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做读书的引领者,全国读书会联盟(筹)第三期培训班举办

2016年9月24日,全国读书会联盟(筹)第三期培训班举办的第二天。

这一天的培训过程中,学员们专注又不失活泼,对培训满怀期待;培训课程有序而紧凑,非常精彩:有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带来的《善待形形色色的阅读者》,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许欢带来的《以爱之名——图书馆与阅读推广》,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亦君带来的《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之北京阅读季》,以及海天出版社副社长刘明清带来的《图书的前景与钱景》,下面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

培训现场

培训现场

#善待形形色色的阅读者#

带来《善待形形色色的阅读者》这一课程的导师是聂震宁,他是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院长,其代表作品有《舍不得读完的书》《出版者说》《出版人断想》等。

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院长聂震宁

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院长聂震宁

聂震宁从“读以致知”“读以致用”“读以修为”“读以致乐”四个方面讲解读书的目的。

#读以致知# 聂震宁强调求知欲的重要性,并指出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人们通过读书来传递信息、学习知识、了解真相,以及满足求知欲望。

#读以致用# 聂震宁指出,中国古人历来推崇“读以致用”。读以致用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社会阅读的主流,更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需求。

善待形形色色的阅读者

善待形形色色的阅读者

#读以修为# “读书以修身养性,读书以明德明智,读书以个人全面发展,读书以积德传家。”聂震宁建议,在倡导全民阅读时最好不要强调“读书改变命运”,少说或者最好不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类的劝学名言。读书确实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但也有很多人并没有因为读书而改变命运。“命运问题太复杂,岂是读书就能完全决定得了的。”

#读以致乐# 古代读书人比较讲究读书环境和方式。聂震宁认为,读书作为私人化程度颇高的社会活动,第一要素应当是“读以致乐”,应放在阅读价值观的首位。它既是阅读者的最低要求,也是阅读者的最高境界。聂震宁强调:“只有越来越多的阅读者都感到读以致乐,真正的书香社会才会到来。”

学员纷纷拿起手机拍摄精彩瞬间

学员纷纷拿起手机拍摄精彩瞬间

聂震宁特别指出,要善待纸本阅读者、苦读者、精读者、赶考人,要善待手持阅读器阅读者、手机阅读者、听书者、诵读者、VR阅读者。在课程最后他送给大家一段话:“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图书馆与阅读推广#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许欢为学员们带来《以爱之名——图书馆与阅读推广》的课程。许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阅读文化与推广研究;知识自由与共享;青少年阅读行为,代表作品有《中国阅读文化史论》《书香社会》《共享阅读》等。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许欢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许欢

许欢指出,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有机体的特征是其功能会发生变化。图书馆不仅仅是借还书的地方,更是一个塑造阅读与人生、实现平等、保障知识自由的重要机构,在西方国家,书店的生存空间很小,因为图书馆满足了大多数人的看书需求。

在讲到图书馆的目标和任务时,她提到“自由”“民主”“平等”三个核心理念。图书馆重视个人培训,还可以保存口述资料和文化遗产。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对象,不仅包括未成年教育,还包括终身学习。其中,图书馆的服务重点是链接和创造,“学习和社交”成为读者的愿景,这一过程使得阅读服务的趋势慢慢转向支持自我指导、提问式学习,并成为青少年的安全公共空间,成为非主流社区和家庭的坚实纽带。

#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之北京阅读季#

“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亦君为学员们带来题为《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之北京阅读季》的课程。

“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亦君

“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亦君

北京阅读季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全国首家国家级全民阅读品牌,是全民阅读典范也是北京文化的新名片,更是全市推进全民阅读重要抓手。

王亦君讲到,北京阅读季以“阅读点亮中国梦”为主题,以纪念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为契机,深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深化中国优秀文化传承,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共设计为引导、推广、体验、示范四个篇章及19项重点活动。

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阅读领读者”不是某个典型,而是在座的每一个人。北京阅读季覆盖广、力度大、经验足,让大家看到政府为推动全民阅读做出许多努力,也给予众多读书会诸多的借鉴意义与信心。

