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过江龙再强,也打不过地头蛇

中国互联网企业从来不怕与外国企业竞争,腾讯与MSN、阿里巴巴与ebay、百度与谷歌均是以中国企业胜利收场,因为中国企业决策和执行效率要快得多。

日前,深圳市委举行了一次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由马化腾亲自授课,题目是:《腾讯对“互联网+”的思考》。以下为重点内容:

中国互联网经济潜力巨大

互联网产业的国际竞争主要还是“中美对抗”,中国的网民数量是6.43亿、美国是2.8亿;手机上网用户量中国5.27亿、美国1.77亿,但是信息经济规模中国为2.18万亿美元,而美国达到了7.43万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互联网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仍有非常大的国际市场空间。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互联网+”的产业带动效应不容小觑:

从社会层面来看,互联网+即将助力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以及数据公开。市政府与腾讯公司战略协议中的“互联网+民生”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从产业层面来看,“互联网+”将带动新型产业发展,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

从基础设施层面来看,“互联网+”将倒逼运营商网络建设以及智能终端的生产与更新。

“互联网+”在与一产、二产、三产结合之后,可以重新梳理生产关系,从而迸发出更大的生产力和社会效应。因此,无论从社会需要还是发展形势来评判,结论都是中国互联网经济潜力巨大。

“互联网+”要先做减法,才能加进新东西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一年前微信红包作为一个小产品试验,却引爆了“社交+支付”的爆发力,现在每天有约5000万元分装在两亿个微信红包中发出,春节期间这个数字就更夸张了。其实,微信红包的模式也可以复制在保险业,朋友之间通过社交来购买保险,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此外,“互联网+证券”也是下一个发展方向。

腾讯最厉害的武器还是微信和QQ“连接一切的能力”,尤其是微信。“互联网+”要先做减法,才能加进新东西。以前腾讯做了很多尝试,也碰过壁,要想长远发展,还是要放弃一些东西。

未来,腾讯将瞄准核心业务“连接”和“内容”。所谓连接即是通过微信和QQ连接人与人、人与设备、人与服务,互联网+金融正是连接人与服务的模式。“内容”生产主要是音乐、文学、影视、动漫、新闻、游戏,现在重点推动音乐走向正版化。

BAT生怕漏掉下一个“风口”

移动互联网也就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给腾讯等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手机之后,下一个智能终端是可穿戴设备、家电还是汽车?谁也没办法给出一个确切答案。

如果智能终端布局不利,将会给整个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目前,特斯拉生产的智能汽车给出了一个新的猜想,就连苹果也在“招兵买马”,准备在智能汽车制造方面有所作为。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纷纷布局互联网汽车基金,生怕错过了下一个“风口”,导致灭顶之灾。

过江龙再强,也打不过地头蛇

在互联网+交通领域,一年以前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掀起补贴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双方骑虎难下,最终以合并收场。就在双方握手言和之际,外国巨头优步(uber)进场了。中国互联网企业从来不怕与外国企业竞争,腾讯与MSN、阿里巴巴与ebay、百度与谷歌均是以中国企业胜利收场,因为中国企业决策和执行效率要快得多,有的企业一天可以做好几次决策。但是,优步的“路子更野”,会不会是一个例外?

腾讯在互联网+交通领域内的布局不会松手。我跟员工们说,过江龙再强,也打不过地头蛇,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周鸿祎:雷军最忌惮的人是马化腾

贵阳大数据博览会:马云马化腾雷军周鸿祎等大佬都说了什么?

