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形式主义的外因

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历史一再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针对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20136月起,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开展以作风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2014119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形式主义是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工作作风,只看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形式主义作为“四风”现象之首,对社会的危害性特别大。产生形式主义的原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党员干部自身的原因,称为内因,主要表现在官员作风漂浮、谋事懒政、习惯于应付交差等现象;另一类是外部环境问题,称为外因,主要表现在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和不切实际的照抄照搬。

对党员干部的每一件事情或在一个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比,是多年来官场运用的考评主要方式。一般地,每一个单项工作结束后会有检查验收,每一年度结束或任期届满会有一个总评考核。在过去的考评体系中,大多采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落实。如果,真能把这三部曲走完走实,可能也还能为考核验收提供一些经验。但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是这样,不管是单项工作还是阶段性工作,都是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的,我们很多考核工作已到了某地,就是简单的听听汇报,看看资料,而且不管是在听的过程中还是在翻的过程中,都是装模作样、心不在焉,因为对一个单位的考核要么早就有了定位,要么想到的是回去征求领导意见,由领导根据平时的情况定夺而不在于考核时的情况。眼下正是年末岁首的时间,也是各地对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实施年度考核的时候,从一些资料可以看出,一天要跑三四个地方,听汇报的时间就占去了多半时间,要想把考核工作做实时间上根本就不允许。考核过程本身就是形式主义,下面的人一旦将考核的规律摸透,用形式主义的东西来应付形式主义就显得很游刃有余了。再加之,一些官员将干工作的主要目的落脚在应付上级检查,而且用形式主义来完成任务比真刀真枪的干一仗要轻松得多,一些地方官员就喜欢一边巴结讨好领导,给领导留下好印象,一边有得心应手的干起形式主义那一套,享受着官员甜蜜的生活。所以说,这种不科学的考评体系是催生形式主义的外因之一。

社会的发展总是在不断的创新驱动中前进,每一项新的制度成果一旦被社会接受,都会要求大面积推广。事实上,这种做法也为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成功化解前进中的困难与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有时候一项新的制度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成功的经验在这里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在另外一地未必就能顺利推进。但一些高层官员喜欢好大喜功,总希望能把自己的政绩蛋糕越做越大,所以在要求各地对进行一项新制度新做法进行推广时,不注重调查研究,生搬硬套别的地方一些做法,要求基层下属单位也必须干出热火朝天的样子来。殊不知,任何一项工作特别是创新工作要迅速推开,离开了人民的理解支持与配合都只会是空谈,群众不理解,无法贯彻落实;群众不支持,无法有效推进。但为了完成上级任务,作假、人为打造就成了广大基层干部的最佳选择,把一些不切实际的做法生搬硬套的拼接在本地,最终也只会生出个政绩的畸形儿出来,这本身就是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从这个角度上说,不切实际的照搬照抄也是形式主义衍生的又一外因。

县、乡、村三级作为基层单位,将参加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对基层党员干部作风上的“四风”来次大扫除,准确查摆基层单位“四风”问题的种种现象,深入查找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个一个问题进行整改,一个一个领域去治理,而不要又用形式主义的东西站在岸上振臂高呼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让教育实践活动又成为新的形式主义。(文/胡匆聪)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