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内:围殴城管

当暴力成为反抗暴力的最后表现形式,所有人都是悲剧中的牺牲品。包括那些本不该受伤的城管队员,也包括那些本不该用暴力来寻找情绪宣泄的打抱不平者。

围殴城管

出品:徐达内.COM

(2014.04.21)

城管打人之后遭市民围殴,这使得位于浙江最南端的苍南小城,一夜之间在微博上爆得大名。

对流传网络的现场冲突视频,北京青年报评论员潘洪其有此描述:“狂暴的人群迅速聚集,将一辆城管执法车团团围住,棍棒、石块、锐器雨点般砸过去。120救护车欲将被困者送往医院,失控的人们又将救护车掀翻…”他用“闻之睹之者无不震惊”来形容这一幕。

事件发端于前日上午,官方消息最早由@微博苍南发布:“2014年4月19日上午9时许,灵溪镇城管在灵溪镇大门路与康乐路路口整治占道经营时与一名过路群众发生冲突,冲突中该名群众受伤。随后,110赶到现场,对现场情况进行处置,120将伤员送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经医生全面检查,该伤者并无大碍,情绪稳定,医院将对该伤者继续留院观察。”

当日晚间,@苍南新闻网带来更进一步报道:“据悉,上午9时许,灵溪镇城管局组织人员在大门路与康乐路交叉口执法时,发现沿街一商户把煤气灶等物品摆放在过道上,存在违法占道经营行为。执法人员当即要求商户按规定摆放物品,停止占道经营,该商户不予配合,并阻挠城管的执法…黄某刚好路过此地,并用手机进行拍照,在执法人员要求其停止拍照行为无果后,双方发生冲突。冲突中,黄某受伤,引发附近群众的围观…午后,有人在网络上发布‘城管打人致死’的谣言,致使围观群众聚集,秩序混乱,5名城管工作人员被围困殴打。”

与官方语焉不详的表述不同,新京报今晨广获更大门户转载的报道,对现场过程有更细致的还原。执法者与拍照者冲突之后,五名城管被围殴的官方说法,被新京报修正为城管殴打拍照者,满腔正义的市民见义勇为而爆发冲突。冲突与围殴,修饰不同的主体,代表不同的说法。

城管在报道里又恢复了往昔嘴脸,“上来就是两个嘴巴子”:“19日8时30分许,39岁的黄祥拔在买菜归家途中看到几名城管正在收缴商贩的煤气灶、高压锅,‘有一个城管对卖东西的老太婆动了手’…‘你们不能这样搞。’黄祥拔边拍照边说。正在搬东西的两名城管队员转身冲向黄祥拔,‘他们上来就是两个嘴巴子’,黄祥拔说。在跑出去十几米后,黄祥拔被城管队员们追上并殴打。”

殴打拍照者的说法,有目击者的交叉印证:“黄祥拔被打时,事发地对面的药店老板陈先锐说,当时他在店内听到街上有人喊‘城管打人了’,随后出店门便看到三名穿着便服的城管人员在对一男子拳打脚踢。男子起先一直用双手护着头部,被用拳头打了一阵后蹲在地上,城管队员开始用脚踢,“城管穿着皮鞋呢,血都喷出来了”。用意更为险恶的是,“多名目击者称,殴打开始后,身着制服的城管队员悄悄离开,没穿制服的几人留下继续殴打黄祥拔。”

一个事件,各自表述,在警方已抓捕10余人之后,呼吁追责要“一碗水端平”,成了今晨该报急切需表达之意:“令人玩味的是,苍南相关部门似乎侧重于突出城管作为受害方的事实。例如,对于城管受伤的严重情况,披露得较详细,而对于被殴民众,则用‘身体无大碍,情绪稳定’一笔带过。昨日温州商报报道,据医生披露,被城管殴打的民众黄某肺部有挫伤,颅骨可能有骨折,下肢活动较差,神志较刚送到时略有好转,但仍不清醒。从这些情况可判断,黄某的伤情也十分严重。”

这篇获凤凰网首页推荐的评论,几乎是把偏袒的官方逼向墙角:“对于黄某被打,苍南相关部门说是因为双方‘冲突’,言下之意,双方行为都有不当。但黄某只是对城管的执法拍照,有何过错?城管的执法若正大光明,又何惧民众拍照?目击者的证言显示,黄某被多名城管冲上来追打,几无还手之力。这样的场景能算作‘冲突’?并且,对于网络热议的黄某被榔头敲头的情节,苍南官方的回应没有丝毫提及。”

对于“城管打人致死”的谣言,文章亦不避讳有谈到:“一个谣言就轻易引起民众公愤,这样的事实难道不应当反思?据报道,苍南本地不少人对城管‘临时工’非常反感,当地计生、拆违等工作经常由雇来的‘外地人’执行。可见,城管与民众的矛盾由来已久,‘城管打人致死’的谣言只是一个导火索。”

