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大学18岁毕业生,芝加哥大学博士王羽尧:一个人的潜行记

我所采访的是一个曾经到过28个国家的北京姑娘,她叫王羽尧。四年前,她14岁,从八中少年班考到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她18岁,被芝加哥大学录取,正在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然而我接触到这位同龄的师姐并不是通过学术活动,而是通过她在院羽毛球队的队友。她的队友在介绍王羽尧时也没有提到其过人的成绩,而是说,“她羽毛球打得很好”。

专访北京大学18岁毕业生,芝加哥大学博士王羽尧:一个人的潜行记

联系到王羽尧后,我向她说明了我们的采访意图,她很快就答应了。我们在微信里聊天,平均一天一两个问题,她发过来的大多数都是长段长段的语音,能听到背景声音总是很嘈杂,大概也就是一天中不多的空闲时间,但却很耐心,非常真诚。

以下是采访实录:

【出国前: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Q:是什么让你下定决心出国留学的呢?

A:我们家人都非常喜欢旅游,也都相信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必要的。出国留学这样的闯荡过程比短期旅行更能锻炼个人能力。

此外,我觉得凡事都从多角度看更容易引发客观的思考。我从各种国际交流中认识到了中外学术体系的巨大不同,所以也很好奇他们对经济学有怎样的解读。

专访北京大学18岁毕业生,芝加哥大学博士王羽尧:一个人的潜行记

关于出游,王羽尧师姐曾经到过28个国家,在她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段游记:“一个人的潜行记就要收场,但途中留下的太多记忆必定永志不忘。在陌生的国家乘一艘陌生的小船与陌生的人潜陌生的海——没有网络,没有纷扰,只有蝠鲼海龟海兔和我叫不上名字的生命们漂流在蔚蓝深处,还有传说中的科莫多龙。”

这样的画面让我受到很大触动。所谓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是一种经历,一种以不同形式与世界对话、与生命对话的经历。无论现实世界还是学术世界,都蕴藏着诸多未知,他们中大多沉在海底,等着你去发掘。寻觅的过程或许孤独或许陌生甚至或许艰难痛苦,但当你最终接收到远处发来的回音时——那种振动让人心打颤,让生命获得真正的成长与舒展,让从前的黑夜与汗水也变得熠熠闪光。

【准备过程中:没有什么自己干不了的事,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Q:在申请过程中,你是找的留学机构还是自己准备的?

A:我一直都是DIY

Q:是更愿意相信自己吗?

A:我是觉得没有什么自己干不了的事,且不说留学机构都特别贵,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够了解自己。自己准备这些东西在一开始可能会比较难,会觉得没有方向,但是最初成本看起来高,之后的成本就低了。只要入了门,我觉得准备什么都挺快的,而且可以自由支配时间。

Q:准备过程中的时间表是怎样规划的?

A:我是大一下考的雅思,大二下定了去哪个暑期学校,大二下的暑假去了以色列的暑期学校,在大三上申请了交流,大三下去到了墨尔本大学进行交流,交流的时候又考了托福和GRE,大四上就申请了。

在被邀请讲如何申请的过程时,她曾感慨地说:“我本来没有感觉到自己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回顾的时候才知道,哦,这一切真的都发生了。”“北大,把我变成了我想要成为的人。”

“我在这里,遇到了各种新奇的想法,这使我每天都受到冲击,经过大浪淘沙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大学四年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都是一样的,在燕园,每个人都拥有无数种选择无数条道路,面对各种机会,哪些是我们需要把握的,哪些又是需要拒绝的,只有目标坚定的人才能找到一条清晰的路。留学准备过程同样如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会与经历,要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需要从了解自己开始。