马化腾演讲实录:腾讯若无微信可能面临灾难

微信:马化腾美梦梦碎, 马云噩梦梦醒

马化腾:未来十年现金和信用卡消失一半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马化腾:我每天都在研究人性,不要败在太“老”了说道:

    1
    创业维艰

    我在1998年注册了腾讯公司,当时父母都没有想到,他们说:“你这个书呆子还可以去开公司啊。”所以他们建议我找合伙人一起做,可以弥补自身的缺陷。

    我对产品比较在行,当时懂计算机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计算机,我刚好在这个跨界中间。张志东绝对是学霸,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很强。陈一丹是政府部门出来的,对政府接待、行政、法律很了解。曾李青长得就像老板,出去别人握手都先跟他握。我的名片只写工程师,不敢写总经理,怕人家觉得你们这公司玄乎了。

    当时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我们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副产品是QQ。QQ最早的名字叫「网络寻呼机」,最早的图标就是一个「BP机」。我们开发出来这个产品是想卖给别的运营商,可是价格一直谈不拢。

    产品在自己的手上,用户又疯涨,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没钱买服务器,这逼得我们很早就要想怎么有造血的能力。我们夜以继日地接一些琐碎活儿,为的是能够赚到一点点钱,用来养活QQ,比如我们要向通讯局交服务器托管费等。

    此外,我当时也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1999年下半年,我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我们400万美元。有了这笔资金,公司就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那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2001年的时候,前几名的互联网公司都上市赚钱了,QQ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亿,但缺乏现成的收费渠道,我们心里也很着急。这时候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我想到通过与运营商走二八分账的协议实现业务增长(运营商20%,腾讯80%),2002年,移动QQ占到腾讯公司整体业务收入的70%。

    之后我们继续以较低的成本开展新业务,并且在新业务和功能方面,通过即时通讯增加客户粘性,而不是分散精力,因为这是我们和其他国外工具竞争的筹码。

    那时候MSN很强势,基本上大家认为QQ是死定的,只是什么时候死而已。但我们针对国内网络结构做了大量的优化。我们传文件很快,有聊天室,包括我们的头像是个性化的,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讲这段历史,其实是为了说创业最开始的第一步是要生存,先能生存下来,但这也是最难的。你要创业的话,第一个想法是第一年的工资怎么办,你第一年的收入怎么着至少房租得交吧?房租水电你能不能挣回来,这是一个很基本的东西,所以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什么领导力的,因为这个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很难说,小企业的成功概率算下来是很低的。现在创业的这个条件比当年好的太多太多了,但是因为门槛低了,竞争也更加激烈。

    这里我也有两点建议供你参考:

    1)、创业初期一定要集中资源解决一个用户痛点。

    我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一些邮件,“马总,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可以帮你创造100亿的利润,但我要面谈。”一般这些人想法都太大了,其实创业者就要将自己的想法聚焦一些。

    2)、留意跨界所产生的机会。

    现在我们提互联网+,谈论更多的是两个领域之间是否存在机会,那是蓝海,跨界的部分如果你两边都懂,就有很大机会。

    2
    自我颠覆

    很多人说腾讯是最早拿到移动互联网门票的公司,指的就是微信。微信的确是唯一一个在手机上开始做的,并且是以手机为主的,这在以前是不多见的。

    以前都是在传统互联网上做好,换掉屏幕,转到手机上。但微信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反而特别有魅力呢?因为这个产品让我们看到很多独特的体验。它充分利用手机和PC的区别,把移动端变成人随身的一个器官。

    微信的诞生源自于腾讯的危机感,因为微博的出现,还是从社交切入,对于腾讯来说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当时腾讯内部有3个团队报名做一款能够对抗微博、能够解决PC到移动端的产品,最后一个团队做出来了微信。

    坦白讲,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如果说不在腾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话,是在另外一个公司,那我们可能根本就挡不住。回过头来看,生死关头其实就是一两个月,那时候我们几个核心的高管天天泡在上面,研究产品。

    微信的第一个版本没有做通信录匹配,当时中国联通说你做了,就触红线了。那好吧,不匹配,然后出来的东西就好像一个阉割版的QQ,没有意思。即便这样,正在广西、云南开会的中国移动知道了也立刻打电话给QQ无线说,这个东西谁做都可以,腾讯做就不行,我们在别的地方要惩罚你。

