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辛子:给大脑瘦身比多读书更重要

在看到大量关于“多读书,读好书”的劝人读书的新闻报道,才知道原来还有个“世界读书日”。

我也是喜欢读书的。“多读书,读好书”之说也几近真理,说者深信不疑,闻者肃然起敬。属于360度无死角的话。但我仍然心存疑惑。

首先,“好书”的定义是什么?在我父亲的年代,他老人家心目中的好书就是《雷锋日记》《毛泽东选集》,当年他在部队,将这两本“好书”读到倒背如流呢,甚至是全军学习标兵。可是,父亲当年读完这两本“好书”,并不能改变命运,甚至不能用来申请入党,最后还是我妈这个不读书的人大发慈悲接受了他,给了他一个幸福的家。至少,在这个个案里,读好书不如遇到好人。

所以,究竟什么是“好书”呢?在我看来,带有指向性意识形态的书,都是可疑的,还有各种带有“正确答案”的真理类书籍,也是可疑的。这种书通常拥有权威式光环,闪闪生辉,光彩夺目。阅读这样的书,你以为你遇到了一位大师,实际上你可能只是遇到了“一坨大屎”。脑子一旦被这类“好书”熏出了思维定式,从今往后,除了“真理”您可就什么都没了。

另外:多读书是不是就一定很好呢?这个问题也值得认真思考。

外山滋比古,是日本著名的学者和评论家。早在30多年前的1983年,就提出“思考的整理学”,并以此为题写过一本书。《思考的整理学》至今在日本畅销不衰,是东京大学推荐给学生们的一本学习用参考书。这本书不教阅读者任何真理,而是教阅读者自己如何去发现挖掘自己的思想,它是不是“好书”我不知道,但它是一本“授人以渔”的书。

外山滋比古在《思考的整理学》里说:一个观点在大脑里产生并发展至成熟,有如酿制一坛芬芳的酒,急不得。而且,也并非原材料越多越好。乱七八糟的材料都加进来的话,反而只能酿制出一坛劣酒来。因此,抛弃多余的原材料,换言之也就是抛弃过剩的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为此,外山滋比古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叫“知的メタボを脱出せよ”,根据他所表达的内容,中文可翻译为“脱离大脑的知识肥胖”。换句话说,在现代信息过剩、各类图书层出不穷的时代,书,已经并非读得越多越好,而是跟进食一样,需要“适可而止”,需要“八分饱”甚至“六分饱”,因为要给“大脑的知识瘦身”。这正如当人们发现:瘦,才是一种健康时,人类“以胖为美”的时代,便一去不返。

为什么要“脱离大脑的知识肥胖”,要给“大脑的知识瘦身”呢?外山滋比古的依据,源自于他在大学多年任教的观察。他发现:有些学习努力、知识量特别大的学生,写起论文来虽然能四处引经据典,但却毫无创意,极其乏味;反而那些缺乏知识量的学生,却能写出有独特见解的论文。

外山滋比古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那些努力记忆知识的学生们,大脑里的知识过剩。当脑子里被填入各种各样的“知识”之后,反而导致失去了自由思考的空间——记住的知识虽然多,但却没有一样是自己的。外山先生将这一类人称为“滑翔机”。“滑翔机”看起来很像飞机,但其实与飞机大不一样:滑翔机没有自己的动力装置,得完全依赖他力才能在空中飞翔。而且无法长距离地持久飞行。他曾批评日本社会某些看起来优秀的“精英”,其实不过是貌似飞机的“滑翔机”。

这种貌似飞机的“滑翔机”,在中国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就是王朔老师所说的“知道分子”。读好书,你可能变异为“宇宙真理党”,多读书,你则可能沦落为“知道分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黄金和颜如玉可不是白白附送的,很多时候,它们可能只是一种安装在书里面的洗脑装置。阅读的世界看似美妙,但一切美妙的东西,周遭都危机四伏。因为任何一种阅读,如果无法启发自己的思考,你的大脑都将无法产生灵感与智慧,而充其量不过是个储存用的仓库。

所以,我有时候想:为什么古代人会显得比现代人更有思想呢?也许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需要像现代人这样大量阅读,从而能为大脑保留余白,并在不受任何干扰的余白地带,气定神闲地安静思考。所以说,在瑜伽中,冥想为什么会很重要?因为人的大脑,只有在抛除任何其他言说的支配与控制后,属于自我的新思考才有可能产生。

所以说:书读得越多就越好吗?或许有人这么认为。但我却不这么想。对我而言,美好的阅读,有如一幅留有余白的画—余白,才是阅读之美。

文/唐辛子 旅日华人作家,出版有随笔集《唐辛子in日本–有关教育、饮食和男女》、人物传记《日本女人的爱情武士道》。自我介绍为——“唐辛子,在日文中就是“辣椒”的意思,唐辛子就是“糖辣椒 ”,一个既甜且辣的人”。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互联网思维说道:

    “好书”的定义是什么?在我父亲的年代,他老人家心目中的好书就是《雷锋日记》《毛泽东选集》,当年他在部队,将这两本“好书”读到倒背如流呢,甚至是全军学习标兵。可是,父亲当年读完这两本“好书”,并不能改变命运,甚至不能用来申请入党,最后还是我妈这个不读书的人大发慈悲接受了他,给了他一个幸福的家。至少,在这个个案里,读好书不如遇到好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