专访北京大学18岁毕业生,芝加哥大学博士王羽尧:一个人的潜行记

【托福和GRE:不应该允许自己做第二次尝试,就要求自己一次成功】

Q:在准备托福和GRE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A:关于托福和GRE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弄清考试的形式,把该考什么类型的题都弄清楚。然后可以上一些相关论坛,会有许多人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复习经验,关于如何DIY托福和GRE的复习。找一个高分的经验,照着他的一步一步办就行。很多同学花很多时间在选考试方法上或者是选择哪个补习班上,倒不如抱定一个方法,就照着他踏踏实实的来,该背单词背单词,该写作文写作文。

我的建议是大一一上来先考一次托福或者雅思,有一个英语成绩以后好申请交流或者是暑期学校。等到有精力的时候比如说某个暑假再开始准备GRE。在准备GRE时最好可以找一个一起复习的小伙伴,两个人互相改一改作文。然后GRE考完了再冲击一次托福,这时会轻松许多。

另外关于GRE,很多同学复习战线拉得很长,一而再再而三地缓考,从我自己的角度考虑觉得这样并合适。应该不允许自己做第二次的尝试,像这种考试都要求自己一次成功。只有破釜沉舟的复习才会取得比较高的效率和比较好的效果。像GRE的复习战线千万别拉到半年甚至一年。我自己的GRE从零开始复习准备了两个多月,我觉得这个长度就差不多,比较充分,又不至于太长导致前面单词全都忘了。

Q:方便提供成绩的具体数值吗?

A:我的托福是115,至于GRE分数就不是特别重要,大家不要太紧张,但是数学还是不能低于165的,然后写作要尽可能地高,至少要到4。我自己毕业时是风保系的第一名,但是我的GPA绝对的数并不是很高,我的感觉是只要GPA在3.65以上对于申请一流的名校就足够了,当然排名越好就越能吸引名校的眼球。

【科研:一定要有这方面经历】

Q:你有没有参加过什么科研、实习?

A:因为我是比较坚定地要读PhD,所以就一直都没找实习。至于科研呢,我没有做过本科生科研,但是我在申请前找老师要了三个助研的项目,就是做一做数据分析什么的。我建议大家如果想做学术的话,还是至少要在简历上能体现出来自己有过科研经历。如果不知道该从什么做起,可以问一问系里的老师,老师一般手里都会有很多项目给学生做的,如果他没有项目应该也会推荐你去找别的老师,所以我觉得大家只要有需要就应该大胆地提出来。

专访北京大学18岁毕业生,芝加哥大学博士王羽尧:一个人的潜行记

【时间分配:学习是第一位的】

Q:作为过来人,你觉得如果想要出国的话,大学四年应当如何分配学业、英语和学工社团的时间?

A:我觉得想要出国的话,学工和社团的时间就需要好好考虑一下分配,社团对相关领域的硕士申请可能有用,但对博士申请用处不明显。我认为好的成绩,尤其是专业课成绩,还是很给本科生加分的,特别是申请博士时。

因此我个人建议还是努力读书。当然,绝对绩点没有那么高要求,如果相对排名高的话效果是一样的。至于英语,许多学校有硬性要求。比如我所在的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要求托福总分105,单项不低于26。这个要求不低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和写作非常重要,我大学期间一直在学英语,跟外国人多交流。GRE建议早点儿开始准备,而说到托福。单词背好了就会轻松很多,各方面英语能力也会提升。

在毕业季的系列采访中,王羽尧曾说,“我大一时对‘学霸’这种概念嗤之以鼻,当时觉得这样的生活里只有‘学习’二字。”但经过大一一年,王羽尧从她的室友身上看到了更多的目标和追求,“她改变了我对‘学霸’的看法。”后来,她俩就经常一起学习一起思考,成绩也有了提高。

大二的时候,王羽尧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了学习。大二期末结束的时候,她就慢慢变成了一个为了未来而忍受孤独、奋斗不息的“学霸”,大三上学期还评上了国家奖学金。

追求总会有代价,而在追求未来的路上就必定会经历孤独。那时,梦想将会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关于申请博士】

Q:为什么会决定直接申请博士呢?