    后来市场竞争起来了,国内出现了好几家同类产品,我说不行了,不管了惩罚也要做,于是通信录便加进来了。这样用户加入微信之后,看到有好朋友冒出来,互动就高了。

    因为这些缘故工信部压力很大。我就问工信部,我说如果你能出一个命令禁止微信也可以,我还有手机QQ,我不怕。但是封掉微信,国外的那些软件就进来做了。

    微信做起来后,有件事情让我感触很大,原来我们有一款老游戏,是单独的一款手机游戏,叫节奏大师,是音乐类的,已经上线一年多了,日活跃70万,一放到微信上立刻变成1700万,这就是社交的力量。

    经历了这些危机和转型之后,我有一个比较大的感悟,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表面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实都有大的危机,稍微把握不住这个社会的趋势,就非常危险,之前积累的东西就很可能灰飞烟灭了。

    很多人问我潮流来了怎么办?大家都知道要改变,但是好像做不到,因为有时候会跟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说基因DNA不适应。我的做法就是给自己多一个准备,例如开一个另外的部门、另外一个分支,调一些团队,做一些可能跟现在已经拥有的业务有矛盾的事,不妨去尝试,因为你主动放弃不做,市场上的对手就一定会做,这还不如自己先试一下。

    3
    产品思维

    其实抓住机遇只是一个开始,对于互联网企业,产品才是王道。但这是一条孤独之路,你往往需要用最笨的方法才能最快地跑完全程。要像「小白」用户那样思考,并每天高频使用产品,不断发现不足,一天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就会引发口碑效应。

    另外,创始人要抹掉身份去用户那里「潜水」,听取不同的声音和反馈。我每天都会体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也爱给产品部门挑错,最后到了自己一看到成品,就知道写代码的人有没有偷懒。

    在腾讯,有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他们必须每天都到各个产品论坛去「潜水」,不仅如此还要去搜索微博、博客、RSS订阅,因为高端用户不屑于去论坛提出问题,做产品的人就要主动追出来,去查、去搜,然后主动和用户接触、解决。这样,三个月后,产品就会慢慢逼近那个很有口碑的点。

    有了这些基础后,该做的就是把人性化的思考加进来,一同打磨产品。在产品中,有很多东西看着很好,但是并不是应该做的。比如,微信选择不做「在线」、「离线」的概念。第一,因为手机移动端一定是「在线」的,做一个「离线」画蛇添足。

    但为什么也没有显示「在线」呢?这里面又考虑了很多细微的区别,消息送达后,你收到了还是阅读了,这个功能我们可以做出来,但我们希望人们在便捷的时候,又保持一份隐私。

    后来我们也收到了很多人的建议做一个「已读」,但这样发的人爽,接收的人不一定很爽。这里面其实是很复杂的,不单单是一项技术或者是一个软件的水平,很多是要靠对人性的把握。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语音搜索,我们没有作为重点去做,这个功能看起来方便,其实未必,比如一个人对着手机说我要去干嘛干嘛,好傻,人一多我都不好意思这么说,而且也不私密,宁可多按几下。

    当然,我们也走过很多的弯路,后来我们发现复制别人的路径,最后往往是失败的。我们的团队曾经照着百度做搜索,人家有什么我们也做什么,没有想到别的路径,所以并没做起来。但搜狗就很聪明,他说我拼搜索拼不过你,我就拼浏览器,浏览器靠什么带?输入法。输入法带浏览器,浏览器带搜索,开辟了另外一条路,就比我们做得好,而且人家花的钱是我们的三分之一。

    像我们电子商务原来团队是照淘宝做,产品是一模一样的东西,最后越做越没希望。包括我们的微博,虽然说活跃量跟新浪微博差不多,但是始终没办法突破,最麻烦的是新浪微博也没突破,跟着别人走到死路里去了。

    4
    我最大的担忧

    每一个身处互联网行业的人都会有一种巨大的危机感——这里产品和用户需求变化之快,对研发技术能力的依赖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这里没有侥幸,没有永远的第一,甚至也都没有对错,只要用户没兴趣了,你就会被淘汰掉,这是互联网行业的残酷。

    有时候,各个行业都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会冒出来。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这是自己最大的担忧。虽然我们干这行,却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

    而且用户的需求和喜好瞬息万变,95后、00后人群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研究。包括微信,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因为人性就是要不断更新,可能你什么错都没有,最后就是错在自己太老了。怎么样顺应潮流?是不是没事把自己品牌刷新一次?

