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当前医疗领域的瓶颈是数据而非技术 百度医疗科技大事记

近日,第九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在上海如期召开,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作为特邀嘉宾,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英国网络安全和安保部部长Baroness Joanna Shields、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等多位嘉宾围绕医疗科技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生动讨论,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保守的医疗领域与开放的互联网相互“搭桥”的可能性。具体都聊了点儿啥,快来看看吧!

医疗科技的3个Level

Level 0主要是信息获取:当下医疗领域的工作主要在信息层面,现在百度每天会接到6000万条医学健康方面的搜索请求,这比大多数国家的人口数量还要庞大。人们很依赖互联网来搜索健康方面的信息,百度有责任对这些相关信息进行索引,并且以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序。有时我们需要帮助创建权威性的信息。除了一般的搜索服务以外,我们还有百度百科,这是一项类似维基百科的服务,但百度百科上中文词条的数量比维基百科英文词条的数量还要多。我们还有百度知道服务,网友在网上提问,会有很多专家在网上答疑解惑。但是这仅仅挖掘了技术和医疗结合的巨大潜力的冰山一角。

李彦宏:当前医疗领域的瓶颈是数据而非技术 百度医疗科技大事记

Level 1就是O2O,把线上的用户和患者同线下的医院和其他医疗资源连接起来。即从线上到线下,帮助病人和我们的用户在线预约医生,然后线下去看医生。

Level 2 则是指智能诊断,电脑和AI系统可以帮助医生们对各类疾病做出诊断。
百度大脑是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但是这个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行业,当应用于医疗时,即被称为百度医疗大脑。根据最近在北大国际医院做的测试,在80%的情况下,百度医疗大脑做出了和这家医院的医生一样的诊断,所以说,医疗大脑正在不断进步,可以帮助诊断病人病情。

李彦宏:我认为特别是在中国,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在中国并没有一个很健康和完整的家庭医生体系。所有患者不得不去北京和上海的三甲医院看病,但是医院往往很拥挤。医生每天要见100甚至200位患者,每位患者只花2 – 3分钟时间。这其实不是一个良性的健康系统,我们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就研发出了智能系统,帮助缺乏经验的医疗人士来筛查病患,做出初步诊断。更多李彦宏演讲:www.yangfenzi.com/tag/liyanhong

同时还可以在精准医学上取得长足进展。基因测序是IT以外少有的符合摩尔定律的行业。在过去十年内,基因测序的成本显著下降。那么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分析遗传性疾病?目前对于遗传疾病的大部分发现都集中在单一基因会引发某种遗传性疾病,通常这些疾病很罕见。常见的遗传疾病则多由多种基因组合共同导致,当然还有环境的影响。但是我们对于何种基因组合导致何种遗传疾病知之甚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食管癌是哪种基因组合导致的。(大数据技术+3000万资金,李彦宏支持食管癌研究)

当前医疗领域的瓶颈是数据,而非技术

李彦宏:当前的瓶颈是数据,而非技术。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其他领域都应用得很好。例如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7%,在很多情况下已经超越了人的识别水平。但是我认为在医疗领域,目前尚没有足够的数据和知识让电脑进行学习。之前我谈及基因测序费用急剧下降,精准医疗正在变为现实。这是在基因层次的。而在分子层次,我们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目前已知有可能能够形成药物的小分子化合物大概是10的33次方这么多,这样的一个量,我们可以用它的分子式跟产生疾病的蛋白合在一起,用来治病。使用深度学习和这些大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现有药物的新用处,或者找到新的药物。

陈冯富珍:毫无疑问,来自数字设备和互联网的数据量很大。

“如果只是有点轻微的症状我会上网查一查”

李彦宏:当前医疗领域的瓶颈是数据而非技术 百度医疗科技大事记

李彦宏:我重度依赖使用我自己的搜索引擎百度去学习所有的事情。我的答案是选C,多数情况下我会在互联网上搜一搜,当然有必要的话我会联系医生。如果情况严重的话,我会去看医生。如果只是有点轻微的症状我会上网去查一查。

(主持人使用大会App现场提问投票:大家有用互联网来自我诊断吗?)