#图书的前景与钱景#

海天出版社副社长、大道行思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清带来《图书的前景与钱景》这一课题。刘明清,资深出版人、发行人、书评人、专栏作家,其代表作品是《从愤青到思想家》。他从图书的历史及未来的前景与发展讲起,强调“网络没有改变出版的本质”。

海天出版社副社长、大道行思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清

海天出版社副社长、大道行思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清

刘明清认为,图书及出版的价值,首先源于知识的积累。从历史长河的众多记载中可以看出,几千年来人们都十分关注读书。随着社会进步,我们很容易形成路径依赖,思维空间会被占据,所以有很多人很难接受他人思想,更很难被别人扭转其固有的思维。

网络时代高速发展,图书出版遇到一些挑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纸质阅读受到分流和挤压,更多人选择网络阅读,现实生活中购书量有所下降。在数字出版潮流出现后,学术评价体系发生变化,让很多人不适应。与此同时,传统出版的商业模式被肢解,人们的阅读习惯日渐发生改变。

他指出,图书不仅有价值,更有前景。一些有思想价值的图书可以改变读者的观念,有学术创新的图书更具有学术价值,小说、美文或诗歌等具有欣赏价值和娱乐价值的图书越来越受欢迎,手账本因其具备独特的美学价值变得更加实用,还有一些投资品因其未来有可能升值的空间而被赋予收藏价值。

另外,图书还有“钱景”。通过众筹出版让所有人实现出书梦想,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金钱与图书的结合,普通读者也可以凭借才华和勤奋让更多人为其内容支付金钱,从而走进“内容付费时代”。与此同事,全媒体及全版权也让钱景更加明朗,希望热爱阅读的人越来越多,通过个体的努力实现自我的“完善与自由”。更多读书会资讯:www.yangfenzi.com/tag/dushuhui

#我们是一家人#

小组讨论活动由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副秘书长朱泓帅带领学员开展,大家针对“举办读书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哪些问题”“哪些资源能够为举办读书会提供帮助”“如何利用读书会社交平台宣传和开展读书会活动”等话题展开讨论。

小组讨论活动

小组讨论活动

小组成员来自天南海北,讨论课程从自我介绍开始。从陌生到熟悉,从寒暄到辩论,短短两天的时间,学员彼此之间已经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读书人,有一项共同的事业——推广“全民阅读”。学员们纷纷表示:“我们有缘相聚,我们都是一家人。”

此次培训班工作人员朱泓帅

此次培训班工作人员朱泓帅

第二天培训圆满结束,上午场活动由读书会工作人员高寅主持,下午场活动由读书会工作人员张一诺主持。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工作人员高寅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工作人员高寅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工作人员张一诺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工作人员张一诺

【文/王晨 摄/李灏】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助力全民阅读: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社交平台百位名家签约大会举办

➤ 愿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给你的美好回忆不辜负这日盛装出席的你…

免费读好书,长安街读书会首期书评征集活动暨书评团招募启动

公大读书会:建设书香世界 打造精神家园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李建臣:读书让人有诗和梦想的冲动

➤ 长安街读书会新书推荐:苟仲武《二十一世纪的工业革命》

➤ 长安街读书会傅军:国富之道,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证研究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鲲世界说道:

    首都图书馆。
    在十号线的潘家园,国贸往南3站,出了地铁口就是。
    借书的话(2本),拿身份证自助办卡,100押金,外地户口200,超过4周要扣费;只看书的话不需要证件。
    6层往上人都比较少,视野也蛮开阔的。
    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坐着或者歪在椅子上,一天都不会被打扰,渴了喝口水,接着继续看自己喜欢的书。
    尤其在晴天的周末呐,那灿烂阳光从窗子里落到地板上的感觉,满足你对图书馆的所有幻想;真真是天堂的模样。

