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为何捐9300万元给哈佛大学

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了金额为1500万美元(约9300万人民币)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一事,引发热议。尽管有不少人抨击潘石屹和其夫人张欣“忘本”,但更多的网友还是认为把钱捐给谁是潘石屹夫妇的自由。不过,到底是什么促使潘石屹要巨资捐献给国外大学呢?

潘石屹、张欣夫妇与哈佛大学签订捐献助学金协议

潘石屹、张欣夫妇与哈佛大学签订捐献助学金协议

潘石屹并非没有资助国内教育

潘石屹夫妇旗下的SOHO中国基金会资助中国教育由来已久

这次潘石屹张欣夫妇旗下的“SOHO中国基金会”设立的“SOHO中国助学金”,总额达到了1亿美金,与哈佛大学签订的1500万美元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此庞大的一笔公益教育资金,捐给了“不缺钱”的国外一流大学,却不捐給国内教育机构,难免引来非议。一些公益人士也称“难道潘石屹不知道中国贫困山区现状?”“国内很多偏远山区的学校和山里的孩子更需要这1亿美金。”。

指责潘石屹不捐钱给国内,大概与SOHO中国基金会在国内公益项目上算不上高调有关,即便发表“SOHO中国助学金”的官方微博上已经明确提到了这些项目,很多人也熟视无睹。事实上,SOHO中国基金会在2005年成立以来,主要做的就是跟教育有关的公益项目。2007年的教育相关捐赠就达到1470万元,2008年地震时捐赠了定向教育恢复项目2000万元,2008年开始的“学校文明卫生间”项目,迄今已建成46个旱厕,造价也要千万元,支教项目“美丽中国”,未来三年计划投入2700万人民币。

但如此偏爱资助国外教育机构,仍需得到解释

SOHO中国在国内教育方面的公益投入,已不能用“少”来形容。但不能否认的是,相比起这个捐献到国外的1亿美金规模“SOHO中国助学金”,其国内项目只能算小巫见大巫。许多人也在发问,即便你潘石屹想定向投入给高等教育,为何不把钱捐给国内的高校,而非要给世界一流大学?这也让人想起2010年引起轰动的“中国商人张磊向母校耶鲁大学捐款888万8888美元”,虽然张磊后来也向其国内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款,但金额只有1000万元人民币,差距明显。这不免让人纳闷,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成功人士爱给国外大学投巨款?仅仅是因为国内高校腐败频发而国外高校更能够用好这笔钱吗?或者是只为了广告效应、为自己子女将来上名校铺个路?

对于许多成功人士,捐献国外名校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回馈

“国外名校改变了我的人生”

当年张磊在面对“吃里扒外”的质疑时,是这么回应的:“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而这次张欣把钱捐给哈佛,也说了类似的话,“当年我在英国留学没钱付学费,都是拿助学金,教育改变了我的人生。今天有机会给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也在这里感谢那些曾经资助过我的人。”

当年张磊向耶鲁捐献888万美元,是因为耶鲁这所学校真正改变了他的人生
当年张磊向耶鲁捐献888万美元,是因为耶鲁这所学校真正改变了他的人生

“大学教育改变了人生”,这是许多国外名校毕业的成功人士的共同心声。这也是国外名校能够在学生“交完学费毕业”后,仍然能够让这些校友心甘情愿捐献出大学6至7成经费的原因。大学对学生的“改变”意义有多大,学生对大额捐献“值不值得”如何考量,恐怕非亲历者难有同样的认识。一位哈佛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不久后就开始给学校进行捐赠,他是如此陈述自己的理由的——

“你可能会奇怪,即便负担得起,为什么就要给学校捐赠?我不能代表其他哈佛校友回答,但答案于我是清晰的。本科四年对我的成长,以及一些最强的能力与性格的发展是重要的。我并非一直快快乐乐,也会是首先指出哈佛经历并不那么美好的校友;但我的评价是,如果没有在哈佛所交的那些朋友,没有在哈佛所承担的那些领导角色,没有哈佛提供的国外实习与旅行,我绝不会成为今天这样一个人——所有皆因哈佛而成为可能。”

名校给学生带来如此的价值,也难怪学生会对名校有如此的感情。而像张欣这样,当年只是个服装厂小工,而今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翘楚,剑桥的经历自然是带来了非凡影响。因此毕业后也与剑桥保持密切联系,如回国不久就请剑桥大学校长来华做教育方面的讲座,几年前专程回剑桥听温总理演讲,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把钱回馈给培养了自己的名校,乃至捐遍各所国外名校,就成了一种很自然的行为。

国外名校也在努力营造与校友间的良好关系

除此之外,国外名校在主动维护与校友之间关系时的做法,也很值得探究。旅美学者薛涌在谈及为什么张磊会捐赠888万美元给耶鲁时,就提到美国名校对学生态度之好:“这些学校只要发现人才就去招募、争夺。你要是穷光蛋,学校就把学费生活费全包下来,而且还会毕恭毕敬地说:‘感谢你到我们这里来读书!我们的校园因为有了你一定会变得更加丰富。’入学后,学校对你无微不至。特别是本科生,有时让我感到学校活象个惯孩子的父母。比如,大学生是谈恋爱的最佳年龄,中国的大学对待学生的恋爱经常有各种’不准’。美国的学校竭尽全力为此创造条件,甚至在招生中采取倾斜政策,保证男女平衡。”