James Chau:目前已经有63个人投票,还在更新,目前已经有69个人投票,在已投票的人中41%的人的回答是“有时”,22%的人回答“经常”,但是在中间还有30%的人说“不”。这很有趣,今天来参会的都是医生们,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使用百度去查询病症。

保守的医疗行业与开放的互联网需要“搭桥”

李彦宏:当前医疗领域的瓶颈是数据而非技术 百度医疗科技大事记

李彦宏:医疗行业可能是最保守的行业之一,而互联网则是最开放的行业,如果我们将两者结合起来,那么将会有奇迹发生,有很多可以一起做的。就像从两端来建桥,我们从一端向另一端尽可能长的延伸,同时期望着另一端也能伸出手来,这样我们就能合力改善现状了。一方面,当谈到医药或医疗健康,人们总是会说,那我的隐私会得到保护吗?上网搜索信息会面临什么风险,基因编辑又有什么风险?我想说的是,我们已经有很先进的技术了,我们可以帮助人们。但是现有的信息却很贫乏,因为热门会担心隐私问题,担心监管机构,以及其他东西。

陈冯富珍:我们可以把大家聚在一起分享技术和最佳实践。

生命和保护隐私你选择哪个?

李彦宏: 生命和保护隐私您选择哪个?其实我们答案很清楚。的确,我们需要平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道德准则。但更多情况下,造成恐慌的正是源于知识的匮乏。我还清晰地记得20年前,人们通过亚马逊和其他电商公司购物时,很抗拒在网上输入自己的信用卡信息。现在,这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对消费者来说已经不是个问题了。

James Chau:假如说有人要竞选这个城市的市长,他可能会说“我明白了,我不是个无知的人,我了解情况。”那您能不能给他们一些理由,让他们去说服选民? 相信他们肯定很高兴从您这得到解答。

李彦宏: 如果你可以告诉人们他们放弃隐私或是个人数据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好处,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会愿意让我们获取他们的个人数据的。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过滤不实信息和虚假信息

李彦宏:当前医疗领域的瓶颈是数据而非技术 百度医疗科技大事记

李彦宏: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过滤不实信息和虚假信息,将最相关的、最权威的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但这并不意味着百度作为一家私企需要承担所有的工作。政府、法规制定者需要承担他们相应的责任,而用户自己也要判断在网上看到的东西是否可信。这种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任何国家都一样。这也不是只发生在医疗领域,也存在于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等方方面面。最近的美国大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人们迁怒于Facebook,认为Facebook上传播的假新闻帮助特朗普赢下了大选。谷歌、Facebook这样的在线媒体公司现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我们可以做的其实还有很多,帮助用户们去更好的分辨某些新闻和信息是否值得相信。更多医疗解读:www.yangfenzi.com/tag/yiliao

医疗科技的研究发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百度对医疗领域的研究投入也在持续进行。疾病预测、科普平台、食管癌研究……以近两年为例,看看百度在医疗科技方面的“大事记”吧!

2014年6月
百度上线 “疾病预测”

利用用户的搜索数据,并结合气温变化、环境指数、人口流动等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实时提供流感、肝炎、肺结核等疾病的活跃度、流行指数,以及各种疾病相关的城市和医院排行榜,用户可以查看过去 30 天以内的数据和未来 7 天的预测趋势。

2014年8月
百度与联合国启动战略合作,聚焦环保、健康

百度与联合国启动战略合作,共建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依托百度强大的大数据技术与创新实力,致力于解决环保、健康等人类发展问题。实验室的第一个环保解决方案,是致力于电子垃圾绿色回收的“百度回收站”。

2015年初
推出医患双选平台“百度医生”

2015年初起,百度先是与国内医疗领域的权威机构301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搭建移动互联网医疗线上平台,随后推出医患双选平台“百度医生”,利用百度的定位技术,搜索技术及机器学习精确匹配的技术,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医生。

2015年3月,两会期间
李彦宏提案:建议全面开放医院挂号号源

“看病难”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网络挂号对方便就医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李彦宏提案:取消部分地区对商业机构开展网络挂号业务的限制,借助社会力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015年10月23日
大数据技术+3000万资金,李彦宏支持食管癌研究