A:我对经济学本身特别感兴趣,认为用经济学来解释生活中各种问题很“酷”,所以想深造。

其实很多国家都鼓励本科毕业直接读博士的,硕士和博士其实都在上一样的课,挺费时间的。但是直接申博士确实是会难一些,我建议坚定要做学术的同学可以直接申博士,但是同时也要申一些硕士项目作为保底,我当时也同时申请了一些经济学的硕士项目。

另外如果想申博士的话还要在学术上多下点功夫,一个是专业课成绩要好,再一个是要做一些助研的项目,另外推荐信非常重要。

王羽尧曾在采访中说:“经济学真的很好,我觉得经济学是理科和文科之间巧妙的平衡,有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你站的高度也就不一样。”大概正是这种对于经济强烈的兴趣和经济学给她带来的益处才驱使王羽尧选择直接攻读经济学博士。无论是哪个专业,当你为它的内涵和知识所深深吸引,直接深造博士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当然你也要为之付出加倍的努力。

专访北京大学18岁毕业生,芝加哥大学博士王羽尧:一个人的潜行记

【跨越重洋后:差距在于每件事都比想象中的难】

Q:开学快一个月了,现在感觉留学生活和想象中的差距在哪?在适应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可否给学弟学妹一些建议?

A:差距在于每件事都比想象中的难,哈哈。我还没学几天呢,但是明显感觉出来graduate program里大家教育甚至工作背景差异很大,所以各有千秋。总体上这些超级优秀的人还是给我很大压力。

在学习上,外国同学普遍都特别擅于也乐于展现自己。他们不仅回答问题和做展示的时候自如大方、绘声绘色,连平时小组讨论的时候都力求把每个观点讲得天花乱坠。我跟他们聊天发现他们每个人都非常注重演讲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放过锻炼的机会,长期下来不仅口才好逻辑思维也强,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科研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国际学生确实语言受限,但演讲意识其实也逊色一筹,所以我现在每次表达观点也都逼着自己向他们的风格看齐。

建议嘛就是先努力做好申请拿到好offer,在top program里焦虑紧张疲劳是一定的,然而个人素质在优质平台上得到锻炼与提升也是一定的。

“只要你还在球场上奔跑就一切都好,什么数字都不重要。”对于王羽尧来说,打羽毛球是这样,学习更是这样。

关于到芝加哥大学后的学习,王羽尧有这样一段描述:从小到大再拼命的学习也不似今天这般令人疯狂。三十多号人废寝忘食地聚在一起或是奋笔疾书或是激烈辩论都只为了完成完不成的作业——这简直就是搏命。看着聪明绝顶的同学们也大脑麻木结结巴巴,我反而似乎略略感到了芝加哥学派的魅力。路漫漫其修远兮……

就像王羽尧大三上在墨尔本大学当交换生时,有过很多国外生活经历的她,起初认为自己到澳大利亚应该是如鱼得水,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她在那边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因此多了许多机会去思考、去成长。

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师姐希望大家不忘开始的原因,再苦也要笑对,让努力配得上成长。

【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成长】

Q:最后师姐能不能给想要出国留学的学弟学妹们送上一句话

A:结果固然重要,但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成长。希望大家能多些思考、少些杂念,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心仪的学府。

后记:

在王羽尧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句话:坐在芝大quad草坪上想起来的是静园。足下青草总茵茵,而手中书卷身边人却不是旧相识。明天又会在哪里呢。

她虽然是众人眼里的大牛,却也不过是一个18岁的姑娘,一个刚刚成年的女孩。她在北大完成了从14岁到18岁的成长,从初入燕园的稚嫩青涩到如今的成熟担当。

“我很怕和这个园子失去联系”是王羽尧的心声,大概也是所有从燕园走出去的学子的心声。不论我们身处何地,走向何方,天涯海角,都会永远在心中留一片特殊的地方,独属于这个可爱的校园、这些可亲的人们和这里可敬的学问。

记者:谭祺|文编:李昂 谭祺 马紫钰 王建平 杨鹤逸|编辑:舍予 责编|徐乐蒙

来源:北京大学学生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pkustudentunion)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哥伦比亚大学谭秋韵x丘深:人文不是符号,读书会是一种生活方式

➤ 女神学霸哥伦比亚大学诸康妮:从英语演讲冠军到美国名校新生

➤ 哈佛大学女神许吉如《我是演说家》演讲:国强则少年强

➤ 对话美女学霸陆盈盈:到浙江大学任教半年,她在做些什么?