    我的看法有两点:

    1)、如果你自己不理解,那你应该找能理解这些的人让他到前面去闯,让他们多和年轻用户接触,了解需求。我现在有时候就去问小孩,测试一下,这个产品你会喜欢吗?再问他的小伙伴喜欢吗?他们有时候比我们还看得准。

    2)、通过投资一些这样的企业和产品。在这些投资中,看不懂和后悔的经历最令我深思。我记得Facebook最初上市的时候,自己通过私人银行拿了一些股票,熬啊熬啊到最后还往下掉,都快跌破当时拿的那个价钱了,后来终于上来一点之后,熬不住了,25块就出手卖掉了。

    当时我都觉得Facebook很难商业化,但人家最后就做到了,并且金融广告、社交广告的水平还是全球一流的,当然这也得益于各种各样APP需要大量广告。所以这也很令人感慨,即使我在这个行业内的,都会看走眼。

    还有一例就是Instagram,我投了点股票,现在说起来很后悔,当时这家公司的股票还不到1美金的时候没投。当时他们只有几个人,我们副总裁说,这个公司不太靠谱吧,在靠近海边的一个玻璃房子办公,外面都看得见,扔个砖头就可以把电脑全拿走了。但后来它的数据增长不错,我们是在它8亿美金估值的时候进入的。

    我试着研究它火在什么地方?发现12岁到18岁的女性用户很喜欢这款产品,它的服务类似微信,但是不发消息,全部是拍照片,只能按着才能看,你一截图,对方就会知道你在截图,这个软件打感知截图的卖点。我们当时几个人试着玩一玩,觉得很无聊。后来投资调查指出,用户觉得这个应用没有压力,就是消费照片,拍好玩的照片,跟大家打招呼,表示我的存在感。

    相信很多创业者会问,我为什么不谈谈钱的问题,因为传统行业会有资金密集型扭转的机会,但移动互联网基本不太可能。这个市场不是拼钱、拼流量,更多是拼团队、拼使命感和拼危机感。一切取决于你能不能做出精品,是不是最好的。

    文章来源: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素材来源IT时代周刊、虎嗅网、中国企业家杂志

  2. 《腾讯传》感悟:我与企鹅的20年说道:

    过去20年我的人生轨迹,生活方式也伴随着互联网浪潮,腾讯的变革在改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点拾投资”(ID:deepinsightapp),作者朱昂

    清明长假读完了《腾讯传》,吴晓波的书总是给人一种强大的历史感和时代感。而看完这本书,突然发现其实我可能是这家1998年成立的互联网公司第一批用户,过去20年我的人生轨迹,生活方式也伴随着互联网浪潮,腾讯的变革在改变。今天更多的不仅仅是分享《腾讯传》的读书笔记,而是自己对于整个中国过去20年互联网时代潮起潮落的一些感悟。

    1995到2000年,PC互联网的时代

    我第一次拥有个人电脑是在1994年,那时候父母给我买了一台386电脑,帮助我学习。那个年代,我们初中已经有了电脑课,无非是一些简单的编程和打字。班级里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买电脑了,386是最普遍的,大约也要6000到7000元一台,而上海一个普通人的年收入大约只有2000-3000元。电脑还属于学生中的奢侈品,班级里有钱的同学甚至家里有486电脑,那时候要1万多以上。

    虽然说是学习机,但更多人用来玩游戏。我玩的最多都是日本《光荣》的游戏。那时候就迷上了三国系列,后来光荣的三国我每个版本都玩。还有《大航海》系列,我的大部分地理和19世纪欧洲历史,都是来自于这个游戏。

    那时候中国还不能上网,所以关于网络我学到的第一次是Network,就是局域网。基本上是上电脑课的时候用,把作业保存到公共硬盘,上面写上我的名字。1996年,我的电脑装上了Windows系统,那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个伟大操作系统的意义,我想没有人真正在乎。大部分人还是想着如何压缩各种游戏,包括后来非常火爆的《金庸群侠传》和《仙剑奇侠传》。

