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如何在天安门广场发出了一条Facebook?

星期五上午,Facebook创始人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在Facebook上发了条信息,地理位置是天安门广场,配的图片是他在天安门城楼前跑步。

于是很多人在问:扎克伯格同学用的是哪家的VPN翻墙出去的?(大家懂的)

实际上小扎同学是拿自己的漫游手机上网,直接从海外接入到互联网的。

那为啥你的手机没有Facebook,只有404?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下运营商国际漫游的基本原理。

先说说话音业务的国际漫游,也就是用在国外手机打电话。

有一天,你要去旧金山,或是去北海道去伦敦……反正不管去哪里,当你下了飞机,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是的,过海关。海关要确认你的身份,是不是好人,才会放你入境。

手机也一样。

当你出了国,只要第一次打开手机,不管你有没有打打电话,你的手机都会先在当地的网络上也“过海关”。

当然,这些都不需要你自己来,手机自己就搞定了。

它的流程大抵是这样的(以一个中国移动的用户为例):

第一步说的是用户的位置更新。国际漫游用户首次在拜访地开机时,手机自动向拜访地网络发起位置更新请求,不需要用户有任何动作,漫游客户就对拜访地的运营商say hello啦。

第二步,是拜访地运营商问中国移动,这个用户是不是好人?如果确认的话,中国移动会发给拜访地五张”好人卡”。这个”好人卡”可是好东西啊,有了这个身份,客户就可以和当地用户一样进行话音业务的接续。

第三步,如果用户要想打电话,都要用一张”好人卡”发起呼叫;通话到达一定时间后,即使通话没断,也要再用一张”好人卡”。当这个用户的”好人卡”快用完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发起向归属地的认证流程,如果用户还是有效的,那么就再给用户配五张”好人卡”;如果用户欠费停机,中国移动不发”好人卡”,用户就不能继续打电话了。

第四步,漫游用户发起呼叫,其路由接续与拜访地当地的用户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话音业务的国际漫游话单,都是在海外产生的。如果海外运营商不把话单传回来,中国移动根本不知道这个用户在国外干了什么。他打了多少电话,打给谁,打了多长时间,这些信息都要等着拜访地运营商把话单传回来,才能知道。

所以,有了中国移动的“好人卡”,你就可以在当地打电话了。

只不过,中国移动给你的记账单不多,每打一个电话要用掉一张,如果一次打电话时间长,还得用。

到记账单用得差不多了,当地运营商会再给中国移动确认说:“哥们儿,他账单都记了一大撂了,后面的账你还认不?”

如果你没有欠费,中国移动会继续给“记账单”。如果你已经欠费……小子,对不起了,你先交了钱再说吧!

等到你回国,国际运营商就会把你的话单传给中国移动,你花了多少,他找中国移动收多少。自然,他找中国移动收的钱,中国移动也会从的话费里照扣。

这个过程,就像你用现金买东西一样,花了多少钱,只能看购物小票。

如果海外运营商不把话单传回来,中国移动根本不知道你在国外打了几个电话,打给谁,打了多长时间。

这些信息,都要等着拜访地运营商把话单传回来,他才知道。

但是你要在国外用手机上网,就不一样啦!

这叫数据流量业务的国际漫游。它有另一套规则,看下面这张图就和话音业务有了区别:

前两步和之前讲的话音业务一样,都是进行位置更新时,通信网络之间通信来判断这个用户是否具备通信条件。也就是都是先过“海关”,进入当地的通信网络。

但是与话音业务不同,蜂窝流量业务不再用”好人卡”的方式来做用户的鉴权和认证,而是每次用户上网时,都把用户送回到归属运营商。归属运营商判断这个用户的合法性之后,从自己的网络将这个用户接入到互联网里面去。

也就是说,如果你要用手机流量直接上网,那么不好意思,本店不收现金,只能刷卡,东西也不能现场取走,要用淘宝下单,快递小哥送上门。

所以,没法记账单的当地运营商就会把你的上网请求,直接送回给中国移动的网关。

如果你没欠费,中国移动会接受你的“远程刷卡”,然后用自己的快递小哥,把你要的信息传送给你。

于是,不管你在哪里,你都得先连上中国移动,然后从中国接入到互联网。

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几种场景结果:

场景一:中国的用户漫游到国外,要回到国内的GGSN,经过那道墙之后再接入到互联网。

场景二:国外的用户来中国访问,也是回到国外的GGSN再入网。

所以,为什么小扎可以开开心心地在天安门城楼前玩自拍,发到那家貌似不存在的网站上去。

而我们即使出了国,也一样用不了谷歌地图。

当然,如果用户漫游到国外,登录当地运营商的WiFi,那么,它其实就是换了一个当地的国籍,自然就变成了从当地直接接入互联网了。

所以,如果你出国不认路,又不想迷路,记得换一张当地的SIM卡,或是用一个当地的随身WiFi。

而等扎克伯格回到酒店,登上WiFi,嘿嘿,照样翻不过那道墙。

【钛媒体作者介绍:宁宇;微信公众号:尚儒客栈(CMCC-ningyu)】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您可能还喜欢…

10 Responses

  1. 覃超说道:

    主要的编程语言是php,里面有大量的fb后来开发的扩展库。也有转c和编译的hphp,再到后来的高性能vm。

    现在fb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前端渲染和处理,大量使用js和后来新推出的react。思路就是将前后端尽量解除耦合,之间只交换数据(调rest api来取数据和扭转数据的状态)。
    php的背后则是大量的java和c++的代码,来处理后端一些深层次的逻辑,比如 news feed ranking,antispam,推荐算法,ads ranking,messaging backend等等。他们游离在PHP的背后,是一个一个独立的service,通过thrift来和PHP以及他们互相间通信。
    在移动端,刚开始是原生(那时只有原生)。2011年底开始浪,想用html5一统江湖,但是吃了巨大的苦果,于是后来又全部换回native。ios的用objc,android的用java,一部分不常用的功能保持在html页面。
    技术和创业公司是一轮接一轮向前发展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的Facebook团队要是刚开始创业的话,按照peter thiel的说法,他们不会再做social network。那么我的补充就是,他们也不会使用当时的技术栈,而是用当前更为轻便的方案,比如: python+django,或者ruby on rails,或者是node.js etc,而后端服务亦或是驾于amazon web service之上,甚至是Google app engine或者parse上。
    之前是php,后来赵海平Facebook公司一次Hackathon活动(员工在一个晚上自由发挥,实验新的想法),他手工将PHP转换为C++代码,虽然
    语法上很类似,但是无论是CPU还是内存使用,转换后的C++代码都大大优于PHP。于是他想,如果构建一个系统,编程实现转换,会怎么样呢?
    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不少改善PHP性能的方法。Zend引擎在运行时转换PHP源代码为运行在Zend虚拟机上的opcode。开源项目APC和
    eAccelerator将输出缓存,为大多数PHP网站所使用。此外,还有Zend
    Server这样的商业产品,通过opcode优化和缓存,提高PHP速度。赵海平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将PHP直接转为C++,然后再变成本地机器码。当
    然,有许多开源项目也是同样的思路,Roadsend和phc编译为C,Quercus编译为Java,而Phalanger编译为.NET。
    Hackathon之后8个月,赵海平拿出了原型,足以说明这条路可以走通,编译后的代码的确更快。不久,Iain Proctor和Minghui
    Yang加入进来。接下来又开发了10个月,在生产服务器上测试了6个月。然后正式上线部署,6个月之后,Facebook
    90%以上的Web流量都使用了HipHop。 按赵海平的说法,凭借HipHop,Facebook
    Web服务器上的CPU使用平均减少了50%,从而大大减少了服务器的需求。项目对Facebook影响巨大。为了让这一改进也惠及社区,已经开
    源,也就是HipHop For PHP前端(Web server)方面,把PHP翻译成C++应该是比较早期(2012以前?)的做法了。现在应该都是都是在HHVM上的Hack/PHP了。HHVM有JIT会把Hack/PHP弄成HHVM上的一个中间代码来执行。记得去年下半年Facebook来学校招人开宣讲会的时候还介绍过还有可以把现成的php代码转化成Hack的工具。当时的转换进度已经达到了90%+。现在前端应该全都是Hack了吧。有用erlang c++ php
    后端肯定有Java(Hadoop/Hive),似乎有Erlang。据说也有内部小工具是用OCaml、Haskell写的。

  2. 方园婧说道:

    1, 强制使用Messenger. 16G的手机真的是下什么都要考虑半天…Facebook App就不能内置msg功能吗,不下载MSG的话那个红点就一直在那里,别扭死强迫症……
    2, 其实不喜欢即时通讯工具有“已读”功能……这样我连“太忙了,没看到讯息”的借口都木有了。
    3, 类似于微信朋友圈“只要你评论了这条状态,别人也评论了,系统就要通知你”的设定,评论一个社交达人的状态,紧接着你就会收到无数条与我毫不相干的,别人回复这条状态的内容……
    4,给某条状态点个赞也要推送到别人的时间线上面,能不能禁止我赞过的内容出现在我好友的时间线啊……有时候遇到喜欢的但是有点污的都不敢点赞=_=先说fb的回复功能,是大概一年前才出来的吧。点了回复按钮会自动把对方的名字link加在内容之前看到,真的连QQ空间的回复都不如(虽然已经八百年不用QQ空间了)。
    另外,如果我的朋友在某个帖子下留言,这个帖子会被推送到我的首页,显示“XX(←朋友名字)回复了这个的一条留言”之类,这时候我的兴趣会被勾起来,想看看我的朋友到底说了什么。然而!!!这篇帖子底下将近一万条留言,我要去哪里找朋友的留言在哪啊!!!给个高亮行不!!!每次这个时候都非常的怨念啊o(一︿一+)o
    还有一个跟别人吐槽很多次的,就是外国朋友没有微信之类的APP,所以他们除了发短信,另外就是用fb的聊天app:Messenger。这个app有一个一直让我蛋疼的地方就是,它的发送按钮在消息输入框,FaceBook的个人主页不仅有Timeline模式,也提供比较传统的简介模式供用户自行选择。国外的社交平台普遍比较注重个性化,任何事物都希望实现根据个人使用习惯来搭建。这一理念在FaceBook的个人主页中也有体现,每个版块基本上都能按照自己的喜好调整和设置,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最舒适的状态。而在个人主页的导航部分似乎没有体现出这一理念。导航采用了跟随的形式,面积虽然不大,但却阻碍了用户的浏览视线。撕逼都撕出产品吐槽辟来了,这也是没谁了。不过人家FaceBook应该也没有对中国市场和中国用户做多少调研。用户习惯当然会不一样。FaceBook的个人主页不仅有Timeline模式,也提供比较传统的简介模式供用户自行选择。国外的社交平台普遍比较注重个性化,任何事物都希望实现根据个人使用习惯来搭建。这一理念在FaceBook的个人主页中也有体现,每个版块基本上都能按照自己的喜好调整和设置,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最舒适的状态。而在个人主页的导航部分似乎没有体现出这一理念。导航采用了跟随的形式,面积虽然不大,但却阻碍了用户的浏览视线。撕逼都撕出产品吐槽辟来了,这也是没谁了。不过人家FaceBook应该也没有对中国市场和中国用户做多少调研。用户习惯当然会不一样。
    马克自己也说了,这个产品是与 News Feed 和 TimeLine 组成的三大浏览方式。在我看来,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
    想象一下,你去Facebook 时候的浏览方式。被动的 NewsFeed 信息浏览,用户没有多少自主权,被算法猜测最近你可能关注的事情,但毕竟是猜测而已。这种浏览方式很必要,解决"What’s Up?"的需求。人类总是关心自己的社交圈有什么新鲜事儿。
    但这又不仅仅是人们唯一关心的社交需求,总有些人是我们特别关注的。而之前的个人主页方式的信噪比很低,流水帐没多大意思。而TimeLine的信息组织形式,对于我们了解个别人来说尤其高效。
    可这远远不够,我们对社交信息需求的粒度,经常介于两者之间。除了需要泛泛得知道整个社交圈里的情况和个别人的情况时候,我们还渴望知道某一个范围内的信息。
    比如,我的朋友在巴黎的照片,哪些朋友最近打算去滑雪等等等等。逐个翻去过巴黎的朋友的照片实在太累,几乎不可行,而逐个翻朋友近期的打算同理不可行。TimeLine上就算有,也是不可能人工办到的,而去慢慢浏览长长的News Feed 同样低效。
    我认为,Facebook Graph Search 是弥补了News Feed 和 TimeLine 中间的那个缺失的部分。简单得来说,News Feed 太泛泛,TimeLine 太个人,都不能满足特定需求下我们希望有的社交信息的信噪比的要求。个人非常看好 Graph Search 的前途,因为我认为它确实是真实存在的需求,并且Facebook是最有资格作这块的,而且相信能做得好。
    Graph Search 出现的意义不亚于当初的 News Feed,可能成为人们使用Facebook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个人观点,这是对社交网络信息浏览方式的革新之一,不是冲着Google的使用场景去的。而是社交网络领域又一遥遥领先的信息组织浏览方式的创新。

    用户在Facebook的页面顶部有蓝色的导航栏输入搜索内容,便可立即看到结果,另外在搜索页面右侧有一个按钮可以重新定义搜索,缩小搜索范围。图谱搜索可以根据地点类型、朋友们去过的地方、和图片的“赞”及评价对地图,位置,以及图片进行搜索,并以答案的方式展示给你,而不仅仅是个冰冷的链接。
    只是图谱搜索不使用网页索引,而是建立在不断壮大的社交图谱上,通过好友联系频率、地点、点“赞”的次数、频率等数据作为依据,为你所需要的信息提供尽可能符合你需求的答案。
    在社交搜索方面,我们可以搜索“目前单身的朋友”、“曾创业并目前做产品经理的朋友”细化搜索条件,找到符合条件的人。图片方面,我们可以搜索某个朋友年轻时的照片,或者朋友们评论最多的照片。视频方面,你可以搜索目前朋友们最喜欢的热门电视剧。另外,图谱搜索将传统搜索快十倍。虽然大部分用户不会使用Facebook进行web搜索,但是对于图谱暂时无法回答的问题,扎克伯格表示已经和微软合作,使用必应搜索来提供网页搜索结果。
    不同的用户得到的搜索结果会截然不同,这给图谱搜索的开发带来极大的挑战性。不仅仅要考虑到精准度,还要考虑隐私问题。对此,扎克伯格表示,用户只能搜索到已公开的照片或者被共享给你的内容。
    通过对总体的隐私权限设置,来选择可以看你信息的人群,以及对照片,状态等进行归类,比如通过选择照片给自己带来的感觉,来决定该照片将以什么形式展现给人们。批量对照片进行选择,“They’re inappropriate”“They make me sad”“They’re bad photos of me”“They’re embarrassig”“other”,而这种选择上的差异到底会带来搜索上的那些差异,扎克伯格并没有解释。图谱搜索目前只是一个内测试用产品,可以搜人,照片,地点,兴趣。未来图谱搜索会开放更多语言,并逐步推向移动端。扎克伯格表示这是他们目前正在build的最酷的东西,而这一切仅仅是个雏形。难怪在发布会前夕,扎克伯格会说“Come and see,what we’re building”,因为一切仅仅这仅是他们进军搜索界的开始。
    此外,在问到API入口和图谱搜索是否会植入广告时,扎克伯格婉转地表示,这是一种潜在的盈利方式,但是目前很多想法在Beta1版本上还无法实现,暂时以提升用户体验为主。只有在后期逐步完善以后,才会考虑广告问题。
    和网页搜索截然不同的是,图谱搜索并不是通过关键词搜索来展现给用户冰冷的链接,而是通过语义识别,直接给用户所需要的答案,这个结果可以是视频、图片、地点等一切和用户需求相关的结果,从这个概念来说,Graph Search可以算是文字版Siri。考虑到苹果已经和Facebook深度合作,它这项功能一定会与Siri深度整合;考虑到Facebook已经和谷歌宣战,安卓上推出自己的语音搜索也未尝不可—-毕竟,Facebook已经开始做语音Message,开始搜集语音图谱了。

  3. 杨博宇说道:

    作为国内FB的追随者,和大家交流下这个话题。
    主要谈图谱搜索是什么,能做什么。
    首先,有人怀疑这不是搜索引擎。实际这就是搜索引擎,而且是下一代搜索引擎。不能认为Google和百度就是搜索引擎的终极形态,他们的产品和他们的愿景仍然有很大差距。然后说下搜索引擎的几个核心功能点,我们再分别对比传统搜索和图谱搜索。
    一、信息抓取
    传统搜索使用爬虫程序遍历互联网所有开放的网页;
    而图谱搜索由用户抓取互联网内容
    二、信息处理
    传统搜索通过自然语言语义分析来处理抓取的信息;
    图谱搜索通过OG识别内容,也就是内容的提供方已经把内容分解为元数据后,才被抓取
    三、信息检索
    传统搜索只能检索内容本身,例如通过名字搜索一本书;
    图谱搜索不仅能检索内容,还能检索内容和行为的关系,例如XXX看过的书,或者 大家喜欢的电影,多了一个关系的维度

    图谱搜索也有缺点,比如依赖用户的行为量,擅长热门不擅长长尾。个人认为图谱搜索也有必要加入传统搜索的特性,二者结合才算是更进一步的搜索体验。
    图谱搜索的使用场景目前更局限于SNS内,可以以人为线索搜索内容,是关系和内容的完美结合。「Facebook已经积攒了10亿用户、2400亿张照片和1万亿次页面访问量」,有了这些数据的积累,算法就会更加智能化。
    因此当你搜索「来自中国的单身码农」时,应该可以把你的好友中符合条件的好友照片列出来了。顺便说一句,大数据未来的应用不会离我们很远,能做的越让用户感觉不出来有多神秘的大数据应用,才越有可能取得成功。更像大众点评或者是区域化的豆瓣,在原来地理关系的基础上加上人际关系,根据几种关系的远近叠加搜索的结果。1. 强大的人肉利器 (关于FB隐私的讨论将更加激化)
    2. 搜索问题的转型:从大范围的“这个东西网上怎么看” 转变到更加贴近生活的 “朋友们怎么看?” 这也更加符合大多数人生活中对于“口碑”依赖。Facebook Graph Search 是弥补了News Feed 和 TimeLine 中间的那个缺失的部分。简单得来说,News Feed 太泛泛,TimeLine 太个人,都不能满足特定需求下我们希望有的社交信息的信噪比的要求。 Graph Search 的前途,因为我认为它确实是真实存在的需求,并且Facebook是最有资格作这块的,而且相信能做得好。Graph Search 出现的意义不亚于当初的 News Feed,可能成为人们使用Facebook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个人观点,这是对社交网络信息浏览方式的革新之一,不是冲着Google的使用场景去的。而是社交网络领域又一遥遥领先的信息组织浏览方式的创新。主要谈图谱搜索是什么,能做什么。
    首先,有人怀疑这不是搜索引擎。实际这就是搜索引擎,而且是下一代搜索引擎。不能认为Google和百度就是搜索引擎的终极形态,他们的产品和他们的愿景仍然有很大差距。然后说下搜索引擎的几个核心功能点,我们再分别对比传统搜索和图谱搜索。
    一、信息抓取
    传统搜索使用爬虫程序遍历互联网所有开放的网页;
    而图谱搜索由用户抓取互联网内容
    二、信息处理
    传统搜索通过自然语言语义分析来处理抓取的信息;
    图谱搜索通过OG识别内容,也就是内容的提供方已经把内容分解为元数据后,才被抓取
    三、信息检索
    传统搜索只能检索内容本身,例如通过名字搜索一本书;
    图谱搜索不仅能检索内容,还能检索内容和行为的关系,例如XXX看过的书,或者 大家喜欢的电影,多了一个关系的维度