➤ 不要以为你读书多就可以长得丑了!和学霸差的除了成绩还有颜值

➤ 首尔大学女神崔静文曝光 各国校花大PK

➤ 媒体揭露雅虎CEO梅耶尔陈年往事:竟是高中学霸

➤ 这个颜值逆天的清宵姑娘,居然是一枚阿里云程序猿~

您可能还喜欢…

5 Responses

  1. 周祚说道:

    旅行的意义
    我曾在拉萨出过一个月的长差。
    是去工作不是旅行,不过在那个地方,由于很多奇特的事物和缺乏氧气,总会容易激发各种思考。
    我是一个很喜欢思考却丝毫不文艺的人。于是我很快就厌倦了那些旅游景点和徒步游。
    这个城市让我安心流连的场景只有两个:每天白天,在我留宿的客栈大厅(在尼泊尔大使馆隔壁),端一壶甜茶,和那些即
    将出发去尼泊尔以及刚回来的背包客们聊天;每天晚上,在八角街隔壁的一家小酒馆里,脚踩着一箱百威喝到半夜。
    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属于晚上的那部分。
    酒吧老板娘阿君是个很神奇的妖娆女子。双鱼座。用她自己的话说,”最擅长用同一个姿势在不同的树上吊死“。但是人特别
    好,熟了之后很好相处。我喝多了酒会给她讲一些我知道的故事,她每次都索然无味地听完然后讲回一个劲爆的故事碾压我
    (你知道的,她开了十多年酒吧,从丽江到拉萨,最不缺的就是这种迷死人的故事)。由于酒精和缺氧的作用,我忘记了其
    中的绝大部分,只有一个故事,一直记到现在,因为实在太好笑了。
    那天,我问阿君,你还有没有见过像我这样的,到了拉萨哪也不去,天天在你这待四个小时的?
    阿君说:
    ”你这个算什么。曾经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大老爷们(我们就叫他A先生吧),也来拉萨了。
    “他不像你是来工作,他是来自由行洗涤心灵的。
    ”结果,那段时间查的特别严,整个拉萨几乎就只有我这一家馆子能营业。
    “所以每到晚上,这里都挤满了酒吧老板们,天天跑这里面海喝胡吹打手鼓弹吉他,因为也没有地方去啊。
    ”A先生是某一天下午到的,本来要去八角街,迷路了,误打误撞进了这里,立马就被震住了。
    (我:被什么震住了?)
    “卧槽你想想,那是大概2007年,拉萨最好的时光,差不多全城一半的酒吧老板和老板娘们都在我店里,每个人都是身怀罄
    竹难书的故事,这个气场,就相当于把全拉萨的小资之魂拉来了一半啊。”
    总之,A先生当天就喝大了,他们喝了什么,聊了什么,我并没有细问,或许,也很难用文字来记述下来。喝到了早上九
    点,回宾馆,睡到下午六点,吃饭,继续回这里喝到第二天天亮,周而复始。
    他就这么喝了七天,整整一个国庆长假。
    期间酒吧老板们来来去去,可他每天都在。
    我问阿君:那他是不是把老板们的故事都掏空了回去写了本书?阿君说:哪啊,三十多岁的人喝酒和你们年轻人不同,基本
    上他们就是傻喝而已。
    阿君继续讲:就这么,到了第六天晚上,他喝着喝着,突然清醒了一下,吓得大家一激灵,以为回光返照啥的。
    只见清醒的A先生悠悠地说:我操,我特么明天就要走了,来拉萨一张照片都没拍呢,回去怎么跟我老婆交代啊!她肯定以
    为我是借旅行为名干什么龌龊的事情去了!
    大家为了他这个“难得清醒”,整整笑了三个小时。一边笑一边喝,一边骂了大概一千句傻逼,笑着骂。
    然后为了庆祝大家见证了这个笑话的诞生,又多喝了五十瓶。
    喝完了,天也亮了。这次,他们没让痛苦不已的A先生回宾馆。
    还走的动的酒吧老板,纷纷回了趟自己的店。
    回来时候 背上背着长枪短炮。
    各种无敌兔,各种莱卡,各种蔡司。
    还有人居然背了长焦来。
    阿君看到背长焦的那哥们,笑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那是50多倍的头啊。哥们你喝的可真大。
    然后,这帮笑了一晚上的贱人,把已经喝的半晕的A先生,架出去了。
    上街,找景。
    布达拉宫,大昭寺,八角街
    措美林,甜茶馆,银器店
    长街,民宅,看得见雪山的平台
    小庙,小酒吧,大和尚
    “你放心,这城市哪里好看,我闭著眼睛都找得到。”
    “你放心,咱虽然喝高了,拍照手不会抖。”
    “你放心,这个镜头帮我上了一千个姑娘了,你老婆算球”
    “唉,我不是这个意思,别打我……”
    总之,整整拍了一天。
    然后把熟睡的A先生,送上了火车。
    阿君说,长焦那个,最后是在布达拉宫的广场上
    老板在这头,A先生在那头,十秒快门。
    她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牛逼的照片。
    故事讲完了。
    我在电影群第一次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大家最后都在问,白天的十秒快门怎么打光圈啊,我说,我没看到照片,也没问具体
    的,当时满脑袋都在想着:所为何来?
    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A先生的这次旅行,他想得到什么?得到了什么?没得到什么?
    这一出没有按照任何计划去进行的闹剧,到底是毁了这次旅行,还是成就了它?
    这一切,所为何来呢?
    后来我离开拉萨,回到北京。
    这个问题,又萦绕了好几年。
    人生也好,电影也好,旅行也好,个中的意义,可能真的无法被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定义,所计划,所控制。
    我们只是在走着,在看着,在听着,在醉着,在哭着,在笑着。
    世间是无常的。
    但是人性充沛世间。
    这是我所学到的,分享给你们。
    就像阿君在分别时候给我短信:其实,这里和那里并不遥远,即使你再也不会回来。
    到今天,我终于懂。
    谢谢。

