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互联网+” 弯道超车的新机遇

4月11日,在“互联网+:信息经济浪潮与机遇”高峰论坛上,甘肃省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作了“互联网带富乡村”的发言,介绍了当地抓住“互联网+”机遇实现“弯道超车”脱贫致富的经验,引起了与会人员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习时报特约请孙雪涛撰写此文,具体介绍陇南的主要做法。

甘肃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

“互联网+”:弯道超车的新机遇——陇南电商模式的背后

  文/孙雪涛

甘肃省陇南市是全国最偏远和贫穷的地区之一,脱贫致富是大山深处各族儿女多年的期盼,自然也就是党委政府努力奋斗的方向。2013年底,陇南市委全委会议提出:把快速推进扶贫开发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要求合力攻坚,迈出新步伐;把发展电子商务列为三大集中突破之首,短期内实现突破性进展。电子商务刚提出时,很多干部感到无从下手。经过一年多努力,陇南实现了电子商务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成效显著:全市开办网店6000多家,新建和加盟网购平台26个,以花椒、核桃、苹果和中药材等为代表的陇南特产在网络上供不应求,其中礼县苹果一度在淘宝网水果大类中销量全国第一,2014年全年共实现销售额7.71亿元;挂牌成立了陇南电子商务职业学院,电商培训30000多人次,直接带动就业16000多人;西北地区首个淘宝网市级地方馆——“特色中国·陇南馆”正式上线运营,国务院扶贫办将陇南列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所辖成县和武都区在全国率先被阿里巴巴集团纳入“千县万村”电商计划试点。异军突起的陇南电商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有媒体称其为“逆袭之路”,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指出,陇南市“探索出了一个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

发展电商的初衷和动因

陇南作为典型的欠发达、欠开发地区,2013年全市283万人中有83万为贫困人口,贫困问题是最主要的市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采取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永远落后,而且还很可能要付出牺牲环境的巨大代价。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立足自身的发展优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因势利导,在积极进取中认准重点,把有限的力量用在刀刃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电子商务已深刻影响发达城市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大背景下,陇南选择大力发展以农特产品为主的电子商务,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一是意图解决农特产品卖难的问题。陇南是甘肃唯一全境位于长江流域的地市,生态良好、资源丰富。多年来,陇南围绕扶贫开发,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花椒、油橄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第一,核桃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是甘肃省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和出口基地,有“千年药乡”之称,全市14个产品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但由于点多面广、经营分散和产业链短等,长期以来生态、绿色、环保的优质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普遍存在着销售难的困境,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发展以农特产品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虽对GDP增长、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源影响甚微,但却非常有利于产销双方直接对接、能够成倍拓宽销售渠道、有效帮助群众增收。

二是决心打破信息长期闭塞的局面。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带,山大沟深,历史上以险峻著称的古蜀道穿境而过,至今全市也只有两个县通高速公路,高铁和机场尚在建设中。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高速公路短期内不能修到每个县,但信息高速公路进村入户的条件已成熟。电子商务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了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可以使陇南扬长避短,把优势资源与外面市场精准对接,通过打破信息流瓶颈带动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等要素聚集,改善产业集群规模小、实力弱和集约化程度低的状况,快速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陇南建设成为甘肃省向南开放的桥头堡。

三是有助激发干部群众观念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着精辟的论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以及“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对于陇南而言,在电子商务这一特定领域发力,能够极大拓展干部群众视野,学会应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业创新,是“扶贫先要扶志”的重要内容,将给农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带去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从而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真正实现自我发展。

“陇南模式”的内容及做法

方向既定,剩下就是狠抓落实。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陇南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采取了许多非常规的措施,特别是用好政府推动这一“有形的手”,探索出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协会运作、微媒助力“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政府推动,先托后扶再监管。立足于发展基础薄弱,确定电子商务发展不同阶段的思路:初期,政府像托管婴儿一样精心呵护,耐心提供服务,全方位提供帮助;中期,加强指导,出台扶持政策,培育壮大电商产业;各项工作走向正轨时,政府退居幕后,强化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推动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发展。注重强化组织领导,市、县均成立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职责任务,人员定岗定编,强力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同时,把电子商务纳入全市目标责任书管理体系,进行评价考核,形成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责任倒逼机制。注重加强金融支持,市、县分别设立电子商务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以贴息和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发展电子商务给予支持。

