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凯:该如何对待落马官员的“遗迹”?

随着周永康的落马,其母校石油大学力推“去周”行动。
随着周永康的落马,其母校石油大学力推“去周”行动。

曾因报道“周永康回母校参加60周年校庆”而名声大噪的中国石油大学,随着这一“特大老虎”落马,也被挟裹着卷进争议漩涡。近日,该校力推“去周”行动:先是刻意遮挡周的题字署名,并将学校新闻网上有“周永康”的报道悉数铲走。

对落马官员所留下的“遗迹”进行清除,似乎已经成为国内一些地方“善后”惯例动作,近些年来的落马官员,几乎都有着同样的“待遇”:铲除题字题词、撤下相关照片,更有甚者,是将落马官员以往的职务活动新闻进行删除,正如中国石油大学对该校校友的做法。

在去除落马官员印记的诸多事例中,比较典型的是“书法家”胡长清落马后的境遇。这位素喜到处题字题词,并收取“润笔”的高官,落马前,南昌市不少酒店、商尝夜总会、汽车站、药铺等“露脸”企业,都挂有他题写的“金字招牌”。然而,一夜之间,南昌市兴起“铲字运动”,原高价获取的胡大书法家的墨宝,成为众单位众商家弃之唯恐不及的垃圾。

这些把落马官员留下的印记除去的做法,背后到不一定有着如网友所批判的两面三刀、落井下石的阴暗心理,更多的恐怕一是急于撇清与落马官员的关系,二是表达一种与中央保持一致的态度。问题在于:作为“历史人物”,落马官员的印记真的能够铲除得掉?真有铲除的必要?

事实上,落马官员的印记,无论是其题字题词,还是以其位之名参与的各种活动,都只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并无去除的必要。如果仅仅因为想要表明立场和态度,用不着采取“删除历史”的方式;如果只是为了撇清干系,铲除了题字、删除了“旧闻”,也并不代表着与过去的“他”再没有了交集。

官员的题字题词,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职务行为;而官员的活动报道,更是与职责有着紧密联系。一位官员参加某一活动,他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名字所代表的职务意义。官员的职务行为并不会因为官员落马而失去法律效力,官员在其落马前合法的职务行为依然有效。即使是题字题词,在许多情况下,也代表了官员在岗位上对某一工作、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关心,是官员代表“组织”所作的职务行为,就更不用说新闻活动中的其他职务行为了。

由于官员的职务行为并非个人行为,因此,将落马官员所留下的“职务印记”去除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说是在“删除历史”,甚至是“毁灭证据”。对于历史上的客观存在,胸襟应当坦荡一些,心态应当坦然一点。官员落马,是其个人违法犯罪问题,但官员落马前职务行为所留下的“遗迹”,并不应当铲除,而当作为客观物质对待。

在我看来,如何对待落马官员留下的“遗产”,是价值观一致性和政府行为持续性的体现。客观对待类似“遗产”,能让公众对政府行为更有信心,政府会具有更高公信力。突出职务行为的态度能够将官员的“个人印记”降到最低,让社会不会因官员的起伏而跌宕,民众也不用担心因“换了人”政策得不到延续。一个稳定的预期,可以在这种对待“历史遗迹”的态度中体现出来。

至于“去周”行动中“为一人而荣、为一人而耻,当初兴冲冲立、如今急匆匆铲”的世俗“沾光”心态,虽然社会土壤积淀深厚,但不过是普通“与有荣焉”的“小事”,反而没必要再说什么了。

作者:廖德凯,专栏作者、时事评论员。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