买的,有的是用字画换的。他的一个书桌上就放置了一个酷似“凹”字的秦岭山石。据知情人说,贾平凹是作家里最富有的人之一,光卖字画和稿费收入就很可观。

虽然他著作等身,但他不善言辞,不喜欢热闹应酬。他也不喜欢西式大餐,喜欢农家饭;他为人忠厚朴实,绝无花言巧语,更不会哗众取宠。字如其人,他写的书法虽不敢说是绝等佳品,但他的字拙朴敦厚,自成一体,形成独特的风格。许多人喜欢他的字,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一本书的封面也是他题写的书名。

平凹的作品具有中国风格,代表着中国目前小说创作的一座高峰。他的作品不但在法国、美国获多项文学奖以及香港“红楼梦·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而且他的作品已用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20多种版本。2008年,他的小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古炉》自上市以来获得多个文学奖项。这次新出的小说《带灯》,国内多位文学评论家也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贾平凹的“每一部长篇小说几乎都与当代现实的难题相关”,《带灯》在他的写作历程中不仅具有“总结性的意义”,而且有“强劲的突破性意义”。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西安文联主席空缺已四年,贾平凹被免内幕说道:

    首届西商大会已经落幕,在本次大会上共聘请了三人作为文化顾问,他们分别是余秋雨、张嘉译与黄巧玲。

    △ 王永康为余秋雨颁发聘书(图/西安发布)

    张嘉译是影视明星,黄巧玲作为宋城集团董事局主席,更偏重文旅领域,相对而言,余秋雨是传统概念中理解的文化人。

    西安市邀请三人作为文化顾问,瞄准的正是在文化、影视、旅游方面的发力点,是针对西安目前的发展需求请来的高人。

    1

    余秋雨是从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手中接过西安市人民政府文化顾问聘书的。

    在西商大会上的演讲中,余秋雨做了《站在曾经的文明制高点期盼新的世界坐标》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他说:

    “今天,西安的格局也发生了改变,自唐代而起的兼容并蓄的力量加上今天主动改革的力量,共同推进大西安的发展,这让丝路起点的西安有望再次成为世界的坐标。”

    △ 余秋雨在西商大会演讲

    西安再次成为世界的坐标,需要有多种参照系。作为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影响力的著名作家,贾平凹无疑是文化的参照系之一。

    作为作家、文化人,贾平凹与余秋雨并排坐在西商大会的现场,贾并没有被聘为西安市的文化顾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安市并没有把贾当做外人。

    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曾经连任多次西安市文联主席的贾平凹,在2013年,就已经被免除了西安市文联主席的职务。至今,西安市文联主席的职务仍然空缺。

    在西安市文学联合会的官方网站上,文联领导一栏,如今是党组书记李伯钧与秘书长陈兆朋的照片和介绍。文联主席空缺已经四年,这个位置始终空缺,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贾平凹被免,源于他与时任市委书记魏民洲之间的矛盾。流行的说法是魏民洲让贾写字,被贾拒绝。

    但据贾的一位朋友讲,贾平凹曾对他说起与魏矛盾的起源。早在魏民洲任商洛市委书记时,曾召集商洛文化界人士,由于时间还早,贾困乏疲累,就给工作人员说先回去休息,如魏来了再通知他。魏民洲来时并没人通知,贾也就没到场。魏到场后看贾平凹不在,转头就走,对人说:让贾到我办公室来。贾平凹硬是没去。

    △ 贾平凹

    在魏面前,贾没有妥协。这也可以看出贾的另一面。在西北大学“贾平凹研究中心”成立会议上贾平凹在致辞中曾说:“我这个人不善交际,不爱走动,胆怯,软弱,但好处是我能吃苦、能忍耐,能为了我心中的所谓大事而看淡别的利益,能不为所动。”

    2

    在贾平凹被免去西安市文联主席之后,很多人并不知情,比如直到2016年9月,他参加甘肃泾川县文学笔会时,当地网站在报道活动时,仍然在他的介绍上加着“西安市文联主席”的头衔。

