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除夕:在线娱乐方式的时代变迁

我们已营造了一个虚拟的线上生活环境,对于春节这种传统节日而言,其需要来自线上的产品创新和同步服务。

指尖上的除夕:在线娱乐方式的时代变迁

氧分子科技 向龙飞 1月31日报道

科技改变着生活,也改变着和春节相关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

最新的值得一提的案例无疑是“压岁钱”,这个原本被视作长辈对晚辈表示关怀祝福的习俗,在微信上以“新年红包”的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娱乐。

热酷CEO刘勇认为,微信“新年红包”其实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轻度社交游戏。在刚刚过去的这个除夕夜,各种微信群和好友之间,在线送红包、抢红包再次成为大家过年间休闲互动和送祝福的时髦方式。根据财付通官方统计,截止1月30日除夕夜,平均每个红包10.7元,抢了最多红包的:869个。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达到482万,最高峰出现在零点时分,瞬间峰值达到每分钟2.5万个红包被拆开。

支付宝同样也推出了“红包”相关业务,只不过相比微信缺少社交关系链。总体而言,很多用户为此在微信或支付宝中绑定了储蓄卡,客观上带动了更多移动支付用户的加入,而“抢红包”走红的背后,则是移动支付的发展和领先者对移动支付市场的白热化争夺。

事实上,春节越来越像是科技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从最早手机普及带动短信拜年的兴起,从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到网络论坛社区的互动,从电视节目的微博热门话题讨论到微信拜年、乃至微视短视频拜年兴起,春节在线娱乐方式变化的背后也是科技行业的变迁。当然,除了娱乐,购物、出行、送礼等其他领域同样有着的类似的趋势。

这些变化所体现的一个大趋势是,我们线上和线下生活之间的界线正在不断消融,或者说,我们正在线上复制一个类似线下的复杂关系网和虚拟世界。

互联网最早带给我们的更多是信息,以及用户之间简单的点对点、多对多的沟通,SNS在社交关系网的基础上重构了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方式,微博的出现则让点对多的信息传播效率达到顶峰。

不过,在中国直到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才让我们的线下生活真正开始和线下深度对接,微信便正成为一个建立在用户现实交际圈上、能实现点对点、点对多和多对多沟通分享的移动网络平台,线下特定的生活场景具备了复制到线上的条件,正因为如此,春节抢红包这样看似简单的产品才能短时间内在微信上走红。

文化传承中的新商业机会

除了互联网技术和产品的发展突破,社会和时代的改变也让春节期间在线娱乐方式重要性愈发显现。

也许很多人都无比怀念多年前和家人围坐一起认真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场景和气氛,但无论你喜不喜欢,这样的过年方式逐渐成为过去,就像传统农业社会的祭祀、饮食、装饰、娱乐、游艺、禁忌等民俗文化慢慢消失一样。

如今能让人感受到过年气氛不是年前的“忙年”,而是数千万在城市打工的民工和求学外地的学生回家过年形成如潮水般的春运高峰——工业化和城市化,让越来越多人的交际网突破地域限制,这也使得线上的沟通和关系维护成为春节期间唯一可行的方式和巨大需求。

过年和拜年的方式,越来越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同频共振。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一个狂欢的节日,这种娱乐狂欢也已逐渐被休闲的气氛所取代。城市里高楼林立,但新式住宅并不像传统住宅那样,给年画、挂历、门神预留了位置——所以,同时伴随着的是,很多传统行业从大多数人的春节生活中消失。

不过,虽然时代在变,春节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传承却不曾改变,依然意味着人们把社交、消费、娱乐,甚至一种精神崇拜和寄托都集中于一个时刻来进行,这里面的文化和商业机会需要新的方式去捕捉。微信红包在春节期间走红的文化基础便在这点上。

春节最早的民俗活动中,人们都是主动参与其中,自由地选择、表达与宣泄,而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成为年节的主人,把所有期待交给电视,放弃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话语权——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文化内涵也正在回归。

现在许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则选择以“非传统”的方式来度过。微博等产品的出现让我们重新找到了自己参与和分享的乐趣,网络上自制的直播春晚节目让草根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娱乐内容和互动的途径——当然,我们并非完全抛弃了春晚,只是我们会通过网络和视频网站发现自己更喜欢的节目内容。

如今,符合智能手机特性、基于移动互联网打造的各种新产品让我们和线上的联系更为紧密,甚至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已营造了一个虚拟的线上生活环境,对于春节这种传统节日而言,我们也需要来自线上的产品创新和同步服务。

可预见的是,这类需求在未来更多领域都将演变出新的市场空间。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