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亲民秀” “秀”着“秀”着就真了

人人都可以“评一句”的时代,“亲民”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官员如果想做“亲民秀”,就要预想到公众的挑剔目光,更要忌讳在媒体上公然使用“通讯员”拍摄的照片。(新京报网  2月11日)

这段时间,各地官员纷纷上演“亲民秀”,渐成“无法阻挡”之势。人们印象中不苟言笑的大小官员走出深墙大院和文山会海,在街头田间、公交地铁上与民众零距离接触,本是官民互动的良好表征。但有些“亲民秀”却被舆论会错了意。比如2月8日《宁夏日报》头版一则官员扫雪的图文消息引发争议,网友望图生义,称从照片看,“五个人五个推铲,两个战士的推铲均在三位领导后面,特别是中间书记的推铲是被战士推着走的”。宁夏电视台为了澄清这一“发现”,拿出相关领导单独铲雪的镜头。

同样的“秀”,去年底郑州电视台记者报道“地铁偶遇书记”,偶遇被质疑是安排,当地官方和当事记者都被迫回应“没有任何虚假成分”。不管官员扫雪还是地铁偶遇书记是真还是“秀”,我们都应该给于肯定,如果领导们不是秀,无可厚非,它无疑体现了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加强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零距离与群众接触,了解群众疾苦,了解群众诉求。增进与基层群众感情,以真真切切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我们理所应当值得称赞。退一步讲,即使是一场“亲民秀”,我们也不能否定他的价值。“亲民秀”属于一种公众公关,当然要给公众留下美好印象,所以每一场“秀”肯定都是有意为之。他能为广大干部树立亲民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亲民秀”多了,广大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也会加强,领导干部本身“秀”着“秀”着也就会真正为民服务了。只不过搞“亲民秀”也要求有技术含量,别露出破绽。领导干部在作秀时要选择亲民动作,忌讳千篇一律,但也忌讳盲目求新,要防止为了“亲民”而“亲民”。那要如何抉择呢?关键要从实际出发,要看本地民众真正关心什么问题,再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切入进去,这样才能上演一场高质量、无可挑剔的“亲民秀”。

作者:赵清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