百度公司宣布,百度CEO李彦宏将个人捐赠3000万元,支持百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共同发起的针对食管癌基因检测的相关研究。同时,双方合作将致力于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方法来推进癌症的研究,发现跟中国人密切相关的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为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2016年2月29日
百度6大产品联合献爱千万罕见病患者

2月29号是第九个国际罕见病日。百度联合健康报、罕见病发展中心发起“因为关注 爱不罕见”公益行动。百度搜索、百度钱包、百度知道、百度外卖、百度贴吧、百度医生等产品及百度公益基金会联合开展系列行动。百度希望通过这次公益行动,为罕见病患者群体提供与罕见病相关的知识普及、就医指导、公益求助、资金救助等支持。

2016年5月20日
百度、国搜、百科名医全面升级权威医学科普网络平台

5月20日,为响应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16年科技活动周的号召,由百度、中国搜索、百科名医网共同发起和组织的“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创新启动会在京召开。充分利用百度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创新医学科普产品和服务,定向、精准地将医学科普信息资源送达目标人群,提升医学科普精准性,增强实效性。

2016年10月11日
百度发布“医疗大脑”,推动互联网医疗升级

2016年10月11日,“百度医疗大脑”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百度总裁张亚勤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百度依托开放云平台,将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传统医疗行业相结合打造的百度医疗大脑,将推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革命性升级。

保守的医疗行业与开放的互联网之间还将会碰撞出怎样的新奇迹?让我们共同期待医疗科技的美好明天吧!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李彦宏对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子:下一幕由你开启(全文)

➤ 请好好珍惜你身边的医生朋友吧,AI说他们可能就快要失业了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姚魁武:问道岐黄妙手仁心

➤ 王冠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落幕,每年李彦宏都在孤独地谈技术

➤ 叶三:丁香园开办的线下全科诊所“丁香诊所”的五个故事

➤ 马化腾两会提案:关注分享经济和互联网医疗、互联网生态安全

➤ 百度CEO李彦宏的两会”三言” 关注无人车、网络资源、空域管理

➤ 比尔·盖茨撰稿人康容担纲微软营销 投身数字化转型建设健康中国

➤ 柏煜主持2016西普会,对话 陈华 黄小鼎 魏凯 陈洲华 石振洋 谢方敏

您可能还喜欢…

4 Responses

  1. 拿着锤子的看到什么都是钉子,李白脸的战略真是瞎到无敌了。

  2. 百度医疗大脑发布 “智能+医疗”时代来临说道:

    2016年10月11日,“百度医疗大脑”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以“开启智能医疗新时代”为主题,重磅推出百度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内的最新成果——百度医疗大脑。

    百度医疗大脑启动仪式

      百度总裁张亚勤表示,“智能+”是“互联网+”的延伸和下一站,将重构3600行的商业模式与竞争法则。此次百度依托开放云平台,将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传统医疗行业相结合打造的百度医疗大脑,将推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革命性升级。

    百度总裁张亚勤在百度大脑发布会上发言

      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表示:希望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医院、医生和每一位患者,协助医疗开启人工智能时代。

    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在百度医疗大脑发布会上发言

       “智能+医疗”时代开启

      “百度医疗大脑”是通过海量医疗数据、专业文献的采集与分析进行人工智能化的产品设计,模拟医生问诊流程,与用户多轮交流,依据用户的症状,提出可能出现问题,反复验证,给出最终建议。在过程中可以收集、汇总、分类、整理病人的症状描述,提醒医生更多可能性,辅助基层医生完成问诊。同时“百度医疗大脑”秉承开放共赢的战略,逐渐打造开放的医疗智能平台。

    百度医疗事业部总经理李政在百度医疗大脑发布会上发言

      今年年初,百度总裁张亚勤提出“智能+”发展思路,表示“智能+”是“互联网+”的延伸和下一站,“智能+”将加速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再度重构3600行的商业模式与竞争法则。

      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将人工智能比喻成新电能,人工智能将会在5年内带来同样大的改变, 特别是医疗领域。他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协助医生更高效的服务病人。