    事实上,美国的个人电脑也刚刚开始普及上网,1994年杨致远发明了最早的搜索网站雅虎,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也刚刚接触上网。我们看到这段时间,国内第一代互联网人纷纷开始创业。腾讯,网易,新浪,搜狐,阿里巴巴等。

    那个年代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公司:新浪和腾讯。记得刚到美国学会上网的时候,我打字速度还很慢。后来有一天妈妈的朋友寄了一套学习打字的软件给我。我的打字速度也随之突飞猛进。那个公司的名字叫:四通利方。也因为这个原因,我那时没事就泡在四通利方的论坛上,那时候他们的体育论坛非常火爆。记得有一批文章《金州不相信眼泪》,成就了可能是第一个中国网红:老榕。他也因为在之后创办了商务网站8848。也就是后来,四通利方网站变成了新浪。那时候国内上网非常贵,大部分网民要么是国外的,要么是国内科研单位的。于是诞生了另外一个东西:OICQ。

    其实我的OICQ还是六位数号码,可惜早就不用了,否则到今天还是蛮值钱。最早的OICQ朋友还是来自于那个四通利方改版后的新浪论坛,在OICQ诞生前,和网友更多的交流还是论坛里面的回帖,以及内部的私信功能。到了1999年的上半年,许多网友跟我说,装一个OICQ聊天工具,可以更方便的就行交流。OICQ满足了当时许多人在互联网上的沟通欲望。也是第一次,许多人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表达的情感,可以在网络上更容易的表达出来。这点也和中美的社会文化有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人的工作,甚至现实生活都被各种制度,生活压力等所压抑,而互联网成了最好的宣泄感情场所。

    我个人认为,QQ的崛起还有一个本质的原因:各个网民的“网恋”痛点。

    QQ是少数可以根据对方年龄,性别,所在城市进行搜索的社交软件。“网恋”成了中国第一批网民多多少少都会碰到的问题。那时候情感的交流不像现在那样直接,许多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网友会在QQ上谈论许多私密的东西。特别是当年QQ的第一批种子用户是当时的中学和大学生,都处于感情萌发的阶段。而当时中国又兴起了网吧这个物种,让许多在家没有条件上网的人能够在网吧和不同的人交流感情。在《腾讯传》中,也提到腾讯最重要的投资者南非MIH,就是在草根调研网吧的时候看到了QQ这款软件。

    的确,当时许多人去网吧上网就是为了聊QQ。

    在“网恋”最鼎盛的时候,我记得还出过第一本相关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那是一个关于网络无比凄惨的爱情故事。那是第一部互联网上的畅销小说,几乎所有第一代网民都看过,也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我也曾经草根调研过许多见网友的人,“见光死”成为最常出现的一个词。许多在网上无话不说的人,在现实见面中却变得不懂得交流。这从侧面也反应了互联网社交崛起中,中国整个民族的特殊性。而腾讯未来的成长,基本上都是在满足网民的各种社交需求。

    2000到2005年,第一代泡沫破灭以及运营商的垄断

    到了2000年,我进入美国的大学,也逐渐离中国的互联网世界越来越远。那时候最主流的社交软件依然是美国在线的AIM。那时候在大学,每次认识一个新的朋友,都会交换AIM的号码,这比交换手机号码更靠谱。也就是在2000年3月,随着美国在线宣布对时代华纳的并购,第一次PC互联网泡沫正式见顶。随着而来的是痛苦的去泡沫过程。不可一世的美国在线,雅虎,亚马逊,Ebay,思科等都出现了超过80%的股价跌幅。

    许多人在泡沫破裂前已经开始准备退休,后来又不得不回来工作。也有在逃顶之后开始真正享受人生的赢家,比如小牛队老板Mark Cuban把创业的Broadcast卖给雅虎后,立刻和高盛做了期权锁定了所有收益,之后的十几年认认真真做一个篮球队的老板。