市场运作,企业为主生活力。尊重市场规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一方面,招商引资,建设阿里巴巴·产业带、电商产业孵化园、农产品交易中心、顺通电商物流园等基础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支持电信、移动、联通运营商加快宽带网络配套步伐,鼓励群众采取集资的办法架通光缆;另一方面,引导传统企业转型,激活民间资本投资,加快建设网货供应平台、物流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和包装仓储中心。通过双轮驱动,不断完善电商发展的链条,唱好电商发展大戏。

百姓创业,广泛动员齐参与。积极探索“网吧变网店、网民变网商”的路子,注重通过广泛宣传和开展培训,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多方筹措经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选派骨干人员和青年电商讲师外出学习培训,组建陇南电子商务协会培训中心。在政府的强力动员引导下,各行各业、不同群体积极参与电商发展,大学生村官、返乡青年、农村“两后生”、致富带头人、农产品购销商、专业大户纷纷开办网店,形成了男女老少齐上阵的电商创业热潮。

协会服务,三商联动一盘棋。坚持依靠行业协会提高发展层次,建立市、县区、乡镇和村四级电商协会合计达327个。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服务、监管功能,建立行业自律规则和退出机制。引导龙头企业按照网店销售特点生产加工适销对路的产品,改进包装设计,突出文化元素,彰显地域特色,注重品牌培育,提高陇南特产的影响力。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和落实监管责任,规范网上交易,建立质量追溯和监督管理体系,及时处理交易中出现的纠纷,严厉惩处违规行为,树立陇南电子商务的良好形象。着眼于解决制约陇南电商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进电商资源整合,提出了促进三商(网商、供货商、物流商)形成产业链条,搭建区域行业共享平台的思路,力求推动电子商务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微媒营销,绿色产品传美名。坚持把“新媒体营销”作为宣传推介贫困乡村特色资源、打造电商扶贫名片、实现电子商务集中突破的“助推器”,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宣传促销和增值作用,不断扩大陇南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创建微媒体宣传矩阵,全市共开设了政务微博2690个,开通政务微信公众平台180个、政务网站385家、商业网站27家,培育了一批知名博主和“陇南美”等影响较大的自媒体。市县乡村广大干部带头,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推介电子商务知识和特色农产品,通过挖掘产品特色和文化内涵讲故事、自编微视频等方式,叫卖特色产品,宣传良好生态、旅游产品、民俗文化,品牌效应不断增强。

“陇南模式”的效应和延伸

如今在陇南,发展电子商务刻不容缓的理念已深深根植于干部群众心中,这当中涌现出一批被津津乐道的先进典型,星星之火已转成燎原之势:成县县委书记李祥用个人微博叫卖核桃而走红网络,被誉为“核桃书记”,仅粉丝数量就达20多万;礼县副县长潘喆用个人微博发布苹果因冰雹致外表有伤疤而滞销的消息,发起购买“爱心苹果”的助农行动,几天内就销售20多万斤,为群众挽回损失30多万元;成县大学生村官张璇,帮村民销售10000多只散养土鸡,被列为团中央评选的全国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徽县中坝村“核益康”个人网店达到3个皇冠的信用等级,年销售额400多万元,在其影响带动下村里一大批返乡青年争相创业,现已有多个皇冠级别的网店,中坝村的目标是直指西北第一个淘宝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互联网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互联网超越空间的特征,让陇南和发达地区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经济,陇南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社会各界对“陇南模式”的肯定既是鼓舞,更是鞭策。未来,陇南将继续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难得机遇,顺势而为、主动作为,积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尽快实现网上网下“两个陇南”的互相推动、同步发展、深度融合,书写互联网时代的陇南篇章。

(作者系中共甘肃省陇南市委书记 来源:学习时报)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报道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甘肃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扶贫攻坚的经验与启示