谣言,也正是观察者网谈及的问题,不过换了个角度来说,在昨日的《新媒体谣言与超乎想象的浙江苍南群体暴力事件》一文中,作者“关哲”认为围观者“不了解真相,只是制造‘真相’”:“在各大门户网站,事件被冠以‘城管打人遭群众千人围攻’的标题放上醒目位置,从而被描述为一场官民对立事件。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事情远比标题党描述的复杂。事件的录像也被传到网上,录像从很远的高处拍摄,能看到全局。通过录像可以看出,虽然里十层外十层,但外圈大部分群众有说有笑,很多举着手机拍照,外层的甚至不知道最内层在发生血腥的殴打杀戮…通过微博,无数不相识的人仿佛很近,却并不了解真相,只是制造‘真相’”。

文章重申“真相”之余,不忘再次敲打大V:“如果有人还在跟着部分网络大V欢呼这是官逼民反这是义士反击,不妨仔细看看这些画面,想必会被刺痛。画面里,这些暴徒轮番上去殴打,不紧不慢,打打歇歇,依仗围观者众,慢慢享受暴力血腥。这场景会令人想起文革中的暴力,会让人想起发生在阿拉伯世界的那些冷血砍杀。”

作为靶子一并贴出的截图,即是@五岳散人事发当晚深夜感慨:“还是没睡着,看了看新闻,有一条是城管执法被路人拍照,然后城管打路人激起民愤,再然后城管就被围观群众打了。不好意思,我可不觉得这是暴民与滥用私刑,我只能为打人的民众叫一声‘打得好’!这个应该算见义勇为、反抗恶法暴政、私力救济。你滥用国家赋予的权力与暴力,打你丫怎么了?活逼该!”

@五岳散人并不寂寞,微博上与他持相似之论者不在少数。@冒安林即有判断,“暴力是反抗暴力的最后工具”:“才知道苍南城管打人又被打事件,公开点赞。都知道罪恶制度是根源,但个体何尝不是体制之帮凶?依附公权力的爪牙,谁不是飞扬跋扈,草菅人命?道义上理解并同情他们,是因为他们也是体制的牺牲品;但并不代表豁免那些对人民痛下毒手的凶徒。严惩作乱者,才能维护公众秩序。暴力是反抗暴力的最后工具。”

对此,钱江晚报评论员刘雪松仍要语重心长一番,“不能用鲜血来推动法治的进步”,在为新浪披星戴月写就的专栏里,他有推心置腹的分析:“谴责以暴制暴的正义感爆棚,与惊人的为城管被打叫好声,本身也是两种戾气的情绪宣泄。人们对以暴制管暴给出截然不同的评判,虽然看上去都在讲法,其实还是在用情,于事无补,反徒添戾气…当暴力成为反抗暴力的最后表现形式,所有人都是悲剧中的牺牲品。包括那些本不该受伤的城管队员,也包括那些本不该用暴力来寻找情绪宣泄的打抱不平者。”

针锋相对,官媒再次站到了同一战线:“@新华视点:‘以暴易暴’绝非‘替天行道’”、“光明网评论员:正义,不是快意恩仇的暴力对换”、“@人民日报:以暴易暴,人人将会自危;遵循法律,才有秩序和自由”。眼见苗头不对,@评论员杨禹更是大声呵斥“看几眼冲突照片就呼叫‘社会崩了、体制完了、人心乱了’之类的抒情和起哄,少些为好。”

作为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绝对可算“异类”,今晨社评依旧认定“苍南县城管方面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哪项规定明令城管执法不许拍照,可以说,城管出面阻止拍照本身就是不恰当的。而随之而来的出手伤人,则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不管此后发生了什么,打人是冲突的起点,也是矛盾的核心。在我们厘清整个事件的时候,都不能回避这个基本事实…直到现在,苍南城管方面都没有任何的回应。既没有对执法方式、执法队伍建设的哪怕一丁点反思,也没有对受伤民众的一丝歉意,有的还是‘冲突’、‘临时工’、‘情绪稳定’、‘谣言’等老一套。”

如何绕开以暴制暴的坏循环,@沙狐隆美尔持悲观之论:“以暴制暴是无法解开当下中国社会的死结,政府暴力与民众暴力的区别仅仅是政府暴力,恶即当下,民众暴力,恶及长久。在对政府暴力的问题上,我认为民众最好的方式就是‘非暴力不合作’,‘非暴力’是外形,‘不合作’是实质;‘非暴力’追求程序正义,‘不合作’追求实质正义。可惜,当下,没有正义。”

或许并不乏洞若观火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再次试图连接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转发了一则来自其微信朋友圈的发言:“从浙江织里之变到苍南事件,从忧税权到忧人权,瞬间点燃的民变是警世钟,繁荣并不意味着稳定,民富与民权一体两面无从剥离。托克维尔之问已成浙江现实的考卷。”

(媒体札记完全版本仅在徐达内小报APP内第一时间发布,iPhone/iPad及Android版本均已上线,互相通用订阅账号。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和新浪、腾讯微博,名字都是“徐达内小报”。)

(徐达内小报再次被封禁,原本为视频产品注册的公众号“内心戏”(微信号:xdnnxx)提前启用,将暂时代理媒体札记发布,欢迎关注,等待小报的华丽回归。)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