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洛妍:“面子”工程频上演,到底”长”了谁的脸?

作者:刘洛妍

老百姓有困难都知道找政府,可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老百姓最近却遇到了些麻烦。他们有事想找州里的部门解决,却发现全州十几二十个部门一下子都搬了家,一下子都让老百姓摸不着门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黔南州的政府部门都到哪里去了呢?(12月17日,凤凰网)

政府滥用资金重复建设的例字屡见报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也不是第一例了。拆了建、建了拆的事情相信广大民众早已屡见不鲜了。可是这次黔南州在10天内竟然拆除了18家州直机关,这其中还包括新修得办公楼,这样的拆除速度着实让人震惊。

黔南州这样的拆除速度,真可谓是“败家”到了极点。黔南州10天内竟然拆除了18家州直机关,这其中还包括新修得办公楼,原来是为了马鞍山棚户区改造项目,搬迁拆除州级单位18家,面积2.3万平方米,拆除1.4万平方米。

诚然,马鞍山棚户区改造规划的区域当中,确实有一些房屋比较破旧,但棚户区改造毕竟针对的是居住区域,怎么说也跟办公楼搭不上关系。况且这18家州直单位的办公楼并不都属于危旧房,其中有些办公楼的外面贴着崭新的瓷砖,里面墙上看上去也刚粉刷过不久,地面上还都贴有地砖,办公室里宽敞明亮,怎么也谈不上危旧。像州旅游局、州信访局这样办公楼刚装修完不久就被拆的,还有州农业局、州畜牧局,一栋七层楼的州民政局的办公楼,甚至装修还没有结束就给拆了。

因此,笔者甚是纳闷,为何这样的“短命”工程频现呢?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形式主义”在作祟。一些地方政府,隔三差五就搞“改造”,公共项目屡遭“短命”,根本原因在于相关方面对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的严重缺乏,以及对民意的无视。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居然公然反悔,足以见得这些官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面对原有的规划频频被更改,这也许有城建规划工作的不科学,但相关职能部门的不负责和某些官员的急功近利显然是更重要的因素。

棚户区改造是好事,国家为此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国家这么做本来是为了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可有些地方政府却把它当成了搭车盖楼、顺风搬家的借口。今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清理办公用房,关于城镇化建设中央也明确要求“不搞大拆大建”。政策规范其实都很清楚,可还是有人巧立名目,另搞一套。这样的现象不能听之任之,这必须有人负责,这是严肃纪律,更是顺应民心。

这门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必定需要强大的资金予以支持,那么,重建的资金从何而来呢?这大概还需要相关部门予以彻查,还广大民众一个清楚明白。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四风”问题。当地政府不把发展地方实体经济放心上,不把真正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而是大搞形象工程和重复建设的“形式主义”,势必不能更好的践行群众路线。

笔者认为,要杜绝此类现象,还得狠抓制度建设,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这些官员的惩罚力度,才能彻底刹住这股不正之风;才能让普通民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成果;才能避免更多的项目被他们毁掉;才能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和巨额财政浪费。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