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教练飙车害死学员的根源

近日,湖南张家界有3名驾校学员在驾考路上死亡,引发了数千人聚集的群体性事件。而这3名学员的死因是他们的教练飙车肇事。为何本应为学员保护者的驾校教练,反而害死学员呢?

这起悲剧并非偶然

悲剧!花万元学车反倒搭上性命

7月2日一大早,4名驾校学员搭乘教练员李平的车赴考场参加科目二考试,结果4人均未通过。返程途中,李平情绪激动,一边把车开得飞快,一边扭头责骂学员,终至车辆失控撞在树上,4名学员3死1重伤(李平没事)。

如果把这几位学员购买的驾校服务看作一种产品,则他们显然买到的是伪劣产品。而他们付出的价格并不低——报名费就达到7980元,再加上各种中途开销和打点教练员,“人均花费上万”。

事故现场
事故现场

中国驾校教练一贯粗暴对待学员,国人苦之久矣

在这3名学员遇难之前,就遭遇了教练的各种勒索和暴躁态度——这也是中国学车者普遍的遭遇。甚至很多还没学车的人,也听闻过驾校教练爱骂人,因而早早对学车心生恐惧。可以说,国人苦驾校教练久矣!

这也有调查为证,如下图所示,96%的人认为驾校教练素质低。

关于驾校教练素质的调查
关于驾校教练素质的调查

教练态度差是由“行政准入”决定的

教练态度差和医生态度差很相似

有人说,驾校教练态度差是因为这个群体都是聘用一些没文化的粗人。实则不然,海底捞的服务员文化程度也不高,照样做到了中国最好的服务;医院医生属于高知群体,照样“脸难看”。实际上医生和驾校教练很相似,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不耐烦、收礼,还有爱抱怨自己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待遇低。

驾校学员和医院病人也相似,“花钱受罪”,付出不少,惯听呵斥,忍气吞声。

再进一步看,交通局对驾校的管理和卫生局对医院的管理也很相似,都是进入要审批、总量需控制、资质有要求。

根本上是“行政准入”限制了服务竞争

实际上,后一个相似是前两个相似的原因。以驾校为例,主管部门对驾校的创办、驾校的数量、驾校的分布、驾校的规模、教练员的资质等都有控制权,根本上就是设置了“行政准入”。驾驶培训这门生意,谁能干、能干多大都是主管部门说了算。所以对于驾校老板来说,他能取得多少牌照才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如果牌照多,躺着照样赚钱;如果牌照少,服务再好也只能喝汤。极端的情况是只要拿到牌照,甚至什么都不用干也能赚钱。有些驾校在拿到牌照后,就把培训承包给个人,人、车、招生等都不用管,一般只需要提供场地(这是申请驾校开办资格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个硬性规定,甚至场地都不需要提供),就可以按学员人头抽成。

以广州粤驰驾校为例,在总共120余台教练车中只有很少几台车为驾校直属,绝大部分车辆都是教练带车合作托管方式。托管教练自己出资购车、自己招收学员、自己进行培训、自己维护车辆,学员的一切问题实际都是教练在负责。然后每招收一个学员向驾校上交1870元管理费。

这些教练车都是挂靠在驾校名下,换取培训资质
这些教练车都是挂靠在驾校名下,换取培训资质

牌照如此金贵,自然意味着供不应求。所以一般来说驾校既不需要发愁生源,也不需要担心教练跳槽,它可以一边提高学车费用,一边压低教练待遇,最后的结果就是教练把怨气发泄在学员身上,学员只能忍气吞声。

当前“行政准入”还有加强的趋势

主管部门错误地以为教练态度差是因为自己管得还不够多

和中国的很多领域一样,出了问题后主管部门到处找原因,却不知道自己就是原因。最后它们找到的原因往往是“管得还不够”。于是你可以看到,各地交通部门都在扬言为了保障学员利益,要提高驾校和教练员的准入门槛。比如江西省要抑制驾校“投资过热”、改善“布局不合理”、规范“从业资格”。福建省要求“新申请驾校资质的,必须具备100辆以上教学车辆(比原有标准提高5倍),教练场地为自有土地”。湖南湘潭市要求“严把市场准入关,对达不到一级驾校开业条件的一律不办理经营许可”。河南省要求“严禁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私自开办驾驶人培训机构或私自变更驾校名称和地址;机动车驾驶人培训机构不准擅自提高或降低培训收费标准,扰乱招生培训秩序”。辽宁沈阳市要求“投入到驾校项目的资产在700万元人民币以上”……

这样的规定对解决问题而言是南辕北辙。以河南的规定为例,你对开办驾校卡得这么死,本就是制造供不应求。供不应求也倒罢了,毕竟还有细分市场,一些驾校会以高质高价定位于高端市场(如北京的东方时尚),而你又不让提价,那驾校还有什么动力去改善服务呢?

应该放手让个体和市场发挥作用

如果是亲友作为教练,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吗

个人都是一盘散沙,集体才是纪律的保障,越大的集体越有保障——在驾驶培训上,主管部门显然抱有这样的思维。然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对这种思维说不。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考驾照可以先去申请一个实习驾照,然后让自己的亲友拿自家车教就行了。你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学、什么时候学会了就去考,非常自由,而且花费最低不到1000新台币。这种做法也是“国际惯例”。

有人可能会担心,像学车这样关乎公共安全的事情,能允许这么“自由散漫”吗?答案是这样比“集体主义”效果更好。理由一,你的亲友对你当然比驾校教练更负责任。理由二,驾校的最高目的是让你通过考试,而不是培养一个能上路的好司机,比如驾校在教你倒桩时会针对教练车型设计一套应试技巧,但换个车这套技巧就白瞎了;亲友则更看重实际,且在驾校外面学车更贴近实际。理由三,驾校学习把学车搞成了一件复杂的事,费时费力,于是很多人是挑有空闲而不是有需要的时候去学车,“先把本儿拿下来再说”,等真到实际开车的时候,早把当初学的东西忘光了,而和亲友学的模式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驾校的训练与实践有出入
驾校的训练与实践有出入

放开竞争,让暴躁教练没有市场

除了亲友教学,商业培训当然也有广阔空间,只是政府部门同样要学会放手。既然驾驶培训的目的就是安全和有效,那么凡是能达到这个目的的服务提供者,都应该准入。至于它的规模是1个人还是100个人;场地是租的还是自有;布局是扎堆还是分散;竞争是激烈还是平和;收费是昂贵还是低廉……,这都有什么关系呢。有了充分竞争,那些暴躁教练自然会被淘汰,哪还轮得着他骂完一拨学员再骂一拨呢。

不是什么事情都得把控在政府手里才能办好。个体的能动性和市场竞争的改善能力有时候要比管制强百倍。

一名教练正在训斥学员:“慢点!你以为开火箭啊!”
一名教练正在训斥学员:“慢点!你以为开火箭啊!”

结语

几十年间,中国的学车者就是在呵斥和勒索中走过来的,如今还有人搭上了性命。难道我们在这件事上就是受虐的命?该改变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