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怡:群众路线让领导干部“地气”十足

连日来一篇名为286名市委书记调查报告的文章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收集了全国286名市委书记的有关信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整理,虽然文章文字不多,却能很好的反应出当前我国政治生态的重要一面,因而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文章中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有以下几点:全国286位市委书记,女性只有15名,具有研究生学历占80%在职期间获得的占到73%。无乡镇基层工作经验的占到了66%。八成的市委书记担任市长未满一届…(《搜狐新闻》,12月23日)

大部分市委书记都缺乏基层工作经历,这确实让群众捏了一把汗,高学历并不代表能制定出贴近群众生活的政策,基层实践经验很多时候比高学历来得更重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领导干部下基层就是对领导去基层吸取经验智慧好的机会,领导干部基层设置办公点,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让坐在办公室的领导也多接地气,让群众路线成为连接干群关系的桥梁。

有少数领导干部,官越做越大,离人民群众却越来越远。一些干部下基层,接待的档次不够不去,条件太艰苦的地方不去。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不同意见,久而久之,也就疏远了群众,忘记了根本。

领导干部下基层,察民情、听民意,是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党的干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不是旧社会的“官老爷”,下基层也不是当“钦差大臣”,而是要到群众中听意见、找问题、求方法。所以,下基层应该少一些娇贵之气,多一些务实之心。领导干部的决策,往往关系到千百万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领导干部多到基层走一走,听一听,对于改进工作方法、维护群众利益大有裨益。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基层既是责任田,也是必修课,能不能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方法上来,考验着领导干部是不是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干部下基层,“身到”了还须“心到”;只有心到了群众身边,才能抛开形式主义的杂念,一门心思研究和解决问题。

(文/孙怡)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