    2007年,贾平凹当选陕西省作协主席,2008年10月,他在1991、1999年两次当选文联主席之后又一次连任。但在2013年,他却被免除了西安市文联主席的职务。如今他仍然是陕西省作家主席,并且在2016年年底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

    对于西安,贾平凹是充满了情感的,“西安在全国这么多城市中,文化氛围是最浓的,民众关注文化,弄这事情的人也多。我和西安气息相投,感情深得很,每次要离开的时候,总觉得有点舍不得,别的地方转了一趟又一趟,还是觉得这地方好。”

    同样,他在自己居住几十年的城市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没有人愿意因为他的免职而趁虚而入,占这个“便宜”。这也是为什么西安市文联主席在他离任4年后,仍然空置的原因。

    在2008年接受采访时,贾平凹对于兼任陕西省作协主席与西安市文联主席两职的自我评价是:

    “身兼数职,确实很忙,但同时在省作协和市文联任职,会更有全局观念,西安市是陕西省的一部分,很多作家都同时参与省市作协的活动,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圈子的交汇,这样的交汇是种很好的沟通和融合。”

    贾平凹对于西安市文联主席有着一份独到的情感,他一直在为西安文化的发展操着心。

    《华西都市报》2010年报道,早在1979年,那时的贾平凹刚刚在文坛立足,便向当时的西安市市委书记推荐”巴蜀鬼才”魏明伦担任西安市文联主席,条件是分给魏一套房子。在市委书记答应后,魏明伦却突然说不去了。为此市委书记还把贾批评了一顿。贾平凹这么做,正是为西安惜才用才。

    3

    如今担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的吴义勤近日来西安讲课,他感慨:”出了高铁站,直接感到今天西安的大变化。”

    2014年挂职西安市副市长时,吴义勤就在接受《华商报》专访时提出“西安有条件成为新时代的文学之都”的观点,他认为:

    “西安作为有几千年文明积淀的古都,古往今来都是重要的文学之都和作家之都。今天,它更应该有条件成为新时代的文学之城、文学之都,成为陕西文学的中心,并对整个陕西文学的发展繁荣起到辐射和引领作用。 ”

    他曾经希望解决市文联主席这一棘手的问题,但是很可惜没有实现。

    △ 吴义勤

    吴义勤提出的文学之都的构想,因为他在西安任职的时间有限,也因为西安文联主席的空缺,文学之都的申报没有可以执行的对口机构,没有能够具体实施,吴义勤还曾为此与贾平凹沟通过。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创意城市网络”,在世界范围内评选“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美食之都”,着力促进全球创意产业发展,旨在通过对成员城市促进当地文化发展的经验进行认可和交流,从而达到在全球化环境下倡导和维护文化多样性的目标。

    截至2016年,全世界共有116座城市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其中有20座城市被评为“文学之都”,包括英国爱丁堡与诺利奇、澳大利亚墨尔本、美国爱荷华等城市。

    今年5月,南京在“文学多样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正式提出将申办世界“文学之都”,力求填补中国和东亚地区“文学之都”的空白。

    △ 南京申办“文学之都”的官方宣传片截图

    在南京的峰会上,波兰克拉科夫“文学之都”负责人西蒙•克劳斯卡认为,“文学多样性的发展不可用外力控制,但是可以为它创造外部环境。”

    对于西蒙•克劳斯卡来说,文学和城市市民的互动,就是推动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那双看不见的手。

    文学体现城市底蕴,是一座城市最靓丽的名片。这次来到西安,吴义勤在讲座中仍然认为西安有必要申报“文学之都”。

    他提出,虽然如今南京已经开始正式申报,扎扎实实地在推进,但西安还是不应放弃这一机会。因为这是一个全面展示西安这座文化历史名城魅力的机遇。

    西安一直在提,让文化资源大市成为文化产业强市。前两天,王永康十问大西安时,又说到“为什么我们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优势突出,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却不大不强?”

    这个话题很大,涉及到的层面很多。具体到西安文联这个文化机构,四年没主席这个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呢?

    作者:小强,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