    图谱搜索也有缺点,比如依赖用户的行为量,擅长热门不擅长长尾。个人认为图谱搜索也有必要加入传统搜索的特性,二者结合才算是更进一步的搜索体验。
    图谱搜索的使用场景目前更局限于SNS内,可以以人为线索搜索内容,是关系和内容的完美结合。

  4. 余博伦说道:

    fackebook工程师文化深厚,有软件工程师天堂之称,同时该公司尚未上市 ,吸了大批优秀工程师,包含业界巨头google等公司都员工都倾向于跳往fakcebook。Bigpipe和基于Redis的cache.facebook已经不用Cassandra了,在Facebook在2015Q4的财报中,各种数字喜人,单季营收为创纪录的58亿美元,日活超过10.7亿,受到好消息鼓励,FB的股票一路走高,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超过了亚马逊公司,排在苹果,谷歌,微软之后,成为世界上市值第四大科技公司。FACEBOOK从跌破发行价到全球第四,只有短短4年时间。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Facebook作为第四大科技公司,在我看来,表面上这种估值是给予一个伟大的社交公司,但本质上是对FB的移动广告平台的肯定和长期看好。有2个核心数字说明这一切:FB收入的97%来自于广告,广告中80%收入来自移动广告。
    在互联网时代,谷歌是一个信息检索的效率公司,为人们节省时间而生;而Facebook是一个社交网络的时间杀手,为透支人们的社交时间而生;从这个经济学角度来看,Facebook的人类贡献远远不如谷歌公司。但是,从广告技术的创新程度来看,Facebook却超越了守旧的谷歌公司,为广告主和用户带来全新的广告形式和体验。
    为什么说Facebook伟大?分享几个简单的观点
    1. 成功布局移动广告的广告金字塔
    2. 发明移动信息流广告(Feed Ads),盘活移动广告
    3. 移动视频广告的逆袭
    首先,Facebook在移动广告市场上,能够迅速大力布局。
    这一点上,facebook实际上比谷歌要来得迅猛一些,谷歌依旧还在贪恋PC的光环。上次,我提出了一个广告平台的金字塔模型,我们就来看看Facebook在金字塔的各个层次,如何稳打稳扎,快速布局。媒体层次,Facebook主攻移动市场,除了中国市场之外,很多移动设备都内置了Facebook移动端。另外,在Iphone上,前5个下载最多的应用,Facebook就占领了4个(Messenger,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这感觉好像中国的腾讯啊。另外,对于非自有应用,Facebook提供了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的SDK,类似谷歌的AdMob,快速集成到各个大型应用中,特别是一些游戏和工具类型的软件,例如猎豹清理大师,雨燕桌面等。
    如同每一个大型IT公司,Facebook 的技术架构演化史也是极为丰富。和 Google 一切 Infrastructure 从零研发的策略不同,最初的 Facebook 更像是典型的 Startup,尽可能地使用开源解决方案。
    Facebook CEO Zuckerberg 在2005年回到母校哈佛大学给校友们讲了一堂课,其中提到了早期公司的技术架构。视频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Fs9UgOAlE#rd。
    从 LAMP 一路走来
    如 Zuckerberg 所讲,一开始,大概在 2004 年,Facebook 就是一个单纯的 LAMP 架构的小网站,用户信息保存在一张名为 info 的表里面……

    他还提到了在一些早期用户增长时他们做的一些诸如 Sharding/Cache 等如今已经成为标配的提升 Scalability 的手段。时至今日,Facebook 依旧在使用 PHP 和 MySQL,但是当初的开源方案都经过了无数次的重写和架构优化。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单库单表早已没法满足存储和响应速度的需求。大约在 2006 年,Facebook 开始按照学校或者用户 id 把用户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数据库存储。久而久之这个映射函数就变得复杂无比,难以维护。
    再后来数据库抗不住了,连接数超出了 MySQL 的承受范围,于是 Memcached 出场,MySQL 不再直接服务于应用服务器。Memcached 的查询非常快,从此响应进入毫秒时代。
    不断进步
    接下来的几年,同步 IO 劣势凸显,异步 IO 大展宏图,异步处理将网络程序带入了异步时代。从那时起,Facebook 中越来越多的新代码使用异步 IO,老代码也渐渐被重构。
    为了让网页响应更快,Facebook 把一些和渲染网页无关的工作异步化了,在 PHP 语言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比如 “Post-Send Processing”,在页面返回之后处理一些发消息、清理等任务,还有 “Async” 用于支持 PHP 的函数延迟、重试、分布式。
    2008 年,Facebook 的机器开始出现 CPU 负载较高的问题,这种已经是 PHP 语言层面的问题了,那时候一位中国工程师开始做 HipHop 的相关工作,就是把 PHP 翻译成 C++,然后编译执行。从此Facebook PHP的执行速度提升了几十倍,这也是Facebook技术史上最关键的一个成就。
    2011 年,Hadoop 进入 Facebook 的技术栈,大数据处理框架开始火热。Facebook 把所有的日志全都记录在了 HDFS 上,而且对 Hive / Pig 等 Hadoop 系开源开发也贡献很多。
    2014 年,Facebook 搞出了著名的 HHVM,一个 PHP 的 JIT 虚拟机,用于取代之前的 HipHop. 然而 HHVM 并没有带来比 HipHop 高出许多的性能提升,原因是 GCC 本身的代码优化已经足够强大了,能够把 HipHop 生成的不优化的 C++ 代码优化成高效的机器码,JIT 也不是万能药,不是用了它代码效率就能飞跃。
    Too big to fail
    可以看到,Facebook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其实都是在为早期的选择的 PHP 和 MySQL 做补丁和性能优化。
    有朋友会问 Facebook 为什么不在用户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改用如今一些更为流行,更容易 Scale 的技术栈?笔者以为,当有些事物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或许就无法承受放弃的代价 — “too big to fail”.
    今天的 Facebook,技术架构已经非常复杂。除以 PHP,MySQL,Memcached 为基础的应用层外,又多出了很多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查询的解决方案。所有这些技术积累最终成功地将 Facebook 推至如今的体量。
    如前文所述,Facebook 开源了很多内部使用的系统,考虑到 Facebook 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公司,所以这些数据处理软件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列举一些比较知名的例子:
    Scribe: Facebook 内部开发的开源,用来并发收集,处理实时 log;
    HBase: Google BigTable 的开源版本,Facebook 如今用来存储海量的用户 Event,Messenger的消息等;
    Hive: 早期 Facebook 大量使用的 Hadoop 查询工具,使用 Map-Reduce 机制;
    Presto:Facebook 如今大量使用的分布式查询工具,同样建立在 HDFS 基础上,由于没有使用 Map-Reduce 机制而大大提高了查询速度;
    以上提到的技术栈只是 Facebook 框架的核心部分,根据 Facebook 的业务规模、业务需多样化,没有任意一个方案是能够满足所有需求的。
    工程师的价值
    在互联网的早期,或许 SQL Database 可以作为数据处理的终极法宝,既当存储,又响应查询,甚至当 Cache 用。但如今,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数据量和并发量,让 ”一招鲜吃遍天“ 变得不再可能。
    根据 CAP Theorem 所述,所有的技术解决方案最终需要根据实际业务做出相应的权衡和折中,而笔者认为这也从技术角度回答了很多非行业人士的疑问:“Facebook 就是一个网站,都上线了,为什么还要招那么多工程师?” 在 Facebook 的用户量级,任何新业务的开发、原有业务的修改都浸注着工程师的智慧和努力,这也是 Hacker 们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上,Facebook 还尽可能的保持 “Hack“ 精神:工程师拥有决定方案的话语权。因此只要你能够快速解决问题,就可以得到同事们的尊重。从这个角度看,Facebook 确实是一家一直致力于提高工程师幸福感的公司。

  5. 北冥乘海生说道:

    Facebook发明了News Feed Ads,盘活移动广告
    移动广告的初期,大部分的广告形式都是Banner广告,样子难看,导致很多应用界面有明显的违和感。广告主不愿意投Banner,用户不愿意看Banner,开发者也不愿意结Banner广告,因此Banner广告越来越窄。Facebook在标准化信息流展现的过程中,将广告的展现也融入其中,并且采用统一的样式,使得整个体验比较无缝,广告也有趣的标题和内容。这样大家都喜欢了。这种广告形式很快流行起来,在微博,微信,甚至商业浏览器中都是在大胆使用和探索。
    信息流广告有2个特点
    1.原生体验:广告和内容的形式一致,没有违和感
    2.动态位置:固定广告位有涟漪效应,随着时间推移,效果递减
    因此,很多广告产品经理,都在琢磨这两个问题,把广告做成原生一些,更加场景化,另外,位置动态性需要更加高层次的产品整体设计,更加难做。
    第三,Facebook从新定义视频广告
    说到视频广告,谷歌的Youtube确实是一个先锋,用户量做到了最大,很多视频广告的技术定义都是对标Youtube的实现,谷歌也给视频广告推广设置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门槛。例如,Youtube推出的TrueView的视频广告,视频只有播放超过30秒,或者播放完毕,这时候才收取广告主的费用,另外,用户在视频播放5秒之后可以选择Skip视频。这种模式的长期目的是鼓励广告主开发精美的视频广告,并且避免无效的广告支出。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突围?
    2014年,Facebook技术上收购了LiveRail,LiveRail是一个视频技术公司,拥有不少美国媒体资源和用户定向数据,Facebook利用已有的技术和市场快速切入视频广告市场。如果在视频广告上突破,信息流依旧是成果的法宝,在信息流中插入视频广告,使得Facebook的视频普及率极高,简直是一夜成名,另外信息流中,视频广告是自动无声播放的,无需点击,无需横屏,这种模式更加类似电视播放的模式,更加容易让广告主理解。在去年的视频播放量上,Facebook正在悄然逆袭了Youtube,推出一年多的Facebook视频访问量居然到了YouTube的2/3左右,要知道Youtube辛苦了10多年才积累到现在的水平。
    另外在视频广告的收费模式上,采用视频播放长度超过3秒则收费,通常的视频广告长度是15秒。这样保证了广告平台的收益性,15秒的长度也大大降低了视频广告主的制作成本。
    另外,在视频广告形式上,去年年底,Facebook推出了视频360功能,使得视频可以进行360度全景观看,让视频互动起来,很多品牌广告主已经开始制作相关的视频,而且成本也不高。很多品牌广告主已经开始开始试用视频360营销,
    其中包括 AT&T、Corona、雀巢、乐之饼干、三星和迪士尼,效果据说出奇的好!
    最后摘要一下,Facebook表面上是一个社交公司,其实更是一个广告公司,Facebook对于VR的投入,也是未来社交模式,广告模式的一种大胆探索。世界上广告营销的总体费用是大致不变的,但是营销分配的比例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从传统的电视媒体到互联网眼球,从传统的PC搜索到无时无刻的移动信息流,从单纯的展现到双向的互动,Facebook正是深度理解了这些变化,打造自己的广告生态王国,拥有数据优势的Facebook的公共平台定义就是"以人为本的营销解决方案“(People Based Marketing Solutions Powered by Facebook")。

    Google为何被Facebook弯道超车——程序化与原生化的阶段性矛盾

    近来有两则大洋彼岸的消息,在国内的广告技术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则是苹果关闭其移动广告平台iAd,一则是Facebook中止了其DSP产品计划。出于国内广告技术界对于移动和程序化概念的热捧,有许多行业大佬纷纷站出来,揶揄两家巨头在移动广告被浩浩汤汤的程序化洪流所抛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今天我就从一个产品狗的角度,谈谈对于移动广告程序化和原生化的看法,声援一下Facebook和苹果这两个阶级兄弟!(画外音:人家用得着你声援么?)

    本文探讨的范畴,是Google和FB在第三方移动开发者中的地位,并不主要关注其站内流量的变现。有一些专家评价,说FB的产品技术玩不转第三方生态,退而专注自有流量变现。我不知道这样的判断从何而来,但是显然十分荒谬。好事者可以去市场上了解一下(不知道找谁了解的,我可以帮忙介绍)。就现状来说,第三方移动开发者在变现方面对FB的依赖,要远远高于Google。粗估一个数字,基本上开发者送给FB的变现流量,基本上是送给Google的两倍以上。那么在程序化广告有着多年深入布局的Google,为什么在移动上会失掉对第三方开发者的统治地位呢?

    具体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提一个思考问题:为什么在数字广告领域占据了小半壁江山的搜索广告,从来就没有过程序化的交易模式?当然,如果有的读者跳出来跟我抬杠:谁说搜索不是程序化交易?那么请你自觉给本文打赏个大红包,我可以给你补上一节基础课。

    在展示广告领域,整个业界在PC时代很可能走过了一条不那么正确的道路。最初Yahoo!在网页上开始放广告时,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一本杂志,所以自然地采用了“条幅(Banner)”这种形式。后来的历史,从封闭式竞价的Network方式到开放式竞价的程序化交易方式,就总体趋势而言,显示广告的决策权逐渐向需求方(广告主)发生转移。从媒体的视角来看,除了一些自行销售的广告流量外,广告位已经变成了“殖民地”(见下图);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则正是这种标准化、规模化的“殖民地”变现方式,催生了大规模、高流动性的程序化交易市场。。

    到了移动时代,我们突然发现这样的“殖民地”式变现思路,有点儿难以为继了。为什么呢?因为移动设备的屏幕太小了,原本在PC浏览器上可以视而不见的标准广告位,在手机上就变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另外一个更致命的问题,是触屏操作远比鼠标操作误点率高得多,试想你正在聚精会神玩游戏,却因为误点了上面的Banner而中断,不骂街还等什么?对于媒体来说,这样的变现显然得不偿失。

    作为一个移动互联网用户,诸位可以自己想一想,在什么好应用里看到过Banner与插屏(部分游戏有些质量还不错的插屏位置)广告么?如果不多,那么移动程序化交易市场里的Banner与插屏都是来自哪里呢?我非常负责任地说,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那些本身就以变(zuo4)现(bi4)为使命的应用。因此,如果一个广告产品的存量仍然以banner与插屏为主,比如说iAd和类似于某家那样的 Ad Exchange,确实没有任何继续运营下去的意义了。关掉它,才是符合三个代表和中(美)国梦的正确决策。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要急了:你丫眼瞎了么,没看到移动广告的迅猛增长么?诸位稍安勿躁,听我说完再骂也不迟。其实,移动广告的增长,除了正比于流量红利的搜索广告增长,更重要的引擎来自于所谓“原生广告”。之所以给原生广告打个引号,是因为这个概念实在是鱼龙混杂。就我的观察,中国市场真正懂得原生广告产品精髓的人,到不了两位数。有人会说,原生不就是软文么?也有人说,原生不就是信息流么?甚至有某些互联网公司,在变现上为了拥抱原生,正在将其用户产品纷纷改造成信息流的样式,这样的思路,可以说是“削足适履”。

    诚然,原生广告在移动上的发迹,起源于信息流广告。或者说,是FB在信息流广告上收入的快速增长,给市场带来了信心。(下图是表现原生的信息流广告鼻祖“Promoted Tweets”,之所以举PC的例子,是希望大家把原生与移动绑定起来的思维桎梏。)我们直接讨论信息流广告的产品本质,实际上是“付费内容(广告)的展示样式与自然内容基本一致”,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表现原生”。只要符合这个产品原则,不论是不是信息流,效果都会很不错。请大家注意,表现原生的产品原则,是广告适应要内容,而不是为了变现把内容都变成信息流。一定会有人反问我,那么你说出了信息流还有什么成功的原生广告案例呢?嘿嘿,您这叫抬杠学能耐,我只能说,在游戏、桌面、图片乃至输入法等各类移动应用中,原生化都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非信息流式落地方案,我也了解一些,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表现原生是不是原生的全部呢?并不是。我们更加希望做到的,是所谓“意图原生”。什么是意图原生呢?就是广告的选择和决策,最好能符合用户所处的场景与意图。比方说,一个旅游app的信息流里,显然酒店广告比电商广告的效果要好,用户体验也要好(这个更关键);再比如,当用户在工作场景时,投放游戏广告显然是不合适的,效果也不会好。在移动环境下了解场景与意图,比起PC来说,有天然的数据优势。有人会问,意图原生是不是上下文广告呢?我们只能说,上下文广告的方向也是如此,不过由于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上的瓶颈,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那么,符合“表现原生”与“意图原生”的广告产品,什么时候才会在市场上出现呢?其实,这样的产品早就有了啊,它就是搜索广告。在搜索广告中,展示样式与自然结果一致自不必说;由于用户意图非常清晰,意图原生也可以做到。因此,希望诸位从产品本质上理解搜索广告比显示广告RPM高那么多的原因,正因为它是彻底原生的。而移动时代的原生广告,虽然刚开始探索表现原生这一个点,就已经尝到了巨大的甜头,未来的空间可想而知。

    再回到程序化。其实,我本人和整个业界的愿望一样,都希望程序化这样灵活高效的交易方式能够在移动时代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就现状而言,原生化和程序化之间,确实存在一些产品上还没有解决的矛盾点,而这些矛盾点也无非来自“表现原生”和“意图原生”这两个根本诉求。

    从表现原生的要求来看,同样一条广告,必然会在不同的媒体场景下表现出不同的样式。比方说,同样是app下载类广告,在不同的媒体上,可能会变现出下图这些完全不同的样式。这显然给需求方的采买带来了新的产品问题:原来程序化交易中的跨媒体采购过程,需要按照不同的媒体适配成不同的样式。什么?有人说给每个媒体单独做一版创意?很遗憾,他在商业产品方面还没有入门。这个产品问题不解决,在真正原生的广告市场中实现灵活的程序化交易,将有非常大的流动性障碍。关于表现原生的规模化解决方案,我也有一些深度思考,由于目前还在实践中,暂时就不分享了。从意图原生的要求来看,程序化带来的问题就更棘手,我认为这是搜索没有开放程序化交易的根本原因。很显然,要做到意图原生,首先要搞清用户的场景与意图,其次要在广告选择过程中,确保用户意图与广告候选的相关性(relevance)。可是,在程序化交易过程中,广告的选择权在需求方,要保证相关性简直比登天还难。有人说,难道不能由媒体把上下文的意图信息在竞价过程中传给DSP么?麻烦就在这里,你告诉我,我也不一定遵守啊!比方说我是某DSP,管你传什么上下文信息,我一律出下图这样的的广告,就挣钱最多没错了,至于你的相关性和用户体验,跟我有什么关系?而在显示广告中,媒体又很难直接分析返回的创意来判断相关性。