      从最初提供初医疗相关信息的搜索,到联手知名医院推出挂号预约服务,再到病情与医疗资源的咨询和接入越来越多的服务,百度医疗成立至今做了很多的尝试与布局,对互联网医疗、下一代“智能+医疗”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通过创新科技有效帮助医疗行业升级、让患者受益,这是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发展方向。

      在这一进程中,百度医疗平台的特点和优势将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数据、信息、服务的匹配与分发;二是技术。人工智能助力下的百度医疗不仅可以为患者、医生和平台创造更多新价值,同时也能推动“智能+医疗”平台朝着移动化、聚合化、个性化和服务化演进。

      人工智能将服务于百姓生活

      在百度医疗大脑和百度开放云的助力下,百度医疗将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传统医疗行业相结合,通过更加丰富的数据建立精准的用户健康画像,从而提供更精准的医疗匹配服务,推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革命性提升。

      百度总裁张亚勤在致辞中勾勒了百度医疗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美好蓝图。他表示,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要内化于应用,更要服务于生活。作为技术研发型企业,百度深耕人工智能不仅是为企业技术升级、核心竞争力提升做准备,更重要的是让科技成果惠及百姓,实现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的生活体验,百度医疗大脑的推出正是对这一原则的深入实践。

      医疗是百度最看重的垂直领域之一, 百度医疗事业部总经理李政表示,百度医疗在经历了“连接人与信息”、“连接人与服务”两个重要发展阶段后,下一个战略目标是“连接人与智能”。在“倾百度技术之优势,改传统医患之匹配,谋百姓健康之福祉”的宗旨指导下,依托于百度的技术优势,百度医疗将带动整个信息科技行业与医疗产业更快前行,正式开启“智能+医疗”的新时代。

  3. 百度在医疗上的两种画风 | 2016 影响因子说道:

    PS:2016 年即将结束。当我们回望这一年,无论艰难还是幸运,这年仿佛过得飞快。「2016 影响因子」是雷锋网在高速运转的科技行当里,在不断发生和被人忘记的事件中,试图在各个领域筛选出那些我们认为可能对当下和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因素。2016 影响因子,就是 2016 年值得记录的人、事、公司和技术。

    本文是 2016 影响因子之「百度医疗」。欢迎向我们推荐 2016 年在健康医疗领域值得记录的其他因子(微信:nksimons)。

    百度在医疗上的新闻,2016上半年与下半年是两种画风。

    新年伊始的1月9日,有网友发帖称,百度贴吧的血友病吧被卖,原吧务成员被撤换,而新吧主是通过花钱获得的身份,并想以此牟利。

    知乎用户“蚂蚁菜”表示,百度贴吧已经将血友病吧经营权卖出,自己的账号无法正常发帖。蚂蚁菜称自己是百度贴吧血友病吧原第二大吧主,但她及吧务组成员却被百度单撤换,空降了一个官方吧主。

    不少用户会通过百度搜索医疗信息,而贴吧的UGC内容更为这些信息增加了一份信任感。血友病吧被卖,一时激起用户的愤怒,甚至是恐慌,也将百度置于公众的口诛笔伐之下。

    随后,又有网友在知乎发帖“补刀”,称除血友吧外,不孕不育吧、糖尿病吧、癫痫吧等热门疾病吧,也有商业合作吧主。知乎用户ytytytyt统计,在3259个健康保健类吧中,有近40%的热门疾病吧已被卖,诸多疾病相关贴吧被野鸡医院、“专家”、个人和利益相关的网站承包。

    虽然百度在事发后及时声明,“病种类贴吧全面停止商业合作,只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但一时间,关于百度价值观扭曲,唯KPI论,创新止步的讨论纷至踏来。不过这事的最后一刀是李彦宏自己补的,他在内部的讲话再一次让自己和公司变成了舆论的中心:

    “我们在运营上,产品上,市场公关上都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尤其这次公关应对,不够及时, 酿成一次大的危机,舆论完全被带跑了,我们的声音被淹没了。现在大家的注意力到了对我们商业模式、甚至价值观上的质疑。”

    有评论称,“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家装睡的公司。”

    魏则西则是上半年百度在医疗上的另一件事。

    大学生魏则西2月26日在知乎上发文,在“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这一问题中作出回答。他在回答中讲述了在百度推荐的莆田系医院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接受未经审批的治疗方法,以至耽误治疗的经历。

