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糊:深化改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

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再次下滑,撤资外企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成本持续攀升;北京、上海雾霾严重,甚至漂洋过海笼罩韩国、日本,引发国内外网友一片声讨;老龄化社会不断逼近,人口增长率即将迎来拐点,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减少引来外界持续关注;东西部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13全国基尼系数止于0.473,再次逼近警戒线……不仅如此,人口红利不再,低成本代工优势被削弱,贫富差距加剧,自然资源过度使用,环境状况不断恶化……诸多问题凸显出我国改革开发35年的急速发展已遭遇瓶颈,再次改革迫在眉睫。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以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最近召开的省部级领导研讨班上再做改革动员,显示了中央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我国发展到现在所暴露出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在改革开发初期,为积累原始资本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而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另一方面则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民众的需求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再加上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部分西方国家将自身的衰退归咎于中国的崛起,从各个领域对中国实行封锁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次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改革并不只是在单一领域,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只有统筹协调,全局考量,才能保证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完善政治体制,破除体制内弊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点。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模式,既非西方媒体抹黑的一党独裁,也非其鼓吹的泛民主制度,而是由少数精英所领导的民主集中制。这种国家制度一方面承袭了中华民族传统,另一方面则借鉴了西方理念,应当说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但是再好的制度也有其局限性和弊端,并且作为我国特有的政治制度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而政府又担负着对整个国家宏观层面的调度和指导,因此,政治体制的与时俱进和对体制内不健康、不合理现象的清除显得尤为重要,是国家民族、社会进步的基石。如果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对政治体制的完善,那么狠抓贪腐,“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的推行则是对体制内弊端的革除。

革新经济体制,完善经济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竞争加剧,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经济体制机制的改革之路刻不容缓。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市场的具体要求体现在一是减少国家对资源配置的过度干预,由市场决定资源走向;二是东南沿海发达经济区域的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三是加大国有企业和金融市场体系的改革力度;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只有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了,市场好了,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其他的改革打好基础,铺平道路。

加强民生建设,知民情顺民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所有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广大人民的根本需求,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人居环境、教育住房、养老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是当前和百姓生活联系最紧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度最高的民生工程。政府应当严格立法,加强监管,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努力缩小地域、阶层、城乡之间的差距。于此同时,政府也应当加大对社会不规范、不道德、不文明行为的惩处力度,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

求新,求变,求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乃至中华民族在新时代条件下所必须经历的历程。改革非一朝一夕所能建功,改革之路更非坦途。但是相信只要我们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坚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坚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终将取得成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胡糊)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