  2. 张兆杰说道:

    我去过很多很多地方,却没有看过很多很多风景。

    似乎每一次去远方,都是一样的程序,订票,收拾背包,出发,走走,看看,照相,买些纪念品,回家。

    曾有一段时间,很反感和各种景观合影留念,以证明自己来过。后来发展到出门前都不带相机,也不让任何人知道,偷悄悄出去,偷悄悄归来,不惊起一丝风尘。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开始思考旅行的意义。

    我是为了什么而旅行,而答案并不让人满意,因为最先蹦出来的,竟然是希望别人看到。

    「你去过非洲啊!旁边那个是真的狮子么?」

    而这又证明什么呢?无非说明有钱买那张昂贵的机票,上帝花七天创造世界,有人花七天游遍欧洲,然后发一年的朋友圈,夸一辈子的挪威和瑞士。

    也就是那时候,我惊奇地发现,上班族发的朋友圈是没有地点标识的,而一旦他们旅游或出国,九宫图后就会出现地址,那时候天真,还以为到了景区或国外,系统会自动生成地址,心想:真他妈人性化。

    然后,我问了自己,要是没有那些留念的照片,也没人知道你去过哪里,还会到处走走吗?
    在艰难的思考后,终于得出稍微让人满意点的答案:会。

    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失意后的逃避,仅仅是一种选择,是选择一成不变的生活,还是选择多一种可能性。