    就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中国也开始出现一个新的社交巨头:中国移动。虽然我没有亲身感受过,但从母亲的口中也了解不少。我母亲在出国前就是邮电系统的,她那时候还经常和国内的前同事联系。那时候他们邮电系统中能力最强的一批员工都去了中国电信。中国电信的收费模式就是对于传统的固定电话费进行收费。这在当时看来是一个躺着赚钱的业务,整个固定电话收入基本上被中国电信垄断。后来有一次妈妈跟我说,电信里面一批能力不强,和领导关系不好的人都去了中国移动,一家以移动电话业务为主业的公司。

    即使到今天,母亲的前同事都退休了,他们聚会的时候,还是会对当时的情况愤愤不平。许多后来在中国电信做到高管的人,其实混的都没有后来去中国移动的人好。但是他们依然看不上那帮人,觉得那些人在过去都是自己手下的手下。然而,我们每个人的成功不都是需要依靠这个时代嘛,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移动能够成功也赶上了时代的大浪潮。

    当固定电话渗透率饱和后,越来越多人有了使用手机的需求,这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别人都能和你取得联系。从这个角度看,这个逻辑和后来移动互联网对于PC互联网的颠覆完全一样。Get touched的时间,从过去几个小时变成了24小时,场景从家里以及单位,变成了任何场景。中国移动可以说是2000到2005年最伟大的公司,其港股的股票也上涨了许多倍。而腾讯当时所有的增长都是围绕中国移动。

    美国当时的运营商是包套餐的,即使今天更是如此。许多运营商晚上7点后通话都不要钱,一个月还额外给几千分钟的通话时间。所以在美国是没什么人用短信服务的。在中国却相反,每一分钟的通话费率都很贵。我甚至记得许多人一看手机通话要超过1分钟,马上就挂了。因为通话58秒是按一分钟计算,而通话1份03秒就要按两分钟计算。那时候短信业务需求大量崛起。QQ通过移动梦网业务,终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PC用户的流量变现。在此之前,QQ有大量流量却不知道如何变现,这个问题当年的搜索引擎巨头雅虎也出现过。

    也正是因为中国移动起来后,QQ通过其移动梦网带来的大量收人,帮助腾讯完成了上市。成为了中国第二批上市的互联网企业。虽然比新浪,搜狐,网易的纳斯达克上市晚了几年,却在一个更健康的时间点。那时候正好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后,资本市场完成了整顿,而整个腾讯的体系也更加成熟,为下一个收入引爆点:网络游戏在做准备。

    2005到2010:网络游戏时代的到来

    2006年对于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那一年在回到中国不久之后的一次偶然聚合中,我认识了今天的太太。今天已经是我们认识的第十一年头了。也同样在那年,我接触了魔兽争霸,成了这款游戏的死忠粉。

    事实上,中国第一款火爆的网络游戏来自于盛大《传奇》,这款游戏都不是盛大开发的。从一开始代理这款来自韩国的网游,到最后通过中国市场赚了大量资本后,盛大完成美股上市,成为当时全球市值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陈天桥也成为了当时的中国首富。

    同样,丁磊通过网络游戏完成了公司从门户网站的转型。那时候段永平在网易股价最底部的时候和丁磊喝了一次咖啡,听完了丁磊详细的转型战略后,一把重仓了网易,也在很短时间完成了100倍的收益率,成了段永平的经典战役。可以说中国后来的第二代互联网公司,都是围绕着网络游戏。那时候路边的报亭,小摊基本上就卖几样东西:杂志,移动话费卡,网络游戏的点卡。

    对我来说最有印象的当然是魔兽网游:魔兽世界WOW。那时候我根本没有想过这款游戏的生命周期能够如此之长,相信后来放弃这款游戏中国代理权的朱俊也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回头看,会发现网络游戏出现了今天手游类似的特征:硬件性能提高后的游戏重度化趋势,宏大世界观带来的生命周期延长,更平衡以及更多互动成为了用户粘性的关键。显然,腾讯也看到了这个大趋势的出现,很早就推出了火爆的《穿越火线》以及后来PC游戏的王者《英雄联盟》。

