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做到“四戒”可使“走基层”出真成效

近日,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范锐平先后深入到仁寿、简阳、广汉、中江等地调研“走基层”活动开展情况,强调要把“走基层”活动作为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先学先改的重要抓手,作为听取意见、查摆问题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确保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12月6日 四川日报)

开展“走基层”活动既有利于破除衙门习气,又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一件利于干部转变作风,群众得到真实惠的好活动。要使“走基层”达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干部需做到“四戒”。

一戒务虚。务虚顾名思义就是喜欢讲大道理、说漂亮话、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甚至于只说不做,搞完全脱离实际的“花架子”。“走基层”不是干部简单的到基层走走、看看,不是走马观花般去过过车瘾。群众对那些带有典型形式主义特征的务虚式“走基层”最反感。其实,“走基层”活动就是干部亲民、为民、助民、利民的最好载体。要摆脱务虚,一方面干部需对开展“走基层”活动的目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首先自己实打实的“走基层”,不务虚。另一方面干部要从态度上亲民,行动上便民、利民。抛掉“衙门作风”等陋习,俯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与群众打成一片,干部角色从“过客”慢慢转变为“常客”、亲人、家人。

二戒官僚。部分领导干部呆在机关时间长了就从思维上认为自己到基层就是“领导”,就是“高层”,摆不正自己的思想,找不到的位置。到基层一线明明什么都不懂反而事事都装懂。把“走基层”当成了自己的“走秀台”,到了基层没掌握情况就乱指示、乱决策,搞不切实际的照本宣科。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就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的乱说一顿和一二三四的罗列现象,都是无用的”。要抛弃官僚作风,干部对自己就要有清醒认识和定位。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工作到底开展的好不好,党的政策在基层是不是真正能落实,群众就是最好的老师和监督者,无论你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机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就要学会谦逊,要抛弃面子思想主动拜群众为师,学其所长,抛己之断,那才能使自己的作风、工作等都取得明显进步和完善。

三戒享乐。开展“走基层”活动不是让过惯舒适生活的干部到基层去游玩,去吃喝的。而是为了让干部亲身体验群众疾苦,去为群众排忧解难,去发扬个人吃苦耐劳精神的。毕竟干部在机关呆的时间长了,面对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人心难免变得浮躁起来,欲望也渐渐吞噬了理想,信念变得也不再那么坚定,工作更是拈轻怕重,不愿吃苦出力。享乐主义,特权思想愈来愈演愈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走基层”就是让我们重新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牢记“两个务必”,从我做起,主动抛弃享乐思想和浮躁情绪,静下心,埋下头,努力拼搏,艰苦奋斗,让“走基层”不成为“走过场”而成为锤炼意志、品质的大考场。

四戒无为。人要活得精彩,就不能庸庸碌碌、无所事事。干部更是如此,有为才有位这个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懂。干部“走基层”就要拿出自己的魄力和精力。改变那些到群众中开几个会,座谈几个群众,收集几条意见或建议等无所作为的下基层。而要把敢于面对群众的困难和矛盾,掌握群众的疾苦和述求,制定详实的解决具体问题、困难的方案并付诸行动作为“走基层”的落脚点,让“走基层”从“过场秀”变成帮助群众解难助发展的“及时雨”。

可以肯定,通过基层“大熔炉”的锤炼,干部为民服务意识一定会变得更强,干部通过扎实的工作,也会更加赢得群众的信任和信赖,党群、干群关系也必然会更加密切。

作者:雷海天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