    Google的产品思路和布局一直是一骑绝尘的,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图。以后有机会,我可以专门写文章介绍一下我对于Google程序化产品的体会。可以说,其宏观思路清晰,产品亮点频出。然而大家不要忘了,每个人的长处也都是他最大的弱点!正因为Google程序化体系太完善成熟,反而在移动时代产生新的问题时,对形式的拘泥有点束缚了手脚。而FB呢,光脚不怕穿鞋的,按原生诉求来解决实际问题,显然比坚持“政治正确”的程序化更有吸引力。在原生化与程序化的阶段性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之前,FB选择了对前者激进、对后者保守的策略。客观地说,在灵活地选择展示和变现方式这方面,FB确实走在了前面(具体的产品点不在这里展开说了)。从结果上看,FB的变现能力和广告质量,也在封闭体系中达到了比Adwords更高的水准,当然也成了移动开发者的变现首选。
    1. 原生广告流量的程序化。没错,这肯定是将来的方向,不过现有的产品由于没有解决跨媒体异型广告位统一交易的问题,绝非真正可以规模化的最终状态。
    2. 移动视频广告的程序化。就现状而言,程序化在移动视频流量上是比较有作为的点,也是正确的发力点。不过实际上,移动视频广告也在飞快演进,各种与贴片广告位置、形式、结算和目的都不尽相同的原生视频广告正面临爆发。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移动视频广告的程序化也会有大变化。
    3. FB产品内部是否用的程序化交易?这个我不得而知。即使如此,它与向第三方开放的公开竞价也不能认为是一回事,只能说技术相通,但产品目标截然不同。
    4. 关于程序化直投(Programmatic Direct Buy, PDB)。个人的观点,认为这一概念的政治意义大于产品意义。不过展开来说的话,一是太费口舌,二是招骂甚多,所以就此打住。

    好了,还剩下最后一个严肃的问题,在移动时代,北冥你是不是看好FB而唱衰Google呢?您又猜错了,我的结论恰恰相反。我觉得自己并不是精神分裂,这个结论也来自于对原生化趋势的坚信。或许有人知道,国内有一家做安卓桌面的公司,由于其数据与流量前景,在成立大半年后就达到了10亿美金的估值。那么诸位可以想一想,像安卓这样的生态级产品,前景有多大呢?恐怕其价值是个天文数字。

    就我的判断,Google的一众变现专家,应该在研究彻底的原生化变现方案。而在这样的方案成熟之前,是不会像国内迅速崛起的某厂商那样急于变现的。(恕我直言,该厂商的变现现在已经有些动作变形,失之简单粗暴,如果不加调整,恐怕对其手机生态有负面影响。)因此,恰恰是Google对安卓的按兵不同,让我有理由期待其未来。当然,也可能他们啥也没干,是我自己想多了。

    我并非站在程序化的对立面。不过在移动环境下,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创造高质量的展示机会,然后才是交易模式的问题。没错,孩子将来十有八九是要上大学的,不过如果媳妇还没怀孕呢,全家人坐一块讨论孩子将来上哪个大学,就未免有些唐突了。

  6. 还我初吻说道:

    我一直认为FB和Google都是非常棒的产品,有节操,都是把广告主的利益放在第一。毕竟利益相关,那相比之下,我觉得FB的核心优势在于下面几点:
    1. People based Marketing以及 归因模型(attribution model)的不同
    两者在做精准营销的时候都可以根据用户的特性进行定制化,下面这图很好的概括了两者的相同和不同(有些描述不够精确,但足够给大家一个概念)
    会强调people based marketing 而不是只是简单的精准营销呢?要知道,对于消费者市场的商业模式,都离不开一个字:人。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样的商业模式需要CRM,需要SVC(Single View Of Customer),需要行为类数据库,做的数据预测模型,去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更个性化的服务。试想一下,很多公司都觉得一个星期只能发给你的用户2~3封广告邮件,如果我说一个星期10封你一定会觉得我是疯了。但如果,这10封都是极度相关,你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我是超级Nike粉,你天天给我看NikeLab的产品画报和产品目录我还是很激动的。
    这里都蕴含了一个核心的概念,相关为王 (Relevancy is the King)。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数据科学,预测模型,机器学习那么火的原因。简而言之,就是更精准根据人的行为的预测,能给你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更牛逼的广告效应,更高的转化率。再简单点想,FB是任何一家公司的外部“CRM”,能帮商家找到最核心的消费群体,并且提供定制化的营销服务。
    再说说趋势,随着移动设备的兴起,多设备跨平台已经是个常态,一个人长长使用手机,电脑,ipad甚至以后的VR,AR,穿戴设备。而大家也都知道,google在这一点是通过cookie,也就是Rule Based去衡量效果,这样的话,有多少设备,google就当作多少个独立用户。而Facebook是通过People Based,只要你是都有登录过Facebook,Facebook就可以通过内部匹配,把这几个设备挂在唯一的“人”上面,从而了解你的消费途径(path-to-purchase)千万别小看这个,毕竟你在不同产品上的体验是不一样的。Facebook厉害的地方会根据你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场景去优化你的广告或看广告的顺序,从而影响你的消费行为。试想下这个:
    手机instagram上看品牌广告-> 手机Facebook上再看一次不同版本的品牌广告加强影响->最后电脑上看到Facebook的效果广告直接转化成销售。
    而且广告主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设置他看什么类型的广告,看多少频次,看的顺序如何等等。2. 内容的多样性
    这里我指的是包括视频,newsfeed,图片等等。用什么广告平台,取决你的商业模式和你的目标是什么。只有通过不断的测试才能找到比较优化的解决方案。如chrome有登陆,google doc登录…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去登录所以进度还是不如fb的高…但对于一般google的产品,登录并不是硬性要求,所以获取同一客户信息的进度会相对受影响….
    我相信他们内部也会有相应的算法去做匹配,比如你网页所填的信息补全等等..Q1:Facebook广告系统比谷歌先進嗎?
    A1:系统并不先进。更准确地说,是模式先进。
    Q2:先進在什麼地方?
    A2:模式。Google的广告是与人无关,与人的行为有关的。FB的广告是基于人的。
    Q3:為什麼知乎上有人認為Facebook會成為谷歌的勁敵?
    A1:不光知乎上的人这么认为,Google自己也这么认为。插一脚,百度也这么认为。
    流量逐步从Web转向移动端。
    而在移动端,Google除了Android和YouTube,手机网页(目前)在广告方面也没有太大的作为空间,意味着广告可以可以投放的用户少。
    反观FB,高粘度用户、用户关系、用户行为、用户资料、活跃度还不错。
    你说,你打广告,你在哪里打?
    FB的广告销售思路分两方面,一方面是面向大品牌广告商(比如可口可乐、耐克、通用汽车)做品牌广告。这个方向的广告最大的特点是只在意目标人群广告命中及覆盖率,不在意点击/交互与否,“让目标人群尽可能多的看到过广告”是广告商的目标。这个方向和Google搜索竞争不大,和YouTube有所竞争不过在目标人群精准度上有优势。不过在这个领域其实FB和Google是盟友,联手和传统电视广告竞争,希望说服客户现代人在网络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电视广告效率在下降。
    第二个方向是本地化的小商家。这一类商家数量巨大,虽然每家投入都很少但是总量巨大。FB在这个方面的优势是可以按邻近街区、兴趣爱好等信息精准投放少量广告,吸引顾客来个人小店消费。这方面Google很想利用Google Map入局但是目前来说价格对小商户太昂贵并且准确度偏低。
    总的来说,虽然说Google和FB是互联网最大的两家出版商,两者的竞争关系并没有那么激烈,并不需要粉一家黑一家。
    最大的优势当然是People-based Ads。Facebook有你自己提供的个人信息以及各种喜好,Google必须通过各种算法来预测这些信息,准确度低很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用户期望。用户浏览Facebook,本质上就是为了寻找新鲜的感兴趣的内容,大部分时候没有一个特定的目的,这种时候制作精良并且符合你的喜好的广告就很容易吸引你,这个“可能吸引用户”的广告pool就很大。相反,用户在使用Google搜索的时候,往往是有一个很特定的目标的,这时当且仅当广告符合你要寻找的目标的时候,才容易吸引点击,这个”可能吸引用户“的广告pool就相对小的多。
    当然也要谈一谈Google的优势,就是进入Digital Ads市场早,从上游(买广告的客户)到下游(提供广告位的网站/App)都有Google的服务,真正的是一个庞然大物,控制了很多的话语权,Facebook想要撼动Google的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7. Feng Guangpu说道:

    首先我还是觉得Parse其实是个很不错的产品,我们的api call去年翻了一番,现在已经是每天billion级别了,而且push也有越来越多的付费用户。当然不得不承认Parse不赚钱,如果算上engineer的工资估计还会亏本,不过这其实和我们比较激进的定价策略有关系。现在数据存储是按是按照query/second来定的,30q/s一下全部免费。这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app来说基本就是免费的。Push按照条来收费,1M一下全部免费。Analytic完全免费。从目前的反馈来看如果提价肯定会流失一定的用户,但我觉得如果做到收支平衡并不很难。
    目前老板说的核心的原因可能就是Parse和整个FB的目标不太匹配,FB的商业模型非常清晰,通过app和www吸引用户,用户非常多的话就会有商家在上面广告,FB就会从广告中得到收益。但是对Parse来说,我们的确可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但这并不能直接转化成用户的增长或者广告收入的增加。我们尝试过很多种和FB整合的办法,但貌似都不太有效。而作为一个单纯的Backend Service,说到底烧钱的地方就是硬件。这种情况下真正有钱景的地方是向AWS一样拓展出一整套产品线,这样单个服务的成本才会下降,才能做到服务增长的情况下盈利。目前FB无意这个方向,所以感觉Parse对公司来说就是块鸡肋,而且因为增长还是非常快,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以后会更不好处理,长痛不如短痛吧。当然更细节的东西Mark还没亲自说,包括为什么不拆分或者卖掉,以及对公司声誉的影响… 估计明天Q&A会向整个公司解释。
    当初加入Parse的时候真想不到Parse会以这种方式谢幕,我们做了一个挺有用的工具,可惜
    1. Parse比我想象的亏钱更多一点,之前表述略有不当
    2. 貌似原因和我之前解释的基本差不多,和公司的goal不匹配,长痛不如短痛
    3. 对于声誉来说目前挨骂是肯定的了,补救的话第一个就是超长的迁移时间,现在每个用户有一年的时间迁移自己的数据。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做了一个开源的[Parse Server](ParsePlatform/parse-server: Parse-compatibl…), 这个和我们真正用的不太一样(真正的是用go写的,比这个复杂不少),但是对于一般的app来说基本够用了,我们也会花时间去维护完善它的功能。
    至于Parse的替代品,目前感觉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就是三种东西
    1. Baas,比如Firebase,这个就是和Parse差不多的公司,提供API给开发者,他们负责所有之后的事情
    2. Paas,比如Heroku,这个就是帮助开发者快速部署自己的server(比如可以一键部署我们开源的Parse Server),你push你的代码就行了,剩下的不用操心
    3. Iaas,比如AWS里的有些东西,给你一堆能用的component(DB,loadbalencer …),剩下自己玩去吧
    理想情况下我希望有一种服务能够随着业务的增长无缝的从1切到3,因为流量越大的话需要定制的地方就越多,越迫切需要有自己专门的环境。这种理想的服务对公司来说真正做的话从3到1一步步做好比较容易,因为1到2这一步势必会涉及到开源或者分享1中Server的代码,这种情况下如果3做不好的话就没收入了,别人拿了你的代码不一定在你的机器上部署。反过来3到1就容易很多,因为就算给了你代码你还要在我的机器上部署,我也会获得收入。想来想去Amazon做这个最合适。
    贴几张比较比较有意思的图吧,感觉Parse没了剩下几家都跃跃欲试,不知道谁能拿走这块蛋糕了。开发者服务免费、或者不赚钱,最终都不能维持。

    2011年,我开始做极光推送,当时的想法也是基础服务免费,扩展服务付费。但是后来发现哪怕是基础服务,成本都非常高,付费用户带来的收入,不能正常维持产品运营。

    竞争的产品有很多是免费,还有一些付费门槛很高,收到的钱应该很少,几乎都要靠融资维持。

    有些产品面临收入压力时,就产生了偷偷摸摸用客户的 App 发广告、挖掘客户数据等盈利模式…… 你懂的

    免费模式有免费模式的玩法,用户最终付出的是其他成本。

    而市场上实际有很多需要更成熟的付费产品,这需要产品有足够的说服力,而不是简单的有就可以。

    付费服务的要求更高,投入更大。一个中小型团队需要更聚焦,如果产品线拉得很长,而每个产品都不是行业第一,生存就成问题。
    Oracle目前还是最先进的关系数据库,其传统使用方法:存储使用EMC阵列(容量大,数据安全),IBM服务器,即IOE组合,这三个组合很强大(高可用,高性能),但是也高价格(二楼介绍了,百万级别),如果数据量不大,这种单机(通常会配置一套异地备库用于容灾)解决方案是可以支撑起大多数传统企业的业务的

    Facebook是一个有10亿用户的互联网公司,拥有海量数据,而且增长很快,单机数据库完全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这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片,存储到多个数据库节点中,这个时候如果使用IOE作为其中一个节点,肯定可以保证很好的性能,但是成本就非常非常非常高了,要知道,Facebook的数据库服务器有成千上万台。。。

    这时MySQL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1:)省去了巨额license费用;2)MySQL代码开源,可以根据业务特点定制和优化;3)将MySQL运行在普通PC上,硬件费用大大降低

    另外,使用开源的方案可以避免对Oracle过度依赖,当你只有一个选择时,对方可以随便要价

    总结起来:
    1)省钱,如果Oracle价格便宜,作为分布式节点当然可以提供比MySQL更好的性能,但这不可能
    2)扩展性,MySQL源码可见,全球很多开发者帮助优化,可以出钱请专业团队定制功能(如percona,mariadb公司),且不受Oracle公司控制,发展空间更大

  8. 吴笛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WhatsApp迅速增加用户,估值也以几何级数增加。到2013年7月,估值达到15亿美元,然后谷歌很快把价格提高到100亿!

    最终,Facebook决定出价190亿。这时候,负责这次交易摩根斯坦利的投行小伙伴们已经惊呆。但是,谷歌还没有放弃。实际上,谷歌愿意出价超过200亿美元。但是有个性的Jan Koum希望产品按照他的思路发展,也就是不希望WhatsApp变成另一个Youtube。
    恭喜WhatsApp的创始人,Jan Koum和Brian Acton,以及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这是非常,非常成功的退出(Exit)。对于WhatsApp的投资者来说,190亿美元的成交价相当理想。红杉显然非常得意这笔交易,今天Jan Koum和Brian Acton已经上了红杉首页。他们的旁边,当然住着乔帮主,谷歌双雄,还有那个爱打官司的帆船家,以及一大堆知名不知名的、但都极度成功的初创企业家,他们都接受过红杉的投资。红杉不愧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成功的风投。
    交易在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和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之间进行。交易金额190亿美元,其中40亿以现金形式支付,120亿为Facebook股票。WhatsApp的创始人还能得到价值30亿美元的Facebook受限制股权 (RSU, Restricted Stock Units),这30亿美元将通过四年时间逐步分配给WhatsApp的创始人团队,前提是他们在这四年间不离开Facebook。如果监管通过,交易将在2014年下半年完成。
    近年来,高科技业的并购交易以现金交易居多,尤其是在收购方是行业巨头的情况下。比如惠普收购Autonomy,支付了102亿美元现金。这部分因为,由于持续的量化宽松和低利率,美国大型企业的资金成本(Cost of capital) 相当低,各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都有巨额现金。实际上,怎么花掉这些现金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股票回购就是其中之一,比如苹果。但是,这次Facebook并没有完全支付现金,这也容易理解。首先,Facebook资产负债表上并没有190亿美元现金,到上次财报为止,只有110亿的现金和短期投资。为这样高估值的并购融资显然不算理想,可能受到市场的惩罚;其次,大量的股票和受限制股权更利于激励WhatsApp团队。毕竟,把大量股票马上变现而不影响价值并不现实。为了保证手里的股票更有价值,WhatsApp团队有理由全力以赴帮助实现Facebook的战略目标。估值早上和几位同事也是VC聊天,普遍看法是这个价格非常好(gao)。甚至有人用了荒诞 (Absurd) 这个词。虽然我同意成交价很不错,但我认为价格仍然在合理的区间。原因1. 首先从华尔街的反应来看,早盘Facebook (NASDAQ:FB)虽然略走低,但目前股价已经恢复,并且涨幅超过2.2%,超过纳斯达克今日的表现,说明华尔街看好这笔交易。原因2. 下图。每一移动用户驱动的市值。Twitter和Facebook由于不同的经营模型,单用户的价值远远超过移动即时通讯平台;但是即使考虑这一点,WhatsApp的估值也不算太离谱:对于Twitter来说,每个移动用户支撑了$212美元的市值(这个估算方法是有些缺陷的,以后再慢慢改);而每个Facebook移动用户支撑了$170美元。同样的方法,按照190亿美元的成交价,WhatsApp每个用户价值$42美元。再考虑到Line每个用户价值$32美元,WhatsApp的成交价并不算高得离谱。
    很遗憾,微信因为是腾讯的一部分,所以没有公开的单独估值。但如果我们做个心算估值,腾讯目前的市值约为1,400亿美元,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微信支撑的。假设腾讯四分之一的市值来自于微信,按照微信全球两亿七千万活动用户计算,每用户价值为腾讯提供了$130美元的价值——比WhatsApp贵许多。
    有人说,可能整个市场都存在泡沫,所以估值被市场泡沫影响。这一点,我不反对。资本市场可能存在系统性风险,但是从并购估值的角度来说,我们通常不考虑泡沫的影响。因为如果存在泡沫,所有的并购对象都会被泡沫影响。这次交易的大部分(150亿美元)金额,将以股权和受限制股权(RSU)的方式支付。如果有系统风险,也就是市场泡沫,大部分已经在交易过程中对冲掉了。并购双方

    Facebook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曝光率已经很高了。这里提供一些基本数据:目前股价$68美元,市值1750亿美元。过去一年股价最高$68,最低$23,2013年总收入约79亿美元,约有12亿3千万月活跃用户,其中7亿5千万,也就是62%为每日活跃用户。

    WhatsApp是近来非常火爆的即时通讯工具,月活跃用户(Monthly Active User, MAU)超过4亿5千万。最近每日新增用户接近100万。更厉害的日活跃用户超过70%,说明WhatsApp有相当粘性。每天WhatsApp发出和接收430亿条信息,上传6亿张照片,2亿条语音,1亿条视频信息。

    下图是WhatsApp的移动即时通讯市场占有率(注意这个图是2013年6月的,而且统计方法有点问题,但是方向性是没错的)。可见,WhatsApp在美国和东亚以外的大多数市场都占统治地位。
    WhatsApp的厉害之处之一是它只有50个员工,其中32名工程师。相当于每个员工创造了3.2亿美元价值。这里我没有考虑价值30亿美元的受限制股票(RSU),因为这30亿美元更像是给管理团队未来四年的薪酬。不管怎么样,每个员工3.2亿美元,相当于50个人每个人,同时中一次乐透!

