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天任:独具特色的日本俱乐部

不少英语单词的汉字翻译是从日语转口而来的,里面不乏例如“混凝土”、“系统”、“系列”之类的杰作,但最令人拍案称绝的可能就是“俱乐部”这个字了,不仅发音和原来的“CLUB“几乎完全一致,而且这三个汉字所表示的含义还就很恰当地展示了CLUB那种全体成员聚集在一起进行娱乐活动的意思。

“俱乐部”在中文中的意思有好几种。在改革开放之前,不少大型国营企业有一个叫“职工俱乐部”的在工会下面负责组织业余娱乐活动的场所或者组织;到了改革开放之后,俱乐部里又增加了一个“职业体育组织”的意义,比如足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等;当然这种俱乐部也不一定就一定是职业体育,作为一种同好会的名称,“俱乐部”也经常被使用着,比如到处都有的登山俱乐部或者户外活动俱乐部等。实际上俱乐部还有一种从传入中国之后就一直被使用着的含义,基本上就相当于现在的“会馆”,像原来十里洋场有名的“虹桥俱乐部”以及1949年之后还依然健在的“锦江俱乐部”等。

(资料图:日本学生爱好广泛,学校中的兴趣小组活动十分活跃。)

俱乐部在日语中基本上也就是这么几个含义,但是除了这些之外,“俱乐部”还是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俱乐部”的这个功能还是日本人的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个意义上的“俱乐部“指的是日本学校里的“俱乐部活动”,也就是在日本被经常俗称为“部活”的那种活动。

俱乐部活动实际上存在于从小学到大学的日本所有学校,但最重要的部分在中学和大学,尤其是在初中和高中这六年对人格形成最重要的时期。

日本学校的“俱乐部”,其实也就相当于中国学校里课余兴趣小组,并不是学校教学的一部分,也并不强迫学生参加,但只有小学的俱乐部才是那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进入中学以后所有学生都至少要加入一个俱乐部,不加入行不行?从理论上来说行,但要知道日本文化是一种从众的“耻文化”,所以实际上并不存在不参加任何俱乐部的选择,除非谁能忍受日本学校里的那种臭名昭著的“いじめ”,抱团欺负人。

学校俱乐部基本上分为文化俱乐部和体育俱乐部两种,文化俱乐部作为一种业余爱好的补充,什么名目的都有,比如有名的滩中就有“智力竞赛俱乐部”来专门研究各种可能会在智力竞赛中出现的题目,他们会告诉你在日本售出的彩票中曾经出现过1234567的中奖数字,而且他们也确实在电视台的智力竞赛节目中取得过很好的成绩,其余作为课程补充的俱乐部也为数不少,比如作为地理课的补充,有“淘金俱乐部”,专门想从各处河道里淘出砂金来。

但最重要的是各种体育俱乐部,一般的大众体育运动,棒球、篮球、足球和游泳这老四样基本上各校都有,其他的就是看各学校的老师的指导能力以及学生们的财力还有其他的条件了,甚至有学校都有那些诸如登山、高尔夫等十分小众的体育俱乐部。

实际上还有一种看起来是文化俱乐部,实际上功能基本上和体育俱乐部相同的俱乐部,那就是乐队、演唱和舞蹈队等艺术活动俱乐部,这些活动看起来是文化活动,但是一来是因为参加人数的众多,二来是因为要使用大量的训练时间,所以基本上和体育俱乐部没什么区别。

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后最早面临的选择就是去哪个俱乐部,一般说来无论是谁都要进一个体育俱乐部,哪怕进去之后因为运动神经实在太差而退出来也行,完全没有进过体育俱乐部,只是在文化俱乐部混的学生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的学校体育队有一个“校队”的概念,校队集中的是一群精英,而日本的学校里没有这种“校队”的概念,比如足球,所有足球俱乐部的学生都可以说是校队成员,有比赛的时候大家全体出动,只有一个regular(主力)和irregular(板凳)队员的区别,这样不管是什么体育项目的学生参与度都特别高。