    也许今天你读了一本米兰昆德拉的《不朽》,发现身边的人只读过落落的《不朽》;
    也许你今天读完了《史记(全四册)》,发现身边的人只读过《成功原来如此XX(全四册)》;
    但是若不是这样,你捧卷的时候,又怎会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啊,没人明白诗词歌赋韵律的美,没人明白辛波斯卡,没人明白顾城,没人明白康德啊。
    但是,
    书读得越多越明白,

    孤独可以不是寂靜的,可以是喧囂之中、无知音。

    孤独可以不是潦倒的,可以是名利之中、无真挚。

    孤独可以不是严肃的,可以是娱乐之中、无深思。

    孤独可以不是沉默的,可以是鼎沸之中、无良知。

    你会明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孤独,和你的孤独的內容不同,不一定比你不孤独。

    你会明白,为事业拼搏孤独、为学术执着孤独、为家庭付出孤独、为不平心痛孤独,孤独形形色色,挂在每个人脸上的是偶然,心里装着的却是孤独。
    很多书,都是从笔者的孤独中来的。

    读书,去细味別人笔下的孤独,像泡在笔者放好的温水中一般宁静舒服。

    孤独不是用来排解的,不是用来逃避的,孤独的时刻,是用来珍惜的。

    书读得越多越明白,人不孤独,难以深刻,难以蜕变,难以无畏。

    时间长河,人皆孤独,深浅不同,姿态不同,闭气潜入苦水的时长不一,有的人忍不住上岸了,继续做饮饱吃醉的人,有的人潜而不逃,他们,终究成龙。孤独,真好。

    二、读书和与人交流的能力沒有直接的关系。
    任何领域,你深潜进去,都会造成与他人的一定隔阂、差距。
    听古典乐的对着只听流行乐的,孤不孤独?
    满屋子看综艺的,你看《沧浪诗话》,孤不孤独?
    如果仅仅因为与他人的差别、差距,就不深造,也许你对现在所学习的东西还不够热爱。
    如何看待这种差别,是你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解決的方法是与人分享,当我看到好的东西,我都会和我喜欢的人分享,
    无论他处在什么水平,我都会用适应他的水平的方式来和他分享,
    分享本身是一种反刍,更有助于你的理解,
    二来,也让你更深刻地从別人的角度了解到你正在学习的東西。

    我和学电力的讲音乐,他说那首电子乐就像交流电那样闪烁。
    我和学建筑的讲植物,他说那叶子上的脈絡和结构,他说这片叶子的这种树木头用于哪里。

    在他们看来,你也不懂他们的领域,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难道不孤独吗?

    三、读书从来就没有一个别人理解你的前提。
    不要说读书,做人也没有,任何生活中的所有事,没有哪一件是别人必定会理解的。
    如果害怕他人不理解,就将某件事束之高阁,你的世界将会越来越小。
    懂得「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理应懂得你,一个人最应该争取的懂得来自于自己」是人成长的一部分。
    四、如果说为了避免这种孤独,就放弃读书,那只可以说你在见到另一个自己与保持现状中选了后者。

    五、读书不是投资,不是说你读了多少本,就有多少「用处」,多少回报。
    在此可见我的一篇随心专栏:阅读,再轻松一点 – 另一面 – 知乎专栏

    六、保持与人交流,是一种态度,不是一项可以被读书削弱的技能。

    一定要张开自己、保持开放,
    知识不是用来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分隔开的,
    恰恰相反的是,我相信知识的终点是更好地理解、接纳这个世界的所有。

    不要因为读了几本书就太看得起自己,把自己太看一回事,瞧不起別人了,觉得別人庸俗了,
    大家在读你不知道的书,多得是在某些领域的造诣比你深的人,要懂得向別人学习。
    就算是身边只知道看动漫、你也许私下觉得幼稚得很的人,做起人来也比你妥当多了,这样的人不值得你去沟通、学习吗。
    人的优秀的是多方面的,不止学识这一方面。
    而且,不是每个睿智的人都喜欢秀內涵。
    七、所谓的「不孤独」,没你想的那么好。

