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搜索”上线 360百度应用分发战略不同

今天出门在外,听说360新上线了雷电搜索,就拿着手机登陆了网页,我相信和我一样,许多人看到它的第一反应是相同的——这不就是一个Web版的应用商店吗?确实,以目前的形态来看,雷电搜索就是一个应用、铃声、音乐、壁纸、彩铃、电子书等移动内容的分发渠道。

这看上去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几乎每一个应用商店产品都有自己的Web版,用户可以直接在网页中检索和下载应用的APK安装包到手机上。不过仔细一看,我发现雷电搜索还是有些不同的。

第一点是在雷电搜索电脑版的Web页面中,许多应用都提供了不止“360手机助手一个来源”,用户还可以点击跳转到其他应用市场的应用页面进行下载,我尝试性的点击了几个应用,发现其中不仅包括木蚂蚁、安智市场、豌豆荚、泡椒网、应用宝、木蚂蚁、网易应用等,甚至连百度应用和91软件都包含在内。我认为360这么做的原因有两点——首先,这能让其汇集更丰富的资源,从而吸引用户使用雷电搜索;其次,360想做一个比应用商店更上层的入口,就像应用分发领域的网址站一样。不过在移动端的Web页面,我并没有找到这个功能。

第二点是360自身的优势——我看了数个渠道,其中只看到有百度、豌豆荚和360提供了全面详细的安全性说明:有无病毒、是否内嵌广告、是否为官方版、是否存在隐私问题……在Android恶意程序泛滥的今天,这一点是不少用户选择下载渠道的评判标准。

第三点是移动端的使用便捷性。首先是域名,leidian.com是一个易于记忆和输入的域名,我测试了好几个Web的域名,除了wandoujia.com外,其他的都相对麻烦。另一点是移动界面的优化,我们可以看到,雷电搜索的移动端架构是最清晰易用的,而我看到好几个移动页面上,都花了很大一部分页面用来推荐自己市场的本地应用下载。

第四点同样延续了便捷性的理念。同大部分Web版应用商店一样,雷电搜索在移动端是直接点击下载,而在PC端,它采取了更聪明的方式。我们知道,如果用户要通过电脑下载安装移动应用,通常有几个手段——下载到电脑再通过豌豆荚等软件安装(有的市场已经提供用豌豆荚一建下载安装功能)、扫描二维码下载或是短信传输。此前我讲360随身Wi-Fi诞生的故事时提到过,360的工程师是这样考虑电脑和手机的连接方式的:“他们认为让用户通过USB连接线连接电脑,然后开启恼人的USB调试,实在是一件太繁琐太不酷的事情。而如果采用微信网页版那种用扫描二维码连接的方式,用户的教育成本会非常地高,因为许多用户并不知道二维码是何物。”

所以,他们想到了利用Wi-Fi来传输文件和管理的方法,这和豌豆荚的Wi-Fi模式有些类似。用户登陆PC端页面,可以利用“一建装进手机“功能,通过Wi-Fi将应用安装到手机上。不过,其前提是用户手机上必须有360手机助手。如果当时的环境下没有Wi-Fi网络怎么办呢?别忘了不久前他们推出的随身Wi-Fi。

看吧,这三个各自侧重于无线网络提供、应用下载和手机管理的产品合在一块儿,改善了向喜欢用PC操控的用户分发移动应用过程相对复杂的问题,你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吗?

但请不要先急着鼓掌,虽然我在前面讲了雷电搜索的一大堆优势,但主要是相对于其他传统的应用分发渠道而言的。你会发现,即使推出了雷电搜索,360战略下的移动分发形态实际上还是单一的一种,即类应用商店模式。而我认为,未来应用分发的渠道应当是多样化的,这点上我更看好百度的思路,除了百度应用和刚刚搜索的91手机助手等具有商店类分发模式的产品外,百度更重要的动作是利用自身在搜索领域的垄断地位,判别用户的意图,做相关的应用推荐。例如,我利用so.com搜索“天气预报”,360会反馈天气信息以及关键字索引结果等信息,利用baidu.com搜索“天气预报”,百度的搜索结果里就会有相关的App推荐。而随着百度在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上的商业化运用,其对用户查询意图的理解深入,这种分发模式的效果将更加显著。同时,在Web App的开发支持和直接调用,以及Push等推送功能上,相较于360,百度的分发渠道确实在类型的多样化上有明显的优势。

所以,360坐拥目前分发量最大的渠道,并正在将覆盖到PC、Web和手机平台上,通过相互连通且便捷的体验来赢得用户,而百度则从后端开始网罗开发者,并依靠多形态的分发方式来参与竞争。这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渠道之战,才刚刚开始。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