➤ 中央党校热议互联网+信息经济,何毅亭吴燕生孙雪涛出席

➤ 甘肃省陇南市市委书记孙雪涛:陇南用电子商务 开扶贫新路

➤ “陇南模式”:互联网+时代西部贫困地区的破局之举

➤ 全国电商扶贫陇南试点工作实录:当精准扶贫遇上“互联网+”

➤ 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孙雪涛作典型发言

您可能还喜欢…

4 Responses

  1. 陇南“互联网+”究竟有多牛?看完惊呆了!说道: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当白墙黛瓦的千年古镇遇上互联网,传统和现代交融的神奇画卷,不禁给人以无尽想象。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与海内外2000多名嘉宾共商互联网发展大计。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理念,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引起广泛共鸣,让世界聚焦互联网的“乌镇时间”。

    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影响。时至今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在全国最偏远和贫穷的地区之一的陇南,互联网超越空间的特征,让我们和发达地区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2013年底,陇南市委全委会议提出:把发展电子商务列为三大集中突破之首,短期内实现突破性进展。两年来,陇南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难得机遇,顺势而为、主动作为,积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推动实现网上网下“两个陇南”的互相推动、同步发展、深度融合,书写互联网时代的陇南篇章。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指出,陇南市“探索出了一个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

    “互联网+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遇上“互联网+”,正是陇南的电商扶贫路径。电商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近年来,陇南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助农增收的主渠道和突破口,形成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今年元月,陇南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2015年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当精准扶贫遇上“互联网+”,陇南电商扶贫试点将探索电子商务助推扶贫开发的途径和方法,为全国14个贫困片区开展电商扶贫创出经验、趟出路子。

    “互联网+电子商务”

    目前,全市开办网店6000多家,2015年农产品网上销售11.7亿元,直接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增收306元,促进就业2.6万人,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发展格局,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地区“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大众创业、协会规范、微媒营销、示范带动”的电商扶贫路子,电商扶贫已成为陇南的一张名片。
    “互联网+微媒矩阵”

    甘肃作为全国第一个开通 “政务微博矩阵”的省份,除了通过建园区、通网络、修公路、畅物流等方式保障农特产品外销,陇南更是搭乘信息化列车,使用政务新媒体矩阵帮农民“吆喝”。

    陇南全市2690多个政务微博、561个政务微信公众平台、178家政务网站、领导干部个人微博微信组成的新媒体矩阵,都加入到“叫卖”中,打破了陇南农特产品的销售困境。

    “互联网+特色产品”

    陇南是典型的贫困地区,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业特色产业“有产品、无市场;有品牌、效益低”,通过互联网,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陇南核桃、苹果、花椒、油橄榄、茶叶、土蜂蜜、养生药膳等一批农产品品牌逐渐形成,不仅把优质农产品销售了出去,卖上了好价钱,更重要的是促进贫困群众树立了“互联网思维”,开辟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互联网书记、核桃书记、花椒县长、苹果县长、中药材乡长……这两年,在陇南这样的名号层出不穷,因为这意味着陇南市的电商扶贫成果得到了老百姓认可。

    “互联网+乡村旅游”

    游美丽乡村,赏田园风韵,纵情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山水之上。在山水陇南,感受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之景,畅享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和谐步调。陇南市运用"互联网+乡村旅游"的新概念,以“线上+线下+融合”的视角重新塑造旅游生态,开启了乡村旅游的智慧模式。小长假期间,综合运用网站、微信、微博等社交渠道大力宣传推介乡村旅游,各农村掀起了乡村旅游热。

    如今,“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这个标语已经红遍陇南,并深入人心。开启网络时代的蓬勃浪潮正在全市2.79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生动演绎,陇南因"互联网+"而变,并因此书写出无限可能!