    4月12日魏则西不幸去世。他的死在五一假期开始升温,舆论也开始对百度及其医学信息竞价进行新一轮的批判。以至后来有网友评价:

    说到百度和医疗,除了魏则西,莆田系医院,想不到啥了。

    魏则西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雷锋网报道,5月9日国家网信办联合调查组公布了该事件的调查结果,认为百度搜索相关关键词竞价排名结果,对魏则西选择就医产生了影响,其竞价排名存在付费竞价权重过高和推广标识不清等问题。调查要求百度全面清理整顿医疗类等的商业推广服务。雷锋网报道,百度在国家网信办要求下进行整改,对2518家医疗机构、1.26亿条医疗信息进行了下线处理。

    5月10日,百度CEO李彦宏发内部信,称魏则西事件超过了百度之前的任何危机,且整改措施或对公司的收入有负面影响,他还说“如果百度失去了用户的支持和对价值观的坚守,那么百度离破产就只剩下30天”,并强调用户至上,牺牲收入在所不惜。

    后来,在9月初的B20峰会上,李彦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称,“过去这几个月因为医疗的事件,我们其实一个季度砍掉了20个亿的收入。”

    加上2008年和2011年两次被央视报道,这也不是百度的竞价排名第一次显露出弊端。硬要说,这种危机早在去年初就已经出现。2015年3月,百度与莆田系出现纠纷,因在此前拒绝违规医疗机构客户超一万三千家(其中六成以上是莆田系医院),遭到莆田系的联合抵制,后者称要停止广告投放。不过不久后,莆田系就恢复了与百度的合作。莆田人士曾告诉网易科技,因为抵抗的成本太高了。

    即使如此,李彦宏后来还是“后悔”了,他在一次采访中称,“应该说是对于客户资质的审核也许应该更严格一些,像这次事件出了之后,我们基本上下掉了所有的军警医院。”

    上半年,百度的医疗是在口水中度过的。

    这两件事甚至让李彦宏罕见地接受了财经杂志的专访。在回答百度为何会走到今天被很多人指责的地步这一问题时,他表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十几年百度搜索没怎么变过,近几年没有给用户提供一个真正创新性的新产品,没有带来惊喜。

    “虽然是很好的、免费的东西,用的时间长了,他就习以为常了。这个时候当你出现一些不好的东西时,他不会想起来其实我还从百度获益了呢,不去想的原因是因为时间已经太长了。”

    他认为:

    我们可能相对保守了一些。总觉得搜索足够重要,只要把搜索做好,就是一个功德无量的事情,但其实我们可以做得更多。这样即使百度有什么做的不够的地方,用户可能容忍度也会更高。

    那真正创新性的产品会是什么呢?

    在9月1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给出的答案是,移动互联网之后人工智能是百度的核心。具体体现是“百度大脑”,它包括计算方法、计算能力和数据三方面,并拥有语音、图像、自然语言理解和用户画像四种能力。

    作为在医疗上的体现,10月初百度推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百度医疗大脑,并表示将向谷歌、IBM等同类产品看齐。医疗大脑的首个产品化项目,以“对话机器人”的形式发布,会模拟医生问诊流程,给出建议。

    医疗大脑通过医疗数据、相关文献的采集与分析来开发产品。主要作用于两个层面:对患者而言,在就诊过程中收集、汇总、分类、整理病人的症状描述,为患者建立用户画像,更全面地了解健康状况;对医院方而言,病历库越庞大越有利于对病症认知,提醒医生患者有更多症状的可能性,辅助基层医生完成问诊。

    百度医疗事业部总经理李政表示,百度涉入医疗领域已有十年,其医疗业务从简单的医疗相关搜索、到接入第三方服务平台如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提供在线问诊、预约挂号的服务,现在则是连接人与智能。

    在11月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李彦宏进一步解释了人工智能对医疗的变革。他指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医疗上的发展分为四个层次:医疗O2O智能分诊,人工智能参与的智能问诊,基因分析和精准医疗,基于大数据的新药研发。他认为,从分诊到新药研发,人工智能健康大数据奇点已经临近。

    不难看出,百度医疗下半年的关键词是人工智能。或许在魏则西事件之后,百度更多开始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想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领域,毕竟医疗也是不少业内人士认同的,人工智能会率先落地的领域。百度这样的公司,不以技术立身是无法让人认同的。

    贴吧事件和魏则西之死,无疑把百度与李彦宏推向了风口浪尖,让企业良心遭到拷问,重新唤起了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愿景。那百度给带来惊喜了吗?