    就算是少了可以和自己讲喜欢的书的人,甚至是没有这样的人,
    但是终究还是有那么一两个,当你遇到了,你发现人家喜欢那本书的理由和你根本不一样,你还是感到不被理解、孤独;
    也许他喜欢的点也和你一样,但是你却又觉得他喜欢的程度比你浅薄得多,不是常常这样吗?
    本來你喜欢一支小众的乐队,但是发现大家喜欢了,你反而不爽。觉得大家都喜欢了,便削弱了那种独特的感觉。
    这样的种种你经历过,最后就会发现,喜欢一样东西,根本是件私事,有些可以分享,有些完全不必分享。

    八、所谓的「孤独」,没你想的那么糟

    @简单 說的,
    我很想打击你’以及你们这群人”’我想大声喊出来’你’以及支持你这篇文章的人全是书呆子”’尽写些没用的’书本上语言的华丽’或者境界的深远’这些东西有啥用吗?除了短暂的阅读快感一晃而过’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与人无法融入的长期的孤独’好了’我转过来回答题主的问题’是的’读书要看你读什么书’越冷门的书’你会越孤独’因为别人不懂’要想不孤独’随大众’关心别人所关心的主题’我知道文艺青年的品性’做不到就拉倒吧’你要么选择孤独的自我’要么选择庸俗的快乐’你知道的’你也能改变的’看你要哪个了’
    哦’我忘了我骂你们的本意了’特此加上’不是因为你们是书呆子’而是因为你误导人’说啥孤独’真好” 你’孤独不自知好坏’还一直以孤芳自赏而自我陶醉’会误导更多人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我实在不觉得庸俗的快乐和孤独的自我不可共存。
    读书是件私事,我在房间里看书,我不渴望、不非得要谁来理解我。
    但我走出门去,照样可以和朋友谈笑风生,为一个低俗的笑话哈哈大笑。

    真正的「孤独」从来不是指社交障碍,也不是指沟通困难,而是一种心灵状态,是对于群体和主流价值的抗拒。个人固然能在群体中能获得安全感和愉悦感,但弗氏认为对于敏锐的个体而言,群体会带来「原始恐惧感」。

    苏格拉底曾言:「但愿大众既能作大恶,也会行大善,这还是有出息的。可是他们两不能,他们既不能使人智,又不能使人愚,他们一切都是出于偶然的冲动。」
    里尔克曾言:「正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 ,总存在著某种古老的敌意。」
    莫泊桑曾言:「此外,由于另一种理由,我对群体有一种恐惧。我不能进电影院,或者观看公共集会。 它们让我有一种奇怪的无法忍受的不安全感、一种可怕的痛苦,似乎我在尽全力搏击一种不可抵挡的神秘力量。其实我是在抵挡群体的灵魂,它正在试图进入我的头脑。我多次注意到,当一个人独处时,智慧就会增长,就会上升。而当一个人于其他人混杂在一起时,智慧就减少并衰落。交往,广为传播的思想,所有说出的话,被迫去听的话,听到并作出反应的话,所有这些都会对一个人的思想产生影响。思想潮起潮落,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个家庭到另一个家庭,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思想平面,也就是每一大群个人的平均智慧。每个人都成了由他的伙伴组成的群氓的一部分。而这时,他自身特有的素质——如智力的主动性、自由的意志、聪明的反思,甚至还有洞察力——都随之整个消失了。」

    可见在群体之中「每个人都设法追随他身边的人。聚合体通过它的力量将他拉向他的方向,就像潮水将鹅卵石一并卷走。卷入其中的人,无论其教育水平或文化程度如何,或者其社会等级如何,结果都一样」,如此便是对群体意志的沉湎,也是个人意志的被吞噬。真正的孤独者便是洞察了这种「不可言喻的狂兴」,这种「神圣灵魂的出卖」,因而抗拒群体,抗拒主流价值。

    「孤独」大概是一种由「孤独」和「寂寞」混杂而成的副产品。在最初开始感受到孤独的时候,由于舍弃掉处于群体之中的快感和安全感,必定会彷徨;而题主所言的「知己难寻」只是一个寂寞的问题,大概是你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所以最终答案也只有一个——甘于孤独,戒掉寂寞。