    目前,WhatsApp的战略重心主要是增加新用户,因此和微信一样,它基本对用户免费。在部分地区对部分一年以上的用户收1美元/每年的使用费。

    3. 战略考虑

    前面的估值的分析,是基于资本市场对于类似平台的估值。每个用户$42美元,虽然纸面上不算高,但是按照目前WhatsApp的收费模式,Facebook显然永远也赚不回来。如果假定每用户每年1美元收入,减去苹果和谷歌收掉的30%的应用手续费,每用户只能产生70美分的收入,还不够$42美元的利息(当然,实际交易中,只有现金那一部分产生利息收入)。即使能在未来一年内把用户加倍,同样远远不够成本。所以,Facebook必须通过其它方式拿回这$42美元,主要通过如下几个方面:

    i. 极速增加用户。由上面的地图分布可以看出,Facebook和WhatsApp的用户并不完全重合。Facebook可以利用自己的平台,把WhatsApp用户数量极速推向极限。

    在互联网经济中,每个用户的价值不是恒定不变的;实际上,用户数量越多,每个用户的平均价值趋于上升,这由很多原因造成。其中,对于实时通讯平台来说,一个大范围内绝大多数人都能使用的统一平台是关键。传统短信的力量就在于,你几乎可以向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手机用户收发短信,不管对方用什么手机,用什么运营商。如果把短信当作一个App,这个App内置在所有的手机里。又比如,在中国大陆,你可以向另一个智能手机用户发送微信,因为大部分智能手机用户都使用微信。但是如果你的父母不用微信,或者你要找国外的朋友,他们常常没有微信,微信作为一个通讯平台的作用就降低了。现在想象,如果全世界每个用户都使用WhatsApp,那么WhatsApp是有可能取代短信的。实际上,如同微信在中国大陆一样,WhatsApp在很多国家已经取代了短信——前提是在这些国家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用户覆盖程度,超过了临界值(Critical Mass)。这一点,WhatsApp在美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没有做到,靠他自己可能永远也做不到。但是Facebook有能力让WhatsApp统治美国市场。

    按照WhatsApp目前的成长轨迹,考虑到Facebook的支持,加上这次收购的媒体新闻效应,WhatsApp的用户数可能很快(12个月以内)超过10亿,并且指向12亿到15亿,直到东亚以外的全部市场趋于饱和。这样,一个全球统一的移动即时通讯平台就实现了。这值160亿美元吗?

    ii. 平台的整合。互联网经济下,1 + 1常常大于2,这是包括Google,Facebook,腾讯,百度等等致力于并购的主要原因。任何一个资产(Asset,也就是初创企业的用户/技术/平台等),一旦被收购,就立刻获得了向大量用户的访问,为大量用户创造价值。企业获得的价值(Value),是用户获得的价值的一部分。也就是,企业为用户每创造1美元(或者用户认为企业给他们创造了1美元)的价值,企业就可以从中赚几十美分。所以,为用户创造价值,是一切可持续经营的企业的核心。Facebook收购一个优秀的平台后,可以为它的全部10几亿用户创造价值,它就有可能把一部分价值提取出来。这就是“规模”(Scale)的力量。“规模”是互联网经济体系的驱动力。怎么提取,后面再讨论。

    平台的整合还包括数据共享。未来5年到10年,整个行业竞争的核心应该是对用户有效数据的竞争。这一点上,Google极有优势。Google的大部分服务都专注于获取用户信息:Google搜索引擎获得用户的兴趣,Gmail电子邮件和Google日历获得用户日常生活的所有片段,还有Google Hangouts,这是一个Android平台上整合了短消息收送的App,当然还有收集物理信息的Google Map,等等。这一切,让Google有能力收集用户各方面的信息。在这个竞赛中,所有的对手,包括Facebook,亚马逊,都被Google抛在后面。

    用户在Facebook上分享的是他们愿意分享的一些片段,这基本也是Facebook能获得的用户信息。然而Google通过邮件,日历,地图这些服务,获得大量用户被动提供的信息,这样,Google掌握的用户信息比Facebook等等高一个数量级。然而控制WhatsApp,并且用它统一即时通讯平台,可以让Facebook彻底改变这一点,从而控制海量用户信息。比如,你给朋友的一条信息里,如果出现了“鼠标”,“买”,这样的关键字,Facebook的Big Data引擎应该能够对你推送关于罗技新产品的信息。这是Facebook以前做不到。

    iii. 变现(Monetization) 。说了这么多,最终Facebook还是要想办法把一切用户和数据变成现金流。前面已经粗略分析过,目前WhatsApp的收费模型,显然不可能获得有效的营业收入。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微信的用户,想象出一些盈利模型应该不会很困难

  9. 梁伟国说道:

    WhatsApp年营收2kw刀,估值190亿!!
    而游戏CoC一周就可以达到这个营收,才估值十几亿。
    谁说做游戏赚钱的?社交平台依然是碉堡的王者!!!
    说什么4.5亿用户值钱,游戏用户的含金量不是更高么?说什么手机联系人的关系可以保持粘性,这年头用户选择太多,对任何产品根本没什么粘性可言。

    好吧,网上铺天盖地的报道,大部分都是对其成功后的分析。而我更喜欢从报道中挖一些细节。
    报道总有失实,而细节不会骗人,且看曾经要领取食物救济券的吊丝是如何一步一步逆袭的:

    – 创始人库姆是来自乌克兰的普通家庭,他是犹太人。父母早早过世,他成功从未借助家族人脉。
    – 中学时期跟母亲移民到美国,父亲没有移民。在母亲被诊断出患有癌症之后,全家就靠着她的残障津贴过活。库姆说他自己讨厌美国高中那种随性、轻浮的朋友圈。背后的实际原因是他当时实在太穷太吊丝。
    – 18岁的时候靠二手书店出售的说明书学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且他在学成之后,又把这些说明书卖了回去。一点都不吃亏的说。
    – 1997年,20来岁的时候进入Yahoo。大学没上完,退学了。
    – 在雅虎呆了9年。攒下40万美元。在美国这种挥霍无度的生活环境下,能做到这点很强。他是雅虎巅峰到下滑时期的员工,收入应该不错。这保证了创业初期自身经济没大问题。
    – 库姆能完成服务端的技术开发。从报道中他搞定各国区号都要费很大劲来看,他应该不属于特别牛的程序员,充其量是能做一些应用层面的开发。
    – WhatsApp客户端是网上上找到的俄罗斯程序员做的。要知道,在2009年,iPhone程序员非常罕见。
    – 早期的WhatsApp仅能在本地的俄罗斯朋友圈子里推广。估计是是靠当地俄罗斯裔居民周末聚会时进行推广的。这里也说明当时他生活的圈子。
    – 93年从苏联带到美国的20本笔记本,放到2009年还在用….哪怕这笔记本再有纪念意义,也令人不得不佩服犹太人的节俭和严正的生活作风!
    – 2009年2月24日,库姆在加州注册了WhatsApp公司。那时候app还没开始开发。一个多月后,库姆就曾考虑放弃它另外找工作算了。
    – 2009年10月份,通过雅虎的前同事,以及以前的雅虎朋友那里拿到了 25万美元种子投资。
    – 阿克顿是前雅虎的同事,对库姆来说是前辈,资产曾经远远高于他。他们一块合作时阿克顿的角色大多是做产品设计及方向的制定,还有就是帮忙拉到投资。所以阿克顿也是创始人和并拥有股份,至今持股15%。而早期员工,持股1%。
    – 在安卓还未成势的时候,向黑莓扩展。首个黑莓程序员还是费了不少劲才招来的。

    – 2010年初每月能有5000美元进账,足够支付当时的成本。(这个数字是相当少的,要知道当时的AppStore,随便一个开发者搞个付费app,或者加点广告什么的,一个月收入都不止这个数)
    – 到2011年初,WhatsApp在苹果应用网店美国区挤进了下载量前20的排名。接受了来自红杉的800万美元投资。

    – 一个重要的事件:苹果于2011年6月7日,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正式发布了即时通讯服务——iMessage。其中有不少功能是跟WhatsApp相似的,我记得当时国内看直播的人都说这下WhatsApp这类工具要挂了。以后做iOS工具的要小心避开苹果。

    – 整个2012年是WhatsApp发展最关键的一年。报表显示它的短信量翻了10倍。来自苹果官方app的威胁,逼迫他们将产品推向全平台。然后借助了Android市场的爆发,极大地拓展了用户量。其它平台的用户又反过来增强iOS用户的粘性。

    – 2013年2月,用户数2亿,员工50人。这种规模的公司,人员支出,公司运营费用,一个月开销估计是100w刀左右。另外有报道说WhatsApp的研发人员大部分在俄罗斯,成本还可能更低。

