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令人颤抖的争论

互联网时代使人们可以公开讨论重大问题。这是搅乱了思想,还是解放了思想?连这也形成了争论。不管怎样,未来展现出了多种可能性而不是一个既定结局。这或许才是令人颤抖的。

上半年中国人忙于各种争论:吃不吃狗肉,烧不烧垃圾,上不上PX……其中由崔永元拍摄的质疑转基因食物纪录片引起的争论惹人注目。因为崔是名人,客观上对这个问题的传播,起到了放大效应。当然这也使得涉及生物工程的话题风行,而本来这是一个距离普通中国人比较远的东西,并不是很多人愿意去弄懂什么是脱氧核糖核酸。此事发生在粮食产量实现九年增的背景下,而且今年又可能丰收,粮库都装不下。如果倒退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大饥荒时期,哪里会去管什么转不转基因。

就算放在十年前,这个问题恐怕也引不太起人们的兴趣。2003年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世界很高调地纪念。那年世纪文景翻译出版了发现者之一詹姆斯·沃森与人合写的《DNA:生命的秘密》,尽管后来此书获得第六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但在普通读者中,几乎也悄然无声。1953年,沃森与克里克共同发表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之构造》,首次描述了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的过程。这篇论文经常被冠以“珍珠”一词,因为它是如此的精简(仅有2页),却又开启了生命奥秘的解答。而上述50周年纪念图书详细描述了人类终于洞悉并开始掌握上帝创造生命的法则,充分展示了这一进程带来的科学、政治、商业和社会影响。如果更多的人读了这本书,那么今天的这场争论,可能就是另一番形势了。

有意思的是,在此书中,沃森指出,再过几年,西方世界势必恢复理智,摆脱勒德派(指强烈反对机械化和自动化,想方设法阻碍技术进步的人)偏执症的枷锁束缚,那时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农业技术上的严重落后。“欧洲和美国的食物生产成本将变得比世界其它地区昂贵,且效率较差。同时,像中国这类负担不起不合理疑虑的国家,将会继续前进。中国的态度相当务实:它拥有全球23%的人口,却只有7%的可耕地,要喂饱这么多的人,中国绝对需要基因改造作物较高的产量与营养价值。”沃森写到。但他或许没有想到,十年后的中国,会出现势力如此强大的所谓“反转派”吧。

这件事引发的讨论,就有些好像当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一样,而且从互联网反流至传统报章和出版领域。之前自称“骑墙派”的生物学专家、四川省科普协会原理事长董仁威写了一个“小册子”《转基因技术漫谈》(科学普及出版社,2014年4月)介入这场“交锋”。《成都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原常务副主编王晓达说,与争议双方“各说各”不同,此书先进行科学认识普及,厘清转基因技术就是现代生物工程——基因工程,亦称重组DNA技术;又把双方的“热点论点”用事实和科学进行剖析,让那些似是而非的“传言”和断章取义的“忽悠”真正地“亮相”。书中谈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时,指出美国既是转基因作物种植大国、出口大国,也同样是消费大国。“在过去10年中,美国人吃了3万亿份转基因餐食。”数据显示,美国有6000余种食品含有转基因食材,美国人每人每年平均食用含转基因食材的食品在100公斤以上。所以说什么“美国人自己不吃,专门卖给中国……”有些耸人听闻了,所以听起来很可怕的“断子绝孙”变得可笑了……

但实际上,争论远未就此止步,事情也没有如此简单。有人最近也翻出另一位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王晋康13年前写的一个名叫《替天行道》的小说,那里面预言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将通过向发展中国家出售嵌入“自杀基因”的转基因作物,垄断其市场,并控制世界粮食命脉。这是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带来的。小说对人类用技术改变自然界的既有规律,所带来的不可预知的危险,提出了警告。当年这也引起了争论。

而王晋康仍坚持自己的观点:“也许我们仍生活在一个‘人类沙文主义’的时代,科学家们可以任意戕害弱小的自然界生灵而不受惩罚,甚至受到赞许。从前可以勉强为之辩解:科学家们的这些研究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呀。现在情况变了。某些科学家开发出使生物‘断子绝孙’危险技术,而且他们只是为了少数人的私利!——不管这种私利暂时看来是多么合理多么正当。更令人担心的是,这些科学家仍被视为科学界的精英而不是败类。与这些‘精英们’的观念相比,我宁可去信奉中国老农朴素的陈旧的宇宙观。”

这些争论让人看到了中国的变化。那便是,不会再有一个声音。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可以公开讨论一些重大问题。这是搅乱了思想,还是解放了思想?是使人走向偏执,还是让人迈入了一个开阔的世界?连这也形成了争论。不管怎样,未来展现出了多种可能性而不是一个既定结局。这或许才是令人颤抖的。

作者:韩松,科幻作家,新华社记者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