    “孤独”这个词太文艺,我一般是不敢用的。怕用不对,用不准,说不清,被人误解。正如本题的说明展现的,当我们要表达一种自我感觉时,经常不是我们左右了词语,而是词语左右了我们。

    所以,谈不上孤独,只是沟通上的一点障碍罢了。

    这里的沟通,既关乎你与世界,也关乎你与他人。

    当世界为我们打开门和窗时,我们才可看见世界。否则,我们只能看到自己。一本好书,就是一扇窗,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然而,这只是观看世界的一种方式。世界的很多部分隐秘而不可见,却又在悄悄地召唤着我们;世界有很多隐形的活动门,时而关闭、时而敞开;世界里驻扎着很多细小的精灵,控制着它的秩序和能量……一个在窗下虔诚读书的少年,在为自己看到的那一小块世界而惊喜不已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他已经错过了更多破门而入、直接与世界对话的机会?

    所以,你要学会与这个世界沟通,而不只是驻足观望。

    你所遇见的任何一个人,也是一扇窗。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饱满充沛的一面。在你与他对话时,不应该老是揣着自己的所知去测试别人的无知,而是应以一颗饥渴的心去碰撞他最熟知或热忱的一面:如果他爱看综艺节目,就听他谈谈《非诚勿扰》,这档长盛不衰的电视节目蕴含了很多智慧,而如果你是一位研究当代中国各种偏见与歧视现象的社会学爱好者,它也是极好的素材;如果他是一位游戏资深玩家,那就听他谈谈他喜爱的游戏的技巧、策略和掌故,游戏作为当代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艺术,凝聚了无数天才的灵感和创见,一位资深玩家或许能帮你开启这个绚烂的世界;如果他是一位体育迷,让他谈谈NBA或者绿茵场上的技战术,甚至请他当一回临时教头,指挥一场虚拟的比赛,对团队整体协作的洞察能帮助你理解人类社会中更多的集体现象……

    所以,你要学会与他人沟通,不是相互轻视,而是相互成全。

    当我们感到“孤独”时,遗憾的不是“孤独”这种感受本身,而是我们认为这种“独单”是注定的,一如我们自己亲手把世界所有的窗都合上,只留下星空和彷徨的倒影。

    人生是个很糟糕的系统,无法后向兼容。旧版本的人无法和新高度的人共享接口,尽管人都发明出了一些名为“礼貌”、“亲情”、“善意”之类的开源中间件,却仍然兼容性有限。

    人生也是个很有趣的系统,高版本意味着你人生稳定性更强,功能更加丰富有趣,相比于低版本必须依赖各种第三方库,升级以后的你离“完整”又更近一步

    恰恰相反。读书越多我越不孤独。

    有些书,你读闷了,可能会寂寞。比如你读《佩德罗巴拉莫》读多了,觉得鬼影森森。你读《彷徨》读多了,觉得全世界人影都飘荡。你读张爱玲小说读多了,觉得一片都是虚空。但那是你读沉了,真代入了。把自己拔出来再读读呢,又热闹了。

    实际上,如果你孤独的话……
    想感受身边有人粗声大气的海上生活?读读《白鲸》。
    想感受宋朝市井家长里短吆五喝六的热闹劲?读读《水浒传》。
    想感受点19世纪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氛围?读读《基督山伯爵》下卷。
    想感受大家庭宅院彼此碎念抱怨嬉笑耍闹?读读《金瓶梅》。
    想拿文字解解馋?读读唐鲁孙和彼得梅尔。
    想看看青山绿水?看看元明山水图册。
    想看看花鸟鱼虫?看看宋朝院画画册。
    想感受点江淮小市民气息?读读汪曾祺。
    想听听川湘水上风情?读读沈从文。
    想听人说点刻薄笑话热闹热闹?读读《围城》。