日本学校俱乐部开始于十九世纪末,那时主要是一些划艇、棒球、赛马等俱乐部,既然要学欧洲人,除了欧洲人的知识之外,人家的爱好也要学,后来柔道、剑道等日本的体育项目也开始有了俱乐部,那时的体育俱乐部还只是一个修养的范畴,而在进入二十世纪的昭和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者们发现了体育俱乐部对于增强全民体力和培养服从性、忍耐力以及纪律性的作用,此时体育俱乐部才成为了学校必有的组织,而且虽然没有任何法律界定过俱乐部的位置,但是俱乐部在学校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战后清算学校里的军国主义的时候并没有清算掉训练学生体力的俱乐部。反而俱乐部又作为“培养学生的运动家精神”的组织被继承了下来,俱乐部活动成了日本学校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重要到了什么程度呢?日本中学的俱乐部活动时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日本中学都在文部省的指导下运行,授课进度虽然各有不同,比如水平低的私立高中甚至都无法按照完成文部省规定完成教学计划,而水平高的私立名牌中学在初中三年就已经把高中的教学内容都全部完成了,但无论是好中学还是差中学在教学上使用的时间是完全一样的:每天六小时,上午四小时下午两小时。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俱乐部活动时间,除了从期中期末考试之前的一星期之前开始到考试结束停止之外,一般冬季一个半小时、夏季两个半小时雷打不动,星期六则是全天俱乐部时间,有些学校连星期天都有俱乐部活动,寒假暑假中俱乐部也有训练和远征活动。

学生们为什么要进体育俱乐部与俱乐部的社会功能很有关系,一般体育俱乐部都人数众多,尤其是棒球篮球足球游泳等主力项目,是一种全校各年级在一起活动的场所。实际上孩子们是从这种地方开始学习社会礼仪和行为的,特别是现在的日本社会基本上是以父母和孩子的“核家庭”组成,和祖父母同居的极少,而且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生率的降低以及社会安全度的降低,像过去那种社区里大孩子带着小孩子从日常玩耍中学习和熟悉社会行动模式已经变得不太可能了,此时学校的俱乐部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日本人很重视团体精神,日本社会的所谓团体精神具体说来就是尊重秩序,服从领导和遵守纪律,重视等级层次等。实际上如果按照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标准,日本文化中的这团体精神其实是很有点“抑制人权”的嫌疑的,这也就是虽然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一直在试图脱亚入欧但一直被西方国家视为异端的原因,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些日本社会的礼仪和规范是无法通过学校的教学来传授的,只能通过这种俱乐部活动来实现。

日本学校的体育俱乐部一般有老师当顾问或者教练,但在管理上基本上是自治,校方或者老师不参加管理,高年级的学生带低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刚进俱乐部的时候被理所当然地称为“垃圾”,在高年级学生的指点和监督下干所有的杂活,然后随着年级往上升,从自己干活变为带领低年级学生干再到指导低年级学生干再到做高年级学生的帮手一直到最后成为指导者。怎么被人领导,怎么领导别人,怎么协助领导这些有时候很难通过教育课程传授的社会生活常识和技巧在俱乐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学习,在这么一届一届地传递下来。

有过和日本人共事经验的人知道日本人很知道在什么位置上应该如何表现自己,很有自律和自治能力,实际上这些能力之所以能够养成和学校的俱乐部活动很有关系。

因为俱乐部活动雷打不动,所以在日本经常在很晚了还能看到俱乐部活动结束后的学生们筋疲力尽地往回走,这种长时间和伙伴们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其实对于学生们以后的职场生涯是很有用的。大家都知道日本企业都以下班没有时间约束,员工们会无休无止地在职场里消磨时间,外国人很不习惯这种职场文化,而习惯了俱乐部活动的日本学生会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从初中开始就已经习惯了和伙伴们一起长时间相处。

日本人很重视人脉,毕业于同一所中学或者同一所大学往往会结成一个很强有力的派阀,在这种派阀里面所奉行的规矩还是原来俱乐部的规矩:后辈尊敬先辈,而先辈则要照顾后辈,这种照顾是真正的照顾,影响力强的俱乐部的先辈甚至都负有帮后辈介绍婚姻对象的责任,他们最早学会的社会生活行动模式是俱乐部的行为方式,所以以后也就一直坚守着这一套模式。

正因为俱乐部活动有这些社会功能,所以不少日本企业在招人时很注意对于俱乐部活动的热心程度,特别是中央官厅和一流企业对中学和大学的俱乐部活动履历非常重视,因为他们认为如果长期坚持俱乐部活动就说明这人在接人待物和处理上下级关系上已经得到了基本训练。而就职企业的上司对于出身于同一学校的校友肯定要问上一句:“哪个俱乐部出身?”如果这位后辈校友凑巧和上司是同一个俱乐部的话就可以相信他已经在起跑线上领先了同期的人起码半步了,所以俱乐部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脉形成工具。

外国人在观察日本时经常会感到日本文化的“独异性“,其实有不少独异性是来自这种日本学校所独有的兼负课余活动、体育锻炼以及社会生活行动模式养成的俱乐部活动。

(原标题:《形成日本人行动规范的学校俱乐部活动》)

作者:俞天任,笔名“冰冷雨天”,自称“老冰”。著有《冰眼看日本》、《有一类战犯叫参谋》、《浩瀚的大洋是赌场》、《谁在统治着日本》等作品。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