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害怕什么?

最近几天,微信遭遇了自上线以来最多的吐槽。

在各个科技论坛,对微信新版本的口诛笔伐随处可见,从公号折叠、表情坑爹、游戏霸权到各个方面,这一次的5.0改版都被不断指责。

一位门户编辑甚至在私下对我表示无奈,最近该门户转载微信的文章都极为小心谨慎,因为担心被腾讯误以为是所在门户恶意攻击,“但确实都是大家自己的投稿……”

在我看来,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从最早的流出测试版本,到最终的上线版本,微信的很多功能与规则,仍然在摇摆与迟疑,比如支付功能的不如预期。

显然,在遭遇巨大的新媒体冲击、网络营销冲击,乃至内部外部的利益博弈冲击后,虽然微信团队依然在顽强坚持自身的强社交轻商业特色,但它依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甚至可以说,微信怕了。

是的,怕了。

公众号的折叠、群人数的限制,自定义菜单的限制、支付功能的延迟……这越来越多的限制说明,大量的不可控因素,让微信不得不调整了游戏的规则,放出去的权力,一点点收回来,没有放出去的权力,更是小心翼翼,不敢稍有过线。

即使这些不得已的举动,造成了很多的混乱:圈地早的订阅大号有自定义菜单的权限,的一天2次甚至3次的内容推送权限,超级大群人数可以达到1000人;后来者则只能守着1天推送1次的简陋后台和40人的群上限空白嗟叹——事实上,大号与新号之间的马太效应已经显现,并在不断增强。

尽管如此,微信依然不敢不收权,尤其是随着那些网盟和微博的诸多营销大号向微信迁移,并迅速实现“月入N万”,张小龙早期设想的,那种纯净的轻商业社交平台体系,已经被冲击得人仰马翻。

毕竟那些小店店主,或者靠小区按摩挣钱的盲人们,是绝不可能在营销上胜过那些策略严密,手段丰富,已经高度流程化、系统化、组织化的网络营销团队的。如果微信不作限制,他们只可能迅速被爆发的信息淹没出局。

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微信将如何商业化,除了游戏已显露轮廓外,其他我们仍未看到明确答案。

我一直认为,不管是我这样的媒体内容供应者,还是网络营销,都应该对自身所依附的平台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平台自身也必然有自己的商业诉求,以及自已的商业路径,这个诉求与逻辑甚至与内容供应者或是营销者的模式与利益是冲突的。

一个最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微博,早期为了扩张对营销大号高度容忍,但到了自身做大,开始商业化变现时,就开始全面清理大号,并推出自身平台加以替代。

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很多平台都有自身的天花板。比如淘宝,近年来与小卖家从一片和谐到出现冲突,再到冲突加剧,其中的核心原因,正是在于淘宝的流量与平台已经超载,供需不平衡必然造成资源稀缺,进而导致分配矛盾。就如同和尚吃水,一人多,两人少,三人抢,再多就彻底红海了。

基于以上判断,得出什么结论呢?

1、目前,手机QQ已经与微信形成界面功能高度相似的内部竞争,未来不论是微信团队自身的战略考量,还是基于内部竞争的需要,微信必然要与QQ形成差异化,其核心就将在于商业化的方向。QQ多年积累的特点已经非常明确,就是以QQ为各个商业元素的接入口;微信未来则很可能会在某些环节有所侧重,形成局部优势,比如手游平台,LBS+IM+支付形成O2O闭环等等,但在用户体验上,最大的可能仍然是继续努力维持轻商业特色。

2、基于此前与内部外部的各种博弈情况来看,微信在腾讯内部的话语权较强,但在应对外部冲击,尤其是网络营销力量的渗透时,仍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所以未来必然继续保持高度的封闭性,而且随时可能改变游戏规则,以此来与这些“寄生虫”进行对抗。那些依附于微信者们,必须高度小心,而且需要随时准备应变。

3、对于新媒体同仁们来说,我个人的建议是,做好多手准备,不能把鸡蛋全放在微信的篮子里。客户端、新媒体平台等都值得下注。而且如果要下手,最好趁早。微信公众号开号不同时点的待遇之天差地别,已经充分说明,要么趁在最早一波吃螃蟹,要么你就只能沦为追赶者,而且与领先者的差距会越来远。

4、对于那些网络营销从业者来说,微信的利益空间还远没有打开,只要你能坚持做大,利益还是巨大的,至少就目前而言,它仍然是整个中国互联网体系中,用户规模超过日活过亿量级,且到达效率最高的社交系统,没有之一——当然,前提是你没有在微信一轮又一轮的清理整肃中出局,也没有被不断改变的规则所边缘化。

5、最后说一句题外话。真正有志于微信自媒体的朋友们,你最好不要在意你的粉丝数量,而是把精力用于扩展你的粉丝质量,真正垂直深入你所在的行业,影响你需要影响的那些“关键人”,这才是最大的价值所在——事实上,这也是微信相对于客户端、相对于网站、相对于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只要你坚持提供优质的内容,你的影响力很容易直达核心,或许只需要5分钟,就能抵达你文章中提及大佬的手机屏幕之上。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