    孤独很多时候,就是种自我暗示,是无法获取周遭世界信息,或是无法与世界沟通时的恐慌。沟通又是双向的,所以说穿了,孤独就来源于
    A 无法获取外界信息

    B 无法对外界倾吐信息。
    有了书,至少A是可以缓解的。至于B,说实在话,跟是否读书毫无关系。而且,许多人对外界倾吐信息,并不是他们喜欢和外界交流,更多其实是基于“我需要和外界做形式上的交流以免被外界遗弃啊”的强迫症。

    书的好处是:它们可以给你展示另一整个世界。那些世界是曾经生于这个世上的人呕心沥血为你凝缩而成的,就是为了让你与他们共享。而你读书获取的感受,必然是你已有的内心世界与这个外部世界冲突所造成的,所以你获得的感受,本身就是种融汇和表达。所以看好的书,是能够感受到自己心情和观念变化的——内心与外界的动荡冲激,也是一种交流,而交流永远不孤独。
    所以,读书是最高效率的排遣孤独之法——前提是,你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足够的信任。

  2. 伍亦勤说道:

    苏格拉底说过,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们都知道苏格拉底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以我的愚见,应该是他独立的思考方法所致,他提倡“辩证”,区别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苏格拉底的辩证,是对于问题证据、论据的证伪与证明(比较绕,就是证明你的证据错误,你自己的论证自然就错了,论点自然靠不住),这是苏格拉底自身获得答案的一个有力工具,当然这也惹来了杀身之祸,但是不得不说,这的确是对于独立思考非常犀利的工具。但只有这个还是不够,我们不明白如何独立思考。
    想要明白如何具有独立思想,就要彻底,至少是透彻的明白何谓独立思想:有思想,并且独立:不要鄙视拆字法,这真的很有用,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就像化学的结晶一样,我们得到的往往都是一种晶体,但是一旦得到了一种特殊的(它不是杂质)晶体,它就不得不说是与众不同的,可它确确实实是这样正确的:就像平常的晶体一样的纯洁,这样,它就是一种独特的晶体,如果这个比喻成思想,那么这就是独立而与平常的结果不尽相同的。独立思想也的确具有这种特征:他并非完全适合所有时代所有场合所有政体所有群体,但是它是冷静而客观的,不与最广泛声音相同的:敢于这样,并且有这样的资本。这是我的第一条建议:想要有独立思想,就要勇敢,要敢于接受否定,要敢于承受打压,因为你没有任何恶意(独立思想的人往往是善良的);要乐观的接受你“不群”的事实。这就是独立思想的精神前提。
    既然是思想,就要有它的思想前提,一个没有思想的人,遑论独立思想,所以说,单单具有勇敢的精神还不够,这都会让你容易被蛊惑,会让你容易冲动,会轻而易举的让你跪倒在石榴裙之下,所以说,具有自己的思想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怎样具有自己的思想呢?我们需要有思想的深度:去看一些可以让你有深度的东西(这不是装点门面用的,却常常被拿来装点门面),比如说后现代主义哲学之父尼采的东西(尼采的东西常常被认为是反人类的,这一点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他是在用极端的语言来让人类最大的发生改变),他的语言经常非常具有批判性和思辨性,当然具体内容我便不赘述,有兴趣的话可以私下探讨。他最重要的思想,我总结为重估一切价值,也就是质疑一切,重新审视。这也是哲学、治学之道。
    有了深度还不够,还应当具有广度,试着去看一些比较有跨度的,比如说经济学书籍,经常做一些分析性的事务,自己平常也试着去做一些有深度的分析。
    当然,有了这些,还要有的是物质前提,这就不多说了,最后,祝你能够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独立思考需要熟练掌握靠谱的真理获得方式。靠谱的真理获得方式有且只有两个。(多简单!只有两个。)

    一个是事实。一个是逻辑。

    其他的全都不是。(比如:权威的说法,祖宗的说法,中华传统文化的说法,学术大牛的说法,爹妈的说法,得道高僧的说法,各种经书上的说法,各种教科书上的说法,Nature Science上的说法,微博大V的说法,知乎上的说法,天下大多数人的说法……)

    不符合观察事实的都不是真理。逻辑不自洽的都不是真理。符合已知观察事实且逻辑自洽的都是当前的等价相对真理。

    带着事实和逻辑这两个基本检验原则,就可以重新审视身边的一切事物和观点了:这事儿符合事实吗?有证据吗?有实践检验过吗?有可重复的实验数据吗?其解释理论是逻辑自洽的吗?一步一步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存在矛盾吗?关键推导有事实佐证吗?按其推下去会引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吗?