    其实旅行挺没意思,常常是相差无几的风景,相差无几的房间,但意外却总不缺席,有时候很精彩,有时候很尴尬,而这些,就是我要的那么点意思。

    在这个时代,我们要面临太多的一成不变,我们朝九晚五,辛勤工作,把今天复印一遍,就是明天,也是后天,大后天;

    我们供房买车,喝酒陪笑,只为了在别人眼里活得光鲜一些;

    我们没时间读书,没时间思考,甚至没时间享受,就连旅个游,都像小学生一样,被人带着走走停停购物拍照,我们留不下回忆,只留下照片。

    我们怎么了?

    所以,旅行并不重要,也可能毫无意义,重点并不是你身在哪里,而是心在哪里。

    你有没有尝试让自己变得自由一些,有没有尝试不带上相机,只带上眼睛,让可预见的人生多一种可能性。

    哪怕只多一点点,也是好。

  3. 艾小柯说道:

    旅行书写得最好的一本,我会说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

    最关键的是他的视角并不局限于所游之地的好,不局限于他的经验本身,而是更进一步地思考人为什么要旅行的问题。比如他从自己为什么要去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写起,引出了旅行的预期与现实对比的话题,又从这种对比自然而然地开始讨论起旅行的动机。他旁征博引,以令人意外的方式讲“大道理”,然而幽默风趣,绝非廉价的心灵鸡汤或人生警句的罗列,完全没有好为人师的自我优越感或傲慢。我很喜欢他谈“福楼拜的埃及”。对法国人福楼拜来说,埃及的异国情调与他内心深处对法国的种种不满有必然的关联。福楼拜对亚历山大港繁忙混乱的欣赏,对街市上随处便溺的人和驴的赞誉,甚至对骆驼的崇敬,都与他对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装模作样古板作风的深恶痛绝分不开。理解旅行的动机,而不单单归结于异地情调的召唤,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我们因了解自己而明晓离开的理由,也正因为离开的理由而进一步认识自己。

    《旅行的艺术》分五部分: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回归。每部分有一至两篇文章,结合德波顿的亲身经历,讲述名人轶事或文史故事,挖掘有关旅行的话题。这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旅行意义的思考。

    讲到某件事情的意义,自然离不开预先的期待。对旅行而言,人们之所以甘愿忍受舟车劳顿之苦踏上旅途无外乎为了获得以下几点:

    逃离生活的繁琐与一成不变
    亲历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获取新视角新观感
    获取美(纪念品)

    德波顿在《对旅行的期待》一章中讲到了法国作家于斯曼(Joris-Karl Huysmans)的小说《流逝》(A Rebours)中的一个人物:德埃桑迪斯公爵着迷于狄更斯笔下的伦敦,心血来潮决定乘火车从巴黎外郊去伦敦旅游。然而他在到达巴黎火车站后,在书店买了本《伦敦旅行指南》,逛了家英国酒吧,在英国小餐馆里吃了个便饭,却突然决定不去了,毅然带着他的大包小裹返回了自己的巴黎外郊别墅,再没离开。

    这位法国公爵之所以改变心意,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从阅读和酒吧观察与餐馆体验中得到了他心目中的伦敦,如若真正登车而行,等待自己的也只能是种种失望。公爵先生当然是个夸张的例子,但艺术作品中的远方与真正远方存在差别则是千真万确。我们当然不能为了担心失望就抛弃旅行,但如何在旅行中收获更多,这的确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需学习、需实践,需要“旅行的艺术”。

