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保平:公共讨论要有谦卑和敬畏的底线

如果学者的见解超出了我的认知范畴,不同于我的固定思维模式,最好别急着进行轻巧的道德评判或贴标签开骂,而应躬身反省,至少对专业意见保持一点敬意。

我常写一些评论文章,只要不遂一些网友的意,就有人跟帖骂我是“砖家”。尽管我有很多理由支撑自己的观点,仍有很多人因为不能理解而愤怒,他们也未必愿意听我解释。回头想,其实这些年我也曾像一些网友那样,因为不认同某些专家学者的意见,认为他们是“砖家”或“叫兽”。

比如,几年前的药家鑫杀人案,媒体采访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李玫瑾教授,她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分析药家鑫连刺对方8刀的行为,认为药家鑫的行为可能是弹钢琴的习惯性动作。报道一出来,没有多少网友听她专业分析,我也曾将她的分析归为“冷血言论”。一种专业的意见表达,就这样被骂成了“雷言雷语”。

又比如,新《劳动合同法》出台时,学者刘吉说,许多企业之所以关门,并不是因为金融风暴,而是由于新《劳动合同法》让他们的直接成本提高了20%至30%;学者张维迎也对新《劳动合同法》有批评,他认为它让工人找工作更难了,而不是更容易了。这些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专业分析,遭到了网民猛烈的抨击。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觉得有些学者成了资本家的“御用文人”,他们只站在资本家的立场说话。可是,在读了一些古典经济学著作后,我发现以上两位学者所讲的观点,其实只是非常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最低工资标准由政府定,会减少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进而限制产量扩张,引起过剩劳动供给和失业。

这样的经历使我懂得,在讨论公共问题时,公众与专家学者经常出现分歧,并不一定是因为专家学者被“收买”了,而是因为大家看问题的角度、学识有差异所致。面对自己不认同的意见,一般人很容易陷入道德批判的窠臼。何以至此?主要是因为我们对道德评判最熟悉,几乎无门槛——从很小时候开始,我们就接受类似的思维训练,并从道德上去分辨人和事的好与坏。

但是,学术是求真的,它要探索事物的真相,因此常常需要进行事实判断,进而推导出结论,而不是首先进行道德判断。很多时候,学术探讨常常不会讨论动机,而主要讲求事实,讲究“论从事出”。这就像手术台上的医生,他们的职责主要是用专业知识治病救人,而不关心所救的人是坏人还是好人。

进行道德判断与进行专业判断是两回事,求善者向善,求真者要真,分歧由此而来。当然,求真者并非总是无善恶是非之分,他们也会考虑道德需求。但是,求善者未必能求真,因为求真是有专业门槛的。还是前面的例子,不懂犯罪心理学的人,无法理解李玫瑾教授的分析;不懂古典经济学的人,也不能理解设定最低工资标准最终会导致工人失业的理论。外行看不到内行的世界,常常也不能理解其意。

很多人骂专家学者是“砖家”“叫兽”时,常常是怀疑他们道德有问题,认为他们给利益集团当吹鼓手。而事实上,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他们自己无法理解专家学者的观点而造成了误解。理性的做法是,如果学者的见解超出了我的认知范畴,不同于我的固定思维模式,最好别急着进行轻巧的道德评判或贴标签开骂,而应躬身反省,至少对专业意见保持一点敬意。

无论公众还是专家学者,其实都应该警惕,你的学识或兴趣会影响你看待事物的视角或方式,很可能会影响你的判断,甚至让你固执己见。一个生物工程学领域的专家,简单地将那些坚信吃转基因食品会获得人工转基因的人视为没学过高中生物的白痴,无疑是专业自大;而普通人由于更容易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则容易以道德优先判断评价持有不同意见的专家。在我看来,这两种情形都是浅陋的粗鄙,前者缺少“知也无涯”的谦虚,后者展现的是无知者的无畏。

无论如何,学者用专业学识解释对口的公共问题,是一件好事。一些专业化的解读,即使在短期内不容易为公众接受,甚至会引发误解,也没什么关系,专家至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综合不同意见,更有助于我们不偏不倚地理解问题。当然,专家学者也应该清楚,有些问题你能看清而别人看不清,因此,最好要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通俗语言来阐释意见。双方都以谦虚和敬畏为公约数,讨论才会变得真诚有效。

作者:廖保平,笔名西越,知名评论家、作家、诗人

查看作者更多原创文章,请点击作者专栏:

http://liaobaoping.baijia.baidu.com/

http://zglbp.blog.sohu.com/

http://163.fm/aXmalGy/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