    除了医疗大脑,百度的主要医疗产品还有:百度医生(用于挂号),拇指医生(医患交流),百度健康(寻医问药),百度医学(百度版丁香园),百度医图(医生版Instagram)和百度智能健康设备平台。

    这些产品知名度都不算高,甚至比不上它投资的一些公司。或许百度最大的医疗产品还是搜索。百度每天的搜索量是约60亿次,其中有6000万次左右与医疗健康相关,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医疗产品流量入口。

    或许也正是如此,百度对医疗的布局也更多基于已有的业务优势和庞大的流量。雷锋网粗略统计,百度投资的医疗产品有:趣医网、好大夫在线、寻医问药网、39健康网、育儿网、中国育婴网、宝宝树、医护网等。

    百度医疗大脑对标的IBM,则在医疗领域已有几十年的耕耘,而且投入巨大。比如,雷锋网报道,今年IBM以26亿美元和10亿美元,分别收购了医疗数据公司Truven和医疗影像与临床系统提供商Merge Healthcare,用于培养Watson的人工智能。百度要想学习IBM还需要不少时间。

    百度在医疗上的语音、图像、自然语言理解和用户画像等能力,可用于医学中的病历录入,医学影像智能分析和智能诊断。只是这些垂直领域也都有相应的公司耕耘已久。国内语音巨头科大讯飞在市场上已拥有一席之地;雷锋网也在一篇文章中统计了国内涉足医学影像分析的诸多公司;对于智能诊断和药物挖掘,国内也出现了如康夫子、大数医达、晶泰科技等公司。

    以技术立身的百度,也需要说服医疗机构去使用自己的产品。

    在2014年的百度年会上,李彦宏曾说到这样一件事:

    “上午来首体的路上,我路过旁边的北大口腔医院,我知道那里每天都有在通宵排队的人等待挂号。生活服务的不便利、不平等,跟20年前人们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的不便利、不平等,本质上是一样的。每每想到这里,我就感到我们肩上的责任还很重,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用这段话结尾是最好的。

  4. 医互保创始人李俊明:我在百度医疗事业部的209天说道:

    李俊明,医互保创始人&CEO,原百度医疗事业部资深产品经理。

    2月8日晚间,一则关于“百度内部整体裁撤医疗事业部”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虽然2017年春节前和几个老同事聊天时,就已经听说了这个可能性,但这个消息最终得到确认时,内心还是深感遗憾。当然,从商业的角度来讲,我认为这一结果或许两年前就已经注定了。

    2015年4月9日,我从百度商业产品部门转岗到医疗事业部,同年11月4日离开百度,在百度医疗事业部曾工作209天。我打算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医疗事业部的亲身经历,跟大家交流交流为什么我认为这一结局早就露出了端倪。

    我把自己在百度医疗事业部的工作经历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月中-6月末,参与百度医生产品的研发设计

    我到百度医疗事业部后负责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开发面向患者端的产品百度医生“一搜即达”。

    百度医生是百度医疗事业部自成立之初就重点打造的核心产品,也是公司“连接人与服务”在医疗领域的战略型落地产品。百度医生致力于打造国内专业的医患双选平台,旨在让用户能够快速预约身边的医生,有效降低预约就诊的时间成本,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初衷来看,百度想从“挂号”切入医疗服务,思路或许可行,但在执行上则完全急功近利、南辕北辙。整个医疗事业部并没有围绕这个思路有节奏地推进业务,而是将精力放在了如何完成短期的KPI——挂号量上:第二季度要完成第三季度的任务,第三季度完成全年任务等等。为了完成任务,部门的同事们简直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类手段也是无所不用其极,补贴、买流量甚至直接接入第三方平台的流量。印象中,为了买一个挂号订单,事业部甚至付出了高达1800元的成本,现在想想都感觉后怕。可以说,整个部门完全没有探索出如何健康地、可持续地完善自身服务,进而吸引挂号量,而是通过一些短期行为“买”甚至“骗”挂号量,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负责的“一搜即达”项目,原本计划充分发挥百度的流量优势,通过捕获网民挂号类流量,直接满足用户需求,进而培养用户网上挂号的认知,形成“入口”。但因我们没有采取一些“手段”,挂号量比较小,不能满足“第三季度全年KPI”这样的任务目标而被降级,各类资源都聚焦到了“换量”类的项目。

