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文:基层政府公信力缺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26日发布《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2)》。报告包括:社会景气、社会包容、公众参与、城市公共服务包容性评估、社会管理绩效评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政府信任等方面。社会景气研究报告结果表明:2013年,我国的社会景气指数为62.8(满分为100),与2012年(62.2)相比略有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随政府层级的高低依次递减。公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最高,为95,对省市政府的信任度为93,而对县区政府的信任度则为72。(人民网)

基底层政府的公信力为何信任度低?这是源于基层政府的自利化倾向,使百姓的利益受损。

在以前的群体事件中,基层政府和群众的争执主要发生在税费的边界上。后来取消农业税,基层政府更缺钱了,在日常行为中他们忽视了政府本身所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甚至是置党纪法规于不顾,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基层政府沦落为为自身谋利益的工具,势必要与民争利。农民在利益受损时,通过正常的信访渠道表达维权诉求意愿时,基层政府不是躲就是拖,不是拖就是推,就是不愿意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一旦矛盾升级,不是想着如何化解,而是想着如何捂住。为了不让自己不作为或乱作为的行为让更多人知道,就动用警力意图使当事人屈服于武力而罢访息诉,封锁消息意图使外界对此“耳目失聪”无所洞察。无论是安徽池州事件还是四川达州事件,刚开始的时候,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各种传闻充耳不闻,也不见正面澄清,而是任其流传。在升级以后,当地政府仍没有及时发布信息,而是把精力集中在各种媒体的封堵上,让民众在不明真相中无所适从。直到国家的重点媒体发布消息之后,有关媒体才开始陆续报道此事。

群众利益受损且诉求无门,这在过去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信息不发达的制约,仅仅通过口口相传,传播范围小,知道的人们顶多是谴责一下,表示声援和同情,大多还抱着“屈死不告状”的心理,劝当事者“民不与官斗”、“好汉不吃眼前亏”,所以并不会引发社会波动,酿成群体事件。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取代传统观念的是新型的法制观念;信息传播也突飞猛进,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可以利益受损且诉求无门的人们更迅速、更广泛的传播这些信息。在信息传播中那些受到过或正在遭遇不公平待遇的人们,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相互支持,迅速团结起来,质疑或抨击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或乱作为,甚至是基层政府正确的作为在民众那里也要遭受质疑,得不到认可。一旦一个燃点爆发,群众就在群体性事件集中发泄他们的不满。例如,无论是四川达州事件还是安徽池州事件,导致群体事件发生的案件只是一个表象,深层次的原因与基层政府涉及到的征地、拆迁、污染、安全、务工、欠薪,以及一些农民家庭的生活,比如说医疗、上学的生活困境等问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老百姓的利益受损,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怨气,使个体案件变成了群体事件引燃的导火索。如果深层次的问题不解决,政府的公信力荡然无存,那么群体事件的爆发只是个时间早晚问题。

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政府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体现了一个政府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没有公信力的政府终将失去生命力,甚至被老百姓推到对立面。在各地出现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很多专家就提出,政府公信力是群体事件的“防火墙”,尤其是基层政府更要通过改变作风或者完善制度,下大力气推动政府公信力建设。

达州的事件谁也不愿意它发生,但是既然发生了,我们一定要象对待池州事件一样,把它当作基层政府执政能力提升和形象改变的警钟,一起总结经验和教训,然后将其制度化,避免涟漪效应不断发酵,以实际行动推动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步伐。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