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成资本邓海韬 “屌丝”投资记

他进入这个行业只有4年,志成资本也刚刚满周岁,在这个全民皆天使的时代,还会有很多年轻人涌入这个领域。海归、投资人、高颜值,从哪个角度看,80后邓海韬都足以称得上高富帅,他也确曾是高富帅,还很文艺范。

文_本刊记者 陈曦 编辑_袭祥德 摄影_陈钊轩 来源:《中国企业家》

他爱摄影,也爱读书,还不时写些《德州扑克与投资》、《投资是艺术》、《投资的格局》之类既有干货又不乏情怀的文章。

现在,邓海韬已经变成一个“屌丝”天使投资人,他创立的志成资本,聚焦游戏和TMT早期投资。这一年,他才真正体会到现实的骨感。

创业伊始,他既要应对来自LP和同行的怀疑,又要提振团队的信心,还要四处“化缘”。融资压力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断挑战着他。有时资金没到位,他不得不想方设法调配捉襟见肘的钱,投给中意项目。

邓海韬每天打了鸡血一样,行程排得密不透风。一年时间,他看了不下1000个项目,亲自面谈的也有300个。一天下午,他在北京一家咖啡馆接连见了12个创业团队。“年轻投资人如果想出来创业,要提前做好衰老准备,投资行业是一条不归路。”邓海韬一脸倦意地告诉我,他自己做基金这一年比之前在机构老了三岁。

其实,前老板、德迅投资董事长曾李青很早就给邓海韬打过预防针。

听到邓海韬想要独立做基金,曾李青第一反应是:“你小子胆子也太大了吧?没钱、没团队、没融资能力怎么做?”他建议邓先去红杉、IDG这样大的投资机构锻炼几年,但这个年轻人认为那不是他的归属。

他希望实现更大的梦想、价值和回报,而且他已经敏锐嗅到资本市场中流动的热钱味道。这些钱在寻找优秀的管理者。

2014年1月,邓海韬离开德迅。随后,他拉上三位朋友开始组建基金,从法律文件、基金架构、LP条款等一点点摸索。6月6日,志成资本正式运营。

挑战最大的是募资。“刚开始去找一些LP时,他们都抱着怀疑态度,觉得你到底能不能做起来。”邓海韬发觉,之前在德迅平台上做事很容易,出来以后才发现有时候把自己价值高估了。

那段时间,他像创业者一样带着计划书四处向LP做基金路演,一次不行,两次、三次……最曲折的一回是,一个国内知名母基金来来回回派人做尽调,让他们准备一大堆材料,折腾了近三个月,才与志成签下LP协议。

最快的一次是,邓海韬找到一家相识多年的美股互联网公司CEO,聊了一个小时,对方出资1000万人民币。之后,他逐渐打开局面。

奔忙一圈之后,邓海韬总算拉来五六家LP,包括几家美股或港股上市公司,一家国内母基金和一位个人LP,首期募资1.5亿元人民币。

“对我来说,一切从零开始,募到这些钱已经达到个人极限了。”邓海韬对《中国企业家》说。

但这些钱都是陆陆续续到位,直到2015年年初才完全到账。这让邓海韬的日子过得很紧巴。

有时候,由于投资方资金没到位,导致一些项目不能完全兑付。邓海韬倍感压力,情急之下,只好把所投项目按轻重缓急排序和优化:同等条件下,投资项目越早越优先;与人合投的项目,如果另一家机构已经打款,他们就把钱先投到更紧急的项目中;或者先支付给某个项目一笔钱,等资金到位后再补齐余款……但这也只是权益之计。即使如此,他们坚持投了接近20个项目,其中一半以上是游戏公司。

投第一个项目自游网络时,他们的融资还没到账,邓海韬就用储备金借款的形式投了100万作为项目启动金,融资到位后再还款。创业初期,他自己往里面砸了不少钱。

一边募资,一边招团队,“一穷二白”的他,只能招到几个比他资历更浅的小伙伴。这支年轻小团队起初也受到一些质疑,有员工很气馁,邓海韬不断打气:如果我们自己不相信自己,谁还会相信我们?他吸收了德州扑克中的配对战术,“别的基金单兵作战能力强,相当于A牌,我们是屌丝团队,每个人就像2、3、4、5、6这样的小牌,但加起来就是顺子,比A还大。”

在项目决策上,他们也采取团队作战,设置了投委会和咨询委员会。

一般项目由管理团队内部筛选,做出决策,有些项目还会通过咨询委员会的形式,听取行业大佬和LP的意见。

“通过不同维度、不同角度判断一个项目,可以降低失败率。”邓海韬说。

在投资风格上,他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前老板曾李青“出手快”的特点,决策迅速,但他又表现出水瓶座理性的一面,“我们不希望一味讲究快,只是前面快,后面会有很多细活。”

在最近一篇文章《投资即服务》中,邓海韬专门讲述了投后管理的重要性。目前,志成资本有4位员工专门负责投后服务,他们还整理了一个投后管理手册。

对邓海韬来说,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他们也逐渐获得认可。但募资仍然是最大压力。

“投资永远需要弹药,猎物那么多,弹药是不够的。”邓海韬担心融资黄金期不会持续太久,他希望多囤一些弹药——很快将启动二期募资,他希望比一期翻倍,达到3亿元左右。

募资顺利的话,9人团队将扩到20人。

摆在他面前的另一大压力是退出——LP给的期限只有7年,对需要长期培养的早期项目来说充满挑战。邓海韬已经在积累退出渠道:一方面他跟一些上市公司建立联系,将来通过投资和并购的方式退出,另一方面,他打算与其它基金或上市公司共同组建新三板基金,作为退出通道。

他进入这个行业只有4年,志成资本也刚刚满周岁,在这个全民皆天使的时代,还会有很多年轻人涌入这个领域。

“这个趋势造就了很多年轻新锐的人才,他们有勇气出来做,并坚持做下去,即使未来再过三五年、七八年,有些机构已经消亡,有些机构已经做得很大,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采访结束后,邓海韬又匆匆赶往下一个城市。

延伸阅读

来,都对照一下:你是真适合创业?还是为了创业而创业?

陇之江:风口浪尖上的奶茶妹妹章泽天是刘强东的“京东”

海航被曝套取创业公司爱大厨商业信息、抄袭其产品

谭昊:巴菲特、李嘉诚、王亚伟的共同点

陈志龙:投资不要追风口上的猪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