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鹃:公务接待“瘦身”治标更要治本

作者:孙鹃

最近,一组数据引人注目:今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公务接待中的餐饮经费下降60%,餐厨垃圾普遍下降30%以上,食堂水电气消耗下降4%。(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来,公务接待“瘦身”行动如雨后春笋般在大江南北开展,随处可见的是“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勤打少打、拒绝浪费”等标识,不仅给党员干部及老百姓营造出了艰苦和谐的用餐文化氛围,更是让文明用餐意识逐步内化于心。且从新闻中报道的这一组数据表明,这些骄人成绩取得都是中央余项规定的有效落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舌尖上的腐败”。

“奢侈浪费、攀比铺张”,因各种私欲而被异化的公务接待,逐渐演变为腐败滋生的温床。公款吃喝、天价账单,本就吃紧的基层财政为此疲于应付、苦不堪言。也正因此,公众对公款吃喝现象痛心疾首,对一些部门出台的举措“雷声大雨点小”,更是疾言斥之,其拳拳之心,完全可以理解。直至双节期间,党员干部们应带好头发扬“吃不了兜着走”的节约精神,铭记“好酒不贪杯,好吃不浪费”的信条,从自身积极主动的去克服奢靡风气,杜绝只是形式上做到“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却消失在心上的滑稽作秀,那么“硬杠杠”才会真正见到实效,才会不辜负百姓寄语的厚望。

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舌尖上腐败”问题,需要标本根治。最重要的还是要紧紧抓住权力制约及其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将公务接待规范制度纳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轨道。按照分工和效率原则,规范权力运用机制,建立权力运用公开制度,使权力运用形成一个闭合型的链条,防止超越范围和违背程序运用权力,促进权力运用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另一方面是要发挥新闻媒体在公务接待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将公务接待行为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对违规责任人予以准确、及时查处和严厉惩治;再就是要加强执行力度,建立细化的机制保障。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标本兼治,从而有效遏制“舌尖上腐败”。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