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孩子更容易被诱惑?——从“高考‘枪手’多是农村学生”谈起

看到“河南高考替考事件中‘枪手’多是农村学生”的新闻时,你是什么感觉?

和一位媒体同行交流看法,他说最初看到替考丑闻时满腔愤怒,现在获悉替考中的“枪手”多是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他对这些“枪手”们多少又有一丝同情。我和他的感受有些相似,此前一直愤懑于权势者利用“枪手”破坏高考公平,愤怒于“枪手”们的唯利是图,只是当新闻为“枪手”贴上“农村孩子”的身份标签时,心底反而多了很多复杂的情绪。

相比城市里的孩子,农村孩子更能体会到高考的不易。当下中国,高考几乎是他们阶层流动的唯一主流渠道。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孩子只能成为舆论眼里的“考试机器”,“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当他们作为“枪手”去替权势者的孩子参加高考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为权势者替考,又将“踩死”多少“当年的自己”?因为替考作弊,他们会把那些本来能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挤下去,而被挤下高考独木桥的农村孩子,不正是当年的自己么?当他们答应做“枪手”时,心里会不会有一丝道德负罪感?

多数时候,我们谈到“穷”谈到“底层民众”时都会心生悲悯,“穷”和“底层民众”也天然地占有了道德优势,很容易地赢得了舆论的同情分。但分明,他们也有欺负“同类”的时候。

在利益诱惑面前,道德负罪感一定会败下阵来吧?为什么高考“枪手”中多是农村考生?最直接的原因是利益诱惑。七八万元的好处费对于农村孩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的父母不用再东拼西凑为他的学费等大学开销发愁。对于贫穷的农村大学生来说,考上大学后,钱才是他们最大的困难。在钱的诱惑面前,穷孩子或许比富孩子更没免疫力。

从没有贬低穷孩子的意思。但我记得河南作家李佩甫说过一句话,“贫穷对人性的伤害比富裕对人性的影响要大的多”。这种伤害其实不仅仅体现在对利益诱惑的免疫力上,有些时候,它可能还会体现在价值观的塑造上。人生的起点是不公平的,贫穷的孩子想要找到上升的路径,他们必须经过激烈残酷的竞争,就像在选秀舞台上,必须把其他选手一个个PK下去,他们才有机会站到舞台中央。很多时候,也许他们更服膺成王败寇的法则,内心更倾向于用成败来衡量世间万物,而不是用价值观念去衡量一件事。在整个竞争的过程中,他们很少受惠于公平的庇佑,所以,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有时候他们也许会忽略自己的责任。

一个生于贫穷长于贫穷的人,很容易滋生对人生的苦难感,这是因为贫穷往往限制了人的视野和境界。和一位年长的朋友谈及高考“枪手”中农村孩子的身份问题,他说城市里的孩子凡事都喜欢和父母交流,在他们对很多事情做决定时,父母的意见都会起到很大的参考作用。而农村孩子不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凡事都要靠自己做决断。同样是高考替考,城市的父母和孩子可能更了解它的危害和风险,而农村的孩子对这方面的信息掌握并不全面。尤其在一个被挤压被欺凌的环境里生存过的人,更容易相信潜规则,相信权势可以解决一切。正因如此,高考替考中的那些操纵者向“枪手”打下保票,他们便对替考的安全性深信不疑。

在深信安全的基础上,如果父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底层农民,他们或许还会觉得,能为县长或者县委书记等领导的孩子考试,这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领导能看上自己的孩子,证明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说他们愚昧也好,无知也罢,可归根到底还是贫穷限制了他们认知世界的能力。

硬要说“穷人的孩子更容易被利益诱惑”,一定会被板砖拍死。人性是个很微妙的东西,人性的好坏不取决于贫富,但贫富绝对会影响到人性,影响到人的视野,进而影响到能否经受住利益诱惑。见识过“更好”的,谁还会轻易再对“好”动心呢?

想起电视剧《大丈夫》中,顾晓珺对老情人陈放说:“你生了一张巧夺天工的脸,却长了一张愚蠢透顶的嘴。当一个女人听过全天下最美丽动人的甜言蜜语后,她就不会轻易被打动了。幸运的是,我有个巧舌如簧的丈夫。”情场如此,人生的其他战场何尝不是如此?只可惜丈夫可以选,而出身的贫富没得选。

扯远了。

替考的“枪手”一定受了贫穷的伤,但我知道,我们不能因为贫穷而原谅他们的错,也不能因为贫穷而为他们辩护。当这些“枪手”被逐出大学校门重回生活原点时,我能说,是命运又给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吗?

作者:陈方,《燕赵都市报》评论部主任,2009年获首届全国媒体评论大赛新人奖。长期为《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潇湘晨报》《青年时报》等报刊撰写评论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