  2. 中国甘肃网:“互联网+”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 “大数据”助力精准脱贫说道:

    25日下午,“脱贫决胜看陇原”百家网络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来到陇南市大数据中心采访,陇南市市委书记孙雪涛向记者介绍“互联网+”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助推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有关情况。陇南市,紧跟“大数据时代”步伐,抢抓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之下,“互联网+”、“大数据”建设,已经成为了这个城市十分抢眼的亮点。
      
    陇南市市委书记孙雪涛介绍说,陇南市目前已完成了“21+”工程。“2”为两个中心,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政务中心。云计算中心,可为全市提供数据存储、计算资源共享、应用支撑、系统托管等服务。大数据政务中心,实现了全市大数据统筹规划、数据汇集、分析挖掘、共享交换、专题应用、应急指挥、汇报展示、公共服务八大功能。目前已整合共享全市4000多个监测点信息资源,接入公安、消防、国土、气象、水务、建设等多家单位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应急指挥的统一调度。
    “1”为大数据共享平台。陇南市建成地理信息、经济社会、人口法人、政务服务等多类数据资源,六大数据库,为全市政务工作开展和业务协同提供数据共享与应用支撑。
    “+”为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宏观决策、防灾减灾、新媒体宣传、公众服务、文化旅游、应急指挥等多项应用。
     
    其中陇南市对大数据的应用程度之广更是令在场的记者们纷纷称奇。有记者在微信发朋友圈表示陇南大数据工作经验介绍会带给了他不一样的感受。他说:“孙书记是一位有理论有魄力有办法有信心有作为的领导。愿陇南越来越富饶美丽。愿陇南人民越来越幸福。盛夏来时到陇南,美景一见一欣然。中华复兴无限好,扶贫致富化美谈。”

    大数据应用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

    陇南市将大数据应用到陇南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创“零死亡”奇迹。陇南市将自然灾害防御作为减少因灾致贫的重要举措,整合了全市1976个自然灾害监测点和2.5万应急人员资源,自主研发了“陇南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将灾后被动救援,转变为灾前主动防御。
      
    以该市文县碧口“8•7暴雨”为例。8月5日8时,指挥中心通过天气雷达、卫星云图、雨量水位监测站等发现碧口一带未来几天将出现强降雨,工作人员通过密切监视相关指标和视频等各类信息,分析判断后,向碧口应急人员发送暴雨蓝色预警。
      
    8月6日7时,指挥中心依据碧口镇雨情报告,应用系统中的数值预报模块、高精度三维地理信息数据,预测出碧口镇周边区域未来48小时降雨将持续加大、水位上升,发生泥石流的概率较大。当日23时,降雨仍然持续,部分地方已出现灾情,且有加重态势。指挥中心迅速组织国土、水务、气象等部门会商,综合分析得出应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Ⅱ级,上报指挥长同意后,系统自动将应急预案发送给相关应急单位。同时,系统利用手机短彩信、微信、大喇叭、小区广播等一键发布,快速将撤离指令发送给市、县、乡镇、村负责人。利用系统将提前规划的撤离路线图以彩信、微信等方式发送给灾害区域周边乡村责任人,以便及时准确组织群众安全撤离。
      
    8月7日凌晨,暴洪、泥石流侵袭整个碧口镇。此次灾害,造成财产损失共计18.7亿多元。在各级工作人员的精心努力下,应用本系统全方位的监测预警、精准的模型推演、智能化的指挥调度,提前4小时安全撤离所有群众,无人员死亡,防灾效果十分显著。
      
    据介绍,陇南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边应用边升级,在2011年以来的121次暴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送各类信息100多万条,撤离群众70多万人次,在2013年以来的多次严重暴洪灾害中创造了“零死亡”的奇迹。 

    大数据系统助力精准扶贫

    在精准扶贫方面,以“1+17”方案、“853”挂图作业为指导,建成陇南市大数据精准扶贫系统。系统涵盖所有农户,当前主要以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为重点,最终将建成覆盖三农全领域的“陇南三农大数据系统”。系统与甘肃省大数据平台相兼容,并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深度挖掘三农大数据资源,跨界分析各类致贫、返贫因素,精准匹配扶贫措施、实时监测脱贫返贫状况、动态反映相关责任单位、驻村工作队工作进度,监督预警扶贫措施落实情况等。
      
    该市将成县鸡峰特困片区做为试点片区,获取到该片区所有农户三农数据资料共计1861项指标,涵盖了该区域的经济人口、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村容村貌等多项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扶贫目标、对象识别、扶贫措施、项目管理、双联帮扶、分析报告、互动交流七个模块。
      
