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唤醒我们的小农意识

在我眼里,小农意识没什么不好的,农民靠天靠地,绝对尊重自然,不会象资本家那样为了追求效益把自己的家园变成一个毒气罐。我觉得东方人原本是最尊重自然的,而西方人是要征服自然的。

自从习大大提出“中国梦”,我就琢磨这“中国梦”和“美国梦”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事真的有点累,怎么想都觉得绕不过发财二字。

也就凑巧了,正想不出来的时候,一个书虫朋友推荐我读一个美国梦批评者的书——托尼朱特的《沉疴遍地》。

“当代生活的物质主义和自私性,并不是人类生存条件中天然固有的。许多今天看起来“自然”的现象,都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迷恋创造财富。。。对无限增长的幻想。”——朱特

朱特是个典型的欧洲社会民主派系观点,他认为2008年的经济危机已经充分证明美国梦对世界大多数来说已经变成噩梦一场,人类被经济指数绑架了。他还引用了托克维尔对美国民族的解说,“如果你深入探究美国人的民族特性,你就会发现,他们寻求这个世界上所有事物的价值,只是为了回答这一个问题:它能赚来多少钱”。

以上这些对美国梦的形容和批判我都非常接受。对于美国梦我一直不买账,太拜金,太专一。因为我不太会赚钱,生活在一个拜金的社会里,我就是一个SB,一个Loser。可是谁想到,中国不仅GDP赶上美国,物质主义和自私性的泛滥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中国梦如果不是美国梦,我们就需要从生活中挖掘很多物质之外的价值。

我觉得如果ilook能够用我们微薄的资源去探索一下钱之外的价值,也许是件有趣的事情。时尚其实就是关于物质,而去探索什么样的物质有最高的人文含金量就成了我们的课题。

说起中国新手工就必须说若谷,因为没有他,我还不知道中国有这种年轻人。就像当年,如果张永和不給我介绍王一杨和张达,我还不知道有中国服装设计师。若谷也是一个温州朋友介绍給我的,当时是因为若谷在淘宝上卖酸梅汤,朋友送了我几包,包装就把我震住了,素雅经典,还有一张漂亮的宣纸,上面公正、清秀的小楷毛笔字清楚地告诉你,如何煮好正宗的酸梅汤。

这架势立刻把我震住了,这么多年时尚,没有一个外国名牌让我如此肃然起敬。我马上对若谷这个人有了好奇心——一位老中医(因为酸梅汤料里有中药)?一位书法家(因为有毛笔字功底)?我怎么也没想到若谷却是一名急流勇退的广告人。而且还是个帅哥。

这期杂志里没有若谷,因为我们已经报道过他了。后来我才知道,有一群80后,在事业登峰造极的时刻,突然离开去寻找自己。我想找这些年轻人,我有个感觉,他们就是中国梦,是中国的未来。

在杂志里,你会看到各种慢生活的状态。这些年轻人脸上的满足和幸福,我从来没有在大都市的富豪脸上看到过。在我印象中,富豪们不管有多少钱,状态永远是紧张、焦虑的。我想追求钱必须讲究效益,然而效益让我们失去了太多生活,太多自我。为了效益我们放弃了慢炖,改口吃麦当劳;为了效益我们放弃了环境,把污水全部排到地下和领海里。而中国农民是不懂效益的,靠天吃饭,怎么让老天爷懂得效益?相反,我们学会了逆来顺受、临机应变。让我们成为一个被动的民族,不善于主动去改变自己的民运。但是我们会有“知足者常乐”这种说法,是个可以在得到很少资源下,自娱自乐的民族——比如叫花子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骨子里,我们应该是慢性子,而现在的效益是给逼急了。我的美国朋友都说我回邮件的速度比明信片还慢,在他们脑子里,嘀嗒嘀嗒,时间就是金钱。而我却是中国人的三思而行小农意识,小心谨慎,不能莽动。就拿这篇文章说吧,想了一个月,看了三本书。还是觉得不成熟。按照我的小农意识,继续熬两星期再说。但是杂志是舶来的东东,熟不熟到时候都要下印刷厂。可是,你觉得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有编辑跟他催稿吗?真是的。

在我眼里,小农意识没什么不好的,农民靠天靠地,绝对尊重自然,不会象资本家那样为了追求效益把自己的家园变成一个毒气罐。我觉得东方人原本是最尊重自然的,而西方人是要征服自然的。真没想到这些年来,中国人一旦开始做美国梦,中国的青山绿水就变成了秃山污水,谁想到我们在追求钱上面如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如今对自然的态度彻底颠倒了,西方人在拼命做自然保护,我们在建自虐工程。

我最喜欢的哲学家是罗素(Bertrand Russell),他民国初期曾经来中国游学,回去后写了一本书,名为《中国问题》(The Problem of China). 书中他说当两个文明接触后,总有新的一个文明诞生,二十世纪最大的文明相撞是中美之间。罗素希望中美的碰撞不会出一个比美国还美国的中国,而是一个能够吸取中美文化优点的新文明。书是上个世纪初写的,罗素那时候就发现了工业文明和美国生活方式的弊端,他说的很明白,希望中国能够掌握西方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先进技术,也希望西方能够学会中国人对智慧,美和思想的重视,而不是只求经济利益。当然他那时候说的是民国。不知道老先生看见今天的中国会怎么想,会不会发现中国比美国还美国。

中国新手工讲的故事是80后的中国人从那场金碧辉煌的美国梦里苏醒了,他们开始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了。虽然这些人是少数,但是他们很可能是未来,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维持的。

其实,时尚背后是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而时尚大刊都是美国生活方式的推手——无非就是买!买!买!我们拒绝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但是已经全盘接受了美国生活方式。很可能《环球时报》的编辑们正坐在办公室里,吃着麦当劳、喝着可乐、玩着iphone, 撰写着各种象愤怒小鸟一样的痛斥美帝国主义的文章。但愿这种人格不是中国梦吧?这么分裂是早晚要进精神病医院的。

有些人认为这些做手工的年轻人是懦夫,他们选择在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运动中当逃兵,是一种避世的消极态度。我觉得不然。说这种话的人忘了一件事情,网络社会才真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社会。和逃避相反,这些年轻的手工人正积极地通过电商向社会输出他们的作品和产品,同时通过社交网络输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我眼里他们是百分百的正能量。我真心希望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这个梦能成为主旋律。

作者:洪晃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的CEO,《世界都市iLOOK》杂志主编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