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信访”为“信法”让群众信访走出尴尬

今年7月,成立4年的国家信访局在其门户网站上全面放开受理投诉内容。“引导群众更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反映诉求,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查看办理进程和结果,不断降低信访成本。”透过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的这番解释,不难看出,破解信访难题,政府正在发力。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但目前面临诸多尴尬:“一票否决”让各级政府特别是信访部门压力山大;拦访截访让上访群众怨声载道;信访不信法、重复上访甚至是缠访闹访,让社会各界头疼不已。信访该如何走出尴尬、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增强服务意识:群众来访,体现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此,我们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热心的对待来访群众,让他们体会到亲人般的温暖,安抚其情绪,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要深记群众事无小事,或许有的群众只要需要一个讲理的地方、一个倾诉的地方,我们工作人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把不稳定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加强办事效率:因为工作量大、工作程序多等多方面因素,有时我们的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处理好群众的来访事件,导致了群众缠访闹访等情况,增加了工作难度。对此,政府部门充分调派人手或简化程序,及时处理好群众上访事件,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对上访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增加工作难度。

普及群众法律意识:任何事情的产生都是双面的,信访工作目前较难也不仅仅是政府工作方面的原因,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群众法律意识不够,有些不太讲理的群众一心认为只要上访就能让自己“心想事成”,造成了一些无理的上访事件,对此,我们要加强群众的法律意识,让其明白“信访”是一个讲理的地方,而不是只要“缠访”就能“如愿”的地方。

信访,本是一项便民的好事,但是也让一些人钻进了“空子”,让“信访”工作变了质,这需要政府和群众共同来维护,真正的体现“信访”工作的实质。

作者:黎民雅化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