    据介绍,利用系统可查询到成县宏观资料,鸡峰镇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农作物布局以及草滩村的饮水、道路、通讯网络、医疗、电商、乡村舞台、合作社、村民住房位置走向等诸多大数据信息。通过系统综合定量识别,得出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土壤贫瘠、产业发展薄弱等因素。同时系统也可以用图片、视屏记录双联帮扶的工作情况。
      
    除了对贫困户可进行一对一精准扶贫外,利用该系统的社会帮扶功能,将该村缺少公共设施的信息推送给慈善公众平台。安徽淮南企业家了解到信息后,捐款修建了文化广场。
      
    大数据还能广泛运用于对外传播。陇南市整合传媒资源,组建了全媒体中心。建设了“双微一端一网”新媒体矩阵,截至2016年5月,全市共开通2690个政务微博、561个政务微信公众平台、6个新闻客户端,17家新闻网站,183家政务网站和中国乞巧女儿节网等专业网站。

    陇南被列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试点市”  

    陇南市市委书记孙雪涛介绍,陇南市委、市政府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如今成效显著,截止2016年5月底,全市开办网店9104家,累计实现销售39.16亿元。土鸡蛋、土蜂蜜、木耳等农产品卖出了好价钱,康县两河镇贫困户巩兵州从2014年8月起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30多万元,纯利润接近6万元,实现了脱贫。以花椒、核桃、苹果、中药材等为代表的陇南特产在网络上销量持续上升。
      
    该市挂牌成立了西部首家电子商务教学培训全日制学校——陇南电子商务职业学院,累计培训电商专业人员12.4万人;西北地区首个淘宝网市级地方馆——“特色中国•陇南馆”运营良好。国务院扶贫办将陇南列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试点市”、商务部将陇南列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成县、礼县、宕昌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乡村旅游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

    该市将乡村旅游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基础先行、金融支撑、模式创新、新媒助力的发展思路。建成了1249个美丽乡村,75个村被国家列入“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3个村被国家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为突出示范引领,在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建成了乡村旅游示范培训基地,探索出了依托旅游帮助贫困户脱贫的模式,为全市提供了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目前武都城区和全市30个旅游景区实现了免费无线网络覆盖,2016年9月底,将拓展到全市所有城区。为了方便服务更多游客,陇南市政府还建立了陇南大全。搜集、汇聚陇南社会、人文、政务、历史档案、社会服务等各类数据资源,通过分析挖掘、标准化处理,建成了一个具有权威、综合的大数据服务应用系统。

  3. 全国特色农产品产业“精准扶贫”研讨会陇南举行说道:

     由全国有机硒产业联盟、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政府主办,深圳市九粮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特色农产品产业“精准扶贫”研讨会暨“乡村猫”电商平台陇南首发启动会于2015年11月11日在甘肃陇南举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和要求,会议就有机硒农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如何结合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了研讨。代表们认为,“乡村猫”电商平台的运营,可以通过构建消费致富、资源整合跨界平台,以有机硒农产品等产业为纽带,帮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加工、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做出该有的贡献;同时,对调整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提高贫困户的抗风险能力,引导贫困户有序地进入市场,有效增加收入,使深山沟的农产品直接进入到都市消费圈,将起到了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并可将产业链进一步延长,以增加扶贫帮困面,将对我国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产业扶贫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路。

      陇南位于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带的大山深处,是甘肃省乃至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当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地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陇南当地的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九粮集团紧随国家互联网加战略,落实“精准扶贫”号召,在电子商务扶贫做好积极探索。为此,与甘肃陇南武都区政府一起参与当地扶贫工作,使特色农产品产业、电子商务平台、“精准扶贫”三者之间有机结合,真正推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的发展。据悉,九粮集团一直以粮食为主要农产品的电子商务销售,极大促进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收致富渠道,并且实行“点对点”服务,促进了传统农业升级为功能农业的发展,努力把每一个销售人员培养成合格的“营养顾问”,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消费积极性及健康水平。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全国有机硒产业联盟理事长章力建、甘肃省农科院副院长贺春贵、甘肃陇南市副市长杨永坤、陇南市武都区委副书记乌恩奇、张书怀,扶贫办主任冯志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邓博文、中国农科院产地质量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典雄、武都区电商办主任焦武民等领导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九粮集团董事长牛玺岚主持。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农业频道《乡土》栏目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4. 兰洽会陇南引资260亿 第26届西交会10月22日在陇南举办说道:

    7月6日下午,陇南市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暨第二十六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和陇南市油橄榄获奖产品新闻发布会在兰州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李沛文同志,省检察院检察长路志强同志,武警甘肃总队副政委赵振鸿同志出席了发布会;甘肃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农牧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旅发委、省妇联负责同志,省内外部分商会代表、重点客商代表,陇南市委、市政府及县区有关负责同志和中央、省、市4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由陇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兴华同志主持本次发布会。

    会上,陇南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崔景瑜致辞。崔景瑜代表陇南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各级领导、各位企业家、各界朋友长期以来对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崔景瑜说,陇南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但又是一个神秘、美丽、充满希望的地方。陇南神秘,是因为在这块古老神奇的沃土上,动人传说、独特民俗吟唱着延续千年的豪情与乡愁。秦早期文化孕育了“统一六国、华夏合一”的雄心壮志,三国古战场展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智慧,白马“池哥昼”诠释着东亚最古老民族的基因传承,西和“巧娘娘”护佑着万千女儿祈求心灵手巧、生活美好的幸福梦。陇南美丽,是因为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溪水、清透的蓝天,郁葱的树木、遍野的鲜花,滋养着283万陇南人民的幸福生活;连绵起伏的群山、纵横交织的峡谷、蜿蜒曲折的河流,展示出地形地貌的独特性、物种气候的多样性,构成了一幅来了就不想走的迷人“画卷”。陇南充满希望,是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支持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等战略决策部署为陇南的转型跨越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陇南开放的合作胸怀、良好的投资环境必将为总额260亿元的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打造“绿色通道”、提供温馨服务,确保早日开花、早结硕果,为陇南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再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陇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越通报了第26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筹备情况。张越指出,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简称“西交会”),是经国家商务部批准,由陕甘川宁毗邻地区四省十五方共同打造的知名投资贸易平台,是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联会各成员方按照本经济区“流通起步、科技加速、以商破题、共谋振兴”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战略,于1989年共同创建的一个大跨度、开放性、综合性商品交易会。“十五方”分别是陕西省宝鸡市、汉中市,甘肃省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陇南市,四川省绵阳市、广元市、南充市、巴中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固原市,以及西安铁路局、兰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西交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5届,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对外交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当前,陇南正面临着国家、省上政策叠加的难得机遇,国家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全省“3341”项目工程、“1236”扶贫攻坚行动、“6873”交通突破行动的深入推进,特别是“1+17”精准扶贫、青岛陇南东西扶贫协作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陇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必将有力加快陇南扶贫攻坚、基础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培育等各项事业发展。今年10月,陇南成县机场正式通航。年底,兰渝铁路全线通车运营,武九高速公路即将全线开通建设,陇南将建成南下川渝、东进陕西、北上兰州、西连九寨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甘陕川结合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将为陇南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陇南与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的交流将更加频繁,合作更加紧密。因此,按照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济联合会《章程》有关规定,通过我市积极争取,第26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将于2017年10月22日-28日在陇南市武都区举办。张越副市长诚恳邀请各位嘉宾、各方朋友届时光临陇南参观指导、洽谈合作、共谋发展。

    会上,武都区委副书记、区长肖庆康就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发展情况作了介绍;陇南祥宇油橄榄公司董事长刘玉红就祥宇牌油橄榄系列产品在国际和国内获奖情况作了介绍。

    本届兰洽会陇南市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1个,总投资260亿元。签约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建材、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及物流服务等行业。其中:总投资26亿元的成县西峡颂文化养生小镇项目,总投资15.6亿元的陇南阶州印象文化旅游综合项目,总投资13.8亿元的陇南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建设项目等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7个;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11个。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