    凡是缺乏事实证据的,都存疑。凡是逻辑上缺推导步骤的,都存疑。慢慢去搜集事实证据,慢慢梳理逻辑推导步骤。

    收集事实证据是个很难的事情。尤其是人文学科,第一手的事实证据往往是没有办法搞到的(比如历史事实,事儿都过去了,也完全没法重复,怎么办?),因此人文上比较通用的方法论是要对比很多不同来源的间接事实证据,如果能对上号,就把它暂且当作是靠谱的事实。

    逻辑也是要大量训练的。所以学数学是很有必要的。(人文科学也是要逻辑的,只不过人文的问题往往更复杂,推导演算都在高维空间上,因此描述一个数据点的准确位置往往就需要长篇大论,并且两个数据点往往无法进行简单比较……)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还有逻辑。即便在没有任何事实的情况下,一个逻辑不清晰自洽的理论体系也不可能是靠谱的。比如:XX主义市场经济,人民民主专制,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词儿,基本等价于:这个理论其实还没想清楚,我们就先这么搞着了(摸着石头过河),搞一搞再根据具体情况去说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在政治执行上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情,案例法的形成本质其实是一个逻辑,只可惜天朝不是玩案例法的,这就给人治留了很大的空间,给政治稳定留了很大的隐患,维都维不住……)

    嗯,说远了。总结一下,就两条:事实,逻辑。怎么抓住这两条,抛弃其他所有不靠谱的说法,练就一副天下观点的火眼金睛,那真是一辈子甚至是几辈子的事了。有的人会更偏重事实方面(读书旅游结交朋友),从事实中归纳出逻辑;有的人会更偏重逻辑方面(思辨推导演算编程序),在逻辑指导下更有效的组织和收集事实。最终是殊途同归的。

    《解忧杂货店》雄治老爷爷的话:这么多年咨询信看下来,让我逐渐明白一件事。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同样,你能来知乎咨询这个问题,我相信你也绝对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还有一句:如果自己都不想积极生活,那来咨询又有什么意义呢?

    同样,如果你都不喜欢读书,那么忘与不忘又有什么区别呢?

    话说回来,我为什么会想起《解忧杂货店》会对这个问题有帮助?还不是因为我看过这本书。

    能够思考就意味着能够独立思考。世上哪有人会认为自己的思考不独立呢?事实上谁又能够影响别人的思考呢?
    其实独立思考是个伪命题。
    思考只有有没有的问题,思考只有好坏之分,思考只有能力有强大与弱小的差别。
    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考虑问题,不管结果是怎样的千差万别,都是每个人独立思考的结果。正是有这种结果无限多的可能性,才证明了人们思考的独特性。
    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正确而深入的思考。
    有正确的思考方法自然就会有正确的思考。思考方法就那么几种,掌握起来不难,难的是熟练的运用。
    分类,归纳,概括,逻辑推理,类比,灵感等都是常见的思考方法。到网上搜索一下,要不了多少工夫就能学会。还有文学艺术领域的形象思维,观察,感受,分解,组合,变形等,应该也可以认为是思考的方式。
    思考的要点并不是思考的方法,而是思考的内容。思考的内容又是由于自己所能够发现的问题和所能够看到的素材所决定的。
    有许多的观念已经成为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我们看见了,也不会觉得是个问题,然后当然也不会觉得有思考的必要。比如,以前我们就认为人多力量大是理所当然的,能够看见的都是人多的好处,后来我们又认为人太多是很大的麻烦,于是大家看见的都是人多的坏处。对于 这个既不能发现问题,也 找到不了素材。
    这个对与不对是个问题,但能不能对它思考才是真正的问题。对于社会而言许多传统习俗等成为集体无意识,大家都是理所当然了,所以见了很多,做了很多,却不会去思考他。对于社会而言这样是必需的,也有他的好处,当然也有他的弊端。
    另外每个人也有无数的个人习惯,慢慢就是一种个人无意识,无论重复多少遍,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自然也不会去思考这个。就像我们用筷子吃饭,谁会去思考这个?
    提升思考质量的方法。多从既往经验中提炼思考的方法和规律,然后去验证,然后再完善方法,或者修正规律,不断循环,思考能力一定会提升。
    另外,我们的眼睛总是喜欢看见一部分事实,而忽略另外一部分事实,更重要是我们永远无法看到所有的事实,我们所看见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都是摸象的盲人,我们的所见只是偏见而已。然后在此基础上的思考又能够怎样呢?所以思考不见得有多重要,虚心❤️接纳反而更重要。