    第二阶段:5月初-11月初,主导百度医学产品

    5月初至我离开时,我一直在百度医疗事业部负责医生工具产品“百度医学”。当时内部还有一个医生图片社交产品“百度医图”,小流量上线后效果不好,就直接砍掉了。

    百度医学希望通过为医生提供免费的医学文献、指南共识来获取医生,并为此申请了3000万元的预算用于医学文献版权的购买。但这部分预算百度医学一直没用上,据说用在了百度医生的流量获取上。

    正如业界一直讨论的一个话题“得医生者得天下 vs.得患者者得天下”一样,百度医疗事业部内部也多次讨论这样的话题,虽然有过激烈讨论,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百度医生”的KPI始终被作为第一要务,每到季度末KPI一旦未达成,就会把其他所有项目停掉。

    第三阶段:7月初-11月初,发起人工智能产品

    眼瞅着部门绝大部分人员被用去“完成KPI”,且不知完成之后要如何。我带着团队两个同学开始研究医疗人工智能的项目——医学知识图谱,因部门内部没有资源,便协调大数据部等同事一起来做。这个项目也就成了后续百度医疗人工智能的一些雏形。

    回想起在百度医疗事业部参与、主导的各个项目,合作的各位同学都非常给力,加班熬夜从不叫苦,如果按照公司的“狼性标准”,医疗事业部的同学们应该能排到百度各部门前几位,但为什么会出现“连续两年业绩最差”呢,现在想想应该有几个原因,这或许也就注定了今天的“裁撤结果”:

    1、产品定位不清晰,没有基于百度的核心能力做事

    百度医生并没有清晰的定位,且不说与竞品的差异点,连医疗的关键点在哪儿都没有抓住,甚至一开始还出现了“允许挂三个医生的号”、“就近挂号”这样的“意淫”需求。

    百度的核心能力是流量,知道用户的需求,但百度医生并不是基于此来设计产品,更不是基于此完成KPI,而是买量、换量、甚至直接接入第三方流量来“达成KPI”,这也是后来盘点时发现“为了骗补贴,大量的作弊订单”的原因。

    2、“新人新事”的用人策略在医疗领域难度极高

    在百度医疗事业部,从事业部领导到一线员工75%以上都是新人,普通员工甚至绝大部分都是刚毕业一两年的学生,在医疗这种垂直领域的项目认知很浅,而医疗行业本身水又特别深,涉及到的关联方之多是绝大部分领域没有的。

    正如大家想象的一样,公司大了,部门间沟通障碍也很大。特别是对于新业务,更需要发挥百度自身的优势,这样就必然要跨体系协调,新人来到百度还不适应呢,怎么能协调到资源呢。记得一个同学跟我说“我都谈了两个月了,一个账号还没有开通”。

    更为关键的是,医疗事业部领导本身就没做过医疗,也是百度的新人,可以想象推动业务的难度。

    3、医疗是个慢活,要逐渐培养口碑,更要耐得住寂寞

    互联网讲求的是“快”,但医疗又偏偏是个“慢活”,未经过大量、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身体给别人做实验。协和医院门庭若市,一个号号贩子可以卖到3000块,而绝大部分民营医院门可罗雀就是这个道理。

    百度医疗事业部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第三季度达成全年KPI”,即使完成了,又能有多少流量可以沉淀呢?再进一步,即使沉淀下来,一个人一年会生多少次病,需要挂多少个号呢?所以“百度医生”需要持续不断地“拉新”,这显然不可持续。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