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是官员“诚信坍塌”的见证

日前,名为“小风”的湖北网民发微博称,自己病危想捐遗体,与红十字会沟通,对方不提供上门服务。一天内,微博阅读次数达20多万人次,引发广泛关注。昨日,武汉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陈耘回应称,当日负责接受咨询的是一位接线员,并非正式员工。(《中国网》,11月17日)

非正式员工就是临时工。为何又是“临时工”?这几年,“临时工”一点也没有闲着。“中华脊梁”颁奖盛典活动主办方要求参会者交纳9800元,主办方称文件是一个“临时工”伪造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下属仁爱基金被指捐赠万辆“劣质自行车”,责任落在志愿者办公室主任时进龙身上,结果红十字基金会宣称时进龙是“到期的临时工”;“延安城管野蛮执法”有“临时工”的身影;河南私家车未让警车遭砸,又是临时工干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临时工”可谓是领导心中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但凡出事,都有“临时工”身影出现。这次红会“非正式员工”再次登上舞台,虽说跟“临时工”叫法不同,但性质没什么不同。就算真是临时招募的志愿者,就能不经培训就上岗?就算上岗,又怎能担任接线员这个对专业素质要求甚高的岗位?而一旦出事,岂能全赖“临时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在这里不禁要问,如果什么都是临时工干的,那正式工们都在做什么?那还要正式工做什么?正式工既然什么都不做,既然什么都无关,与其白白浪费这个资源,何不将其都清退掉?

其实,“临时工”可谓是官员逃责的“常务遮羞布”。“临时工”清不完,“临时工”这个“挡箭牌”确实好使,没有经过培训,没有执法资格,遇到暴力冲突,临时工冲锋在前;一旦出事,临时工便派上大用场,既是应对媒体的“挡箭牌”,又是本单位的“替罪羊”,大不了走人了事,谁也找不着;让“临时工”担责很安全,从未见过临时工担责后被穷追不舍,令正式人员甚至是领导来承担责任的;“临时工”是犯事儿的,也是扛事儿的;是干活的,也是“顶雷”的。这么好的招数,何不一试?殊不知,用“临时工”担责,有关部门屡试不爽,却折射出某些官员“诿责于人”的丑陋心态,甚至成为“诚信坍塌”的见证。

花最少的钱,干最多的活,关键时刻还能“独挑大梁”。真真假假的“临时工”,一本万利的“好买卖”,让人眼花缭乱。但为何“临时工”现象却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让“临时工”担责,甚至成为官员逃责的“常务遮羞布”,简直就在侮辱公众的智商,由此引发的滔滔民意,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文/季节)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