    腾讯当年以2.31亿美元收购了《英雄联盟》的开发商Riot,对应3.43亿美元估值。那时候大家都觉得腾讯发疯了,股价也在公告之后出现了一波下跌。但几乎没有人看到未来《英雄联盟》的价值。在推出了五年多之后,这款游戏依然是全球同时在线人数最多,变现能力最强的网络游戏。这一次收购,也为腾讯未来的游戏业务,带来了巨大贡献。

    相反我们看到了盛大,九城的陨落。盛大虽然代理了中国第一款全民网游,但是对于游戏业务的本质并没有很深刻的认知。

    陈天桥希望将盛大打造成中国的迪士尼,但是最终发现游戏用户和其他文学,娱乐的连接非常困难。九城的朱俊更是在代理了《魔兽世界》后,完全没有理解网络游戏的本质,之后的每一次布局都是错误的。包括把我们上海的申花足球都搞废了一段时间,朱俊也之后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今天,九城的市值只有3000万美元,之后接手“魔兽世界”的网易市值373亿美元,是前者的1000倍。网易在通过和暴雪的合作中,真正学习到了游戏开发和运营的精髓,而朱俊想着的却是自己怎么赚钱。当年我也看过不少两位管理层的视频,朱俊高调自信,丁磊低调幽默。前者似乎更喜欢资本运作,后者专注于产品开发。而时间告诉我们,世界最终属于真正有能力的人。

    2010年之后,一切围绕着移动互联网的社交

    2009年底,我很幸运进入了证券行业,成为了一名机构销售。由于销售的工作就是需要和客户及时沟通各种信息,也见证了整个社交工具的变化。从短信,到飞信,再到今天的微信。

    最早我们都是给客户发短信的,有一个什么重大观点,就发一圈短信给客户。那时候我还是一个比较勤奋的销售,每个短信会单独发,前面加上客户的名字,让人有被重视的感觉。到了后来,有人跟我说其实飞信很方便,我又开始尝试飞信。其实飞信就是可以用PC操作的短信系统,我们不再需要用手机来打字(那时候手机打字很不方便,屏幕也很小)。而且发飞信不要钱,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群发短信的人来说,解决了很大的痛点。然而,这一款当年杀手级的应用,最终也快速陨落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用户体验是根本。而随着用户体验的变化,公司需要迅速做出反应,不断改善产品。从这点看,通过中移动推进的飞信本身就有着国企基因,也是其最终失败的根基。飞信的崛起和衰弱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初中移动通过其强大的用户覆盖网络红利,迅速推进飞信,让飞信基于中国移动巨大的用户成为当时最大的移动社交产品。然而,飞信的失败也正是来自于中移动封闭的系统。从整个2007到2012年,飞信一直只是针对中国移动用户的一款产品。中移动更多看重的是其用户活跃度,带来的收入和利润增长。而没有去思考打造更好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飞信从某种意义上是一款革命运营商短信业务的产品。其发展越好,对于中国移动的短信收入打击会越大。很显然,当时飞信想着是如何快速商业后,这种思维模式在“免费”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下,显然低了一个层次。最后,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其产品更新也需要管理层一级级审批,无法做到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快速反应。

    飞信的陨落也代表运营商对于通讯垄断的时代已经结束。腾讯最早的变现来自于基于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但是十几年后,运营商已经逐渐被管道化了,这时候再长期绑定运营商就是重大的战略失误。同时,这时候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来临:1)网络带宽的全面崛起,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实现了快速上网;2)移动手机的全面普及,从iPhone开始,到后面的三星Galaxy, HTC手机,以及第一代小米。

    微信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起来的。我是很后面才用微信的,那时候听到的就是很多券商分析师已经建立微信群了,在里面分享各种信息,交流也很活跃。那时候见什么人,都是拉一个微信群。这是微信最早的红利期,整个移动社交中,信息还没有过载,大家希望的都是通过微信能够迅速分享信息,并且捕捉到朋友的近况。

    对于腾讯来说,微信也是一个革命性的应用,帮助他们获得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船票。通过看《腾讯传》,也能明白张小龙当时仅仅带着十几个人和雷军的米聊在竞争。由于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有典型的网络效应,时间的快慢就非常关键。后来阿里也开发出了来往,但是这时候大部分用户都已经上了微信,来往要获得活跃用户就非常难。