    – 当时公司户头上有825.7万美元。这些钱估计大部分靠付费下载获得的。看了一下它在美国区历史畅销榜排名,一直是美国榜50左右。全球市场的话保守估计分成后收入5w刀一天。也就是说一个月150w刀收入没问题。这个是真金白银的收入。在黑莓和Android市场的收入不可考。不过WhatsApp的价值还是来自海量的活跃用户。红杉又追加投了5000w。

    – 红杉的两笔投资挺蹊跷。因为在2013年6月有一份报道,两位创始人还说从没打算引入外部投资,现在赚每年几百万刀绝不加广告什么什么的…现在又冒出了红杉在当时一笔800w一笔5000w的投资。背后的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不管整个事件是Facebook替投资人套现也好,是犹太人在金融业洗钱也好。WhatsApp崛起的时间点非常幸运。它并非含着金钥匙出生,一路发展也不平坦,但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扩张到今天的规模,每一步都印证了创始人库姆的做事风格,严肃正统不吃亏的犹太人。在用户量剧增的过程中,能随时转化成收入:1美元付费下载,服务年费1美元等等。在苹果推出iMessage,发展受阻时,能迅速扩张到黑莓、Android市场,保证了业务的高速扩张。WhatsApp的成功给我们很多启发,它将继续鼓舞这一批又一批的移动创业者继续努力前进。

  10. 田渊栋说道:

    我觉得这件事事最大最大最大的影响就是让全世界的年轻人,包括中国和美国对互联网创业的激情加深。因为190亿美元,50多个人分真的太有吸引力了。没有互联网之前,人们只能梦想成为电影导演或者明星在30岁前暴富,现在有了互联网,大家都去创业了。。。

    像whatsapp这样的小公司被大公司以如此高的价格收购意义非凡,尤其对广大的创业者来说。

    下面两件事我们拭目以待:
    1. Facebook如何让whatsapp盈利
    2. 微信的盈利方法是否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也能被应用?

    在像wechat,whatsapp,snapchat这样的手机APP火起来之前,有很多即时通讯工具,雅虎的、微软的、AOL的、QQ等等。当第一个即时通讯应用出来的时候,大家也是既激动又很期待。这些IM出来之前,有Unix的聊天命令行工具。当我一开始用这些工具的时候我也很激动。 雅虎和微软没有成功的把用户变成收入,但是QQ成功了。

    有人会问,为啥雅虎和微软不能学习腾讯QQ的商业模式?其实他们试过了,不管用。有些报道说whatsapp没有收入,这就意味着尽管用户数量巨大,whatsapp还没有完成甚至还没有开始有收入。

    很多时候,由用户是一回事,把用户成功变成营收是另一位时。雅虎IM,微软IM,雅虎邮箱。hotmail,gmail,flickr等等,这些产品和服务都(曾经)有巨大的用户量,但是一点也不赚钱。

    在公司估值的时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就是按每个用户价值进行估值。Facebook有10亿用户,市值1750亿美元,所以是每个用户175美元。Linkedin大概是每个用户100美元。whatsapp是每个用户43美元。Tumblr被雅虎收购的时候是每个用户10美元。当然用户总数和活跃用户不一样,我在这里大多指的时总用户数量。但是不同服务之间的用户显然是不一样的额。雅虎邮件有成千上万的用户,但是没有什么广告主愿意在上面投放广告。

    如果我们参照即时通讯的前辈们来看whatsapp,观察他的单用户价值的时候,facebook肯定是多花钱了。毕竟这个服务现在不赚钱,而且以后未必会赚很多钱。

    但是facebook不是IM,而且现在情况和桌面版本IM时代不一样了。

    1. Facebook每个用户用户价值175美元,facebook有资本去收购whatsapp,别人觉得贵的东西facebook未必觉得贵。
    2. 为什么FB市值这么高?因为他的移动端盈利能力很强,它总营收一半以上都是来自移动端,而且还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如果移动端没有这么好的市场表现的话,股票可能只有20美元。最近Twitter和Linkedin这样的社交网络股票很疲软,但是FB没有受到影响。这里的原因可能是Twitter和Linkedin还没有在移动端获得成功。
    3. 据我了解,FB在移动端的成功是因为很多广告和赞助内容是游戏app的广告。知道这一点也许你就明白了。因为市面上有很多游戏广告的投放需求,所以whatsapp显示这样的广告也是分分钟的事。QQ的成功不也是游戏或者游戏广告带来的嘛?你听过http://king.com这个网站吗?没有的话,你知道Candy Crush Saga吧?要知道,Candy Crush Saga是http://king.com的产品,而这个公司马上就要上市了。你也应该听过Zynga的Farmville的兴起和衰弱吧?这一切都是和大家往移动游戏方向前进有关系。

    从上面分析来看,Facebook对whatsapp的收购其实是很精明的,或者说有远见。如果Facebook和腾讯一样成功,俺么美国就有两大互联网公司:Facebook和Google,这就像是中国的腾讯和百度一样。(我的观点:Google Amazon Facebook <=> Baidu Alibaba Tencent)

    Google市值已经上4000亿美元了,而Facebook才1750亿。算下来,Facebook可能能上100美元一股。

    个人觉得facebook都不值190亿美元,第二次互联网泡沫即将来临
    我算用Facebook比较多的中国人了,有1000+以上的好友,大部分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都不太爱用Facebook,包括在Facebook工作的中国人。我明显感觉到现在Facebook的用户活跃度下降。
    Facebook这次收购Whatsapp也许能加强Facebook用的最多的部分,Facebook Messenger。毕竟Facebook Messenger跟Whatsapp很是有很大的相似度。

    (决定这里要加粗,因为现在很多人上Facebook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事要跟朋友商量,facebook messenger 比较方便。 )

    Facebook其他功能日子都不好过,帖子变成灌水的,满页无意义的转贴加上LoL。要么就是在Group里背地长舌。照片看得人也不多,毕竟一堆炫耀自己旅游经历的相册远远不如Twitter或者Vine转发的有意义的照片吸引人。(instagram已经过时了,美国互联网界流行的速度比Taylor Swift换男友的速度还快,最近不是又在流行Snapchat吗?Facebook想买Snapchat人家还不卖呢! 不知道今年又有什么取代Snapchat的东西出现,莫非是N年前流行的对讲机手表?反正只能手表这么火也不是不可能吗)
    Facebook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
    1。很多学校,公司封锁Facebook,因为老板老师觉得Facebook影响工作学习效率
    2。一些中老年人(No offense 大于30岁的人差不多都算了)的入侵,让Facebook上最主要的活跃人群,年轻人(30岁以下)觉得Facebook很Lame,毕竟难道你喜欢你老爸老妈注册Facebook然后假扮你的朋友监视你的活动状态?
    3。很多人离开学校后就没有时间用Facebook了
    4。社交游戏做得也不成功,但是还能靠API从热门移动游戏厂商吸引一些人
    5。Facebook的广告,数据挖掘和营销引起了许多用户的反感
    6。Facebook的主要活跃用户因为年龄原因消费能力并不算太强

    Facebook现在真的是遇到了很多挑战,不进则退,收购算是保持创新的一种方式,至于收购值不值这个价格就另讲了,至少从Instagram来讲,在用户玩厌了后活跃度下降并没有增加用户黏性

    P.S. 从我的感受来讲,Twitter更能普通美国人相当Public Figure的满足感,Twitter的新CEO跟美国电视界很熟,现在哪个美国电视节目没有一个HASHTAG?普通人写的TWEET都有可能被在电视上念出来,甚至出现了一个电视节目专门念TWEET,叫@midnight。 毕竟Facebook上的帖子除了吃喝拉撒外最多的就是转发和针对新闻/事件的评论。
    至于吃喝拉撒的帖子,跟中国一样大部分无聊,有时候容易拉仇恨。(bloody show off),你朋友大多都见过你,你在Facebook看起来100X比你更好的生活(SELFIE 自拍照等)怎么不被你身边的人拆穿?

    P.S.2.另外我说30多岁算中老年人是符合国情的,美国人高中或者刚高中毕业就生孩子的不少,刚30出头孩子十岁以上的不少

    P.S.3 腾讯在美国市场不好说,要看腾讯舍得投多少钱在美国做广告。指望微信在美国病毒式传播可能性不大,毕竟微信在美国人中用的不多。但是倘若像微软那样丧心病狂的洗脑砸广告,也许能成功。我真受不了微软了,整个世界都是微软的。在家上网看电视有微软广告,出门巨大的微软户外广告牌和公交站广告。在购物中心微软在黄金位置给surface和Xbox做促销广告。

    P.S. 4 大部分人其实都不CARE别人的SHIT,因为发在FACEBOOK上的东西真的是SHIT越来越多了

    P.S.5再加一条吧,facebook实名制是个大问题,不是所有人都eager for attention,有的人希望匿的,尤其是facebook方便了人肉啊!即使对隐私进行了设置,也能通过不少方法获取的

    收购Whatsapp一个星期前Mark在做什么呢?2000年左右当时许多互联网在毫无盈利模式或市场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吸引到了大笔投资,估价成倍上涨,而大量同质网络公司竞争最终大多数必然要被淘汰,最终导致泡沫破裂。而现在传统互联网经过十几年发展在向移动互联网发展,智能机使用者在今年已经达到20亿,whatsapp是目前即时通讯软件的老大,逾期几年内将达到在10亿活跃用户,而且按照目前whatsapp的盈利模式,每年1美元的使用费,它还没有植入像微信,line的其他盈利方式,仅靠这一项收入已经是很可观了,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扎克伯格拿出facebook十分之一的市值来收购whatsapp来布局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和实现市场全球化我觉得真不亏,至于facebook后面还有什么动作,最终将怎样发展,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正处在浪潮之颠。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