    起点当然是设立实际的期望。简单点的,不要被种种糖水风景照欺骗,成为旅行社浮夸广告的牺牲品。更深入的,也许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旅行,是猎奇,还是散心?是否该指望一场旅行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心境,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设立了预先期望之后还得注重旅行的技巧。德波顿强调的技巧不是“路线攻略”,也不是“出行指南”,他指的是怎么去真正观察。在“艺术”的部分,德波顿试图理解梵高为什么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摹绘法国普罗旺斯省的丝柏树。他观察丝柏树在风中的摆动方式,比较它们与松树和橡树的不同。他赞美英国作家、艺术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真正按照拉斯金在1857年所著的《绘画要素》(Elements of Drawing)中所教授的那样去临摹自己旅行中所见的景物,态度可谓一丝不苟。在这些亲身的体验与思考中,他总是能找出新鲜的视角,奇妙的解说,就好像他自己总结的,“艺术——只是推波助澜,诱发出更深刻的感受,使我们不至于因匆忙和随意而变得麻木”。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细致体验,德波顿才是一个了不起的观察者与思考者。在“风景”的部分他写了两章:《乡村与城市》和《壮阔》。前者借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作品来讨论大自然对人情绪甚至灵魂的净化;后者则从他的埃及西奈之旅谈起,思考为什么大自然中“壮阔”这一品质会具有非凡魅力。德波顿的“游记”总是将自己的经历细节与艺术史及哲学思想相结合,书写所谓“日常生活的哲学”。他常让我觉得自己看世界的速度太快了,让我想像他一样慢下来,慢下来,仔细观察,踏实描写。比如我第一次去加勒比海,在墨西哥科苏梅尔岛头一次体会清澈见底的湛蓝海水时,只是在码头上激动地不能自己。如果我也能像德波顿那样停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看见美、体会美能让人感动地流泪,或者细致描绘海水的颜色,那些泛着不同反光的蓝的层次,船与桅杆在海面上的倒影,水下橙黄而具波纹形态的沙粒,与水波相依相恋的天光云影,那么我也将不仅仅在旅途中找到景致,还有可能通过景致找到我自己。

    对我而言,《旅行的艺术》中最关键的一章是《对美的拥有》。德波顿并没有从道德层面去谴责在名胜古迹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的行为,而是话锋一转,介绍起拉斯金的生平来。拉斯金相信学习绘画的终极目的并非成为艺术家,而是观察,养成对生活细致、准确的观察习惯,因观察而发现围绕我们的丰富细节,发现美。“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正确地拥有美,”拉斯金认为,“那就是通过理解美,通过意识到那些促成美的因素(心理的和视觉上的)而拥有美。最后,追求这种有意识的理解的最有效方法是通过艺术、通过描写或摹绘去尝试描述美丽之处,不管他是否具有任何的艺术才华”。

    拉斯金在讲绘画,德波顿谈的是旅游,但他们所言的这一切却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息息相关。难怪我第一次享受到旅途的乐趣是因为在江南游之前借了《孤独星球中国游指南》一书,做足了功课,有意识地计划了旅途中的期待;难怪我从开始记录卡特里娜飓风的逃难经历起就停不下笔,新地点,新人物,电影、书籍,一盆花、一道菜、一首歌,我原来都是在试图描绘美、理解美啊,试图理解那些促成美的因素,从而拥有这些了不起的美的品质。

    我想德波顿唯一没有提到的一项旅行的艺术是“意外”。《旅行的艺术》最后一章献给“室内旅行家”法国人塞维尔·德·梅伊斯特。梅伊斯特写了《我的卧室之旅》和《卧室夜游》两本书,意在“将我们从被动状态中唤醒”(shake us from our passivity),将“旅行心境”(the mind set we travel with)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种“旅行心境”德波顿觉得主要是“接受力”(receptivity)。之后他模仿梅伊斯特作“街区之旅”,也是讲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旅行心境”,实现旅行的意义。