    当时每年的新年拜年都是最能体现社交应用的场景。最早的拜年都是通过短信拜年,一般会群发许多短信,告诉对方自己的存在。到后来,许多人直接通过飞信来拜年。再到过去几年,基本上就是发微信,甚至用微信的红包来拜年。在移动互联网社交起来的几年时间后,运营商越来越开始被边缘化了。

    腾讯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

    作为PC互联网社交应用的老大,腾讯并没有被后来者颠覆,继续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的老大,仅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腾讯的伟大之处。看《腾讯传》后,开始明白了马化腾最强的地方。虽然很多时候,Pony对于未来一直是一头雾水,但腾讯一直在以用户为其基础,做出更好的产品体验。本质上,Pony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许多人说腾讯在OICQ,QQ农场等产品都是来自抄袭,但背后却是更好的用户体验和粘性。从气场,布局,甚至公开场合的发言看,马化腾似乎远远比不上“开了天眼”的马云。但是马化腾知道的是,不断把产品做好,不流失用户。他自己会做许多腾讯产品的体验,从中发现各种问题。这也让腾讯在产品的研发上,强于各类竞争对手。

    从大的战略看,腾讯内部总是有优秀的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也和马化腾对于优秀人才的包容有关。移动梦网产品的成立,英雄联盟游戏的收购,到后来微信的开发,马化腾身边都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在最关键时刻帮助公司实现飞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小龙是一个天才级的程序员,可是在微信研发前,一直在腾讯广州分部碌碌无为。而马化腾根本没有给张小龙任何的工作压力。最终,张小龙成功开发了微信,回报了马化腾超过5年对其的信任。对于任何优秀管理层来说,最最重要的是保留这些优秀人才在其身边,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发挥其潜能,而不是硬要改造这些人成为自己基因体系的人才。

    中国人情感上的压抑,成就了腾讯的社交应用。通过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我发现美国人的表达更直接,更看重线下交流。而中国人更含蓄,更需要一个“虚拟世界”做情感上的输出。从最早的BBS,到后来的QQ,再到微博,今天的微信等,无一不是满足了这种中国人的情感输出需求。这也造就了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中国人均上网时间超过美国,而一旦三四线城市的硬件设施完全满足,这个上网时间还会更加恐怖。

    未来的互联网还会如何变革?

    如果不单纯从互联网,而是从人性的需求角度看,整个移动互联网许多变化都是遵循着满足人性的需求在进步。比如最早手机对于固定电话的取代,就是让整个通讯从几个小时变成了24小时,通讯场景从家和单位,变成了所有地方。这一点,和后来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PC互联网的取代是一样的。我们再看游戏,网络游戏在过去几年随着硬件性能提高,变得越来越重度化,游戏收入也越来越头部化。这个趋势,也在后来的手游中出现。

    未来的互联网变革,由于上网时间和场景已经无法再扩张,将更多通过提高效率来变革。一旦某种技术无法再提高效率时,就会被一种新的技术迭代。中国移动在十年前就是老大,因为手机大幅提高了固定电话的效率。但是之后,中国移动无论推出什么产品,受制于本身的技术,无法再提高效率。这时候效率更高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就出现了。今天,全球的运营商都出现了管道化特征,他们未来的命运将向今天的固定电话提供商看齐。如果移动互联网受益于技术,无法再提高效率,那么其也会被更强的技术物种所代替。

    当然,移动互联网还能通过数据的挖掘和使用,提高效率。今天,大部分人的社交群,信息流都已经过载,未来可能是大数据大幅提高效率的时代。每一个人看到的广告,商品都会不同,会根据其需求,更加精准的推送。人与人的感情连接,也能更加精准。过去是BBS,QQ的简单搜索,今天是附近人,陌陌和探探更准确的配对。过去是论坛,今天是颗粒度更细的社群经济。

    无论何时,人与人的连接,人与信息的连接,都不会改变。所有社交类科技变革,最终都将围绕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