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慕之:让吃空饷的嘴戴上制度的口罩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原南充市南部县一乡党委书记黄亚民在当地一房企担任高管,而另一边却拿着国家薪水挂空职,是典型的吃空饷人员”。但据该镇知情人士反映,当事人是向领导请了假的,但“隔几天回来一次”,而且目前还在镇上领工资。(3月4日 四川新闻网)

当下,部分干部用“占坑”和“挪坑”等方式,变着花样的吃着空饷,这些事件不断的被报道,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和视线。吃空饷这一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俨然成了建设法制政府的“毒瘤”。干部吃空饷不仅浪费了纳税人的钱,侵占了公共资源,破坏了社会公平与正义,影响了公务员队伍建设,还与打造新型政府政府背道而驰,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吃空饷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首先,部分干部认为上班无聊,没有激情,想换个岗位一展身手,但又舍不得手头的工资和待遇。于是他们选择了因婚请假,因病请假等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打着请假的幌子,却拿着两份工资。其次,和新闻中黄某一样的干部,他们“位高权重”,关系网复杂,为自己找一个长期不在岗吃空饷的理由易如反掌。再次,在现行体制下,由于组织需要,将在岗的干部“挪位”,给新干部提供位置,但挪位不是白挪,需要用空饷养着。这一系列的原因,给吃空饷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温床和土壤。

要根治干部吃空饷这一“毒瘤”,还需从体制建设,任免制度改革上着手。一是广泛开展一次吃空饷清理活动,对涉事干部收回工资,予以处理的同时,追究组织部门,人事部门,财政部门相关人员责任,让他们不敢开后门,不能开后门。二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变政府“自我监督”为“社会监督”。秉着对社会负责,让人民放心的态度,摒弃对官员“人文关怀”和“特殊照顾”的态度,敞开大门,充分的让社会参与政府日常事务管理。三是建立严格的人事任免制度,以制度管人,让干部既上得去,也下得来。让那些想吃空饷的官员无后门可走,无路可投。同时及时将人事任免,调动情况进行公示,让社会监督,确保队伍建设阳光化,透明化。

通过清理检查,完善组织、人事、财政等相关制度,建立健全人事任免和干部监督管理体制,给吃空饷的嘴戴上制度的口罩,才能挡住一张张吃空饷的嘴,做到真正的以制度管人,将权力关牢笼,让公务员队伍健康有序的发展。

作者:任慕之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