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伶:扶贫工作,要授人以生态环保之“渔”

“2013年全省扶贫对象从 750万减少到 601万,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再减少120万。”19日下午参加完分组审议后,省政协委员、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告诉记者,未来我省扶贫主攻方向、框架都已勾勒出来,核心在于怎么去做。(1月21日  四川日报)

扶贫工作是一项意义深远,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怎样扶,如何富,关系着千千万万农户的切身利益。自建国以来,为了改善广大农村的经济状况,中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帮助扶持贫困地区的政策措施。多年的实践发展,让人们认识到,如果只是单纯的钱财划拨,这将是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无底洞,扶贫工作不仅要“授人以鱼”增加贫困地区的资金支持,还更需要“授人以渔”帮助困难群众走向致富道路。

产业是助推一方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多年的扶贫发展让人们早已意识到,要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和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为此,要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一切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当地特色产业,采取相关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扶贫干部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实现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贫困地区在大力发展产业时,一叶障目,为了眼前短暂的利益,在招商引资中毫无门槛可言,只要能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无论是多么低端落后,还是会造成多么严重污染的产业一律照单全收,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走上了“发展经济—污染环境—大力整治恢复生态环境”的老路子。

因此,在扶贫工作的“授人以渔”中,这个“渔”必须是绿色生态的,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真正泽被后世的业绩。在大力发展地方产业的同时,注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招商引资设立门槛,杜绝低端企业、重污染企业进入,与之相对的多发展生态旅游的服务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扶贫工作,才能既实现经济发展,又能维护生态环境,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生态恢复、社会发展等多项目标协调一致发展。

大力发展地方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同时注重生态环保,让扶贫工作不仅仅是推动经济的发展,而是在实现全民小康的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授人以渔,是绿色环保泽被后世的“渔”。

作者:刘香伶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