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雨:“治官”是“治污”之源

一段山西平顺政府会议视频在网上流传:在这场由平顺县长主持的关于向浊漳河道非法倒入百余万方废渣办公会上,交通局副局长语出惊人:“那部分渣,一旦有水患,只要冲不了我老百姓,冲了××马家岩,淹了河南关我×事!”(《新华网》,10月26日)

“粗口局长”一句“淹了河南关我×事!”之所以震惊公众,“雷”倒了很多人,不在于说话缺乏艺术,说话方式的“粗”上,令人担忧的是背后透露出的是以邻为壑的自私心态,不负责任的官僚习气,以及没有“底线”的乱作为。

其实,官员也是人,人都有气急了想要“爆粗口”的时候,一次普通的情绪宣泄,老百姓也不会揪住不放。倘若你的粗口是为民生而爆,可能还会得到群众支持。当年朱镕基总理怒斥被洪水冲垮的九江长江大堤是“王八蛋工程”,甚至还被称为“经典国骂”。

从表面上看,“粗口”是口无遮拦,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与技巧无关,不只是“表达”有问题,有的人平时就是这么想的,就要这么说,就是这么做的。只不过是一不小心讲出实话,“不知不觉”将不知内情的人“雷翻”。有的领导干部的语言听起来很“雷”,其实是他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一些官员的“粗口”和“雷语”,不是公众“存心找茬”,确实是在对公众“冒犯”,引起“公愤”。每当领导干部“粗口声声”、“雷声滚滚”时,其“公信力”就会在人们的心中下降一层。

无论“粗口局长”的“我们平顺县干部之间,有时候这么说话,感觉就是这种话很亲切”,还是“我现在已经退了,已经离岗5年了,我也是为党为人民工作的”,都是越抹越黑。关键是要认识到,在其位就要对人民负起责来,只要把别人的感受放在心上,自然会在讲话之前“过过脑子”,不会说出伤害他人的“粗口”,甚至“满嘴跑火车”。

“治官”是“治污”之源,不管这块“骨头”有多难啃,一个负责任的政党都应该承担下来。“粗口局长”的事很快又要趋于平静,但应该给群众一个交代,不能是一个“插曲”,一个“间歇”,成为一个“过时”的话题。对官员的教育不在于循声找人,使之“因言获罪”,而是要改变语言背后的“现实”。否则,“红豆局长”、“粗口局长”之后,还会出现更多的“雷人干部”。

(文/刘星雨)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