    相比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思考总是有它的狭隘的一面。这是生物进化必然的选择,一则脑力有限,让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事物上或者是变化的事物上是一种更高效率的思考。二则一次性的思考太多的事物是不会有结果的,思考一切等于没有思考。
    所以思考的狭隘性是思考的本质属性,是思考得以进行的基础。任何深入的思考都是建立在浅层思考固化的基础之上的。
    思考的训练无非就是多多思考,明白思考的层次。
    ,思考某个特定的对象,首先是弄到尽可能多的相关现象,然后分析归纳出它的特点,然后再研究出它的运动变化的规律,探讨它为什么会这样。中间有两个角度,一个是从它开始往细处看它的组成部分和内在结构,一个是从它开始向外看它与其他事物的异同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一次选一个角度,一条一条的琢磨出来,慢慢就会发现思考越来越深入了。

    一个人可以随意地阅读和学习,却不能随意地思考。
    思考与阅读会对人的精神产生不同的影响,其差别之大令人难以置信。因此,这就愈发加大了人们之间本来就存在的思想差异——因为天性的不同,导致有的人热爱思考,有的人喜欢阅读。阅读是把某些外来、异质的思想强加于我们的头脑,这些思想与我们的精神是不相吻合的,就像印章强行在石蜡上留下印记一样。因此,我们的头脑就承受了完全来自外在的压力,一会儿思考这个,一会儿考虑那个,既非出于本能,亦非因为喜欢。

    大量的单纯的阅读会使我们的精神丧失灵敏性,就像是一根弹簧连续不断地受到重压就会推动弹性。如果一个人不想动脑思考,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一旦空闲了就拿起一本书。这就解释了何以博学多识常使很多人变得比原来更加愚蠢麻木,并阻碍他们的作品获得成功。正如蒲柏所说,他们始终是:不停地阅读别人,却从来不会被别人阅读。

    学者是成天阅读、研究书本的人。而思想家、天才,以及那些照亮世界、推动人类发展的人,则是直接运用世界这本大书的人。
    实际上,只有自己本身的根本思想才具有真理和生命力。因为,只有这些才是一个人能真正、完全理解的。阅读别人的思想,如同吃别人的残羹剩饭,或穿陌生人丢弃的旧衣。

    通过阅读获得的思想与自己心中萌发的思想相比,正如史前植物的化石遗迹与春天里蓬勃茂盛的植物相比一样。尊重事实,热爱事实。
    执此一端,风清云淡。
    任何有助于发现事实的思考都是功德无量,任何无助于发现事实的思考都是为祸人间。
    如果大众的理解是贴合实事的,我又何必标新立异,号称“独立思考”呢?
    有关智慧,我想对他们说的是: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在思考任何观点,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人们相信了,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单地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这是我想说的关乎智慧的一点。
    ——伯特兰·罗素

    发生了的事情就是事实,事实比最硬的金刚钻还要硬。人间苦命种,没有时间去理会生存的意义,没有时间去想想自己在世上还剩多少时间,只顾天天用头硬撼昨天的事实,长期操练,日久有功,功成石成——苦命种终于变成了一块世间罕见的苦顽石。
    ——李天命《杀闷思维》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