    然而我依然觉得有些感受与成长要求人必须被放入陌生的环境,接受不一样的视角,才能终于“打破盒子”,寻找到连自己都毫无头绪的宝藏。

    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在2007年的电影《穿越大吉岭》(Darjeeling Limited)中讲了怀特曼三兄弟去印度坐“大吉岭号”列车寻母的故事。大哥弗兰西斯对行程安排可谓精心备至,甚至专门雇佣了一个私人助理,每天清早将需要参观的景点庙宇打印成文,塑封压模从门缝里悄悄塞进三兄弟的头等包厢。然而周到的安排并没能使三兄弟的隔阂减少,他们不得不忍受彼此的臭毛病——大哥的独断、老二的阴郁,还有老三的神经质。他们甚至各怀鬼胎打主意临阵脱逃,直到被意外踢下火车,助理辞职,所有计划安排乱作一团。可正因为这场意外,三兄弟搭救了两个落水的孩子,参加了一个印度风俗的葬礼,旅途中久寻不遇的心灵涤荡竟不期而至,直到每个人终于甩掉包袱找回自己。而我十年前的江南行,记忆最深刻的也是在杭州“被骗”,才意外领略到了烟雨龙井,尝到了最纯美的绿茶。

    我始终相信,人在旅途里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总是一次次的意外、偶然、惊讶,甚至挫败、错误、失去。旅行的意义从不在旅途本身。千山万水,都只为了转身回程的那一个背影,只为了让我们从他乡终于奔赴故乡。

    然而,这大概就是另外一本书了。

  4. Ge Song说道:

    1. 现在很多人旅行就是为了炫耀,说我又去了多少个国家,我住的7星酒店,吃的米其林餐厅,然后每去到一个地方,必刷一下朋友圈,看有多少个赞。我觉得如果用这种心态去旅行的话,那除了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还能得到什么呢?

    2. 还有两种极端的人,一种是:他们觉得旅行是万能的,好像旅行了几个国家以后,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男女朋友找到了,工作也有了方向,仿佛旅行就是最好的良药。于是很多人就疯狂辞职,已觉得老板对他不好,就拿旅行作为挡箭牌;还有的人,觉得迷茫了,说去旅行吧,回来就想明白了,所以很多人就怀着这种心态去旅行的,结果回来以后,工作不如意的还是不如意,迷茫的还是迷茫,于是他们无奈,就又开始了新的旅程。。。。于是,恶心循环,旅行成为了逃避生活的最佳工具。

    3. 还有一种人是:总说人生还有40,50年,不着急,以后总会有时间的。引用网上的一段话,写的很好。“18岁读大学,问你理想是什么,你说环游世界;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以后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以后再说;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婚了再带老婆一起去;35岁有了小孩,你说小孩大一点再去;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最后,你哪也没有去。”
    这种人他们总觉得人生还漫长,什么都以后再说。而永远不会踏出第一步,结果旅行就永远成为了一个梦想,只能在梦里想想。

    我想说:对于第一种人,我们都有虚荣心,炫耀很正常,但是炫耀是过程,他不是目的,如果是为了炫耀去旅行,那你耽误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浪费了金钱,最后除了朋友圈那几百几千个赞,你又能收获到什么呢?

    对于第二种人,他们把旅行当成了逃避生活的说辞,凡是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旅行。我承认,旅行是一个让你放松心情的方法,但是你出去,还要回来吧,之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是会在那里,之前的迷茫,他还会让你迷茫,之前遇到的一切,当你回来的时候,他都没有变。所以,旅行只能让你暂时离开你的那些烦恼,可是当你回来的时候,还是要面对,还是要解决!

    而对于第三种人来说,生命苦短,有什么梦想,有什么要做的事情,尽快去做,不要等到以后,以后还会有别的事情,来阻碍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你不喜欢旅行,那无所谓,但是如果你嘴里说的喜欢,实际上却总在犹豫,那估计这辈子你也去不了。更何谈旅行的意义。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表达,现在太多人都把旅行这件事给误解了,他既不是你拿来炫耀的资本,也不是逃避的工具,他应该是在于体验,在于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对你有价值的东西。

    “用脚步丈量地球,用心感悟世界”,这才是旅行的意义!

  1. 2016 年 10 月 04 日

    […] ➤ 专访北京大学18岁毕业生,芝加哥大学博士王羽尧:一个人的潜行记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