薛涌还提到,美国名校对毕业生非常恭敬,这也大大增强了学生们归属感。“我们毕业后,学校总把校友刊物免费寄来,系主任每年写信报告系里的情况,学校在我们的居住地区有活动总要通知。耶鲁选校董,也每次都把选票寄来,并且反复通过电子邮件等通信手段督促投票。要知道,校董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校长就是校董事会任命的。谁进董事会,又要由校友投票决定。2002年著名华裔建筑师林璎当选耶鲁校董,就是受到校友协会的支持。我们夫妇当时虽然博士都还没有毕业,但已经有了硕士学位,以校友的身份投了票。这大概是我们作为外国人在美国行使的唯一一次选举权。所以,我们拿的并不仅仅是一张耶鲁的文凭,而且是一个当家作主的权利。学校要是惹你不高兴,你也可以通过校董事会施加压力。”

这些做法,也大大提升了学校在社会和全球范围内的形象和美誉,即便不是校友,美国国内外也有很多人对这些名校进行捐赠。

相比之下,国内高校难以吸引校友捐献

国内高校同样也接受来自校友的捐赠,但比起国外名校来,这种吸引力差距明显。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1990年以来,中国大学累计接受校友捐赠金额总共为 91.59亿,排名最高的清华为13.23亿,北大为12.93亿,2013年北大新增校友捐赠还不到5000万人民币。对比之下,2010年,哈佛大学校友们捐款6亿美元 ,2011年,耶鲁大学校友捐款7亿多美元。仅这两所学校一年接受的校友捐赠额,几乎就相当于中国大学历年接受校友捐赠的总和。差距如此之大,原因何在?

许多网友会认为,这是因为国内高校腐败、资金管理不善,这当然是一个理由。但相比起这方面的理由,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无法感受到国内大学教育对自己起到的作用有多大。前几年某专业网站曾做过一次市场调查,内容是:如果你身价过千万,并且满足了自己一切的物质需要后,你会捐钱给母校吗?设计答案有5个:1,会,我会捐给我的大学母校会;2,会,我会捐给我的高中母校;3,会,我会捐给我的初中和小学;4,不会,我没有义务;5,不会,我会捐给慈善机构和希望小学。

结果,在收到的反馈中,没有一个愿意为大学母校捐款。有10%的网友愿捐给自己的初中和小学;有20%的网友认为不会为母校捐款,因为自己没有捐款义务;而70%的网友认为不会为自己的母校捐款,他们更愿意把钱捐给慈善机构或者希望小学。

这足以说明,大部分中国人对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给自己的益处,认同是很有限的,因此并没有捐赠给母校的动力。所以绝大多数人也很难对张磊、张欣的想法感同身受。

中国留学生需要这笔助学金

留得起学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质疑“资助贫困生”真的有必要吗?

潘石屹和张欣设立“SOHO中国助学金”的直接原因是,资助读不起国外名校的贫困却学习优良的学生。这也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质疑,“我惊叹的是,在美留学的还有贫困生!身边一个个都是有钱人去装潢的。”“去美国读书的,还差这笔钱吗?”

在公费留学时代,很多优秀的穷学生靠国家经费出国留学,自然是不需要另外资助的。而如今,自费留学已经成为主流,人们现在听到的关于留学生的新闻,往往都是如何炫富吓倒了外国人。因此给人一种中国留学生不需要资助的印象。并且,就算考察数据,很多人也在怀疑资助贫困学生去国外念大学到底是否有必要——国内留学机构启德教育集团的调查数据显示:前些年,留学生中来自普通家庭的只占2%,目前这个数据正在飞速增长。在2010年准备留学的学生中间,普通家庭的比例占到了34%。2013年留学生家庭年收入在30万以下的占到了78.6%。

那么,既然工薪阶层也能让子女自费去国外念书,资助他们到底有何必要?

但这笔助学金依然会增加中国穷学生上哈佛的可能性

实际上这是对数据的片面解读。来自普通家庭的留学生比例增加,其实说明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意识到,送孩子出国留学非常重要,即便是在越来越多“海归”成色受到质疑的情况下,许多家长也依然坚持这种看法。从2003年到2012年,赴海外留学的人数增长了3倍多,即是明证。这些所谓负担得起留学费用的30万元以下年收入的家庭,其实差不多是“砸锅卖铁”在供子女读书——85%以上的家庭,给孩子留学做的预算都是一年10万元以上。

赴海外留学的人在增多,但许多家庭是“勒紧裤腰带”,数据来自启德教育
赴海外留学的人在增多,但许多家庭是“勒紧裤腰带”,数据来自启德教育

因此,“SOHO中国助学金”声称给6.5万元家庭年收入以下的贫困学生予以留学资助,就有相当大的意义了。实际上,在哈佛的助学金政策下(本科阶段美国名校往往只有助学金而没有奖学金),美国许多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孩子上哈佛完全不需要交学费。如同张欣所说,哈佛这样的学校,本科学生60%到70%都是助学金的,他们已经完全打破了有钱人上这些学校的概念。而很多家境不富裕、在中国读高中的优秀学生对申请这些学校存在顾虑——的确也存在顾虑,因为美国本国学生申请助学金有非常明确的标准和计算方法,只要家庭收入确实不富裕,就可以得到助学金。但是国际学生申请助学金却是个“黑箱”,原则和实施办法都不公开,而“SOHO中国助学金”显然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结语

“如果没有资助留学,就没有当年的胡适。如果没有给贫困学生的资助,以后的胡适就只能来自富二代,我们的助学金就是要改变这一现象,让更多贫困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这是张欣在微博上的表态,如果真能做到,那显然将是国家、社会之福。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